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93012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器的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在可以向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送风的空调器中,防止热交换后的空气向垂直方向送风时,因涡流而导致的风量损失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器一般设置在车辆或办公室或者家庭里的室内空间或墙上,是使室内降温或升温的冷暖机器,是以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膨胀阀门-室内热交换器构成一系列冷冻系统的机器。
空调器分为设置在室外的室外侧(或室外机)和设置在室内的室内侧(或室内机),在冷气机中,将室外侧称为放热侧,将室内侧称为吸热侧。室外侧设置室外热交换器和压缩机,室内侧设置室内热交换器。
空调器大致可分为室外侧与室内侧分离的分离型空调器和室外侧和室内侧成一体的一体型空调器。而分离型空调器根据安装形式,可分为立式、壁挂式、吸顶式等。而一体型空调器中,有以窗户为中心在室内形成室内侧、在室外形成室外侧的窗式空调器,也有在窗外的墙体中设置的。
图1至图4,图示的是一体型空调器。
图1是以往技术的空调器外部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以往技术的空调器室内机水平方向送风结构的局部立体图。图3是以往技术的空调器室内机垂直方向送风结构的局部立体图,图4是以往技术将吸入的空气向垂直方向送风时,空气流向的局部立体图。
如上图中所示,空调器的整体外观大致为直六面体。空调器由大致为四角筒状的室内侧(10)和室外侧(20)两部分组成,室内侧(10)和室外侧(20)中间由挡板(60)划分,前方为室内侧(10),后方为室外侧(20)。
室内侧(10)由形成上面外形的室内侧上面板(12);形成侧面外形的室内侧侧面板(14);形成前面外形的室内侧前面板(16);形成下面外形的基板(18)组成室内侧(10)的整体外观。
室内侧前面板(16)上形成有使室内空气向内部水平吸入的水平吸入口(30)和内部空气重新向室内空间水平排出的水平排出口(32)。
室内侧前面板(16)的右侧,形成有上下方向较长的大致为四边形的水平吸入口(30)。水平吸入口(30)从室内侧前面板(16)的下侧端部起,呈一定的高度,从而从空调器的前方,吸入需要调节空气的空间里的空气。
水平吸入口(30)的左侧形成有水平排出口(32)。水平排出口(32),将从室内风扇(50)中以圆周方向排出的空气,向室内空间排出。
水平排出口(32)从室内侧前面板(16)的下侧端部起,呈一定的高度,从而向空调器的前方,排出在室内侧(10)热交换过的空气。
室内侧(10)的下面外形由基板(18)形成。基板(18)上形成有使室内空气向内部垂直吸入的垂直吸入口(40);将在室内侧(10)内部热交换过的空气,重新向室内空间垂直排出的垂直排出口(42)。
基板(18)的右侧,形成有前后方向较长的四边形的垂直吸入口(40)。垂直吸入口(40)从室内基板(18)的前端部起,呈一定的大小,吸入需要调节空气的空间里的空气。
垂直吸入口(40)的左侧形成有垂直排出口(42)。垂直排出口(42),将从室内风扇(50)中以圆周方向排出的空气,向室内空间排出。垂直排出口(42)从基板(18)的前端部起,呈一定的大小,向空调器的下方,排出在室内侧(10)热交换过的空气。
另外,水平吸入口(30)和垂直吸入口(40)成相同的大小和形状,水平排出口(32)和垂直排出口(42)成相同的大小和形状。根据空调器的吸入或排出方式,水平吸入口(30)及水平排出口(32)或者垂直吸入口(40)及垂直排出口(42),各被封闭装置封闭。
即,如空调器选择了水平送风方式,垂直吸入口(40)和垂直排出口(42)在功能上就丧失了作用。从而,为了封闭垂直吸入口(40)和垂直排出口(42),就设置了吸入口封闭板(51)和排出口封闭板(52)来封闭垂直吸入口(40)和垂直排出口(42)。
吸入口封闭板(51)为封闭水平吸入口(30),与水平吸入口(30)相对应成相同的大小和形状;排出口封闭板(52)为封闭水平排出口(32),与水平排出口(32)相对应成相同的大小和形状。
如空调器选择了垂直送风方式,水平吸入口(30)和水平排出口(32)在功能上就丧失了作用。从而,为了封闭水平吸入口(30)和水平排出口(32),就利用吸入口封闭板(51)和排出口封闭板(52),封闭水平吸入口(30)和水平排出口(32)。
这时,水平吸入口(30)和垂直吸入口(40)成相同的大小和形状;水平排出口(32)和垂直排出口(42)成相同的大小和形状。吸入口封闭板(51),可选择性的适用于水平吸入口(30)和垂直吸入口(40)上;而排出口封闭板(52),也可适用于水平排出口(32)和垂直排出口(42)中的任何一处。
室内侧(10)的左侧上部,设置了室内风扇(50)。室内风扇(50),起着为了将通过吸入口(30,40)流入的空气,重新向外部排出,强制使空气流动的作用。在室内风扇(50)的周围,设置了风扇罩(53),这种风扇罩(53)的底面与空气向导(54,55)相切,后端与挡板(60)相切。
空气向导(54,55),是为了将依靠室内风扇(50)强制流动的热交换后的空气,往排出口(32,42)引导而设置的,它由侧面空气向导(54)和上面空气向导(55)组成。
侧面空气向导(54),为了防止空气向侧面分散,与风扇罩(53)和基板(18)、挡板(60)及室内侧前面板(16)相切;上面空气向导(55),为了向水平排出口(32)排出热交换后的空气,与风扇罩(53)和水平排出口(32)的上端部及侧面空气向导(54)相切。
另外,虽然未图示,室内侧设置了与吸入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室内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从水平吸入口(30)和水平排出口(32)之间,经由垂直吸入口(40)和垂直排出口(42)之间,与挡板(60)的前端部垂直相切。
从而,从吸入口(30,40)吸入的、需要调节的室内空间的空气,通过室内热交换器完成热交换后,从排出口(32,42)排出到需要调节空气的室内空间。
另外,位于室内侧(10)后方的室外侧(20),由形成上面外形的室外侧上面板(22);形成后面外形的室外侧后面板(24);形成侧面外形的室外侧侧面板(26)组成整体外观。
室外侧上面板(22)上设置了室外风扇(70)。室外风扇(70),为了使室外空气进入室外热交换器(74),而使其强制流动,引导空气与室外热交换器(74)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空气,则从位于室外风扇(70)上部的室外侧排出口(72)排出。为保护内部装置,同时防止使用者不小心受伤,在室外风扇(70)的上面,设置了排出格栅(71)。
室外侧后面板(24),大致呈四边形的板状,构成后面外观。室外侧后面板(24)的下方,形成有室外侧后面格栅(25),使吸入空气和热交换更为顺畅。
同时,室外侧侧面板(26),大致呈倒三角形的板状,封闭室外热交换器(74)和室外风扇(70)所形成的室外侧(20)的侧面,使通过室外风扇(70)吸入的外部空气,顺畅地完成热交换,并在完成热交换后,从室外侧排出口(72)排出。
而未被室外侧侧面板(26)封闭而露在外部的侧面,则成为自然吸入外部空气的吸入口。
同时,室外侧(20)设置着室外热交换器(74)。室外热交换器(74),从室外侧(20)内部的上端两角处起到下端的中央部,大致在室外侧(20)的中央部相切。随之,外部空气从室外侧(20)的下侧向上侧流入,并经过室外热交换器(74),外部空气与制冷剂完成热交换。
但是,如上所述的以往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
以往结构中,在空调器选择了以垂直方向吸入或排出室内空气的垂直方向送风方式时,形成在室内侧前面板(16)上的水平吸入口(30)和水平排出口(32)分别被封闭,外部的空气从垂直吸入口(40)吸入,从垂直排出口排出(42)。
这时,依靠室内风扇(50)强制流动的调节后的空气,随侧面空气向导(54)引导到垂直排出口(42)。但在这种情况下,在侧面空气向导(54)和上面空气向导(55)所形成的通道中,产生了空气向垂直方向流动所不必要的通道。
随之,强制向垂直方向流动的调节后的空气,流入到不必要的通道中,就会产生涡流,这种不必要的通道就形成了涡流发生区域(A),从而发生从垂直排出口(42)排出的风量受损失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具备能够调节以空气向导形成的通道的通道调整板的空调器。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室内侧、室外侧;室内风扇及风扇罩;室内热交换器;室外风扇;室外热交换器;水平吸入口;将热交换后的空气向水平方向排出的水平排出口;垂直吸入口;将热交换后的空气向垂直方向排出的垂直排出口;由侧面空气向导和上面空气向导组成的空气向导;在上面空气向导与风扇罩相切的位置上,设有通过向上下方向回转,而改变通道的通道调整板。
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的通道调整板的一侧,与形成通道的上面空气向导一侧铰链连接。
所述的通道调整板,向上方回转,辅助热交换后的空气从水平排出口排出。
所述的通道调整板,向下方回转,辅助热交换后的空气从垂直排出口排出。根据具有如上结构的本发明中的空调器,可去除采用垂直方向送风方式时产生的不必要的通道,有防止空调器的风量损失的优点。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空调器,在采取水平方向送风方式,从水平吸入口吸入外部空气、从水平排出口排出热交换后的空气时,通道调整板依靠铰链连接和与上方结合部的结合,向上回转,紧密固定在上面空气向导上。
以往在水平方向排出时,不改变通道的形状,按原通道,也能在不损失风量的情况下,将热交换后的空气从水平排出口排出。
而在采取垂直方向送风方式,从垂直吸入口吸入外部空气、从垂直排出口排出热交换后的空气时,通道调整板依靠铰链连接和与下方结合部的结合,向下回转,固定在基板上。
随之,在以往垂直方向排出时产生的涡流发生区域,被通道调整板切断,从而防止了在垂直方向排出时,调节后的空气向不必要的空间流入的现象,并形成了在垂直方向排出时,可通畅地将调节后的空气向垂直排出口引导的通道,因此,不仅可以防止风量减少,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空调器的运转效率。


图1是以往技术的空调器外部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以往技术空调器室内机水平方向送风结构的局部立体图;图3是以往技术空调器室内机垂直方向送风结构的局部立体图;图4是以往技术,将吸入的空气向垂直方向送风时,空气流向的局部立体图;图5是本发明的空调器外部结构的立体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水平方向送风结构的局部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上方结合部结构的局部立体图;图8是本发明空调器室内机垂直方向送风结构的局部立体图;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铰链连接部的局部立体图;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下方结合部结构的局部立体图;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将吸入的空气向垂直方向送风时,空气流向的局部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空调器的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图5是本发明的空调器外部结构的立体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水平方向送风结构的局部立体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上方结合部结构的局部立体图,图8是本发明空调器室内机垂直方向送风结构的局部立体图。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铰链连接部的局部立体图,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下方结合部结构的局部立体图,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将吸入的空气向垂直方向送风时,空气流向的局部立体图。
如上附图所示,空调器的整体外观大致为直六面体。空调器由大致为四角筒状的室内侧(100)和室外侧(200)两部分组成,室内侧(100)和室外侧(200)中间由挡板(600)划分,前方为室内侧(100),后方为室外侧(200)。
室内侧(100)由形成上面外形的室内侧上面板(120);形成侧面外形的室内侧侧面板(140);形成前面外形的室内侧前面板(160);形成下面外形的基板(180)组成室内侧(100)的整体外观。
室内侧前面板(160)上形成有使室内空气向内部水平吸入的水平吸入口(300);在室内侧(100)热交换后的空气,重新向室内空间水平排出的水平排出口(320)。
室内侧前面板(160)的右侧,形成有上下方向较长的大致为四边形的水平吸入口(300)。水平吸入口(300)从室内侧前面板(160)的下侧端部起,呈一定的高度,从而从空调器的前方,吸入需要调节空气的空间里的空气。
水平吸入口(300)的左侧形成有水平排出口(320)。水平排出口(320),将室内风扇(500)中以圆周方向排出的空气,向室内空间排出。
水平排出口(320)从室内侧前面板(160)的下侧端部起,呈一定的高度,从而向空调器的前方,排出在室内侧(100)热交换过的空气。
室内侧(100)的下面外形由基板(180)形成。基板(180)上形成有使室内空气向内部垂直吸入的垂直吸入口(400);将内部的空气,重新向室内空间垂直排出的垂直排出口(420)。
基板(180)的右侧,形成有前后方向较长的大致为四边形的垂直吸入口(400)。垂直吸入口(400)从室内基板(180)的前端部起,呈一定的大小,从而吸入需要调节空气的空间里的空气。
垂直吸入口(400)的左侧形成有垂直排出口(420)。垂直排出口(420),将从室内风扇(500)中以圆周方向排出的空气,向室内空间排出。垂直排出口(420)从基板(180)的前端部起,呈一定的大小,从而向空调器的下方,排出在室内侧(100)热交换过的空气。
另外,水平吸入口(300)和垂直吸入口(400)成相同的大小和形状,水平排出口(320)和垂直排出口(420)成相同的大小和形状。根据空调器的吸入或排出方式,水平吸入口(300)及水平排出口(320)或者垂直吸入口(400)及垂直排出口(420),各被封闭装置封闭。
如空调器选择了水平送风方式,垂直吸入口(400)和垂直排出口(420)在功能上就丧失了作用。从而,为了封闭垂直吸入口(400)和垂直排出口(420),就设置了吸入口封闭板(510)和排出口封闭板(520)来封闭垂直吸入口(400)和垂直排出口(420)。
吸入口封闭板(510)为封闭水平吸入口(300),与水平吸入口(300)相对应成相同的大小和形状;排出口封闭板(520)为封闭水平排出口(320),与水平排出口(320)相对应成相同的大小和形状。
如空调器选择了垂直送风方式,水平吸入口(300)和水平排出口(320)在功能上就丧失了作用。从而,为了封闭水平吸入口(300)和水平排出口(320),就可以利用吸入口封闭板(510)和排出口封闭板(520),封闭水平吸入口(300)和水平排出口(320)。
水平吸入口(300)和垂直吸入口(400)成相同的大小和形状;水平排出口(320)和垂直排出口(420)成相同的大小和形状。随之,吸入口封闭板(510),可根据需要,选择性的适用于水平吸入口(300)和垂直吸入口(400)上;而排出口封闭板(520),也可适用于水平排出口(320)和垂直排出口(420)中的任何一处。
室内侧(100)的左侧上部,设置了室内风扇(500)。室内风扇(500),起着为了将通过吸入口(300,400)流入的空气,重新向外部排出,强制使空气流动的作用。在室内风扇(500)的周围,设置了风扇罩(530),风扇罩(530)的底面与空气向导(540,550)相切,后端与挡板(600)相切。
空气向导(540,550),是为了将依靠室内风扇(500)强制流动的热交换后的空气,往排出口(320,420)引导而设置的,它由侧面空气向导(540)和上面空气向导(550)组成。
侧面空气向导(540),为了防止空气向侧面分散,与风扇罩(530)和基板(180)、挡板(600)及室内侧前面板(160)相切;上面空气向导(550),为了向水平排出口(320)排出热交换后的空气,与风扇罩(530)和水平排出口(320)的上端部及侧面空气向导(540)相切。
另外,在上面空气向导(550)与风扇罩(530)相切的位置上,形成有铰链(555)连接的、大致为四角板状的通道调整板(560)。通道调整板(560)是可以调整因空气向导(540,550)而产生的通道的,通道调整板(560)的一侧与上面空气向导(550)的一侧铰链(555)连接,因此可上下回转。
在与形成有通道调整板(560)的铰链相对应通道调整板(560)的另一侧,形成有为了与上方结合部(580)及下方结合部(570)结合的结合孔(590),因此使通道调整板(560)向上回转,就可以与上面空气向导(550)结合,或通道调整板(560)向下回转,就可以固定在基板(180)上。
上方结合部(580)是在通道调整板(560)向上回转紧密附着在上面空气向导(550)时,与形成在通道调整板(560)上的结合孔(590)相对应的、形成在上面空气向导(550)上的凸状物。
随之,如空调器选择了水平方向送风方式,垂直吸入口(400)和垂直排出口(420)就被吸入口封闭板(510)和排出口封闭板(520)封闭,通道调整板(560)则向上回转,与上方结合部(580)结合。然后,通道调整板(560)紧密附着在上面空气向导(550)上,形成调节后的空气从水平排出口(320)排出的通道。
下方结合部(570)的断面,大致为“>”形,一侧附着在基板(180)上,另一侧则是与形成在通道调整板(560)上的结合孔(590)相对应的凸状物。
随之,如空调器选择了垂直方向送风方式,水平吸入口(300)和水平排出口(320)就被吸入口封闭板(510)和排出口封闭板(520)封闭,通道调整板(560)则向下回转,与下方结合部(570)结合。然后,通道调整板(560)固定在基板(180)上,形成调节后的空气从垂直排出口(420)排出的通道。
另外,虽然未图示,室内侧设置了与吸入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室内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从水平吸入口(300)和水平排出口(320)之间,经由垂直吸入口(400)和垂直排出口(420)之间,与挡板(600)的前端部垂直相切。
从而,从吸入口(300,400)吸入的、需要调节的室内空间的空气,通过室内热交换器完成热交换后,从排出口(320,420)排出到需要调节空气的室内空间。
另外,位于室内侧(100)后方的室外侧(200),由形成上面外形的室外侧上面板(220);形成后面外形的室外侧后面板(240);形成侧面外形的室外侧侧面板(260)组成整体外观。
室外侧上面板(220)上设置了室外风扇(700)。室外风扇(700),为了使室外空气进入室外热交换器(740),而使其强制流动,引导空气与室外热交换器(740)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空气,则从位于室外风扇(700)上部的室外侧排出口(720)排出。而且,为保护内部装置,同时防止使用者不小心受伤,在室外风扇(700)的上面,设置了排出格栅(710)。
室外侧后面板(240),大致呈四边形的板状,构成后面外观。室外侧后面板(240)的下方,形成有室外侧后面格栅(250),使吸入空气和热交换更为通畅。
室外侧侧面板(260),大致呈倒三角形的板状,封闭室外热交换器(740)和室外风扇(700)所形成的室外侧(200)的侧面,从而使通过室外风扇(700)吸入的外部空气,完成热交换,并在完成热交换后,从室外侧排出口(720)排出。
而未被室外侧侧面板(260)封闭而露在外部的侧面,则成为自然吸入外部空气的吸入口。
同时,室外侧(200)设置着室外热交换器(740)。室外热交换器(740),从室外侧(200)内部的上端两角处起到下端的中央部,大致在室外侧(200)的中央部相切。随之,外部空气从室外侧(200)的下侧向上侧流入,并经过室外热交换器(740),外部空气与制冷剂完成热交换。
室外热交换器(740)大致呈“V”形(从侧面看时),与从室外侧后面格栅(250)及从两侧开口的部分流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下面,对本发明的空调器室内机的作用加以说明。
根据设置空调器的场所的周围环境及使用者的喜好,可在水平送风方式和垂直送风方式中任选其一来设置空调器。
首先,在选择了水平方向送风方式情况下,将基板(180)上的垂直吸入口(400)和垂直排出口(420),用吸入口封闭板(510)和排出口封闭板(520)封闭。然后,将室内侧(100)内部的通道调整板(560)向上回转,与上方结合部(580)结合,通道调整板(560)就紧密固定在上面空气向导(550)上,形成水平排出通道。
随着室内风扇(500)的运转,产生吸引力,从而将需要调节空气的空间里的空气,通过水平吸入口(300)吸入到室内侧(100)内部,吸入到内部的空气,通过室内热交换器(未图示)完成热交换。
通过了室内热交换器的空气,依靠室内风扇(500)向圆周方向排出,并通过空气向导(540,550)形成的通道,从水平排出口(320)向需要调节空气的空间排出。
而在选择了垂直方向送风方式情况下,将基板(180)上的水平吸入口(300)和水平排出口(320),用吸入口封闭板(510)和排出口封闭板(520)封闭。然后,将室内侧(100)内部的通道调整板(560)向下回转,与下方结合部(570)结合,通道调整板(560)就固定在基板(180)上,形成垂直排出通道。
随着室内风扇(500)的运转,产生吸引力,从而将需要调节空气的空间里的空气,通过垂直吸入口(400)吸入到室内侧(100)内部,吸入到内部的空气,通过室内热交换器(未图示)完成热交换。
通过了室内热交换器的空气,依靠室内风扇(500)向圆周方向排出,并通过空气向导(540,550)形成的通道,从垂直排出口(420)向需要调节空气的空间排出。
这时产生的通道,与选择了水平方向送风方式时形成的通道相比,切断的一部分,除去了以往的垂直方向送风方式中产生的涡流发生区域,从而适合于垂直方向送风。
其次,观察室外侧(200)的空气流动,即随着室外风扇(700)的运转,空调器外部的空气通过室外热交换器(740)流入到室外侧(200)内部。这时,流入的空气与室外热交换器(740)内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热交换后空气,依靠室外风扇(700),从室外侧排出口(720)排出。
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只限定在上述实施例上,在本发明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基础上,进行多种的变形。
例如,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为固定通道调整板(560),在通道调整板(560)上设计了结合孔(590),采用了将上方结合部(580)和下方结合部(570)的凸状物与结合孔(590)结合来固定的结构,但是上述结合的结构,当然还可以采用铆接或螺丝结合、焊接等多种方法。
权利要求
1.一种空调器,它包括室内侧、室外侧;室内风扇及风扇罩;室内热交换器;室外风扇;室外热交换器;水平吸入口;将热交换后的空气向水平方向排出的水平排出口;垂直吸入口;将热交换后的空气向垂直方向排出的垂直排出口;由侧面空气向导和上面空气向导组成的空气向导;其特征是在上面空气向导与风扇罩相切的位置上,设有通过向上下方向回转,而改变通道的通道调整板(5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是通道调整板的一侧,与形成通道的上面空气向导的一侧铰链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是通道调整板向上方回转,辅助热交换后的空气从水平排出口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是通道调整板,向下方回转,辅助热交换后的空气从垂直排出口排出。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在可以向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送风的空调器中,防止热交换后的空气向垂直方向送风时,因涡流而导致的风量损失的空调器。本发明包括由将热交换后的空气向水平方向排出的水平排出口;将热交换后的空气向垂直方向排出的垂直排出口;可向上下方向回转的通道调整板组成。通道调整板的一侧,与上面空气向导的一侧铰链连接。通道调整板向上方回转,辅助热交换后的空气从水平排出口排出;向下方回转辅助热交换后的空气从垂直排出口排出。本发明空调器可防止热交换后的空气在垂直方向时的风量损失,从而提高了排风效率。
文档编号F24F1/02GK1712807SQ200410019690
公开日2005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21日
发明者李将元 申请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