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氛炉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6466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氛炉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添加气氛气体来烧结即热处理电子组件、热导管、粉末冶金等之气氛炉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子组件、热导管、粉末冶金等产品的制程中,需导入不同的气氛气体于窑炉内烧结(热处理),烧结(热处理)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制程,因为烧结(热处理)制程攸关电子组件、热导管、粉末冶金等产品品质的好坏。一般气氛炉有连续式与间歇式等,连续式气氛炉大体上又有台车式、推板式与网带式等型式,以推板式气氛炉为例(推板式因为属于密闭式结构,较容易控制炉内环境,不致因气氛不稳定而影响烧结热处理环境),现有的推板式气氛炉请参阅图1所示,其是于炉体A内砌耐火材料B并于窑内形成一烧结空间C,再设置发热组件D而构成,该烧结空间C底部固设有炉床E,炉床E上端面形成内凹部F,以作为置放推板G,炉体A头、尾端具交换系统(图未示),推板G上置有载具H,载具H内置待烧结电子组件,借该交换系统将置有载具H的推板G推入炉内烧结空间C的炉床E内,使推板G能依序的于炉床内凹部F向前推移,直至烧结成型完成,再经冷却段将待烧结电子组件冷却后由炉体A尾端推出,而现有的冷却段大都是于炉内设置水冷套来达成冷却目地的。以热导管、粉末冶金产品的烧结为例,在烧结(热处理)及冷却的程序中是不允许有氧气存在的,也就是要添加气氛气体(如氢气、氮气…)做为保护,而在冷却程序中,仍要保持炉内气氛环境,必须不断的提供冷却的气氛气体,故消耗的气氛气体量很大(气氛炉的气氛气体供应系由炉尾导入,经冷却段而至烧结段,由于仅靠炉体水冷套的散热效果不彰,必需提供外部冷的气氛气体,此不断提供的气氛气体将由炉头排出,造成气氛气体消耗量十分庞大),此外冷却效率也不高。此即为现行习用技术存有最大缺失,此缺失乃成业界亟待克服之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氛炉冷却装置,在不改变炉内气氛环境下,提高冷却效率,并可节省气氛气体用气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氛炉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气氛炉设有至少一条连通冷却段炉体二端的气冷循环管,该气冷循环管设有气体循环帮浦及冷却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如下的结构设计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有一冷水槽,气冷循环管穿入冷水槽中;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有一设于炉内或炉外的冰水槽,气冷循环管穿入冰水槽中;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有环设于气冷循环管的冷水套;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有环设于气冷循环管的冰水套。
本实用新型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炉内气氛环境下,大大提高了冷却效率,且可节省气氛气体用气量。


图1是现有推板气氛炉剖面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横向剖面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纵向剖面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横向剖面图。
图中标号说明A炉体 B耐火材料
C烧结空间D发热组件E炉床F内凹部G推板H载具1冷却段炉体10水冷层 11入水管12排出管 13冷却水槽14外部入水口 15循环水入水口16冷却水帮浦2气冷循环管21头端通口 22尾端通口20气体循环帮浦3冷却装置30冷水槽 31冰水槽32冷水套 33冰水套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2、图3所示,气氛炉冷却段炉体1中具有水冷层10,该水冷层10包括有冷却水入水管11及排出管12,排出管12连结冷却水槽13,入水管11包括有连通外部的冷却水(外部入水口14)及连通冷却水槽13的循环冷却水(循环水入水口15,由冷却水帮浦16提供),冷却水槽13具温度控制排放循环冷却水(以上水冷层为气氛炉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气氛炉设有至少一条连通冷却段炉体二端的气冷循环管2(可视实际需要于冷却段设多条气冷循环管2),该气冷循环管2设有气体循环帮浦20及冷却装置3,借助气体循环帮浦20自气氛炉冷却段炉体1一端抽取炉内热气氛气体,经冷却装置3冷却后,冷气氛气体再由气氛炉冷却段另端导入(可为由冷却段头端通口21抽出,而由冷却段尾端通口22导入,由冷却段头端抽出热的气氛气体,经冷却后,由冷却段尾端导入冷的气氛气体,来冷却冷却段烧结(热处理)产品;也可由冷却段尾端通口22抽出,而由冷却段头端通口21导入,由冷却段尾端抽出气氛气体(尾端气氛气体温度较头端为低),经冷却后(温度较低的气氛气体可冷却至更低的温度),由冷却段头端导入冷的气氛气体(使冷却段头端温度快速降低),来气淬冷却冷却段烧结(热处理)产品),本实用新型由于直接抽取冷却段热的气氛气体,经冷却后再导入,可直接又有效率的在不改变炉内气氛环境下,提高冷却效率,并可节省气氛气体用气量,因为气氛炉的气扉气体系由炉尾导入,现有的气氛炉不具备循环气体再利用,是直接由烧结(热处理)段的排气道排出,本实用新型利用循环的气氛气体,将之冷却后再导入,可有效的节省气氛气体用气量。
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前述冷却装置3包括有一冷水槽30,可设于炉内或炉外,视环境状况,如连续式气氛炉可设于炉内,而间歇式气氛炉可设于炉外,气冷循环管2直接穿入冷水槽30中,来冷却气冷循环管2中的气氛气体。参阅图4,前述冷却装置3也可为包括有一冰水槽31(可设于炉内或炉外,视环境状况,如连续式气氛炉可设于炉内,而间歇式气氛炉可设于炉外),气冷循环管2穿入冰水槽31中,来极速冷却气冷循环管2中的气氛气体。
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前述冷却装置3包括有环设于气冷循环管2的冷水套32,该冷水套32借外部提供循环冷水(外部循环冷水包括冷水槽30提供之冷水),来冷却气冷循环管2中的气氛气体。图4,本实用新型前述冷却装置3包括有环设于气冷循环管2的冰水套33,该冰水套33借外部提供循环冰水(外部循环冰水包括冰水槽31提供之冰水),来极速冷却气冷循环管中之气氛气体。如此而达本实用新型设计目的,堪称一实用之实用新型。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之一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拘限本实用新型之范围,举凡熟悉此项技艺人士,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申请专利范围所作之等效结构变化,理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气氛炉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气氛炉设有至少一条连通冷却段炉体二端的气冷循环管,所述气冷循环管设有气体循环帮浦及冷却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氛炉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有一冷水槽,气冷循环管穿入冷水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氛炉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有一设于炉内或炉外的冰水槽,气冷循环管穿入冰水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氛炉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有环设于气冷循环管的冷水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氛炉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有环设于气冷循环管的冰水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气氛炉冷却装置,其主要是在气氛炉冷却段设有至少一条连通二端炉体的气冷循环管,该气冷循环管设有气体循环帮浦及冷却装置,借助气体循环帮浦自气氛炉冷却段炉体一端抽取炉内热气氛气体,经冷却装置冷却后,冷气氛气体再由气氛炉冷却段另端导入,前述冷却装置包括有环设于气冷循环管的冷水套或冰水套,借冷水槽或冰水槽提供循环冷水或冰水,来冷却气冷循环管中的气氛气体,具有在不改变炉内气氛环境下,提高冷却效率,并可节省气氛气体用气量。
文档编号F27D9/00GK2755541SQ20042011564
公开日2006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17日
发明者秦文隆 申请人:秦文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