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烹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98813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加热烹调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发光显示单元的加热烹调器,所述发光显示单元显示应载置被加热烹调容器的位置及加热单元处于加热状态的情况等。
背景技术
近些年,为了提高使用方便性,橱柜的收纳部的开闭形态正在从门式改变为拉出式。另外,一直以来在装配于橱柜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等加热烹调器的下方也设有收纳部,不过在该收纳部中,拉出式的收纳部也在增多。在橱柜中,要求确保更大的收纳量,为了确保加热烹调器的下方的收纳部的容积较大,期望开发不向该收纳部侧突出的薄型的加热烹调
ο作为现有的加热烹调器,例如有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4-247186号)中公开的加热烹调器。图6是现有的加热烹调器的俯视图。图7是图6的加热烹调器的剖视图。图 8是图6的加热烹调器所具备的发光显示单元的剖视图。图9是表示将图6的加热烹调器装配至橱柜的状态的立体图。如图7和图9所示,现有的加热烹调器具备箱状的主体41,所述箱状的主体41在上部具有开口部;以及平板状的顶板42,所述平板状的顶板42以堵塞主体41的开口部的方式进行配置,并且该平板状的顶板42用于载置锅等被加热烹调容器(未图示)。如图7所示,在主体41的内部配置有1个以上的加热单元43。加热单元43例如由大致圆形状的感应加热线圈构成,该大致圆形状的感应加热线圈隔着顶板42对被加热烹调容器进行加热。在加热单元43的下方设有控制加热单元43的输出的控制装置44。另夕卜,在加热单元43的侧方设有发光显示单元45。在通过加热单元43加热被加热烹调容器时,发光显示单元45显示应载置被加热烹调容器的位置及加热单元43处于加热状态的情况等。如图8所示,发光显示单元45包括箱体46,其具有遮光性;以及发光源47,其配置于箱体46的底壁的内表面。发光源47由引线式的炮弹型的LED等点光源构成。箱体46 以其上部与顶板42对置的方式进行配置。在箱体46的上部设有开口部48,该开口部48被显示板49覆盖。显示板49由半透明的材料形成,以便接收从发光源47照射并通过了开口部48的光而整体发光。发光源47和显示板49隔开空间地配置,以减少显示板49的发光不均。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4-2471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所述现有的加热烹调器中要实现薄型化的情况下,可认为抑制发光显示单元45的高度是有效的。为了抑制发光显示单元45的高度,可考虑缩小发光源47和显示板49之间的空间。然而,若缩小发光源47与显示板49之间的空间,则由于通过顶板42传导至发光显示单元45的被加热烹调容器的热,发光源47劣化,亮度降低并且寿命缩短。特别是在被加热烹调容器的加热时发生了干烧等的情况下,由于被加热烹调容器的温度达到例如 300°C左右,因此发光源47发生显著的劣化。为了减小来自被加热烹调容器的热的影响,可考虑使配置在发光源47和顶板42 之间的显示板49由绝热材料构成。但是,由于绝热材料吸收光,因此不能充分实现作为显示板49的功能。此外,在上述现有的加热烹调器中,当被加热烹调容器相对于原本应载置到的位置偏移而配置于显示板49的上方的时候,存在着无法观察到显示板49这样的问题。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课题,提供一种加热烹调器,其能够在具备发光显示单元的加热烹调器中抑制发光显示单元的发光源的劣化并实现进一步的薄型化,并且能够使显示板的视觉辨认度提高。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如下构成。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提供一种加热烹调器,该加热烹调器具备箱状的主体, 所述箱状的主体在上部具有开口部;顶板,所述顶板以堵塞所述主体的开口部的方式设置; 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设于所述主体的内部,并且该加热单元对载置于所述顶板上的被加热烹调容器进行加热;多个发光显示单元,所述多个发光显示单元设于所述加热单元的侧方;以及控制部,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加热单元和所述各发光显示单元,其中,所述各发光显示单元具有发光源;和温度检测部,所述温度检测部检测所述发光源的环境温度。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提供如下的第一方式记载的加热烹调器,其中,在存在所述温度检测部的检测温度达到基准温度以上的所述发光显示单元时,所述控制部减小对该发光显示单元的发光源进行通电的电流,所述基准温度是所述发光源的耐热温度以下的温度。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式,提供如下的第一方式记载的加热烹调器,其中,在存在所述温度检测部的检测温度达到基准温度以上的所述发光显示单元时,所述控制部降低所述加热单元的输出,所述基准温度是所述发光源的耐热温度以下的温度。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式,提供如下的第一 第三方式中的任一方式记载的加热烹调器,其中,所述各发光显示单元具备壳体,所述壳体收纳所述发光源,并且在所述壳体的与所述顶板对置的上部具有开口部;以及显示板,所述显示板以堵塞所述壳体的开口部的方式设置,所述显示板具有透光部,所述透光部使所述发光源的光通过;以及遮光部,所述遮光部设于与所述透光部相比远离所述加热单元的位置,并且所述遮光部遮断所述发光源的光,所述发光源配置在所述遮光部的下方。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式,提供如下的第四方式记载的加热烹调器,其中,从高度方向观察,所述多个发光显示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发光显示单元在所述显示板的透光部与所述发光源之间具有遮光壁,所述遮光壁遮断所述发光源的光。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式,提供如下的第五方式记载的加热烹调器,其中,在所述遮光壁和所述显示板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用于使所述发光源的光通过。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式,提供如下的第五或第六方式记载的加热烹调器,其中,所述遮光壁具有隔热性。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式,提供如下的第一 第七方式中的任一方式记载的加热烹调器,其中,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各发光显示单元的所述温度检测部的检测温度的差异来检测载置于所述顶板上的所述被加热烹调容器的位置。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式,提供如下的第八方式记载的加热烹调器,其中,当所述被加热烹调容器被配置成相对于应载置所述被加热烹调容器的位置偏移时,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多个发光显示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发光显示单元的发光源发光来告知使用者。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式,提供如下的第九方式记载的加热烹调器,其中,当所述被加热烹调容器被配置成相对于应载置所述被加热烹调容器的位置偏移时,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多个发光显示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发光显示单元的发光源以与所述被加热烹调容器被配置在应载置所述被加热烹调容器的位置时不同的颜色发光。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由于具有检测发光源的环境温度的温度检测部,因此能够检测由被加热烹调容器的干烧等引起的发光源的异常加热。由此,能够进行向使用者告知发光源的异常加热、或者自动地减小对发光源进行通电的电流、或者自动地降低加热单元的输出等的处理,能够抑制发光源的劣化。因此,能够抑制发光显示单元的高度,能够实现加热烹调器的进一步的薄型化。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由于具备多个发光显示单元,因此即使是在被加热烹调容器相对于原本应载置到的位置偏移而配置到一个发光显示单元的显示板上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使其他的发光显示单元的显示板发光来使显示板的视觉辨认度提高。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由于各发光显示单元具有温度检测部,因此能够基于各温度检测部的检测温度的差异来检测在顶板上载置的被加热烹调容器的实际的位置。此外,还能够向使用者告知被加热烹调容器被配置成相对于原本应载置到的位置向哪个方向偏移。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的目的和特征通过针对附加的附图的、与优选的实施方式相关的下述说明而得以明确。在该附图中,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具备的发光显示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具备的发光显示单元的剖视图,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具备的发光显示单元的组装立体图,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俯视图,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剖视图,图6是现有的加热烹调器的俯视图,图7是现有的加热烹调器的剖视图,图8是现有的加热烹调器的发光显示单元的剖视图,图9是表示将现有的加热烹调器装配至橱柜的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继续本发明的记述之前,在附图中对于相同部件标注相同参照标号。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另外,并不通过该实施方式限定本发明。《实施方式》使用图1 图5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具备的发光显示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具备的发光显示单元的剖视图。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发光显示单元的组装立体图。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俯视图。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剖视图。如图4或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具备箱状的主体21,其在上部具有开口部;以及平板状的顶板22,其以堵塞主体21的开口部的方式设置,并且该顶板22载置锅等被加热烹调容器(未图示)。在主体21的内部配置有1个以上的加热单元23。图4及图5表示了设有2个加热单元23的例子。加热单元23例如由感应加热线圈构成,所述感应加热线圈隔着顶板62 加热被加热烹调容器。通过对设于顶板22的操作部M的运转按钮2 和操作按钮24b进行操作,能够调整加热单元23的输出。在加热单元23的侧方,以沿加热单元23的大致圆形状的外周部的方式设有多个发光显示单元25。在通过加热单元23加热被加热烹调容器时,发光显示单元25显示应载置被加热烹调容器的位置及加热单元23处于加热状态的情况等。图4表示了相对于1个加热单元23以均等的间隔设有4个发光显示单元25的例子。如图1 图3所示,发光显示单元25包括具有遮光性的壳体沈;和设置在壳体 26内的发光源28。壳体沈以上部与顶板22对置的方式设置。顶板22构成为至少与壳体沈的上部对置的部分可透过光。壳体26配置成底壁26c具有大致等腰三角形的形状,并且该大致等腰三角形的底边26ca侧与加热单元沈的外周部对置。此外,“大致等腰三角形”意味着不仅包括绝对的等腰三角形,还包括将角修圆、或将角修平、或使边形成为圆弧状等的加入了变形的等腰三角形。即,壳体26的底壁^c为大致可视作等腰三角形的形状即可。壳体沈的底壁^c的底边26ca以沿加热单元23的大致圆形状的外周部的方式形成为圆弧状,在该底边26ca立起设置有作为外周壁(侧壁)的一部分的反射壁^a。艮口, 反射壁^a以沿加热单元23的大致圆形状的外周部的方式形成为圆弧状。在壳体沈的底壁^c的2个腰^cb、26cb分别立起设置有作为外周壁的其他部分的导向壁26b。在底壁^c的远离底边^ca的顶点的附近配设有基板27,在该基板27 上配置(安装)有发光源观和检测该发光源观的环境温度的温度检测部四。发光源观具有1个以上的点光源。图3 图5表示作为点光源设有2个表面安装型的LED28a、28b的例子。此处,一个LED28a采用发出白色光的LED,另一个LED28b采用发出红色光的LED。在壳体沈的上部设有开口部,该开口部由显示板30堵塞。显示板30具有使发光源28的光通过的透光部30a ;和遮断发光源28的光的遮光部30b。透光部30a以沿大致圆形状的加热单元23的外周部的方式形成为圆弧状。对透光部30a实施了光漫射处理,所述光漫射处理用于使发光源观的光漫射。作为光漫射处理,可举出贴附光漫射板、雾化处理(卞 一々処理)等。遮光部30b设于与透光部30a相比远离加热单元23的位置,发光源观配置在该遮光部30b的下方。即,发光源观以不位于从顶板22侧看到的显示板30 的透光部30a的投影面上的方式进行配置。从发光显示单元25的高度方向观察,在透光部30a和发光源28之间设有遮光壁 31,该遮光壁31遮断发光源28的光。温度检测部四相对于遮光壁31配置在与发光源28 相同的一侧。在遮光壁31和显示板30之间设置有间隙33以使发光源28的光通过。另外,如图5所示,在加热单元23和发光显示体25的下方设有控制部32。控制部 32基于施加于操作部M的运转按钮2 和操作按钮24b的操作而进行对加热单元23和发光源28的控制。具体来说,当存在温度检测部四的检测温度达到(第一)基准温度(例如80°C ) 以上的发光显示单元25时,控制部32进行如下控制减小对该发光显示单元25的发光源 28进行通电的电流,并且降低加热单元23的输出。此外,若温度检测部四的检测温度处于所述基准温度以上的状态持续预定时间,则控制部32进行如下控制停止对该发光显示单元25的发光源观的通电,并停止加热单元23的驱动。另外,基准温度为发光源观的耐热温度以下的温度。“发光源观的耐热温度”指的是发光源观具备的LED28a、28b等电子部件的耐热温度。此外,当被加热烹调容器被配置成相对于原本应载置到的位置偏移而覆盖并挡住一个发光显示单元25的显示板30的时候,各发光显示单元25的温度检测部四的检测温度产生差异。控制部32基于各发光显示单元25的温度检测部四的检测温度的差异来检测在顶板22上载置的被加热烹调容器的位置。具体来说,当一个发光显示单元25的温度检测部四的检测温度与其他的发光显示单元25的温度检测部四的检测温度的温度差在第二基准温度以上(例如30°C以上)时,控制部32检测在顶板22上载置的被加热烹调容器的位置。当被加热烹调容器被配置成相对于原本应载置到的位置偏移时,控制部32进行如下控制使多个发光显示单元25中的至少一个发光显示单元25的发光源观发光来告知使用者。在此,作为一例,控制部32进行如下控制使由被加热烹调容器覆盖并挡住了显示板30的发光显示单元25以外的发光显示单元25的发光源28闪烁。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基本的动作的一例进行说明。首先,当运转按钮2 接通(ON)时,通过控制部32的控制使所有的发光显示单元 25的LED28a通电,LED28a发出白色光。LED28a的光在壳体沈的内表面或遮光部30b的发光源28侧的面被反射并被引导至透光部30a。由此,透光部30a由LED28a的白色的光间接照明,从而显示应载置被加热烹调容器的位置。然后,若在顶板22上载置被加热烹调容器并且将操作按钮24b按下,则通过控制部30的控制来驱动加热单元23,开始对被加热烹调容器的加热。在该加热的期间,通过控制部30的控制,取代LED28a而使LED28b通电,所有的发光显示单元25的LED28b发出红色光。LED28b的光在壳体沈的内表面或遮光部30b的发光源观侧的面被反射并被引导至透光部30a。由此,透光部30a由LED28b的红色的光间接照明,从而显示加热单元23处于加热状态的情况。
在此,当被加热烹调容器被配置成相对于原本应载置到的位置偏移而覆盖并挡住一个发光显示单元25的显示板30的时候,各发光显示单元25的温度检测部四的检测温度产生差异。当该差异达到第二基准温度以上时,通过控制部32的控制,减小对温度检测部四的检测温度高的发光显示单元25的LED28b进行通电的电流,并且降低加热单元23 的输出。此外,此时,通过控制部32的控制,对温度检测部四的检测温度低的发光显示单元25的LED28b间歇性地进行通电,LED28b闪烁。由此,温度检测部四的检测温度低的发光显示单元25的透光部30a由LED28b的红色光间接照明而闪烁,从而告知被加热烹调容器被配置成相对于原本应载置到的位置偏移的情况。在上述告知后,若温度检测部四的检测温度处于基准温度以上的状态持续预定时间,则通过控制部32的控制来停止对LED28b的通电从而使透光部30a熄灭,并且停止加热单元23的驱动。另一方面,在上述告知后,若将被加热烹调容器配置于原本应载置到的位置,从而温度检测部四的检测温度低于基准温度,则通过控制部30的控制,加热单元23的输出恢复原状。另外,此时,对所有的发光显示单元25的LED28b连续地进行通电。由此,所有的发光显示单元25的透光部30a由LED28b的红色的光间接照明,从而显示加热单元23处于加热状态的情况。然后,当为了结束对被加热烹调容器的加热而使运转按钮2 断开(OFF)时,通过控制部32的控制使所有的发光显示单元25的LED28b间歇地通电,LED28b闪烁。由此,所有的发光显示单元25的透光部30a由LED28b的红色的光间接照明而闪烁,从而显示应载置被加热烹调容器的位置处于高温的情况。然后,若经过预定时间、或顶板22的温度降低至预定温度,则通过控制部32的控制使所有的发光显示单元25的LED28b的通电停止,透光部30a熄灭。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由于具有检测发光源观的环境温度的温度检测器29,因此能够检测由被加热烹调容器的干烧等引起的发光源观的异常加热。由此, 能够进行向使用者告知发光源观的异常加热、或者自动地减小对发光源观进行通电的电流、或者自动地降低加热单元23的输出等的处理,能够抑制发光源观的劣化。由此,能够抑制发光显示单元25的高度,实现加热烹调器的进一步的薄型化。另外,在发光源观的环境温度处于高温的情况下,发光源观的容许电流值降低。 因此,在对发光源观进行通电的电流值与通常相同的情况下,发光源观容易劣化。与此相对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当存在温度检测部四的检测温度达到基准温度以上的发光显示单元25时,使对该发光显示单元25的发光源观进行通电的电流减小,因此能够抑制发光源28的劣化。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由于具备多个发光显示单元25,因此即使是在被加热烹调容器相对于原本应载置到的位置偏移而配置到一个发光显示单元25的显示板30上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使其他的发光显示单元25的透光部30a发光来使显示板30 的视觉辨认度提高。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由于各发光显示单元25具有温度检测部 29,因此能够基于各温度检测部四的检测温度的差异来检测在顶板22上载置的被加热烹调容器的实际的位置。此外,还能够向使用者告知被加热烹调容器被配置成相对于原本应载置到的位置向哪个方向偏移。由此,能够敦促使用者进行纠正以将被加热烹调容器配置到原本应载置到的位置。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将发光源观配置于显示板30的遮光部30b 的下方,使得从显示板30的透光部30a无法直接看到发光源观的光。S卩,显示板30的透光部30a由发光源观的光间接照明。由此,能够大幅抑制显示板30的发光不均。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在与透光部30a相比远离加热单元23的位置设有遮光部30b,因此在该遮光部30b的下方配置的发光源观被配置成远离在加热单元 23的上方配置的被加热烹调容器。因此,来自被加热烹调容器的热对发光源观的影响变小,能够抑制发光源观的亮度和寿命的降低。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能够缩小发光源观和显示板30之间的空间,能够抑制发光显示单元25的高度,并实现加热烹调器的进一步的薄型化。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在壳体沈的底壁^c的远离底边^ca的顶点的附近配置发光源观。即,使得发光源观配置在壳体沈内的距离加热单元23的外周部最远的位置。由此,能够减小来自被加热烹调容器的热对发光源观的影响,能够进一步抑制发光源28的亮度和寿命的降低。另外,通过将发光源28配置在远离底边^ca的顶点的附近,发光源观的光被从2个腰^cb立起设置的导向壁26b进行导向,从而更加均勻且高亮度地到达透光部30a。因此,无需为了使透光部30a均勻且高亮度地发光而在壳体沈内的多个部位设置发光源观等。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使壳体沈的反射壁^a以沿加热单元23的外周部的方式形成为圆弧状,因此能够缩小反射壁26a与加热单元23之间的距离。由此, 在使多个加热单元23相邻配置时,能够缩小加热单元23相互之间的距离,能够紧凑地构成加热烹调器,或在相同的空间中配置更多的加热单元23。另外,在现有的加热烹调器中,发光源由引线式的炮弹型LED构成,因此发光源的末端部的高度为LED主体与引线部的合计高度。相对于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 采用表面安装型的LED28a、28b作为发光源28,因此尺寸小并且没有引线部,相应地能够降低发光源观的高度。由此,能够抑制发光显示单元25的高度,实现加热烹调器的进一步的
薄型化。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由于对显示板30的透光部30a实施了光漫射处理,因此即使被引导至透光部30a的发光源观的光存在微量的不均,也能够抑制透光部30a的发光不均,大幅提高美观性。此外,在为了减小发光显示单元25占据的面积而缩小发光源观与反射壁26a之间的距离的情况下,发光源观与透光部30a之间的距离减小。在该情况下,发光源观的光直接到达透光部30a的直接光的比例增加,透光部30a的发光不均变得严重。具体而言,透光部30a的位于发光源28附近的部分变亮,另一方面,透光部30a的远离发光源28的端部部分变暗。与此相对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在透光部30a和发光源观之间设有遮光壁31,因此通过调整遮光壁31的大小,能够减少发光源28的光直接到达透光部30a的直接光。由此,能够调整透光部30a的位于发光源28附近的部分与透光部30a的远离发光源观的端部部分的亮度的平衡,即使是在缩小发光源观与透光部30a之间的距离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透光部30a的发光不均。因此,能够缩小发光源28与透光部30a之间的距离,从而减小发光显示单元25所占据的面积。此外,在设有遮光壁31的情况下,透光部30a的位于遮光壁31附近的部分容易变暗。该现象特别是在遮光壁31的高度H和宽度W较大的情况下变得显著。与此相对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在遮光壁31和显示板30之间设有间隙33,因此通过调整间隙33的大小,能够调整透光部30a的位于发光源28附近的部分的亮度。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发光源观具有发出白色光的LED28a和发出红色光的LED28b,因此能够与应载置被加热烹调容器的位置的显示等目的对应地改变透光部30a的发光色。由此,能够提高视觉辨认度。此外,对于LED28a、28b的点亮的时机、闪烁等点亮的实现方式、发光色等,不限于上述方式,能够任意设定。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例如,在上文中,仅使LED28a、28b的任一方点亮或闪烁,而不使两方点亮,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使LED28a、28b这两方点亮。通过使发出白色光的LED28a和发出红色光的LED28b同时点亮,能够使透光部30a发出粉色光。S卩,通过2个LED28a、28b,能够使透光部30a发出白、 红、粉这3色的光。由此,能够使透光部30a的发光色多样化,通过与目的对应地改变透光部30a的发光色,能够进一步提高视觉辨认度。另外,优选的是,当被加热烹调容器被配置成相对于原本应载置到的位置偏移时,控制部32控制至少一个发光显示单元25的发光源 28,以使其发出与被加热烹调容器被配置在原本应载置到的位置时不同颜色的光。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视觉辨认度。此外,若由分别发出红色、蓝色和绿色的光的3个LED构成发光源观,则能够使透光部30a发出几乎所有颜色的光。另外,也可以由生成多个颜色(例如红色、蓝色和绿色)的单一的LED构成发光源观。另外,在上文中,当存在温度检测部四的检测温度达到基准温度以上的发光显示单元25时,减小对该发光显示单元25的发光源观进行通电的电流并且降低加热单元23 的输出,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当存在温度检测部四的检测温度达到基准温度以上的发光显示单元25时,立即停止对该发光显示单元25的发光源28的通电并且立即停止加热单元23的驱动。此外,减小对发光源观进行通电的电流的时机与降低加热单元23的输出的时机也可以不是同时。同样地,停止对发光源观的通电的时机与停止加热单元23的驱动的时机也可以不是同时。另外,在上文中,遮光壁31构成为仅具有遮光性,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使遮光壁31由绝热材料形成等,从而使遮光壁31具有遮光性和隔热性这两方的功能。由此,能够进一步减小来自被加热烹调容器的热对于发光源观的影响,能够进一步抑制发光源观的亮度和寿命的降低。工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能够在具备发光显示单元的加热烹调器中抑制发光显示单元的发光源的劣化并实现进一步的薄型化,并且能够使显示板的视觉辨认度提高,因此作为装配于橱柜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特别有用。参照附图并结合优选的实施方式充分地对本发明进行了记载,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各种变形和修正都是显而易见的。只要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应当理解该种变形和修正包含在本发明中。 2009年7月24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No. 2009-172691号的说明书、附图和权利要求书的公开内容整体作为参照被引用在本说明书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加热烹调器,该加热烹调器具备 箱状的主体,所述箱状的主体在上部具有开口部; 顶板,所述顶板以堵塞所述主体的开口部的方式设置;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设于所述主体的内部,并且该加热单元对载置于所述顶板上的被加热烹调容器进行加热;多个发光显示单元,所述多个发光显示单元设于所述加热单元的侧方;以及控制部,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加热单元和所述各发光显示单元, 所述加热烹调器中,所述各发光显示单元具有发光源;和温度检测部,所述温度检测部检测所述发光源的环境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中,在存在所述温度检测部的检测温度达到基准温度以上的所述发光显示单元时,所述控制部减小对该发光显示单元的发光源进行通电的电流,所述基准温度是所述发光源的耐热温度以下的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中,在存在所述温度检测部的检测温度达到基准温度以上的所述发光显示单元时,所述控制部降低所述加热单元的输出,所述基准温度是所述发光源的耐热温度以下的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中, 所述各发光显示单元具备壳体,所述壳体收纳所述发光源,并且在所述壳体的与所述顶板对置的上部具有开口部;以及显示板,所述显示板以堵塞所述壳体的开口部的方式设置, 所述显示板具有透光部,所述透光部使所述发光源的光通过;以及遮光部,所述遮光部设于与所述透光部相比远离所述加热单元的位置,并且所述遮光部遮断所述发光源的光,所述发光源配置在所述遮光部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中,从高度方向观察,所述多个发光显示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发光显示单元在所述显示板的透光部与所述发光源之间具有遮光壁,所述遮光壁遮断所述发光源的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中,在所述遮光壁与所述显示板之间设有使所述发光源的光通过的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中, 所述遮光壁具有隔热性。
8.根据权利要求1 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中,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各发光显示单元的所述温度检测部的检测温度的差异来检测在所述顶板上载置的所述被加热烹调容器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中,当所述被加热烹调容器被配置成相对于应载置所述被加热烹调容器的位置偏移时,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多个发光显示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发光显示单元的发光源发光来告知使用者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中,当所述被加热烹调容器被配置成相对于应载置所述被加热烹调容器的位置偏移时,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多个发光显示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发光显示单元的发光源以与所述被加热烹调容器被配置在应载置所述被加热烹调容器的位置时不同的颜色发光。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具备多个发光显示单元(25),各发光显示单元(25)具有检测发光源(28)的环境温度的温度检测部(29),因此能够抑制发光显示单元(25)的发光源(28)的劣化并实现进一步的薄型化,并且能够使显示板(30)的视觉辨认度提高。
文档编号F24C7/04GK102474920SQ20108003356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4日
发明者松井英史, 片冈章, 重冈武彦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