全氢强对流罩式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22164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氢强对流罩式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用于对钢材、有色金属带材进行热处理的罩式炉,特别是涉及到一种运用保护气体对金属材料进行热处理的强对流罩式炉。
背景技术
据对专利文献的检索,没有相关的专利文献报导。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国家机电部将罩式炉列为替代进口产品,以满足我国对钢种结构的调整需要,各大钢厂、有色金属行业开始扩大和增添冷轧薄板、有色金属带材、管材的产量和项目,因原来使用的设备大都靠进口,且造价昂贵,有些还不能适合中国的国情,而国产罩式炉又是采用砂封炉结构,存在着生产效率低、灰尘多、环境污染严重、热处理后的材质技术性能达不到标准要求等缺陷,且控制方式落后,存在很多人为因素。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在控制方式、结构、密封技术和热处理等方面有全新设计的全氢强对流罩式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全氢强对流罩式炉是由炉台、热流风机、烧嘴、加热罩壳体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加热罩壳体内相嵌着耐火保温材料,在加热炉与炉腔之间还设有波纹内罩,加热罩壳体和波纹内罩均为杯状结构,杯口与炉台密封相接,采用了耐高温硅胶密封技术,在炉台的底部安装有热流风机,大量的纯氢作为保护气体经过热流风机均匀地吹向炉腔内,形成强制循环气流对炉腔内的冷轧钢带、有色金属、链条、电焊条、标准件、钟表材料等进行消除应力的光亮退火。设备在对材料进行热处理过程中,配上适当的保护气体后,能使被处理的材料表面光亮无氧化,并能有效地防止钢材表面脱碳和铜材表面脱锌等现象,它摒弃了传统的酸洗工艺,缩短了热处理周期,杜绝了环境污染,降低了生产成本。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1.炉台2.热流风机3.烧嘴4.加热罩壳体5.耐火保温材料6.波纹内罩7.炉腔具体实施方式
全氢强对流罩式炉主要是由加热罩壳体4、炉台1、热流风机2所组成,在所述的加热罩壳体4内相嵌着耐火保温材料5,在加热罩4与炉腔7之间还设有波纹内罩6,加热罩壳体4和波纹内罩6均为杯状结构,杯口与炉台1密封采用了耐高温硅胶密封技术,提高了原有用砂子的密封效果,改善了环境,减少了污染。当燃烧气体经烧嘴3喷入加热罩壳体4与波纹内罩6内燃烧时产生高温,由于加热罩壳体4内设有耐火保温材料5,产生的高温瞬时传导在内罩上,然后由内罩将热量通过辐射和对流的方式传递到加工的工件上,由于将内罩直筒改为波纹结构,增强了波纹内罩6的刚度和强度,减少了热应力,大大提高了波纹内罩6的使用寿命。为了保证对加工部件,特别是对0.08mm以下的高精密度冷轧薄板的热处理过程中,保证不粘接,并能有效地防止钢材表面脱锌等现象。为了保证炉温均匀,不急速冷却,本实用新型增设了强循环对流系统、缓冷系统,方法是在炉台1的底部设置了热流风机2装置,将高纯度的氢气作为材料热处理时的保护气体(因氢的热导率为氮气的7倍,而密度仅为氮的1/14,且氢具有良好的还原性)通过热流风机2高速送入炉腔7内,并强制性地将纯氢气体在加工零部件之间循环,对加工的零部件起到了根本性的保护作用,同时由于强制循环,使炉腔7内的温度始终保持上下均匀,避免了由于炉腔7内的温度不均匀对加工零部件的影响,从而从根本上缩短了热处理周期,生产效率比原来提高了三倍,节约能源近30%,对比较高精密冷轧薄板的热处理能始终保持不粘接,可以达到理想的、具有低碳钢的深冲性能,获得极佳的微观组织均匀性和低硬度的高碳钢球化处理。
权利要求1.全氢强对流罩式炉主要是由加热罩壳体(4)、炉台(1)、热流风机(2)和烧嘴(3)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加热罩壳体(4)内相嵌着耐火保温材料(5),在加热罩(4)与炉腔(7)之间还设有波纹内罩(6),加热罩壳体(4)和波纹内罩(6)均为杯状结构,杯口与炉台(1)密封采用了耐高温硅胶密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运用保护气体对金属材料进行热处理的强对流罩式炉,它是由炉台、热流风机、烧嘴、加热罩壳体所组成,通过热流风机将纯氢保护气体注入炉腔内,使保护气体在加工零部件内进行强制循环,减少了对加工零部件的氧化、粘接。同时通过改善密封连接,大大地提高了工效,降低了生产时间,节约了能耗,且能对高精密度的冷轧薄板进行热处理,能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F27B11/00GK2569068SQ0226478
公开日2003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28日
发明者耿凯, 余德鹏 申请人:江苏凯特尔工业炉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