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式贮热内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75706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换热式贮热内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式热水器的贮热水箱。
背景技术
换热式热水器的容器内通常以盘管换热。换热盘管的直径决定流量-其管壁 厚些有利于承压,然而厚管壁将降低换热效果,为此,盘管长度就得大增,然而 盘管长度大增又将减小热水的流量,较难兼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热式贮热内胆,目的在于以容器(内胆)内的输水水 管制作的非盘管换热器取代盘管换热器,以提升馭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東用的技术方案是以数根(至少2根.)较小 直径的输水水管作为支管并联起来,支管的两端头分别连接于较大直径的集管之 上,以此制成的换热柵或(至少2片)换热栅串连的换热栅组置于容器的P热介 质里,换热柵的一根集管进自来水.另一根集管出热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较小直径的输水水管承压能力强,适当减小其壁 厚既不影响承压又有利于热量交换,以及并联起来后既能增加流量又能保证所需 的换热面积-还缩短了管路。因此.取热效果大大优于换热盘管,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 步说明,.


图1、图2是单片换热栅和(至少2片)换热栅串连的换热柵组; 图3、图4是换热柵组分別应用于立式和卧式热水器贮热内胆的示意图, 图中,l.进水口; 2.出水口; 3.集管;(支管5.容器(带有加热源).具体实施方式

图1,依照流量、换热温度和承压要求确定集管(3)的直径和壁厚.在集 管(3)的側面开孔,其孔,应小于集管(3)的直径,并有利于连接支營(4) 时密封所需,每片换热柵的集管(3)为2根,支管H)的数量视总的热交换面 积和流量的需要定。集管(3)的两个端口需封闭其中之一,另一个作为进水口 (l)或出水口 (2)。换热栅的进水口 (l)和出水口 (2)可以互换。集管(3) 与支管(4)为金属或塑料等非金属材料制作,
如图2-当换热面积或者容器(5)的容积尺寸需要时,可以将多片换热柵串 联或并联成换热栅组,串联时应注意集管端头的连接方向(如图K
如图3、图4,换热柵或换热柵组置于歌热内胆里时,其进水口 (l)和出水 口 (2)从容器(5)的容器壁或端部穿出-也可以从容器(5)的上方穿出。容 器(5)内灌有水或其它贮热介质,并且带有加热源。
权利要求1.一种换热式贮热内胆,其特征是在带有加热源的容器(5)内的取热器是以多根输水水管作为支管(4)并联起来,所有支管(4)的两端头分别连接有集管(3)的换热栅或换热栅串并连而成的换热栅组,并且置于容器内的贮热介质里边。
2. 根椐权利要求l所述的换热式贮热内胆,其特征是换热栅的集管(3) 和支管(4)为金属管材制作而成。
3. ^f^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换热式贮热内胆,其特征是换热栅的集管(3) 和支管(4)为非金属管材制作而成。
4. 4艮据权利要求1所迷的换热式贮热内胆,其特征是集管(3)的一个端 口封闭,另一个端口作为进水口 (1)或出水口 (2)。
5. 才Wt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式贮热内胆,其特征是换热栅的进水口 ( 1) 和出水口 (2)可以互换。
6. 才艮据权利要求1所迷的换热式贮热内胆,其特征是换热栅组是由多片 换热栅的集管(3)串联起来而成。
7. 4艮据权利要求1所迷的换热式贮热内胆,其特征是换热栅组是由多片 换热栅的集管U)并联起来而成。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式贮热内胆,其特征是换热栅组的进水口 (1) 和出水口 (2)的水嘴接口从容器(5)任何方位的容器壁上穿出。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迷的换热式贮热内胆,其特征是带有加热源的容器 (5)内灌有贮热介质。专利摘要一种换热式贮热内胆,其取热器是以数根(至少2根)较小直径的输水水管作为支管并联起来,所有支管的两端头分别连接于较大直径的集管的换热栅或(至少2片)换热栅串连的换热栅组,并且置于容器的贮热介质里。换热栅的一根集管进自来水,另一根集管出热水。换热栅或(至少2片)串连的换热栅组利用较小直径的输水水管承压能力强,适当减小其壁厚既不影响承压又有利于热量交换,以及并联起来后既能增加流量又能保证所需的换热面积,还缩短了管路等优点,作为取热器,其取热效果大大优于换热盘管。
文档编号F24H7/00GK201311083SQ20082000751
公开日2009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3日
发明者查荣生 申请人:查荣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