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锅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5693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的锅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锅体的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锅体因采用纯铝、铝合金、不锈钢等一些不能导磁的材料,因此,此类材料的炊具无法在电磁炉上使用,只能在明火或电炉上使用,其用途受到限制。为此,有人在上述锅体的底部复合一层导磁材料或锅体采用复合材料。如中国专利号为01240930.8公开了一种复合底炊具,在铝制炊具底部外表面上复合不锈钢层,即上层为铝层,下层为导磁材料的不锈钢层,但此种结构存在以下缺陷a、难以保证不锈钢层与锅体底部结合的紧密性,二者之间的结合率低,且加工不方便;b、导磁材料的不锈钢层较难作进一步的表面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导磁层与锅底结合紧密且加工方便的锅体结构。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改进的锅体结构,包括锅体和喷涂在锅体底部外表面上的导磁层,其特征是所述的导磁层与锅体底部间喷涂一表面致密且粗糙的结合层。结合层表面均匀且粗糙,具有较高地结合强度,使导磁层牢固地结合在结合层上;结合层还具有抗高温氧化和耐热冲击的性能,来保护锅体底部。导磁层的材料如1Cr13,在电磁炉磁场的作用下产生热能,从而将热传递给锅体。
所述的改进的锅体结构,导磁层外喷涂一保护层,有利于防止金属材料被磨损。保护层既防止导磁层被腐蚀,还可以进行各种表面处理(如搪瓷、喷漆等)。金属材料层(即结合层、导磁层及保护层)可以喷涂在平底锅的锅底外表面,也可以喷涂在锅底带有各种凹凸装饰的锅底外表面,加工很方便且结合紧密。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保证了导磁层与锅底牢固地结合且加工方便;有效地防止了导磁层被腐蚀,还可以对锅体底部进行各种表面处理。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锅体1和在锅体底部的外表面上由内而外依次喷涂结合层3、导磁层2(如1Cr13)和保护层4(如铝)。结合层3表面致密且粗糙,使锅底牢固地与导磁层2结合,锅底增加保护层4后可以进行各种表面处理(如搪瓷、喷漆等),也可防止导磁材料被腐蚀。结合层的材料为镍铝丝,导磁层的材料为高碳钢丝,保护层的材料为铝丝。
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锅体1和在锅体1底部的外表面上由内而外依次喷涂结合层3和导磁层2(如1Cr13)。
权利要求1.改进的锅体结构,包括锅体(1)和喷涂在锅体(1)底部外表面上的导磁层(2),其特征是所述的导磁层(2)与锅体(1)底部间喷涂一表面致密且粗糙的结合层(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锅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导磁层(2)外喷涂一保护层(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电磁炉上使用的锅体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锅体难以保证导磁材料的不锈钢层与锅体底部结合的紧密性,二者之间的结合率低,且加工不方便;不锈钢层较难作进一步的表面处理。本实用新型包括锅体和喷涂在锅体底部外表面上的导磁层,其特征是所述的导磁层与锅体底部间喷涂一表面致密且粗糙的结合层。本实用新型保证了导磁层与锅底牢固地结合且加工方便,另外,有效地防止了导磁层被腐蚀。
文档编号F24C15/10GK2770525SQ200420090588
公开日2006年4月12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24日
发明者陈合林, 石建林 申请人:浙江台州爱仕达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