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环冷机密封罩漏风和罩内废气压力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95396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控制环冷机密封罩漏风和罩内废气压力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铁行业环冷机热废气余热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控制环 冷机密封罩漏风和罩内废气压力的装置,通过它能在环冷机废气余热利用过程中稳定密封 罩内废气压力、减少罩体漏风。
背景技术
烧结余热回收是钢铁企业实现“节能减排”指标的一项重要内容。烧结工序中环 冷机废气显热约占总能耗的20 28%,对环冷机废气余热的回收有重要意义,既节约能源 又有环境效益。环冷机在冷却烧结矿时会产生大量200 450°C的中低温废气,这些废气如果直 接排空,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能源。因此,为了回收能源,减轻污染,现今的大中型烧结生产 线需建设环冷机废气余热回收系统利用废气管将中低温热废气从环冷机I、II段密封罩 内引接至余热锅炉内加热工质水,回收废气余热,回收余热后的废气由引风机抽出,根据需 要经循环废气进气阀由循环风机送入烧结系统内重复利用,或经循环废气旁路阀进入烟囱 排空。现有的环冷机上装有I、II段密封罩,I、II段密封罩分别设有I、II段密封罩烟 囱,其中I段密封罩上还设有烧结保温热风管,而密封罩内热废气引接方式则是在I、II段 密封罩顶部各接一根废气管,利用余热锅炉尾部引风机的抽吸力将密封罩内热废气抽吸至 炉内。在烧结机作业时,烧结矿料量和烧结矿温度会随烧结工况的改变而改变,导致环冷机 I、II段废气的流量、压力也会随之产生较大波动,这将不可避免地会影响余热锅炉的热效 率。现有的热废气引出方式对密封罩内热废气压力的波动无法控制和调节,而且,由于罩体 上只设一个吸气口,抽吸时易在罩内形成局部负压区,加剧外界冷风的渗入,导致罩内废气 温度降低,降低锅炉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环冷机密封罩内抽气不均和易在罩内形成局部负压区,加剧漏风,降低 罩内废气温度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控制环冷机密封罩漏风和罩内废气压力的 装置,通过它能在环冷机废气余热利用过程中稳定密封罩内废气压力、减少密封罩罩体漏 风量,提高余热利用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技术方案是一种控制环冷机密封罩漏风和 罩内废气压力的装置,其结构特点是在环冷机I、II段密封罩顶部布置有2 4个热废气 支管,每个热废气支管上均装有热废气支管调节阀和支管压力测量装置,I、II段密封罩内 热废气经热废气支管引接后分别汇集至I、II段废气总管,在I段废气总管上装有总管压力 测量装置,热废气经废气总管汇集后再送至双通道余热锅炉,该余热锅炉尾部设有引风机。所述I、II段密封罩热废气支管8、10的管口 80,81,82,83与I、II段密封罩4、5 顶罩内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热废气支管8、10与I、II段密封罩4、5顶部相连接的吸气点分布均勻,其中热废气支管8、10的管口 80中心到I、II段密封罩4、5罩体侧面73的距离 Ll和热废气支管8、10的管口 81中心到I、II段密封罩4、5罩体侧面72的距离Ll相等,且 为管口 80和管口 81中心距的一半;热废气支管8、10的管口 82中心到I、II段密封罩4、5 罩体侧面72的距离L2和热废气支管8、10的管口 83中心到I、II段密封罩4、5罩体侧面 73的距离L2相等,且为管口 82和管口 83中心距的一半;热废气支管8、10管口 81和管口 82的中心距与管口 83和管口 84的中心距相等,热废气支管8、10的管口 80,81中心到I、 II段密封罩4、5罩体侧面70的距离L3和热废气支管8、10的管口 82,83中心到I、II段 密封罩4、5罩体侧面71的距离L3相等,且为管口 81和管口 82中心距的一半。这样可使 得各热废气支管抽气区域基本相等,抽气均勻,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相邻抽气点的干扰。 具体工作过程为a、调整并保持热废气支管调节阀的开度不变,使I段各热废气支管内废气压力一 致,II段各热废气支管内废气压力一致,且各热废气支管内压力值均在0 50Pa之间波 动;b、当I段密封罩热废气支管上的支管压力测量装置的压力值在0 50Pa范围内 变化时,测得I段密封罩废气总管上的总管压力测量装置对应的压力变化范围,并以此压 力变化范围作为引风机调节的压力上下限值;C、设在余热锅炉尾部的引风机采用变频调节其转速,变频调节信号取自I段密封 罩废气总管上的总管压力测量装置的压力反馈值,引风机根据压力反馈值自动调节其转 速,直到I段密封罩废气总管内的热废气压力高于外界大气压力O 50Pa,从而也保证了 I、II段密封罩内的热废气压力始终高于外界大气压力0 50Pa。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密封罩上设置多 根热废气支管及热废气支管阀,实现对废气压力的自动调节,这样既减少了包括冷风漏入 和热风渗出的密封罩漏风,同时又降低了因烧结工况改变而引起的热废气压力、流量的大 幅波动对余热锅炉效率的影响,使烟气系统更加稳定,提高了余热利用效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1中密封罩的局部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密封罩俯视图。在图中1-烧结矿,2-烧结保温热风管,3-环冷机,4-环冷机I段密封罩,5-环冷机II段密封罩,6-1段密封罩烟囱,7-II段密封罩烟囱,8-1段热废气支管,9-1段热废气总管,10-II段热废气支管,Il-II段热废气总管,12-1段热废气支管调节阀,13-11段热废气支管调节阀,14-1段热废气支管压力测量装置,15-11段热废气支管压力测量装置,16-总管压力测量装置,17-余热锅炉,18-引风机,[0026]19-循环废气进气阀,20-循环废气旁路阀,21-烟囱,22-循环风机,Li,L2,L3-热废气支管管口中心到对应的密封罩罩体侧面的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控制环冷机密封罩漏风和罩内废气压力的装置,如图1和2所示,根据环冷机 规模和热废气量的大小,在环冷机31、II段密封罩4、5顶部布置有4个热废气支管8、10, 每个各热废气支管8、10上均装有热废气支管调节阀12、13和支管压力测量装置14、15,I、 II段密封罩4、5内热废气经热废气支管8、10引接后分别汇集至I、II段废气总管9、11,在 I段废气总管9上装有总管压力测量装置16,热废气经废气总管9、11汇集后再送至具有双 通道的余热锅炉17,该余热锅炉17尾部设有引风机18。如图3所示,所述I、II段密封罩热废气支管8、10的管口 80,81,82,83与I、II段 密封罩4、5顶罩内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热废气支管8、10与I、II段密封罩4、5顶部相连 接的吸气点分布均勻,其中热废气支管8、10的管口 80中心到I、II段密封罩4、5罩体侧面 73的距离Ll和热废气支管8、10的管口 81中心到I、II段密封罩4、5罩体侧面72的距离 Ll相等,且为管口 80和管口 81中心距的一半;热废气支管8、10的管口 82中心到I、II段 密封罩4、5罩体侧面72的距离L2和热废气支管8、10的管口 83中心到I、II段密封罩4、 5罩体侧面73的距离L2相等,且为管口 82和管口 83中心距的一半;热废气支管8、10管 口 81和管口 82的中心距与管口 83和管口 84的中心距相等,热废气支管8、10的管口 80, 81中心到I、II段密封罩4、5罩体侧面70的距离L3和热废气支管8、10的管口 82,83中 心到I、II段密封罩4、5罩体侧面71的距离L3相等,且为管口 81和管口 82中心距的一 半。这样可使得各热废气支管抽气区域基本相等,抽气均勻,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相邻抽气点 的干扰。当烧结工况变动引起热废气量的改变时,总管压力测量装置16测得的I段密封罩 废气总管9的压力会随之改变,当测得的压力值超出设定的压力上限时,引风机18转速自 动调大,抽气量增大,I段密封罩废气总管9内气流速度增大,压力变低;当测得的压力值低 于设定的压力下限时,引风机18转速调小,I段密封罩废气总管9内气流速度降低,压力增 加,这样通过I段密封罩废气总管9上的压力值与设定的压力限值的差值反馈自动调节引 风机的转速,改变I段密封罩废气总管9内废气压力,直至I段密封罩废气总管9内压力重 回设定的压力值范围内为止,此时,对应的I、II段密封罩废气支管8,10的压力值也会在允 许的0 50Pa的范围内,这样能保证I、II段密封罩废气支管8,10引气均勻,I、II段密封 罩4,5内压力均恒,并使I、II段密封罩4,5内压力相对外界为0 50Pa的微正压,能有效 阻止外界冷空气漏入罩内,另一方面由于采取了稳压措施,也减少了 I、II段密封罩4,5内 热废气的逸出,使烟气系统更趋稳定,提高了余热利用效率。
权利要求一种控制环冷机密封罩漏风和罩内废气压力的装置,其特征是在环冷机(3)I、II段密封罩(4、5)顶部布置有2~4个热废气支管(8、10),每个热废气支管(8、10)上均装有热废气支管调节阀(12、13)和支管压力测量装置(14、15),I、II段密封罩(4、5)内热废气经热废气支管(8、10)引接后分别汇集至I、II段废气总管(9、11),在I段废气总管(9)上装有总管压力测量装置(16),热废气经废气总管(9、11)汇集后再送至余热锅炉(17),该余热锅炉(17)尾部设有引风机(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控制环冷机密封罩漏风和罩内废气压力的装置,其特征是所 述I、II段密封罩热废气支管(8、10)的管口(80,81,82,83)与I、II段密封罩(4、5)顶罩 内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热废气支管(8、10)与I、II段密封罩(4、5)顶部相连接的吸气点 分布均勻,其中热废气支管(8、10)的管口(80)中心到I、II段密封罩(4、5)罩体侧面(73) 的距离L1和热废气支管(8、10)的管口(81)中心到I、II段密封罩(4、5)罩体侧面(72) 的距离L1相等,且为管口 (80)和管口 (81)中心距的一半;热废气支管(8、10)的管口 (82) 中心到I、II段密封罩(4、5)罩体侧面(72)的距离L2和热废气支管(8、10)的管口(83) 中心到I、II段密封罩(4、5)罩体侧面(73)的距离L2相等,且为管口(82)和管口(83)中 心距的一半;热废气支管(8、10)管口 (81)和管口 (82)的中心距与管口 (83)和管口 (84) 的中心距相等,热废气支管(8、10)的管口(80,81)中心到I、II段密封罩(4、5)罩体侧面 (70)的距离L3和热废气支管(8、10)的管口(82,83)中心到I、II段密封罩(4、5)罩体侧 面(71)的距离L3相等,且为管口(81)和管口(82)中心距的一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控制环冷机密封罩漏风和罩内废气压力的装置,属于钢铁行业环冷机废气余热利用技术领域。该装置通过在环冷机密封罩顶部合理布置多个热废气支管,实现密封罩罩内废气的均匀引出,使罩内压力均恒,消除现有的废气引出装置所导致的罩内抽气不均和易在罩内形成局部负压区,加剧漏风,降低罩内废气温度的缺陷;通过对废气引出过程中废气支管和总管上压力的实时监控,实现热废气抽气量和密封罩内压力的自动调节,使罩内压力与外界始终保持微正压状态,减少密封罩漏风,同时又能够减缓因烧结工况变动而引起的热废气压力、流量的大幅波动,有利于余热锅炉稳定运行,提高余热利用效率。
文档编号F27D17/00GK201621970SQ20102013571
公开日2010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9日
发明者刘志永, 易新建, 李秀莉, 王旭伟 申请人:湖南永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