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热水器的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04346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燃气热水器的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体加热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气热水器的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燃气热水器的工作原理在于通过燃烧器燃烧产生热空气,再由热交换器将热能从空气中传动到水中,最后产生热水。因此,燃气热水器的热交换效率是其重要的技术指标 之一 O为提高燃气热水器的热交换效率,现有最常用的技术手段就是在燃烧器上方设置吸热片和水管;特别地,为防止热量从吸热片和水管间流失,燃气热水器的制造业者们往往将水管设置为至少两层,并在层与层之间设置紊流片,进一步减少热气的流失速度。如一篇公开号为CN101949661A的中国专利披露一种燃气热水器用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器外壳,吸热片01和换热水管02,所述吸热片01上开设有呈上、下分布的至少两排水管孔,所述吸热片01上还设有若干紊流凸部03,所述紊流凸部03位于吸热片01下排水管孔的上面,如图I所示。该专利提供的一种燃气热水器用热交换器,通过增设紊流部虽能提高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但仍存在下面一些缺陷1)水管进行多排设计,管径相对较大,一般在15mm以上,为此,价高的铜材耗费量大,造价不菲,阻碍了其推广应用;2)水管多排设计不可避免地导致不同排上的不同水管存在温度差异,换热不均匀,制约了换热能力的提高。如图2所示,其提供了一种不同换热水管上的换热能力模拟图。针对不同水管受热不均制约换热能力的问题,业界内也有人提出在吸热片上设置烟气通道,加大烟气流通速度,缩短吸热片上下端的温差。如一篇文献号为CN201126330Y的中国专利披露一种热交换器用吸热片包括吸热片01,设置在吸热片01上呈上、下分布的至少两排水管孔04,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片01上开设有管状凸孔05,所述管状凸孔05的内部上下贯通形成烟气通道。该专利通过在吸热片上设置烟气通道虽能缓解吸热不均的问题,但其仍是基于多排水管设计的,也存在铜材用量多,造价高的问题;同时,在吸热片上开设烟气通道无疑增加了换热器的制作工序,结构相对复杂。有鉴于此,极为有必要开发一种结构简单,吸热均匀,换热效率高的适用于燃气热水器的热交换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简化现有热交换器结构的同时提高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燃气热水器的热交换器,包括外壳(I),设置在外壳顶部的集热片(2)、对流换热水管(3),以及盘绕在外壳四周的辐射换热水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流换热水管
(3)为单排式设置,该对流换热水管(3)的直径在9mm-13mm之间。作为改进地,所述对流换热水管(3)的数量为四根或五根,平均排布在外壳顶部。
作为改进地,所述辐射换热水管的管径在9mm-13mm之间。该管径范围的设置,在提高水管与水流间的换热系数同时;不会导致整机水流量偏小,停水温升和水温超调上升;有效避免干烧,用水舒适性好。作为改进地,所述集热片的高度为15mm-30mm之间;所述集热片间的间距为I. 5mm-2. 0mm。与传统的热交换器相比,集热片高度和密度都稍微增加,保证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作为改进地,所述对流换热水管(3)和/或辐射换热水管(4)内设有水流紊流片。进一步改进地,所述紊流片的形状为麻花状,提高紊流效果。作为改进地,所述对流换热水管(3)的的两端一体延伸出盘绕在外壳I四周侧壁上的辐射换热水管(4),所述对流换热水管(3)和所述辐射换热水管(4)的管径相同。另一种改进地,所述对流换热水管(3)的孔径小于所述辐射换热水管(4)的孔径。 以加快水流在对流换热水管(3)中的流动速度,进一步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本发明一反常规热交换器设计思路,将对流换热水管的双排乃至多排结构转变为单排设置,并通过适当缩小对流换热水管管径,增多集热片,其有益效果是有效缩小烟气边界层厚度,使得热交换器的换热能力提高25%左右,进而为获取相同的换热量,单排管的对流有效换热面积可减小25%,节约铜材用量,降低制造成本。


图I所示为现有热交换器结构示意 图2所示为现有热交换器水管吸热能力模拟 图3所示为现有热交换器吸热片结构示意 图4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热交换器前视;
图5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热交换器局部剖视 图6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热交换器后视 图7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热交换器水管吸热能力模拟图。附图标记说明
01、吸热片 02、换热水管 03、紊流凸部 04、水管孔 05、管状凸孔 I、外壳 2、集热片 3、对流换热水管 4、辐射换热水管。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实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如下。如图4-图6所不,一种燃气热水器的热交换器,包括夕卜壳I,设置在外壳I顶部的集热片2、对流换热水管3,以及盘绕在外壳I四周的辐射换热水管4 ;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流换热水管3为单排式设置,该对流换热水管3的直径在9mm-13mm之间。其中,所述外壳I优选为横切面为矩形的直筒状;该外壳I的顶部固定有集热片2,外壳2的底部的燃烧器;优选地,所述集热片2的数量为90片,各集热片之间的间距为I. 5mm-2. 0mm。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的横切面为圆形或三角形,不限于本实施例。如图5所示,所述对流换热水管3的数量优选为4根,每根对流换热水管3的直径在11mm,其平行穿插在集热片2上,使每根对流换热水管3间的间距相等。所述对流换热水管3的两端一体延伸出盘绕在外壳I四周侧壁上的辐射换热水管4。优选地,所述集热片2上还设置有热气紊流通道。进一步地,为提高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所述对流换热水管3的孔径小于所述辐射换热水管的孔径。以加快水流在对流换热水管3中的流动速度。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流换热水管的数量为5根,在对流换热水管和辐射换热水管之间通过连接头连接,该对流换热水管和辐射换热水管的管径大小相同,不限于本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气热水器的热交换器,由于将多排对流换热水管设置成单排结构,使得烟气边界层降为原来的一半左右,提高烟气与对流换热水管间的换热系数;同时,通过将对流换热水管的孔径改为11mm,在提高水管与水流间的换热系数同时,不会导致整机水流量偏小;停水温升和水温超调上升,影响舒适性和出现关机干烧的问题。通过理论计算,本实施例提供的热交换器与传统的热交换器相比,平均换热系数提高了 17%以上;取烟气边界层变薄后温差上升50K的话,初步估算其换热能力
/2)提升26%以上。根据换热公式Q=khf2)F为获取相同的换热量,·单排管的对流有效换热面积F可减小26%,从而可以减轻水箱的重量。为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我们对改进后的热交换器进行换热能力模拟,如图7所示。从该图我们可以看到,在总吸热能力一定的情况下,辐射换热水管的换热能力提高到了 14%,对流换热水管间的最大差距降为5%,换热均匀,吸热效果好。以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实质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并不能以此来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显而易见地,在本发明实质的启示下,本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进行许多改进和修饰,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改进和修饰都落在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燃气热水器的热交换器,包括外壳(1),设置在外壳顶部的集热片(2)、对流换热水管(3),以及盘绕在外壳四周的辐射换热水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流换热水管(3)为平均排布在外壳顶部的单排式设置,该对流换热水管(3)的的材质为无氧铜,其直径在9mm-13mm之间;所述集热片的高度为15mm-30mm之间,所述集热片间的间距为I. 5mm-2. Omnin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燃气热水器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流换热水管(3)的数量为四根或五根。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燃气热水器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换热水管(4)的管径在9mm_13m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燃气热水器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流换热水管(3)和/或辐射换热水管(4)内设有水流紊流片;所述紊流片的形状为麻花状。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燃气热水器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流换热水管(3)的的两端一体延伸出盘绕在外壳I四周侧壁上的辐射换热水管(4)。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燃气热水器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流换热水管(3)的孔径小于所述辐射换热水管(4)的孔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流体加热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气热水器的热交换器,包括外壳(1),设置在外壳顶部的集热片(2)、对流换热水管(3),以及盘绕在外壳四周的辐射换热水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流换热水管(3)为单排式设置,该对流换热水管(3)的直径在9mm-13mm之间。本发明一反常规热交换器设计思路,将对流换热水管的双排乃至多排结构转变为单排设置,并通过适当缩小对流换热水管管径,增多集热片,其有益效果是使得热交换器的换热能力提高25%左右,进而为获取相同的换热量,单排管的对流有效换热面积可减小25%,节约铜材用量,降低制造成本。
文档编号F24H9/00GK102901226SQ20121033918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4日
发明者余少言, 仇明贵, 刘兵 申请人: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