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预热式冷凝水汽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99284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预热式冷凝水汽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凝水汽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制冷设备的冷凝水汽化装置。
背景技术
制冷设备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换热器表面的温度低于空气中的露点温度,空气中的水分会在换热器表面凝结产生冷凝水。部分场合,制冷设备产生的冷凝水会污染环境,甚至导致需降温设备的损坏。通常的做法是将冷凝水直接排至机器外部,但是这样有可能造成地面潮湿或积水从而影响环境的美观,因此有时需要采取排水措施。现有的冷凝水汽化装置通常采用高压喷雾、余热利用、湿膜、超声雾化或加热来实现,单独利用压缩机排气管余热汽化冷凝水,汽化量较小;独立使用电加热汽化冷凝水,汽化量增加的同时能耗较大, 故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第CN201022420Y号揭示了一种空调器冷凝水的汽化装置。该汽化装置具有冷凝器、空调器散热器、泵体、集水槽及连接水管。所述的集水槽有三个,并分别设置在散热器的上、下部和冷凝器的底部。设置在散热器上部的第一集水槽底部开设有滴液孔且该第一集水槽通过连接水管与泵体出水口连接。设置在散热器下部的第二集水槽通过连接水管与第三集水槽连通。第三集水槽与泵体进水口和冷凝器出水口连通。工作时,空调器冷凝器产生的冷凝水通过泵体输送到第一集水槽内并通过该第一集水槽底的滴液孔分散成许多的小水珠滴落到散热器上。因空调器工作时散热器温度较高,散热器对小水珠进行加热汽化。汽化后的水蒸气被散热器旁的散热风机吹走,而没有被汽化的液体滴落到第二集水槽内,并经过连接水管送至第三集水槽并由泵体重新送往第一集水槽进行汽化。然而,仅依靠散热器的热量来汽化冷凝水是不够的,而且三个集水槽加上额外的泵体的设计需要空调器内有足够的空间,并需要专门为泵体设计管路及回路,成本比较高且结构复杂。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冷凝水汽化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预热式冷凝水汽化装置,其结构紧凑简单,节能减耗并具有较长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可预热式冷凝水汽化装置,其包括集水盘及电加热汽化装置。集水盘收集冷凝水并具有预热装置对收集的冷凝水预热及将预热后的冷凝水排出至电加热汽化装置的限位排水接头。电加热汽化装置包括与上述限位排水接头连接用于接收集水盘内的预热后的冷凝水的集水箱及对集水箱内的预热冷凝水进行加热汽化的加热器件。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热装置为放置于集水盘内的压缩机排气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水盘内还设置有将压缩机排气管限制于集水盘底部的压板。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水盘为第二集水盘,还具有位于第二集水盘上方的第一集水盘,该第一集水盘直接收集冷凝水并具有排水接头将冷凝水排入第二集水盘内。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加热汽化装置还具有包覆于集水箱外的保温层。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加热汽化装置的集水箱于其顶部设置有与集水盘的限位排水接头连接的进水口及排气孔。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加热汽化装置的集水箱底部设置有限位排水接头通往外部。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水箱一侧壁具有超出其底部并向外弯折的安装边,用以将电加热汽化装置安装至机柜空调器。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器件固定安装于集水箱一侧壁并具有位于集水箱外的插头及进入集水箱内对预热后的冷凝水进行加热汽化的加热部。一种具有所述可预热式冷凝水汽化装置的机柜空调器,其具有壳体、收容于壳体内的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压缩机具有排气管。所述可预热式冷凝水汽化装置包括集水盘及电加热汽化装置。集水盘收集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并具有预热装置对收集的冷凝水预热及将预热后的冷凝水排出至电加热汽化装置的限位排水接头。电加热汽化装置包括与上述限位排水接头连接用于接收集水盘内的预热后的冷凝水的集水箱及对集水箱内的预热冷凝水进行加热汽化的加热器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压缩机排气管的热量对冷凝水进行预热,可以提高冷凝水的汽化率并节能减耗,从而提高可预热式冷凝水汽化装置的寿命。


图I是本发明可预热式冷凝水汽化装置应用的机柜空调器的组装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I所示结构的另一角度组装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可预热式冷凝水汽化装置应用的机柜空调器的部分组装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可预热式冷凝水汽化装置的电加热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结构的另一角度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可预热式冷凝水汽化装置的电加热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7是本发明可预热式冷凝水汽化装置的电加热装置去除保温层后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I至图3,本发明可预热式冷凝水汽化装置200可以应用于空调器内用来解决冷凝水问题。于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中,可预热式冷凝水汽化装置200应用于图I 至图3所示的机柜空调器100内。该机柜空调器100包括呈矩形的空调柜体及电气控制系统。于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中,该机柜专用空调器100用于为蓄电池保温柜(未图示)实现制冷,保证蓄电池保温柜以一定的温度正常运行。然而,本发明可预热式冷凝水汽化器200 并不仅限于应用于蓄电池保温柜,其还可以应用于其他可采用本发明可预热式冷凝水汽化器200的机柜。空调柜体包括由隔板组件4及外壳体5共同分隔形成的内循环换热系统21及外循环换热系统22。外壳体5包括分别于其上部及下部开设有柜内侧进风口 511及柜内侧出风口 512 的后盖板51、一对侧板52、底座54、顶盖53及分别于其上部及下部开设有柜外侧出风口 552及柜外侧进风口 551的前盖板55。这些组件互相螺锁或者铆接连接成为外壳体5。面对蓄电池保温柜内部的后盖板51于柜内侧出风口 512后部还可以组设有滤尘罩(未图示) 用以将柜内侧进风口 511引入的热空气制冷后滤尘然后排入蓄电池保温柜。内循环换热系统21包括后盖板51、组装于后盖板51上部并对正柜内侧进风口 511的柜内侧风机56、及组装于后盖板51并位于柜内侧进风口 511与柜内侧出风口 512之间的蒸发器6。在压缩机9工作状态下,蓄电池保温柜内的热空气从柜内侧进风口 511由柜内侧风机56引入内循环换热系统21内,然后经过蒸发器6内的制冷剂(冷媒)的冷却后从柜内侧出风口 512排出至蓄电池保温柜内部,从而降低蓄电池保温柜内部的温度。柜内侧风机56面对柜内侧进风口 511设置,其作用在于使得进入内循环换热系统21中的热空气导向蒸发器6以进行冷却,并进一步导向柜内侧出风口 512从而排到蓄电池保温柜的内部空间。因此蒸发器6的位置位于柜内侧进风口 511与柜内侧出风口 512形成的风道之间。外循环换热系统22包括前盖板52、与柜外侧出风口 552对正的冷凝器7、组装于外壳体5的底座54上且并列放置的柜外侧风机8及压缩机9。柜外侧风机8与柜外侧进风口 551对正。同理,在压缩机9工作状态下,蓄电池保温柜外空气从柜外侧进风口 551经柜外侧风机8进入外循环换热系统22内,并被引导至冷凝器7处。经过冷凝器7后的蓄电池保温柜外空气变成温度升高的热风,然后经柜外侧出风口 552排到柜外空间。冷凝器7用于与蓄电池保温柜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将在内循环换热系统21内变热的制冷剂(冷媒)的热量释放给蓄电池保温柜外空气从而将冷却后的制冷剂(冷媒)送回至内循环换热系统21内继续冷却机柜内热空气。因此,冷凝器7的位置设置应该在柜外侧进风口 551及柜外侧出风口 552形成的风道之间,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冷凝器7设置于对正柜外侧出风口 552 处。在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进入蒸发器6内吸收蓄电池保温柜的内部空气进行吸热的过程中,蒸发器6由于温度很低,表面会产生凝露现象,并汇聚成冷凝水流。为解决冷凝水的问题,防止冷凝水流至机柜外部,污染环境并带来安全隐患,请参阅图3至图7,本发明可预热式冷凝水汽化器200包括位于蒸发器6下方并部分收容蒸发器6的第一集水盘2、位于第一集水盘2下方的第二集水盘3及安装于底座54上的电加热汽化装置4。第一集水盘2为长方形盒体,于其一端设置有穿过第一集水盘2并进入第二集水盘3上方的排水接头20,当第一集水盘2内接收的蒸发器6的冷凝水超过排水接头20的排水水位,则冷凝水会沿着排水接头20进入第二集水盘3。第二集水盘3为长方形盒体,其位于第一集水盘2的正下方,并接收从排水接头20排出的冷凝水。压缩机9的一对排气管91分别被第二集水盘3的压板30压住并位于第二集水盘3的底部两侧。第二集水盘3还具有限位排水接头31,其位于第二集水盘3的一端且其入口高于排气管90被压住后在第二集水盘3中的位置。限位排水接头31的入口高度也高于第一集水盘2的排水接头20的出口位置。该限位排水接头31穿过第二集水盘3并沿电加热汽化装置4的进水口 421进入电加热汽化装置4的内部。由于压缩机9的排气管 90具有较高的温度,可以将第二集水盘3收集的冷凝水进行预热,于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中,冷凝水可以实现大约50摄氏度的预热温度。当冷凝水的高度超过限位排水接头31的入口高度,则经过预热后的冷凝水沿着限位排水接头31进入电加热汽化装置4中。电加热汽化装置4安装于底座54上并位于压缩机9 一侧,其包括金属制成的集水箱42、安装于集水箱42上并对集水箱42收集的预热后的冷凝水进行加热汽化的加热器件 43、位于集水箱42 —侧并延伸穿过集水箱42下方以备用的限位排水接头44及包覆于集水箱42外进行保温的保温层41。集水箱42为箱体构形,其包括相互平行的顶壁420及底壁428、相互平行的左侧壁 424及右侧壁、及相互平行的前壁427及后壁。左侧壁424具有较高的高度,因此延伸超出集水箱42的底壁428。左侧壁424的末端具有向外弯折的安装边425。安装边425开设有一对间隔分布螺孔426用来与底座54 通过螺栓锁合。顶壁420开设有若干排气孔422及进水口 421。底壁428开设有出水口,限位排水接头44穿过该出水口并通往机柜空调器外部。左侧壁424焊接至集水箱42其他部位。加热器件43安装于前壁427,其包括与前壁427贴合并通过螺栓锁合的平板状安装部431、突伸出安装部431外的插头430及延伸进入集水箱42内部的加热部433。保温层41罩设于集水箱42外并具有收容腔410及前开口 412。其中,保温层41 底部开设有开口 413,可允许左侧壁424的安装边425穿过,因此集水箱42是自下向上组入保温层41并收容于收容腔410内。加热器件43的插头430突伸入前开口 412。从第二集水盘3预热后的冷凝水沿限位排水接头31进入集水箱42后,到达加热器件43设定的加热水位后,加热器件43启动,对冷凝水进行加热直至汽化。汽化后的蒸汽沿排气孔422排出。如果冷凝水产生过多,到达限位排水接头44的入口后,则多余的冷凝水通过限位排水接头44排出机柜空调器100外部。因此,本发明中,压缩机排气管91作为本发明可预热式冷凝水汽化装置200的预热装置,先对冷凝水进行预热至50摄氏度左右,然后再由加热器件43对其加热汽化,使冷凝水汽化能耗减少了近三分之一,节约了能源,并延长了电加热汽化装置4的使用寿命,一
举多得。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中仅以该可预热式冷凝水汽化装置200 作为示例,在实际应用中其他类型的可预热式冷凝水汽化装置均适用本发明揭示的原理。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的教导下所作的针对本发明的等效变化,仍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主张的范围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可预热式冷凝水汽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集水盘及电加热汽化装置;集水盘收集冷凝水并具有预热装置对收集的冷凝水预热及将预热后的冷凝水排出至电加热汽化装置的限位排水接头;电加热汽化装置包括与上述限位排水接头连接用于接收集水盘内的预热后的冷凝水的集水箱及对集水箱内的预热冷凝水进行加热汽化的加热器件。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预热式冷凝水汽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装置为放置于集水盘内的压缩机排气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预热式冷凝水汽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盘内还设置有将压缩机排气管限制于集水盘底部的压板。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预热式冷凝水汽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盘为第二集水盘,还具有位于第二集水盘上方的第一集水盘,该第一集水盘直接收集冷凝水并具有排水接头将冷凝水排入第二集水盘内。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预热式冷凝水汽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汽化装置还具有包覆于集水箱外的保温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预热式冷凝水汽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汽化装置的集水箱于其顶部设置有与集水盘的限位排水接头连接的进水口及排气孔。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预热式冷凝水汽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汽化装置的集水箱底部设置有限位排水接头通往外部。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预热式冷凝水汽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箱一侧壁具有超出其底部并向外弯折的安装边,用以将电加热汽化装置安装至机柜空调器。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预热式冷凝水汽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件固定安装于集水箱一侧壁并具有位于集水箱外的插头及进入集水箱内对预热后的冷凝水进行加热汽化的加热部。
10.一种具有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预热式冷凝水汽化装置的机柜空调器,其具有壳体、收容于壳体内的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压缩机具有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预热式冷凝水汽化装置包括集水盘及电加热汽化装置;集水盘收集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并具有预热装置对收集的冷凝水预热及将预热后的冷凝水排出至电加热汽化装置的限位排水接头;电加热汽化装置包括与上述限位排水接头连接用于接收集水盘内的预热后的冷凝水的集水箱及对集水箱内的预热冷凝水进行加热汽化的加热器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关于一种可预热式冷凝水汽化装置,其包括集水盘及电加热汽化装置。集水盘收集冷凝水并具有预热装置对收集的冷凝水预热及将预热后的冷凝水排出至电加热汽化装置的限位排水接头。电加热汽化装置包括与上述限位排水接头连接用于接收集水盘内的预热后的冷凝水的集水箱及对集水箱内的预热冷凝水进行加热汽化的加热器件。本发明先对冷凝水进行预热然后再加热汽化,提高冷凝水的汽化率并节能减耗,从而提高可预热式冷凝水汽化装置的寿命。
文档编号F24F13/22GK102607153SQ201110024149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1日
发明者刘明国 申请人:苏州昆拓热控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