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式生物质粉体燃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18092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压力式生物质粉体燃烧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压力式生物质粉体燃烧机。
背景技术
废弃的木屑、桔梗、谷壳等可以在燃烧后产生高温火焰,形成可利用的热源,能够达到资源回收与能源再利用,具有相当高的利用价值。而现有的生物质粉体燃烧机燃烧这些物质虽然可以达到产生热源的目的,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生物质粉体燃烧后会产生千度以上的高温,因此,为了使燃烧机炉膛能承受高温,都会在炉膛内壁面设置有防火及耐高温的砖材或板材,但是,前述耐火材料在长期承受高温的情况下,仍然会因为温度过高,有龟裂、毁损的可能,所以,常在耐火材料的外侧设计一个水冷夹套,冷却耐火材料的温度。由于所述水冷夹套一般为敞开式,水冷夹套内的水经常处在沸腾状态下,因而为了安全,常在其顶部开有连通大气的排气孔,这不仅带来使用上的困扰与不便,造成热量损失,同时由于现有燃烧机外表面没有保温层,散热损失很大, 而且运行时容易因为触碰燃烧机炉壁而发生烫伤危险,安全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压力式生物质粉体燃烧机,使其具有保温效果好、热效率高、安全性高的特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压力式生物质粉体燃烧机,包括燃烧炉,所述燃烧炉上设有进料管,燃烧炉的炉门口与锅炉的炉门口相连,沿燃烧炉外壁一周及两端设有储水装置, 储水装置与锅炉的水套之间通过连通管相连,所述沿储水装置外侧一周设有向燃烧炉炉膛内供风的供风通道。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储水装置为围绕燃烧炉侧壁一周缠绕的水管和设置在燃烧炉两端的第一水套和第二水套,所述第一水套、第二水套与水管形成一个水路,所述水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锅炉的水套相连,水管靠近炉膛内侧设置有耐火砖砌体。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相邻的水管之间设置有钢板翅片,水管与钢板翅片共同形成密闭的燃烧炉的侧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储水装置为形成燃烧炉侧壁的内环壁和外环壁以及设置在燃烧炉两端的第一水套和第二水套,供风通道设置在外环壁的外侧,内环壁和外环壁之间注满水,所述第一水套、第二水套与内环壁和外环壁形成一个水路,所述水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锅炉的水套相连,内环壁靠近炉膛内侧设置有耐火砖砌体。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供风通道由位于储水装置外侧的筒状面板与储水装置外表面之间的间隙构成,呈筒状风道,筒状风道一侧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筒状风道分为两部分,筒状风道的入口位于隔板一侧,筒状风道的出口位于隔板另一侧并通过进风管直通燃烧炉炉膛,筒状风道的入口设有进风室,进料管穿过筒状风道并与燃烧炉炉膛和送料设备相连通。[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风室与大气相连通的一端设有鼓风机。本实用新型的压力式生物质粉体燃烧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于燃烧炉外侧的储水装置和供风通道,使得燃烧炉炉膛内的热损失小,同时降低了耐火材料的温度,延长了耐火材料的使用寿命,而且预热后的空气也提高了燃烧效率;2、储水装置内的水可以供给锅炉,不仅可以使锅炉内的水在更短的时间内沸腾,
而且便于集中管理;3、由于在燃烧炉外侧设有作为保温层的筒状风道和筒状面板,即使碰到外壳也不会有烫伤的危险,安全性高。

图1为压力式生物质粉体燃烧机和锅炉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压力式生物质粉体燃烧机的结构主视图;图3为图2中A-A处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该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压力式生物质粉体燃烧机包括燃烧炉2、进料管3、连通管 4、炉门口 5、筒状面板11、隔板13、进风管14、进风室15、储水装置和供风通道。锅炉1上设有引风机(图中未示出),燃烧炉2侧壁上设有进料管3,燃烧炉2的炉门口 5与锅炉1的炉门口相连。所述燃烧炉2外壁一周及两端设有储水装置,储水装置与锅炉1的水套之间通过连通管4相连,所述储水装置外侧一周设有向燃烧炉2炉膛内供风的供风通道。所述引风机可以产生负压让空气通过供风通道进入到燃烧炉2内。参见图2至图3,所述储水装置为围绕燃烧炉2侧壁一周缠绕的水管6和设置在燃烧炉2两端的第一水套7和第二水套8,在本实施例中,水管6沿燃烧炉2轴向设置,相邻的水管6之间设置有钢板翅片10,水管6与钢板翅片10共同形成密闭的燃烧炉2的侧壁。 所述第一水套7、第二水套8与水管6形成一个水路,所述水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锅炉1的水套相连,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通过连通管4与锅炉1的水套相连。水管6靠近炉膛内侧设置有耐火砖砌体9。当然,除了上述结构外,所述储水装置还可以为形成燃烧炉2侧壁的内环壁(图中未示出)和外环壁(图中未示出)以及设置在燃烧炉2两端的第一水套7和第二水套8,供风通道设置在外环壁的外侧,内环壁和外环壁之间注满水,所述第一水套7、第二水套8与内环壁和外环壁形成一个水路,所述水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锅炉1的水套相连,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通过连通管4与锅炉1的水套相连。内环壁靠近炉膛内侧设置有耐火砖砌体9。所述供风通道由位于储水装置外侧的筒状面板11与储水装置外表面之间的间隙构成,呈筒状风道12。筒状风道12 —侧设有隔板13,所述隔板13将筒状风道12分为两部分,筒状风道12的入口位于隔板13 —侧,筒状风道12的出口位于隔板13另一侧并通过进风管14直通燃烧炉2炉膛,筒状风道12的入口设有进风室15,进料管3穿过筒状风道12并与燃烧炉2炉膛和送料设备(图中未示出)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进风室15与大气相连通的一端设有鼓风机(图中未示出),所述进料管3有八个。首先用锅炉给水泵(图中未示出)抽取经过处理的软化除氧水进储水装置,当生物质粉体在燃烧炉2炉膛内燃烧时,储水装置内的水被加热,同时由于燃烧炉2外侧的水管 6、第一水套7和第二水套8形成一个水路,所述水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通过连通管4 与锅炉1的水套相连,储水装置中的水可以直接流入锅炉1,不仅可使锅炉1中的水加速沸腾,还便于集中管理。此时,在引风机和鼓风机的作用下供风通道也开始工作,冷空气通过进风室15进入筒状风道12,在筒状风道12中被水管6和钢板翅片10慢慢加热,冷空气经过预热逐渐变成热空气,热空气旋转一周后进入位于筒状风道12的出口的进风管14,并经进风管15进入燃烧炉2炉膛内,同时生物质粉体经过进料管3穿过筒状风道12进入燃烧炉2炉膛,与热空气混合后充分燃烧,产生极具高温的热源,从而供应给锅炉1。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权利要求1.一种压力式生物质粉体燃烧机,包括燃烧炉O),所述燃烧炉( 上设有进料管(3), 燃烧炉⑵的炉门口(5)与锅炉⑴的炉门口相连,其特征在于沿燃烧炉(2)外壁一周及两端设有储水装置,储水装置与锅炉(1)的水套之间通过连通管(4)相连,所述沿储水装置外侧一周设有向燃烧炉(2)炉膛内供风的供风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式生物质粉体燃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装置为围绕燃烧炉( 侧壁一周缠绕的水管(6)和设置在燃烧炉( 两端的第一水套(7)和第二水套(8),所述第一水套(7)、第二水套(8)与水管(6)形成一个水路,所述水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锅炉(1)的水套相连,水管(6)靠近炉膛内侧设置有耐火砖砌体(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式生物质粉体燃烧机,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水管(6)之间设置有钢板翅片(10),水管(6)与钢板翅片(10)共同形成密闭的燃烧炉(2)的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式生物质粉体燃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装置为形成燃烧炉( 侧壁的内环壁和外环壁以及设置在燃烧炉( 两端的第一水套(7)和第二水套(8),供风通道设置在外环壁的外侧,内环壁和外环壁之间注满水,所述第一水套(7)、第二水套(8)与内环壁和外环壁形成一个水路,所述水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锅炉(1) 的水套相连,内环壁靠近炉膛内侧设置有耐火砖砌体(9)。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压力式生物质粉体燃烧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风通道由位于储水装置外侧的筒状面板(11)与储水装置外表面之间的间隙构成, 呈筒状风道(12),筒状风道(1 一侧设有隔板(13),所述隔板(1 将筒状风道(1 分为两部分,筒状风道(12)的入口位于隔板(13) —侧,筒状风道(12)的出口位于隔板(13)另一侧并通过进风管(14)直通燃烧炉(2)炉膛,筒状风道(12)的入口设有进风室(15),进料管(3)穿过筒状风道(12)并与燃烧炉(2)炉膛和送料设备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力式生物质粉体燃烧机,其特征在于进风室(1 与大气相连通的一端设有鼓风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力式生物质粉体燃烧机,包括燃烧炉,所述燃烧炉上设有进料管,燃烧炉的炉门口与锅炉的炉门口相连,沿燃烧炉外壁一周及两端设有储水装置,储水装置与锅炉的水套之间通过连通管相连,所述沿储水装置外侧一周设有向燃烧炉炉膛内供风的供风通道。本实用新型具有保温效果好、热效率高、安全性高的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燃烧机领域。
文档编号F24H1/44GK202303860SQ20112040996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4日
发明者杨泽新, 邓汉生 申请人:广东明科环保节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