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油烟净化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99070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油烟净化机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烟净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油烟净化机组。
背景技术
目前,餐饮业的发展非常迅速,饭店和餐馆的个数和规模逐年增加和加大。随之而 来,餐饮业产生的油烟给周围环境带来了很大的污染;为了减小油烟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大 部分饭店和餐馆都已经安装了油烟净化设备;目前餐饮业使用的油烟净化设备有高压静电 式、水喷式和过滤式等。高压静电式油烟净化设备使用时安全系数较小,存在火灾及其他安全隐患;水喷 式和过滤式净化设备多为单一机体,仅具有净化功能,只是排放油烟系统的一个部件不能 独立使用,安装比较麻烦。另外,由于噪音较大、净化效率低等缺点,使用上述高压静电式、水喷式和过滤式 油烟净化设备时会带来二次污染,很难满足现有净化要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净化效率和安全性高的组合式油烟净化机组。一种组合式油烟净化机组,包括风机段和过滤净化段,所述的风机段包括带进风 口且内设有风机的第一外壳,所述的过滤净化段包括与第一外壳连通的第二外壳,第二外 壳内设有气流缓冲机构以及过滤净化机构,所述的过滤净化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过滤器和 除味净化器,除味净化器位于过滤器的正上方,过滤器与第二外壳内腔底面形成的空腔与 气流缓冲机构的出风口连通,气流缓冲机构的进风口与风机段的出风口连通,第二外壳顶 部侧壁上设有出风口。风机包括叶轮和驱动叶轮转动的电机,利用叶轮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连续改 变油烟气流的流速、流向,使流动的油蒸汽在叶轮上碰撞、压缩而凝聚,并在离心力作用下 甩入箱体内壁,实现油烟的油气第一次分离,第一外壳内腔底面设有第一集油盘,第一集油 盘的一侧设有出油龙头,经过第一次分离得到油集中于第一集油盘内,通过出油龙头可以 方便的排出。气流缓冲机构包括至少3块竖直交错固定在第二外壳内腔顶面或底面且高度低 于第二外壳内腔高度的挡板,其中最靠近过滤净化机构的一块挡板紧靠过滤器和除味净化 器,顶端固定在第二外壳内腔的顶面,并与第二外壳内腔的底面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作为 气流缓冲机构的出风口与过滤器和第二外壳内腔底面形成的空腔连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 确定挡板的个数和大小,从风机段输出的油烟气经过气流缓冲机构后风速相对减小,这样 有利于后续的净化处理作业。为了使经过气流缓冲机构的烟气更平缓的进入到过滤净化机构中,气流缓冲机构 中最靠近过滤净化机构的一块挡板底部向过滤净化机构倾斜,底端延伸至过滤器下方,这 样可以进一步减小气流碰撞档板产生的噪音。[0010]过滤净化机构下方设有与最靠近过滤净化机构的挡板的底端齐平的水平设置的 均流板;经过气流净化机构的油烟气经均流板均勻布置后流向过滤器,避免风量分布不均 而影响过滤器效率及过滤器使用寿命。过滤器由若干块依次连接的过滤板组成,相邻两块过滤板向两个相反的方向倾 斜,呈V字形或倒V字形,过滤板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采用V字形排布过滤板,增 加了有效过滤面积,提高了过滤器的过滤效果。除味净化器的上方设有水平设置的消声装置,使噪声降到最低,增加设备的适用 范围,提高设备实用性。风机段和过滤净化段的底部设有防震台座,减小了组合式油烟净化机组运行过程 中的震动带来的噪声,增加组合式油烟净化机组的使用寿命。根据需要可将过滤净化机构的出风口设置为防雨出风口,避免外界雨水流入过滤 净化机构内,有利保护过滤净化段的使用寿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油烟净化机组是根据机械离心分离原理和机械过滤分离 原理相结合而设计,区别于高压静电吸附过滤,运行过程安全可靠,不存在火灾及其它安全 隐患,降低使用风险,提高产品使用寿命。(2)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创新性模块组合式设计,将整个机组分为风机段和过滤净 化段两部分,可进行多样化配置,大大丰富产品线,同时方便批量生产,降低制造及运输成 本,增加产品的实用性。已配置的风机段,不需要专业风机安装技术,也没有繁琐的安装步 骤,客户只需将机组及风管按要求连接,即可正常使用,一步到位,省时省力,安全可靠。(3)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油烟净化机组,采用V型过滤器和除味净化器垂直布置 的方式,充分利用重力作用提高净化器过滤效率,将余下的油烟分离出来,实现油烟的整体 过滤,过滤后的空气达标排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油烟净化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组合式油烟净化机组,包括风机段1和过滤净化段2。风机段1包括第一外壳3和第一外壳3内的风机,风机包括叶轮18和电机19,电 机19固定在底座20上;第一外壳3内腔底面设有第一集油盘9,第一集油盘9的左侧设有 第一出油龙头17。过滤净化段2包括与第一外壳连通的第二外壳4,第二外壳4内设有气流缓冲机构 及过滤净化机构5。第二外壳4的内腔底面设有第二集油盘10,第二集油盘10的右侧设有 第二出油龙头11。气流缓冲机构由三个相互交错竖直设置的挡板组成,档板的高度小于第二外壳4 的高度,但大于第二外壳4 一半的高度;三个挡板分别为第一档板12、第二档板13和第三 挡板21 ;第一档板12的上端固定在第二外壳4的内腔顶面,第二档板13的下端固定在第 二外壳4的内腔底面,第三档板21上端固定在第二外壳4的内腔顶面,其底部向过滤净化机构5倾斜,底端延伸至过滤器6下方,并与第二外壳4的内腔底面留有一定的空隙,该间 隙作为气体缓冲机构的出风口与净化过滤机构5下端和第二外壳4内腔底面形成的空腔连 通,作为气体传输的通道。过滤净化机构5位于气流缓冲机构的右侧,过滤净化机构5包括自下而上依次水 平设置的均流板14、过滤器6、除味净化器7和消声装置15,均流板14的与第三档板21的 底端齐平并一端与其连接,均流板14的使用避免了因风量分布不均而影响过滤器6效率及 过滤器6使用寿命。过滤净化机构5的顶部侧壁上设有防雨倾斜的出风口 22。过滤器6由4块过滤板组成,相邻两块过滤板朝相反方向倾斜,使得两块过滤板呈 V字形或倒V字形。风机段1和过滤净化段2的底部四角设有防震台座16。组合式油烟净化机组运行时油烟气体在叶轮18的带动下进入风机段1,叶轮18 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连续改变油烟气流的流速、流向,使流动的油雾在叶轮18上碰撞、 压缩而凝聚,并在离心力作用下甩向第一外壳3的内壁,油沿内壁流入到第一集油盘9内, 定期通过第一出油龙头17排出风机段1,实现油烟的油气第一次分离;第一次分离后的油 烟气经过风管8流入气流缓冲机构内,通过第一档板12、第二档板13和第三档板21的缓冲 作用,气体的流速相对降低,油烟气经均流板14依次穿过过滤器6、除味净化器7和消声装 置15,最后纯化达标的气体通过出风口 22排出室外,在过滤器6和重力作用下分离出的油 收集到第二集油盘10内,定期通过第二出油龙头11排出过滤净化段2。
权利要求一种组合式油烟净化机组,包括风机段(1)和过滤净化段(2),所述的风机段(1)包括带进风口且内设有风机的第一外壳(3),所述的过滤净化段(2)包括与第一外壳(3)连通的第二外壳(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外壳(4)内设有气流缓冲机构以及过滤净化机构(5),所述的过滤净化机构(5)包括水平设置的过滤器(6)和除味净化器(7),除味净化器(7)位于过滤器(6)的正上方,过滤器与第二外壳(4)内腔底面形成的空腔与气流缓冲机构的出风口连通,气流缓冲机构的进风口与风机段(1)的出风口连通,第二外壳(4)顶部侧壁上设有出风口(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油烟净化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外壳(3)内腔 底面设有第一集油盘(9),第二外壳(4)的内腔底面设有第二集油盘(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油烟净化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集油盘(9)和 第二集油盘(10)的一侧分别设有出油龙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油烟净化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流缓冲机构包 括至少3块竖直交错固定在第二外壳内腔顶面或底面且高度低于第二外壳(4)内腔高度的 挡板,其中最靠近过滤净化机构(5)的一块挡板紧靠过滤器(6)和除味净化器(7),顶端固 定在第二外壳(4)内腔的顶面,并与第二外壳(4)内腔的底面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作为气 流缓冲机构的出风口与过滤器(6)和第二外壳(4)内腔底面形成的空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油烟净化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最靠近过滤净化 机构(5)的一块挡板底部向过滤净化机构(5)倾斜,底端延伸至过滤器(6)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油烟净化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净化机构(5) 下方设有与最靠近过滤净化机构(5)的挡板的底端齐平的水平设置的均流板(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油烟净化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器(6)由若干 块依次连接的过滤板组成,相邻两块过滤板向两个相反的方向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油烟净化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味净化器(7)的 上方设有水平设置的消声装置(1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油烟净化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机段(1)和过滤 净化段(2)的底部设有防震台座(1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油烟净化机组,包括风机段和过滤净化段,所述的风机段包括带进风口且内设有风机的第一外壳,所述的过滤净化段包括与第一外壳连通的第二外壳,第二外壳内设有气流缓冲机构以及过滤净化机构,所述的过滤净化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过滤器和除味净化器,除味净化器位于过滤器的正上方,过滤器与第二外壳内腔底面形成的空腔与气流缓冲机构的出风口连通,气流缓冲机构的进风口与风机段的出风口连通,第二外壳顶部侧壁上设有出风口。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油烟净化机组便于安装、净化效率和安全性高,能够满足多种场合的使用要求。
文档编号F24C15/20GK201706573SQ20102024926
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5日
发明者石兴祥 申请人:浙江聚英风机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