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罩底部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5687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加热罩底部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冶金工业生产中的辅助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罩式退火工艺中的加热罩底部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全氢式罩式退火工艺中,为保证炉内高温不外泄,其加热罩底部采用由耐热纤维充填而成的密封条进行密封隔热。密封条使用一段时间后,必须进行定期更换,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生产安全。更换加热罩底部密封条的工作一般是将加热罩吊装在一个专用的加热罩底部密封装置上进行。现有技术的加热罩底部密封装置如图1所示。它是一个开放式支架,由四根支脚11通过连接杆12固定连接构成,其四根支脚的位置对应于加热罩3底部的四只脚31,图中32为加热罩密封条。这种装置的缺点是1、吊装过程中将庞大的在线加热罩(炉膛温度高达650℃)的四只脚准确的对上支架的四根支脚较为困难,必须依靠指吊人员和检修人员的密切配合,整个过程时间长且存在不安全因素;2、开放式支架造成加热罩炉膛内的热量大量外泄,浪费了能源,并对作业场地的作业环境造成热污染;3、由于支架不能将热量封堵在炉膛内,必须进行长时间的强制风冷却(四小时以上),将罩内温度从650℃降至150℃左右时才能进行密封条的更换作业,直接影响设备的利用率和产能的发挥;4、即使加热罩炉膛温度降至150℃左右,更换加热罩底部密封条的工作仍须极其小心谨慎,作业效率低下且极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加热罩底部密封装置,可实现节能、安全、省时和高效的作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加热罩底部密封装置,包括含有支架,还包括设置在支架内部的加热罩炉膛密封机构,该密封机构包括多根支脚、密封圆盘和多根导向杆,其中,所述密封圆盘的外径与加热罩内径相适配,其上表面设有隔热垫,外沿设有环形隔热密封条,下表面与所述支脚固定在一起,所述导向杆设置于密封圆盘上表面的周边附近。
比较好的是,在上述加热罩底部密封装置中,所述多根导向杆均匀设置于密封圆盘上表面的周边附近并向内倾斜。
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罩底部密封装置由于设置了加热罩炉膛密封机构,在更换加热罩底部密封条时能将加热罩炉膛封闭,使炉膛内的热量不致外泄,排除了检修人员在吊装过程和更换密封条过程中因炉膛高温所带来的不安全因素,杜绝了热污染生产环境的现象;由于在密封圆盘上设置了多根导向杆,能够使加热罩在吊装过程中迅速准确到位。最后,本实用新型具有节能、安全、省时和高效的优点。


图1是现有技术加热罩底部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热罩底部密封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更换装置的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加热罩底部密封装置与加热罩组合在一起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罩底部密封装置2包括含有四根支脚的支架21和设置在支架中间的加热罩炉膛密封机构22。密封机构22包括多根支脚221、密封圆盘222和多根导向杆223。密封圆盘222的下表面与多根支脚221固定,多根导向杆223设置于密封圆盘222上表面的周边附近,密封圆盘222的外径和加热罩的内径相适配。在密封圆盘222的上表面设有隔热垫2221,外沿设有环形隔热密封条2222。导向杆223均匀分布设置在密封圆盘222上表面的周边并向内倾斜。本实施例中的导向杆为四根,也可以设置为六根或其它数目。
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罩底部密封装置与加热罩组合在一起时的状况如图4所示,加热罩3底部的四只脚31坐在支架21的四根支脚211上,更换装置中的多根导向杆223伸入加热罩的炉膛内,密封圆盘222嵌入加热罩的炉膛口将加热罩炉膛与外界隔离并由环形隔热密封条2222密封,密封圆盘222的隔热垫2221可挡住加热罩炉膛向下辐射的热量,保证维修人员在较低的温度环境下更换加热罩底部密封条。
权利要求1.一种加热罩底部密封装置,包括含有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支架内部的加热罩炉膛密封机构,该密封机构包括多根支脚、密封圆盘和多根导向杆,其中,所述密封圆盘的外径与加热罩内径相适配,其上表面设有隔热垫,外沿设有环形隔热密封条,下表面与所述支脚固定在一起,所述导向杆设置于密封圆盘上表面的周边附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罩底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根导向杆均匀设置于密封圆盘上表面的周边附近并向内倾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热罩底部密封装置,它包括含有四根支脚的支架,还包括设置在支架中间的加热罩炉膛密封机构,该密封机构包括多根支脚、连接在多根支脚上的密封圆盘和连接在密封圆盘上的多根导向杆。密封圆盘的外径和加热罩的内径相适配。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了加热罩炉膛密封机构,在更换加热罩底部密封条时能将加热罩炉膛封闭,使炉膛内的热量不致外泄;由于在密封圆盘上设置了多根导向杆,能够使加热罩在吊装过程中迅速准确到位。因此具有节约能源、节约时间、安全、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生产效率等优点。
文档编号F27B11/00GK2743768SQ20042009044
公开日2005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24日
发明者曾国荣, 柯长华, 吴国海, 孙建中, 沈瑜 申请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