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空气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93218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体式空气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式空气调节器。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空气调节器是这样一种装置,它能够将室内空气吸入并加以处理,然后再排放到建筑物内或房间内,从而使室内环境保持令人舒适的状态。大体上它分为分体式(separate type或split type)和一体式(windowtype)。
上述分体式空气调节器和一体式空气调节器的基本功能是一样的,只不过分体式空气调节器是把冷却装置安装在室内,把散热和压缩装置安装在室外,并且这样分离着的两个装置通过制冷剂连接管相互连接。
而一体式空气调节器则是将冷却、散热功能一体化,并且这样的一体化装置直接安装在房屋墙壁上或是窗户上。这种一体式空气调节器有两种工作方式,一种是直接吸入室内的空气,加以处理之后再排出;一种是将一体式空气调节器安装在室外,通过与室内相通的管道吸入室内空气,加以处理之后再排出。
如图10、图11、图12所示,现有的一体式空气调节器包括以下组成部分底板(2);机箱(4),它安装在上述底板(2)的上方;空气导流部件(6),它能够将上述底板(2)与机箱(4)所组成的空间分隔成室内侧空间(I)和室外侧空间(O);前面板(9),它安装在上述机箱(4)的室内侧的前面,形成了一体式空气调节器的前面外壳;压缩机(12),它能够将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转变成高温高压状态;冷凝器(14),它安装在上述室外侧空间(O)内,从上述压缩机(12)中流出的制冷剂在流经它的过程中,可以将热量传导给室外侧空间(O)内的空气,从而冷凝成液态;膨胀阀(图中未示),它能够对在上述冷凝器(14)中实现了冷凝的高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予以膨胀处理,使其变成低温低压的2相状态的混合制冷剂(液体和气体的混合);蒸发器(16),它安装在上述室内侧空间(I)内,流过了上述膨胀阀的2相状态的混合制冷剂在流经它的过程中,可以吸收室内侧空间(I)内的空气的热量,从而蒸发成气态。
上述机箱(4)的室外侧的侧面和顶部形成了室外进风口(5),室外的空气可以通过上述室外进风口(5)流入。上述机箱(4)的背面是开放的,因而可以使空气排放到室外。
上述空气导流部件(6)由以下部分构成下导流部件(lower guide)(7),它安装在上述底板(2)的上方;上导流部件(upper guide)(8),它安装在上述下导流部件(32)的上部,能够将由后述的涡轮扇(24)强制送出的空气向上述室内空气排风口(11)引导。
上述前面板(9)的前面形成了能够使室内空气流入的室内空气进风口(10),上述室内空气进风口(10)的上方或旁边形成了室内空气排风口(11),室内侧空间(I)内的空气可以通过上述室内空气排风口(11)排向室内。
上述前面板(9)的上述室内空气进风口(10)处装有进风格栅(10a),上述室内空气排风口(11)处装有若干个风向调节百叶(11a)。
上述若干个风向调节百叶(11a)可以是若干个左右风向调节百叶,这些左右风向调节百叶安装在上述室内空气排风口(11)处并可以左右转动,因而可以调节左右风向。另外,上述若干个风向调节百叶(11a)也可以是若干个上下风向调节百叶,这些上下风向调节百叶安装在上述室内空气排风口(11)处并可以上下转动,因而可以调节上下风向。
另外,上述一体式空气调节器还包括以下部件双侧轴电动机(22),它固定在上述空气导流部件(6)上,它具备分别向室内侧空间和室外侧空间突出的前方旋转轴(shaft)(20a)和后方旋转轴(shaft)(20b);涡轮扇(24),它连接在上述双侧轴电动机(20)的前方旋转轴(20a)上,能够强制使室内空气向上述蒸发器(16)流动;孔板(26),它位于上述涡轮扇(24)的吸入侧,能够起到加快风速的作用;轴流扇(propeller fan)(28),它连接在上述双侧轴电动机(20)的后方旋转轴(20b)上,能够强制使室外空气流过上述冷凝器(14);护罩(30),它形成了通过上述轴流扇(28)的旋转而吸入的室外空气流动的通道。
请看具有上述结构的现有一体式空气调节器的驱动过程。
首先,如果上述一体式空气调节器启动,那么制冷剂就会在由上述压缩机(12)、冷凝器(14)、膨胀部件(图中未示)、蒸发器(16)构成的制冷循环系统内循环。与此同时,上述双侧轴电动机(20)会驱动,从而使涡轮扇(24)和轴流扇(28)旋转。
通过上述涡轮扇(24)的旋转,上述一体式空气调节器的前方的室内空气会被吸向后方,因而这些空气可以通过上述前面板(9)的进风口(10)流入到一体式空气调节器的内部。这些空气流过上述蒸发器(16)之后温度会降低,然后这样的低温空气会顺序流过上述孔板(26)、下导流部件(7)以及上导流部件(8),这样一来,空气的流动方向就会折向前方,因而最后可以通过上述前面板(9)的排风口(11)重新排向上述一体式空气调节器的前方。
另一方面,通过上述轴流扇(28)的旋转,室外的空气会被吸进上述机箱(4)的进风口(5),这些流入的空气会流过上述护罩(30),然后在流经上述冷凝器(14)的过程中会吸收制冷剂的热量,最后重新排向室外。
但是,在现有的一体式空气调节器中,如果只安装若干个左右风向调节百叶和若干个上下风向调节百叶中的一种,那么对于风向的调节就会受到限制。如果想要既能调节左右方向,又能调节上下方向,那么就需要将若干个左右风向调节百叶和若干个上下风向调节百叶全都安装上,但这样做的问题是会使结构变得复杂,从而增加成本。
此外,由于通过上述排风口(11)排向室内的空气主要集中在上述一体式空气调节器的前面上方,并且这些空气向室内空间的各个地方扩散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使得空气调节器在迅速应对负荷方面受到一定限制。
另外,由于现有技术需要利用上述若干个风向调节百叶(11a)来进行风向调节,因此存在以下问题不但结构复杂,并且影响美观。除此之外,还会有灰尘等异物附着在风向调节百叶上难以清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一体式空气调节器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一体式空气调节器,它不但可以将风向朝前方的上、下、左、右调节,并增大风向的调节范围,从而能迅速应对负荷,且便于清洁。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体式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框架和前面板,所述框架,它的左右两边侧面上分别形成了进风口,前面装有排风导流部件;所述前面板,它能够在所述排风导流部件的内部与前方之间进退,从而调节空气的排出方向。
前述的一体式空气调节器,其中它还包括能够引导所述前面进退的进退导向结构。
前述的一体式空气调节器,其中进退导向结构包括进退杆、支撑架,所述进退杆,它是从所述前面板的背面突出出来的结构;所述支撑架,它在所述框架上形成,能够引导所述进退杆进退。
前述的一体式空气调节器,其中支撑架由能够使所述进退杆穿过的支撑架中心部和在所述支撑架中心部与所述框架之间形成的若干个支撑杆组成。
前述的一体式空气调节器,其中进退杆上形成了外螺纹,所述支撑架中心部的内部形成了内螺纹。
前述的一体式空气调节器,其中它还包括能够使所述前面板实现进退的进退结构。
前述的一体式空气调节器,其中进退结构是一种线性电动机,这个线性电动机的联动杆(piston)连接在所述前面板的背面。
前述的一体式空气调节器,其中进退结构由电动机和动力传导结构组成,所述动力传导结构,它能够将所述电动机的驱动力传导给所述前面板,因而当所述电动机驱动时,通过它可以使所述前面板实现进退。
前述的一体式空气调节器,其中框架的顶部还形成了进风口。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一体式空气调节器的立体及工作状态示意2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一体式空气调节器的分解立体3为图1和图2所示的一体式空气调节器的纵向截面图和其前面板处于前进状态时的空气流动示意4为图1和图2所示的一体式空气调节器的横向截面图和其前面板处于前进状态时的空气流动示意5为图1和图2所示的一体式空气调节器的纵向截面图和其前面板处于后退状态时的空气流动示意6为图1和图2所示的一体式空气调节器的横向截面图和其前面板处于后退状态时的空气流动示意7为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一体式空气调节器的前面板的放大截面8为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一体式空气调节器的前面板的放大截面9为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一体式空气调节器的前面板的放大截面10为现有的一体式空气调节器的立体及工作状态示意11为现有的一体式空气调节器的分解立体12为现有的一体式空气调节器的纵向截面和空气流动状态示意中标号说明52底板(base pan) 53框架(frame)54右侧进风口 55顶部进风口56左侧进风口 57孔板58排风通道 59排风导流部件60前面板 61进退杆62支撑架 63支撑架中心部(boss)64支撑杆 65外螺纹66内螺纹 67线性电动机(linear motor)67a联动杆(piston)68电动机69动力传导结构 69a第1齿轮(gear)69b第2齿轮 70机箱(cabinet)71右侧进风口 72顶部进风口73左侧进风口 74隔板(barrier)75双侧轴电动机 75a前方旋转轴75b后方旋转轴76室内送风扇76a轮轴(hub) 76b叶片(blade)77室外送风扇 77a轮轴77b叶片(blade) 80室内热交换器81右侧热交换部 82上部热交换部83左侧热交换部 86护罩(shroud)88孔板(orifice) 90室外热交换器94压缩机 96毛细管(capillary tube)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一体式空气调节器的底板(52)的前面部分的上方装有框架(53)。
上述框架(53)是一种能够使空气流入/排出的框架,它的右边侧面上形成了右侧进风口(54),顶部形成了顶部进风口(55),左边侧面上形成了左侧进风口(56),前面形成了排风通道。室内空气可以通过上述框架(53)的右边侧面、顶部、左边侧面流入,然后通过前面排出。
上述框架(53)的内部装有孔板(57),这个孔板(57)可以将后述的室内送风扇(76)围起来。
上述框架(53)的前面形成了排风导流部件(59),这个排风导流部件(59)上形成了能够使流过了上述孔板(57)的空气向外扩散的排风通道(58)。
上述排风导流部件(59)从上述框架(53)的前面向后突出,上述排风通道(58)越往后越窄。
另外,上述框架(53)的前面装有用来调节排出空气的风向的前面板(60),这个前面板(60)可以在上述排风导流部件(59)的内部与前方之间进退。
上述前面板(60)比上述排风导流部件(59)的内圈尺寸稍小一些,如图3和图4所示,当它向上述排风导流部件(59)的前方前进时,上述前面板(60)的外圈与排风导流部件(59)的前端之间会形成一定的缝隙(P1),流过上述排风通道(58)的空气可以通过上述缝隙(P1)排向上述一体式空气调节器前方的上、下、左、右。另外,如图5和图6所示,当上述前面板(60)向上述排风导流部件(59)的内部后退时,排风导流部件(59)的内圈与上述前面板(60)的外圈之间会形成一定的缝隙(P2),空气可以通过上述缝隙(P2)流经上述排风导流部件(59)的前端,最后排向前方。
当上述排风导流部件(59)呈四边形筒状时,上述前面板(60)就用四边形的板制成;当上述排风导流部件(59)呈圆形筒状时,上述前面板(60)就用圆形的板制成。
另外,上述前面板(60)和上述框架(53)上形成了进退导向结构,上述前面板(60)就是在这个进退导向结构的引导下实现进退的。即上述前面板(60)的背面上形成了突出的进退杆(61),上述框架(53)上形成了能够引导进退杆进退的支撑架(62)。
上述支撑架(62)由以下部分组成支撑架中心部(63),它位于上述排风导流部件(59)的中心处,上述进退杆(61)可以前后穿过它;若干个支撑杆(64),它们在上述支撑架中心部(63)的外圈与上述框架(59)的内圈之间形成。
另外,上述一体式空气调节器如图2至图6所示,上述底板(52)的后面部分的上方装有机箱(70)。
上述机箱(70)的右边侧面上形成了右侧进风口(71),顶部形成了顶部进风口(72),左边侧面上形成了左侧进风口(73),后面是开放的,空气可以通过上述机箱(70)的右边侧面、顶部、左边侧面流入,然后通过后面排出。
另外,上述底板(52)的中间部位的上方装有隔板(74),这个隔板(74)可以将上述一体式空气调节器的内部分隔成室内侧空间(I)和室外侧空间(O)。
上述隔板(74)上装有双侧轴电动机(75),这个双侧轴电动机(75)具备朝上述隔板(74)的前方突出的前方旋转轴(75a)和朝上述隔板(74)的后方突出的后方旋转轴(75b)。
上述双侧轴电动机(75)的前方旋转轴(75a)上连接着室内送风扇(76),这个室内送风扇(76)位于上述框架(53)的内部,它能够通过上述框架(53)的进风口(54、55、56)吸入空气,然后将吸入的空气排向上述排风通道(58)。上述双侧轴电动机(75)的后方旋转轴(75b)上连接着室外送风扇(77),这个室外送风扇(77)位于上述机箱(70)的内部,它能够通过上述机箱(70)的进风口(71、72、73)吸入空气,然后将吸入的空气排向上述机箱的后面。
上述室内送风扇(76)可以将其后方或四周的空气吸入,然后再将空气排向前方,它由以下部件构成固定在上述双侧轴电动机(75)的前方旋转轴(75a)上的轮轴(76a);沿着上述轮轴(75a)的外圈朝螺旋方向形成的若干个长长的叶片(76b)。因此这种风扇也叫做K形扇或X形扇。
上述室外送风扇(77)可以将其上方和四周的空气吸入,然后再将空气排向后方,它由以下部件构成,即固定在上述双侧轴电动机(75)的后方旋转轴(75b)上的轮轴(77a);沿着上述轮轴(77a)的外圈朝螺旋方向形成的若干个长长的叶片(77b)。因此这种风扇也叫做K形扇或X形扇。
上述框架(53)与室内送风扇(76)之间装有室内热交换器(80),这个室内热交换器(80)可以使被上述室内送风扇(76)吸入的空气实现热交换。
上述室内热交换器(80)的左右两边经折弯而形成了倒“U”字形,因而它可以有效地将通过上述框架(53)的右侧进风口(54)、顶部进风口(55)和左侧进风口(56)流入的空气冷却或加热。
也就是说,上述室内热交换器(80)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沿上下方向位于上述右侧进风口(54)的左侧的右侧热交换部(81);沿左右方向位于上述顶部进风(55)的下方的上部热交换部(82);沿上下方向位于上述左侧进风口(56)的右侧的左侧热交换部(83)。
另外,上述机箱(70)的内部还装有护罩(86),这个护罩(86)形成了被上述室外送风扇(77)吸入的室外空气流动的通道。
上述护罩(86)上形成了孔板(88),上述室外送风扇(77)就位于这个孔板(88)内。
上述护罩(86)的内部或后方装有室外热交换器(90),被上述室外送风扇(77)排向后方的空气在流经上述室外热交换器(90)时,可以与制冷剂产生热交换。
上述室外热交换器(90)呈长方体形状。
标号94为压缩机,这个压缩机安装在上述底板(52)上并位于上述室外侧空间(O)内。
标号96为膨胀部件即毛细管(capillary tube),这个毛细管安装在上述室外热交换器(90)与室内热交换器(80)之间,它能够使在上述室外热交换器(90)中实现了冷凝的制冷剂膨胀并向上述室内热交换器(80)移动。
下面请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的驱动过程。
首先如图3和图4所示,如果向前拉动上述前面板(60),那么上述前面板(60)上的上述进退杆(61)就会在上述支撑架(62)的引导下前进,这样上述前面板(60)就会位于上述排风导流部件(59)的前方,由此上述前面板(60)与上述排风导流部件(59)的前端之间就会形成缝隙(P1)。
接下来如果上述一体式空气调节器启动,那么上述压缩机(94)就会启动,从而排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这些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在流经室外热交换器(90)的过程中会向周围散热,从而实现冷凝。冷凝之后的制冷剂在流过上述毛细管(96)之后会被减压,从而变成2相状态的混合制冷剂。被减压之后的制冷剂在流经上述室内热交换器(80)的过程中会吸收周围的热量,从而实现蒸发,然后完成了蒸发的制冷剂又会向上述压缩机(94)循环。
另外,上述一体式空气调节器还会驱动上述双侧轴电动机(75),从而使上述室内送风扇(76)和室外送风扇(77)旋转。
上述室内送风扇(76)旋转时,在上述室内送风扇(76)的周围或后方会产生负压,这样一来,上述框架(53)的侧面和上方的空气(A)就会通过上述框架(53)的右侧进风口(54)、顶部进风口(55)以及左侧进风口(56)流入到上述一体式空气调节器的内部前方,即室内侧空间(I)内。
分别通过上述右侧进风口(54)、顶部进风口(55)以及左侧进风口(56)流入的空气会分别流经上述热交换器(80)的右侧热交换部(81)、上部热交换部(82)和左侧热交换部(83),并且在空气流经它们的过程中热量会被制冷剂吸收从而得到冷却。被冷却的空气会被上述室内送风扇(76)吸入,然后再被排向上述室内送风扇(76)的前方。
这些被排出的空气在流过上述孔板(57)之后,会流向上述排风导流部件(59)的排风通道(58),然后通过上述前面板(60)的外圈与排风导流部件(59)的前端之间的缝隙(P1),朝上述一体式空气调节器前方的上、下、左、右排出。
另外,上述室外送风扇(77)旋转时,在上述室外送风扇(77)的周围或前方会产生负压,这样一来,上述机箱(70)侧面和上方的空气(B)就会通过上述机箱(70)的右侧进风口(71)、顶部进风口(72)以及左侧进风口(73)流入到上述一体式空气调节器的内部后方,即室外侧空间(O)内,然后被上述室外送风扇(77)吸入并排向后方。
这些被排向后方的空气先是流过上述护罩(86)的孔板(88),然后在流经上述室外热交换器(90)的过程中会吸收制冷剂的热量,从而变成热空气。这些热空气可以通过上述机箱(70)的后面排向上述一体式空气调节器的后方。
另一方面,如果想要改变上述一体式空气调节器的排风方向,那么就可以如图5和图6所示,向后推动上述前面板(60),这样一来,上述前面板(60)上的上述进退杆(61)就会在上述支撑架(62)的引导下后退,上述前面板(60)就可以位于上述排风导流部件(59)的内部,由此上述前面板(60)与上述排风导流部件(59)的内圈之间就会形成缝隙(P2)。
被上述室内送风扇(76)排向前方的空气在流过上述孔板(57)之后,会流入上述排风导流部件(59)的排风通道(58)内。
流入上述排风通道(58)内的空气在上述排风通道(58)的内部会顺序流过上述前面板(60)的后方部位(58a)和上述缝隙(P2),然后在上述排风通道(58)内受到上述前面板(60)的前方部位(58b)的引导而一直前进,最后排向上述一体式空气调节器的前方。
本实施例的一体式空气调节器如图7所示,进退杆(61)上形成了外螺纹(65),支撑架中心部(63)的内表面上形成了内螺纹。如果将前面板(60)朝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当中的某一个方向转动,那么上述前面板(60)就会与上述进退杆(61)一起转动并前进,这样上述前面板(60)就可以位于上述排风导流部件(59)的前方。如果将上述前面板(60)朝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当中的某一个方向转动,那么上述前面板(60)就会与进退杆(61)一起逆向转动,这样上述前面板(60)就会位于上述排风导流部件(59)的内部。除了上述外螺纹(65)和内螺纹(66)之外,其它的结构以及作用与本发明的上述第1实施例相同,故在此使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对这些部分的说明。
本实施例的一体式空气调节器如图8所示,还包括能够使上述前面板实现进退的进退结构。除了上述进退结构之外,其它的结构以及作用与本发明第1实施例相同,故在此使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对这些部分的说明。
上述进退结构它是一种线性电动机(67),这个线性电动机(67)的联动杆(piston)(57a)连接在上述前面板(60)的背面。
为了使上述联动杆(57a)能够穿过上述支撑架中心部(66),上述线性电动机(67)最好安装在上述支撑架中心部(66)的前方。
上述联动杆(67a)沿前后方向安装,它的前端固定在上述前面板(60)的背面上。
在本实施例的一体式空气调节器中,如果上述线性电动机(67)的联动杆(67a)前进,那么上述前面板(60)就会与上述联动杆(67a)一起前进,这样上述前面板(60)就可以位于上述排风导流部件(59)的前方。如果上述线性电动机(67)的联动杆(67a)后退,那么上述前面板(60)就会与上述联动杆(67a)一起后退,这样上述前面板(60)就可以位于上述排风导流部件(59)的内部。
本实施例的一体式空气调节器如图9所示,还包括能够使上述前面板实现进退的进退结构。上述进退结构由以下部分组成电动机(68);动力传导结构(69),它能够将上述电动机(68)的驱动力传导给上述前面板(60),因而当上述电动机(68)驱动时,通过它可以使上述前面板(60)实现进退。除了上述进退结构之外,其它的结构以及作用与本发明的上述第3实施例相同,故在此使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对这些部分的说明。
上述电动机(68)是一种旋转轴可以双向旋转的电动机,它安装在框架的一侧即上述支撑架中心部(63)上。
上述动力传导结构(69)由以下部分构成第1齿轮(69a),它安装在上述电动机(68)的旋转轴上;第2齿轮(69b),它与上述第1齿轮(69a)相啮合,它的前端固定在上述框架的背面。
上述第1齿轮(69a)穿过上述支撑架中心部(63)并支撑在上述支撑架中心部(63)上。
在本实施例的一体式空气调节器中,如果上述电动机(68)的旋转轴朝某一个方向旋转,那么上述第1齿轮(69a)也会随之旋转,而上述第2齿轮(69b)则会在支撑在上述支撑架中心部(63)的状态下朝与上述第1齿轮(69a)相反的方向旋转,同时上述前面板(60)会与上述第2齿轮(69b)一起前进,这样上述前面板(60)就可以位于上述排风导流部件(59)的前方。如果上述电动机(68)的旋转轴朝与上述前面板前进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那么上述第1齿轮(69a)也会逆向旋转,由此上述第2齿轮(69b)则会在支撑在上述支撑架中心部(63)的状态下朝与上述第1齿轮(69a)相反的方向旋转,同时上述前面板(60)会与上述第2齿轮(69b)一起后退,这样上述前面板(60)就可以位于上述排风导流部件(59)的内部。
另外,本发明并不仅仅限定于如上所述的实施例,例如可以只在上述框架(53)的左右两个侧面上形成进风口(54、56),而在顶部则不形成进风口(55);也可以将上述框架(53)和机箱(70)制成一体,或是上述动力传导结构(69)还包括连接杆(link)或控制杆(lever)。
发明的效果对于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的一体式空气调节器来说,如果前面板前进,那么空气就可以朝前方的上下左右分散排出,如果前面板后退,那么空气就可以只朝前方排出,因此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不但可以选择多种风向,并且风向的调节范围也增大了。
另外,由于本发明的一体式空气调节器的前面部分由前面板构成,因此具有更加美观,也更加便于清洁的优点。
另外,本发明的一体式空气调节器的优点是由于可以将空气朝前方的上下左右分散排出,因此能够迅速应对负荷。
由于本发明的一体式空气调节器能够从两侧和上方吸入室内空气,然后将经过热交换之后的空气排向前方或前方的上下左右,因此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即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排出空气直接回流的现象。
另外,由于在本发明的一体式空气调节器中,前面板的背面形成了突出的进退杆,上述框架上形成了能够引导上述进退杆进退的支撑架,因此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即使用者只需推动或拉动前面板,就可以简便、迅速地调节风向。
另外,由于在本发明的一体式空气调节器中,进退杆上形成了外螺纹,支撑架中心部上形成了内螺纹,因此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使用者只需转动前面板就可以简便、迅速地调节风向。
另外,本发明的一体式空气调节器中还包括进退结构,其中一种进退结构包括以下部分组成电动机;动力传导结构,它能够将上述电动机的驱动力传导给上述前面板,因而当上述电动机驱动时,通过它可以使上述前面板实现进退。还有一种进退结构是一种线性电动机,这个线性电动机的联动杆(piston)连接在上述前面板的背面。因此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即能够以较低的费用实现使前面板迅速进退的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一体式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框架和前面板,所述框架,它的左右两边侧面上分别形成了进风口,前面装有排风导流部件;所述前面板,它能够在所述排风导流部件的内部与前方之间进退,从而调节空气的排出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能够引导所述前面进退的进退导向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退导向结构包括进退杆、支撑架,所述进退杆,它是从所述前面板的背面突出出来的结构;所述支撑架,它在所述框架上形成,能够引导所述进退杆进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由能够使所述进退杆穿过的支撑架中心部和在所述支撑架中心部与所述框架之间形成的若干个支撑杆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退杆上形成了外螺纹,所述支撑架中心部的内部形成了内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能够使所述前面板实现进退的进退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体式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退结构是一种线性电动机,这个线性电动机的联动杆(piston)连接在所述前面板的背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体式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退结构由电动机和动力传导结构组成,所述动力传导结构,它能够将所述电动机的驱动力传导给所述前面板,因而当所述电动机驱动时,通过它可以使所述前面板实现进退。
9.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一体式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顶部还形成了进风口。
全文摘要
一体式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框架和前面板,框架,它的左右两边侧面上分别形成了进风口,前面装有排风导流部件;前面板,它能够在排风导流部件的内部与前方之间进退,从而调节空气的排出方向;它还包括能够引导前面进退的进退导向结构;进退导向结构包括进退杆、支撑架,进退杆,它是从前面板的背面突出出来的结构;支撑架,它在框架上形成,能够引导进退杆进退。本发明的一体式空气调节器,如果前面板前进,那么空气就可以朝前方的上下左右分散排出,如果前面板后退,那么空气就可以只朝前方排出,因此本发明不但可以选择多种风向,并且增大了风向的调节范围。
文档编号F24F1/02GK1740670SQ20041002037
公开日2006年3月1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24日
发明者金奭勋, 丁勇元 申请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