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水泥回转窑表面余热回收的空气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97643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利用水泥回转窑表面余热回收的空气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加热装置,具体是涉及一种利用水泥回转窑表面余热回 收的空气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大多水泥回转窑的表面余热均自然散发到大气中,未得到有效地利用。目前常见 的水泥回转窑的表面余热回收技术多是通过布置换热器的方式,通过换热器表面与窑体表 面换热,吸收窑体外表余热并将换热器内部工质加热,但由于吸热介质与窑体为非接触式 传热,使得换热效率降低,同时由于使用水作为介质对密封要求很高,使得实现工艺上难度 加大,实用性不高,不能使窑体表面的余热有效利用最大化。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提供一种利用水泥回转窑表面余热回收的空气加热 装置,该装置可以有效利用水泥回转窑表面的余热来加热空气,吸热效果好,实用性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罩体,罩体内设有围绕在 水泥回转窑表面的螺旋通道,螺旋通道的轴线与水泥回转窑的轴线相吻合,罩体上设有进 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与螺旋通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罩体内设有呈螺旋形环绕的导向隔板,导向隔板的外周面位于同一 圆柱面上且与罩体内壁相连,导向隔板的内周面围绕在水泥回转窑的表面且与水泥回转窑 的表面留有间隙,导向隔板与罩体内壁之间形成供气体通过的螺旋通道。本实用新型的罩体外壁上设有保温层。本实用新型的罩体呈圆筒状,由两个半圆筒体组合而成,罩体的两端密封。本实用新型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各设置一个,分别与螺旋通道的两个端部连通。本实用新型的罩体上设有支架。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罩体内设有螺旋通道,螺旋通道的内周 面沿水泥回转窑的轴线方向围绕在水泥回转窑的表面,空气由进气口进入螺旋通道,经过 螺旋通道时不断吸收水泥回转窑表面的热量,从而对空气进行加热,由于采用的是螺旋通 道,这样延长了空气在罩体内部的加热路径,从而使吸热效果更好,充分利用了水泥回转窑 的表面余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罩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所示的利用水泥回转窑表面余热回收的空气加热装置,包括罩体 10,罩体10内设有围绕在水泥回转窑表面的螺旋通道20,螺旋通道20的轴线与水泥回转窑 的轴线相吻合,罩体10上设有进气口 11和出气口 12,进气口 11和出气口 12分别与螺旋通 道20相连通。具体地说螺旋通道20的形成是通过在罩体10内设有呈螺旋形环绕的导向隔板 21,导向隔板21的外周面位于同一圆柱面上且与罩体内壁相连,导向隔板21的内周面围绕 在水泥回转窑的表面且与水泥回转窑的表面留有间隙,导向隔板21与罩体内壁之间形成 供气体通过的螺旋通道20,罩体10上的进气口 11和出气口 12各设置一个,分别与螺旋通 道20的两个端部连通,空气从进气口 11进,经过螺旋通道20,再从出气口 12排出。空气由进气口 11进入螺旋通道20,螺旋通道20内流动的空气与窑体外表面充分 接触换热,最后变成高温空气由出气口 12排出,引至锅炉或其它装置中。作为本实用新型 的优选方案,选择采用螺旋通道20,可以使空气加热的路径加长,即使空气在通道内停留 的时间更长,这样螺旋通道20内的空气可以充分吸收水泥回转窑表面的余热,加热效果更 好。罩体10上设有支架14,支架14固定在地面上,支撑起整个罩体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在罩体外壁上设有保温层13,保温层13可以更好地 防止热量的散失。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罩体10呈圆筒状,罩体10的两端密封,由于水泥回 转窑的长度较长,所以作为更为优选的方案,罩体10选择由两个半圆筒体组合而成,这样 在制造、搬运和组装时更为方便。由于水泥回转窑的中部温度高,两边温度相对较低,作为更为优选的方案,可以设 置二个进气口 11,进气口 11设置在螺旋通道20的两端,将出气口 12设在螺旋通道20的中 部,空气从两端的进气口 11进入,开始是加热温度较低的空气,随着空气向中间的出气口 12流动时,空气温度与水泥回转窑的表面温度均在升高,这样空气在螺旋通道20内流动时 的传热温差比较平均,符合热力学最佳传热原理。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 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 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 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利用水泥回转窑表面余热回收的空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罩体(10), 罩体(10)内设有围绕在水泥回转窑表面的螺旋通道(20),螺旋通道(20)的轴线与水泥回 转窑的轴线相吻合,罩体(10)上设有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 分别与螺旋通道(20)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罩体(10)内设有呈螺旋 形环绕的导向隔板(21),导向隔板(21)的外周面位于同一圆柱面上且与罩体内壁相连,导 向隔板(21)的内周面围绕在水泥回转窑的表面且与水泥回转窑的表面留有间隙,导向隔板 (21)与罩体内壁之间形成供气体通过的螺旋通道(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罩体外壁上设有保温层(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罩体(10)呈圆筒状,由两 个半圆筒体组合而成,罩体(10)的两端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口(11)和出气口 (12)各设置一个,分别与螺旋通道(20)的两个端部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罩体(10)上设有支架(1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加热装置,具体是涉及一种利用水泥回转窑表面余热回收的空气加热装置。包括罩体,罩体内设有围绕在水泥回转窑表面的螺旋通道,螺旋通道的轴线与水泥回转窑的轴线相吻合,罩体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与螺旋通道相连通。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罩体内设有螺旋通道,螺旋通道的内周面沿水泥回转窑的轴线方向围绕在水泥回转窑的表面,空气由进气口进入螺旋通道,经过螺旋通道时不断吸收水泥回转窑表面的热量,从而对空气进行加热,由于采用的是螺旋通道,这样延长了空气在罩体内部的加热路径,从而使吸热效果更好,充分利用了水泥回转窑的表面余热。
文档编号F27D17/00GK201917204SQ20102067047
公开日2011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1日
发明者李雪娟 申请人:安徽泰坦联成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