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冰火洞制冷机理的空调系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49005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仿冰火洞制冷机理的空调系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系统,是一种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的仿冰火洞制冷机理的空调系统装置,是主要能在建筑物上把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转化成冷量后给制冷系统再利用的系统装置方案,适用于制造成单体装置和分部安装在建筑物等上做成空调系统装置运用。
背景技术
目前,还没有这种型式的仿冰火洞制冷机理的空调系统装置,现有的建筑物等上的空调系统主要是消耗电能或其它一次性能源,现有的建筑制冷空调系统完全独立自成系统无视自然界强大的天然能量,并且现有的建筑制冷空调系统运行效率低下,各系统部件造价昂贵,另外现有的建筑用通风和空调也相互矛盾不便应用。为了改善这种不利的情况,发明人总结了过去的发明和研究了“宁武万年冰洞”、“湖北省秭归县龙会观山上的一对冰 火洞”天然制冰机理,研究成果也完全解释清了 “冰火洞制冷”的各种自然现象。发明人根据以下资料和视频资料进行了“冰火洞制冷”机理的研究一“宁武万年冰洞国家地质公园简介在山西省宁武县管涔山春景洼乡麻地沟村东海拔2300米的山上,有一处万年冰洞。它的奇特在于以洞外的气候条件论根本构不成结冰的环境,特别是夏天洞外碧草如茵、鲜花盛开而洞内寒气逼人、冰笋玉立。洞内一年四季冰柱不化,愈往深处冰愈厚。在洞口以下距地面100多米处,分成上下五层,通过钻冰洞、下冰梯、过冰栈,可到各层参观。每层有平台,可容数十人。洞内的地面、洞顶、洞壁上全是冰。由冰形成的冰柱、冰帘、冰瀑、冰笋、冰花、冰钟、冰佛、冰床、冰挂、冰兽、冰人,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令人称奇的是,冰洞所在的山之阳约民200米处是一座死火山,冰洞与火山隔山常年并存。大自然给人们出了一个难题,冰与火难以相容,而这里火山与冰洞却奇妙地共同生存在一座山上。据清乾隆《宁武府志》记载,这里火山数百年不熄。虽为地下煤自燃,但山的阳面为火山,山阴面为冰洞,这一山中一凉一热,两个截然相反的景观并存实属奇怪、罕见。至今还没有人能做出令人信服的科学解释。冰洞发现于什么时代,无从考究。当地人称之为“万年冰窖”,只知道从他们记事起就有这么个大冰窟窿,每年到夏天雨少或大旱缺水时年轻力壮的男子会结伴去系着绳索、提着斧子之类的利器下里面砍冰块回来化水。冰洞内一年四季永远保持着_4°C。底部有多深,无法探测。洞内最宽处直径有20多米,最窄10多米;洞内四周全是冰。自1995年开发以来,万年冰洞震惊了世界,震惊了自然科学界。国内许多地质专家通过考察认定,该冰洞形成于新生代第四纪冰川期,距今已有几百万年历史。目前,被列为世界地质公园。下冰洞、走冰桥,来到这座冰的宫殿,大自然的杰作便展现在人们面前。有冰瀑、冰钟、冰帘、冰笑、冰人、冰花,或玲珑剔透,或晶莖夺目,或姿态婀娜,或雄伟壮丽,无不显示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它寂寞地存在了 300万年,如今成为世界级旅游胜境。据中科院地质研究所罗泽文教授介绍,他走过全国一万多个洞,仅发现9个冰洞,宁武冰洞当属冠军,而那些冰洞都已溶化,这是惟一幸存的冰洞了。在第一层,一座厚达6米的落地冰钟,冰肌玉肤,古朴壮实,记载着逝者如斯的远古岁月。第二层最为漂亮壮观,一座冰雕的大厅,四周花木扶疏,人兽雄立,似在演奏一首关于人与自然的交响乐。在第三层,有中西两位受人仰幕的女性,一位冰观音,一位冰维纳斯,爱情与善良在这里相聚。虫鱼鸟兽,琼楼玉宇,碧树银花,都一一展现在你的眼前。这简直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从冰洞所处位置分析该地区在地质时期曾经是岩溶发育区,并且经历了温暖潮湿的气候作用,逐渐形成石灰岩溶洞;而且该地区曾经是山岳冰川发育区,在第四纪冰期及间冰期时,大量的积雪、冰川融水甚至破碎冰块堆积于洞中,经过复杂的物理变化,融化和重新凝结,再加上大气降水的不断渗入,在溶洞内形成各种形态冰物质的广泛分布现象一冰洞形成;以后的年代,由于当地比较特殊的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冰洞得以有效保存,宁武冰洞的形成是由岩溶作用和冰川作用以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青山翠谷之下贮存着偌大一个冰的世界,它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能保持百万年之久?史料典籍找不出答案,专家学者来了去、去了来颇为费解。据http://www. enorth. com. cn 2008-04-18载文最近有人传说在山西省的宁武县,有一个神奇的冰洞。山西省宁武县,千百年来流传着一个传说在当地一座深山中,有一个挂满冰锥的冰洞。让人费解的是在四季分明的山西省宁武县,为什么会存在这么一个千万年不化且冬暖夏凉的神奇洞穴?如果冰洞真的存在,洞里又会是一番什么样的天地?神奇冰洞一年四季,洞中永远保持在零度左右,洞里洞外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世界。闻鹏,毕业后就来到宁武县旅游局工作,在他无意中听了这个传说后,从小喜欢探险的他决定趁工作之余,寻找这个传说中的神奇洞穴。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闻鹏爬遍了附近的许多山头,依旧没有任何的头绪。然而,正当他心灰意冷准备放弃的时候,一个意外出现了 一天,他和同伴来到了当地的管涔山中,当他们爬上一个山头后,他们惊奇的发现在山的阴面有一个洞口模样的地方,而接下来的事情让所有人都始料不及。闻鹏告诉记者“走到洞口附近感觉凉飕飕的,感觉这个地方风比较大,而且背阴的崖壁上竟挂满了冰花,一切都与周围的环境大相径庭,一个一米见方深不见底的洞口更是冒出丝丝的寒气。”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那个神奇冰洞吗?一年多的渴望,让闻鹏忘记了恐惧和危险,他决心对这个洞一探究竟。闻鹏说,他们顺着洞口下去,冰洞下边黑咕隆咚,脚底滑得根本没有登的地方,反正是靠上边绳子拽着,多少有点能附着在冰壁上。后来到了一个稍微开阔的地方,站稳脚后,拿着火把向四周一看,眼前豁然开朗。所有人都惊呆了,他们仿佛置身于一座晶莹的宫殿,四处都是冰的世界冰柱、冰锥、冰瀑、冰笋、冰花,没有一个人想到,小小的洞口背后,竟然是这样一个美妙的世界。闻鹏完全被吸引住了,直到他的脚感觉被冻僵了,他才发现不知不觉已经进洞两个多小时了,温度计清楚地显示,洞中的温度为零度左右,这与初夏时节的洞外,整整相差了 20多度。在接下去的日子里,闻鹏分别在不同的季节下过冰洞,他发现洞中似乎永远保持在零度左右,洞里洞外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世界。[0019]闻鹏说,七八月份,洞外都是鲜花烂漫、绿树成阴,而洞内却是坚冰不化,;冬天,洞外边比较冷,几乎达到零下30多摄氏度,穿着大衣,到了洞内,由于没有风,反倒比洞外暖和了许多,有一种冬暖夏凉的感觉。宁武县有个暑天冰洞的消息一经传开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许多人纷纷猜测这种神奇现象的真正成因。种种猜测 猜测一冰洞的形成是特殊地质结构所致?为此,中科院地质研究所的陈诗才也专门从北京赶到宁武进行考察。然而当第一次进入冰洞后,即使见多识广的他也连连称奇。陈诗才告诉记者,他看完后,感觉非常惊奇,洞内冰的类型起码有上十种,比如冰柱、冰石笑、冰的钟乳石、冰的润管、冰花、冰葡萄、还有冰的结晶片等。他发现,尽管冰的厚度不一,但是所有的冰都是附着在石灰岩上的,整个冰洞高达100多米。陈诗才说,这个冰洞的规模,绝对不会是人造的,虽然冰洞的传说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但是从现场可以推测,这个冰洞形成的时间已经远远超过了几百年,距现在差不多有100多万年了。这个天然的洞穴是100多万年前由水冲刷形成的,可为什么这个并不符合结冰条件的洞里现在却结满了冰?这么大数量的冰又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这时候,闻鹏忽然想到了什么。他说“以我自己的理解,这个地方有火山,也有水,可能是本身的地质结构发生了改变,才形成了结冰的环境。”但陈诗才却认为这种说法并不科学。他认为,火山的发生缘于山西一带,有煤的自燃现象。因为煤挖出来后,一些煤矸石里,含有磷、硫这类东西,一见阳光,就氧化自燃了。猜测二 冰洞的形成得益于洞的形状?陈诗才经过走访后认为,尽管宁武县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并不适合冰洞的形成,但还是有不少的外部因素能够减少冰的融化。由于管涔山的海拔达到了 2000多米,而洞口所处的位置在山的阴面,这对冰的常年不化都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而整个洞的形状,也对洞内温度的保持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他认为,洞是一个正口袋形,这样在夏天,洞外温度热,洞底的温度凉,它不交换。如果洞形倒过来,在夏天,洞外温度热、比重低,洞内温度凉、比重高,热量需要交换,这样就损害了冰的保存量。猜测三冰洞的形成缘于冰川学说?正是因为洞的形状并不利于洞里洞外空气的交换,因此尽可能减少了冰的损害。但是,即使有了这些外在的保护因素,可是这么大数量的冰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显然,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这时候有人提出了冰川学说。科学研究表明,地球自诞生以来,气候一直在变化当中。早在几亿年前,地球就出现过大规模的冰川运动,而且只有冰川运动才会拥有如此猛烈的能量,才能形成许多地质奇观,所以有人认为,正是因为冰川运动,使大量的冰涌进了一个冲刷成形的洞中,也就形成了今天非常神奇的冰洞。按照这种推测,宁武县暑天冰洞的成因就可以解释了。但是,尽管常人看来洞中的冰都是一样的,可经过专门的取测后人们发现,冰的年龄却是各不相同。陈诗才说,冰也分层,也有个核心层,核心部分的冰,从结冰的情况和它所含的一些沉积物来看,这部分冰比较老。外面的、靠近洞口或者靠近主流水道的这些冰比较新。而根据闻鹏这两年的观察,山上雨水多的时候,雨水常常会流进洞中并且融蚀掉不少冰,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在原来冰融化的地方,又都自动地恢复了原貌,也就是说,这个神奇的冰洞具有非常奇特的再生功能,一旦冰量减少,它还会进行自我修复。因此,陈诗才认为冰川学说似乎也存在漏洞。因为冰川学说的解释是冰融了就融了,永远空了,化一点就没一点,它不会自己再生。猜测四冰洞的形成是地热负异常说作怪?其实不仅是山西省宁武县的这个冰洞成因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就是在整个地质界都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如果是冰川运动时,大量的冰涌进冰洞,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冰早就应该化了。最关键的是,这个地方根本就没有一年四季都结冰的气候条件。最近有一些人就提出了一个比较被认可的说法叫做地热负异常说。地热正异常说指的是越向地心走,温度越高,地心的温度大概是6000多度,和太阳表面的温度差不多,也就是越往下走温度越高,这是合乎常理的。而地热负异常说恰恰相反它说越往下走,温 度越低,低得能够制冷,能够制造出大容量的冰来。对此,陈诗才认为,这就好比空调或冰箱,它都有一个制冷的机制,它是通过机电来制冷。而冰洞的制冷机制,从目前来推测,还是岩石下的某种机制,形成了制冷的机制,从而达到制冰的效果。那么可以猜测,正是因为山本身的最深处很可能存在我们目前仍未探明的制冷机制,它不仅能保持洞中的温度,并且仍在日复一日地结冰,再加上相对较高的地理位置,以及洞口位置的巧合,因此,形成了这么一个神奇的冰洞。编后冰洞的制冷机制现在仅仅是一种学术上的讨论,还没有彻底解决。由于岩石非常坚硬,目前的仪器很难把它切开,况且这个制冷机制究竟存在于地下多深,也没有人知道。还有人们担心,这样做了,会不会让这个罕见的冰洞消失?我们知道,一个奇特地质现象的出现对于不同的人来说,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判断,也会用不同的方法去理解。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新理论的不断加入,人们对过去的一些地质现象也会有一些新的认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够找出这个神奇冰洞的真正成因。”“至于如何生成和究竟是怎么样的一种地下制冷机制能使它在四季分明的地方保存这么久,继续再生,还待进一步勘探和科考,预计从现有的世界水平和探测技术和设备来看,在相当的时期内,这很有可能还只是一个链。它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能保持百万年之久?史料典籍找不出答案,专家学者、教授、院士等来了去、去了来都没有解释清楚。”CCTVlO近期也说“在湖北省秭归县一座叫龙会观的山上,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冰火洞。冰洞只有酷暑天气才会结冰,天气凉了反而没冰。而就在距离冰洞两三米的地方,有一个火洞,每两三分钟喷出一股热浪,长年的热浪将周围的植被都炙烤到干枯。关于这个冰火洞,当地盛传着冰洞里的冰有神奇的祈雨功效。而中国地质调查局宜昌地质调查中心的专家在现场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后,认为地处于地质断裂带的冰火洞下面各有一个通道,地下温泉的热气通过长长的通道冒出地面。而冰洞形成原因很可能是通道深处有一个“天然冰箱”,储备的上一年冬天的冰在第二年入夏后融化成气体顺着通道到达洞口,并在洞口与热空气交汇,形成水珠,附着在岩石表面,水珠被不断涌出的冷气降温直到冰点。”综合上述的各种解释,本发明人都不以为然,全部的各种解释都是顾此失彼,都没有从根本上完全解释清楚这种自然现象的机理。[0043]根据上述的各种“冰火洞”的自然现象,发明人经过了断续几年的研究,发明人终于发现了神奇的大自然至今令人不解的奥秘,发明人的发现和依据这一发现做的发明,都完全合理、科学地解释了“万年冰洞”、“冰火洞”的这些自然现象,也终于发明了一个新的制冷机制,为了充分利用新发现的这个自然界的成冰机理为人民服务,发明人有必要根据这个自然现象形成机理发明一种仿冰火洞制冷机理的空调系统装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仿冰火洞制冷机理的空调系统装置,是一种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的仿冰火洞制冷机理的空调系统装置,是主要能在建筑物上把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转化成冷量后给制冷系统再利用的空调系统装置方案,适用于制造成单体装置和能分部安装在建筑物等上做成建筑空调系统装置运用,本空调系统装置方案也是这种装置的基本形式。在本实用新型的仿冰火洞制冷机理的空调系统装置中水箱(8)相当于下雨集水,节流管(5)相当于地表岩石微裂隙,制冷管(11)相当于成冰的冰洞下裂隙或空洞,负压毛·细管(12)相当于地下深处的岩石裂隙或空洞,太阳能蒸发器(13)是利用的太阳能照射的部件,太阳能相当于“地下煤自燃”,太阳能加热相当于“地下煤自燃”加热岩石微裂隙中的地下水,风翼毛细管(4)连接蒸发风翼(2)吹风相当于风吹拂土地表面蒸发水汽。本实用新型的仿冰火洞制冷机理的空调系统装置上水箱(8)连接节流管(5),节流管(5)连接制冷管(11);负压毛细管(12)能和太阳能蒸发器(13)、风翼毛细管(4)连接;太阳能蒸发器(13)能配套蒸发收集器(16)、背阴冷凝器(15)、地热或余热交换器(17);风翼毛细管(4)能连接蒸发风翼(2 );水箱(8 )能通过上附翼交换管(6 )连接水箱上附翼(I)。在系统中水或制冷剂从进水或制冷剂管(7)中输送水或制冷剂到水箱(8)中,水或制冷剂通过节流管(5)下降到制冷管(11)、负压毛细管(12)和太阳能蒸发器(13)中,由于太阳能的加热作用,在太阳能蒸发器(13)内的水或制冷剂被蒸发成汽体,这时负压毛细管(12)内的水或制冷剂就来补充,这样负压毛细管(12)内的水或制冷剂位就不断下降,这时制冷管
(11)内的水或制冷剂也减少,同时水箱(8)内的水或制冷剂通过节流管(5)来补充,由于节流管(5)的管径很小,其补充的水或制冷剂量小于太阳能蒸发器(13)内的水或制冷剂被蒸发成汽体排出的量,所以这样持续运行的结果使得制冷管(11)内的压力越来越低,同时温度也越来越低,就吸收了制冷管(11)的外界的热能,为了加大与外界换热速度制冷管(11)可以配合换热风机(14)工作,排污管(9)在清理时可以向外排出水箱(8)内污水,排气管
(10)是在输送或排出水箱(8)水或制冷剂时破坏压力或真空。这也就同时解释清楚了“在湖北省秭归县一座叫龙会观的山上,隐藏着的一对“冰火洞”。冰洞只有酷暑天气才会结冰,天气凉了反而没冰。而就在距离冰洞5米左右的地方,有一个火洞,每两三分钟喷出一股热浪,长年的热浪将周围的植被都炙烤到干枯。”的原因,湖北省秭归县这座叫龙会观的山上如果没有地热,那么地表壳盖就相当于太阳能蒸发器(13),蒸发了地下水通过火洞排出,水位下降,节流管(5)相当于地表岩石微裂隙,制冷管(11)相当于成冰的冰洞底部下裂隙或空洞,负压毛细管(12)相当于地下深处的岩石裂隙或空洞和地层毛细,这样负压毛细管
(12)内的水位就不断被太阳能蒸发下降,这时制冷管(11)相当于成冰的冰洞底部下裂隙或空洞内的水也减少,由于节流管(5)相当于地表岩石微裂隙很小,其补充的地下水量就小于太阳能风能蒸发走的水量,这样持续运行的结果使得制冷管(11)相当于成冰的冰洞底部下裂隙或空洞内的压力越来越低,同时温度也越来越低,这样就吸收走了山洞内水的热量而结成冰。如果把太阳能加热比作更强力的“地下煤自燃”加热太阳能蒸发器(13)也就同时解释清楚了 “宁武万年冰洞”的冰量巨大的原因。为了充分利用“冰火洞”这一自然机理发明的仿冰火洞制冷机理的空调系统装置,在太阳能蒸发器(13)上制作有被蒸发的汽体回收装置蒸发收集器(16),为了加大工作效果蒸发收集器(16)中可以配置风机鼓动收集汽体;被回收装置蒸发收集器(16)回收来的蒸发汽体在背阴冷凝器(15)中被冷却后变成液体,为了进一步减低温度,可以配置地热或余热交换器(17)把水打到地下换热或余热换热对水体进一步降低温度,被回收回来的水体再打到水箱(8)中循环使用,节约了用水。如果不使用蒸发收集器(16),那么被太阳能蒸发器(13)蒸发出去的汽体一般将不能被回收再利用,这样也就浪费了一些水,至于把水箱(8)中的水在背阴冷凝器(15)中进一步冷却和可以配置地热或余热交换器(17)把水打到地下换热或余热换热对水体进一步降低温度,根据需要配置不做限定。 为了充分利用风能,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在水箱(8)上配置水箱上附翼(I)和在负压毛细管(12)上配置蒸发风翼(2),水箱上附翼(I)中还可以配置上附翼导管(3)利用风能制冷通过上附翼交换管(6)送到水箱(8)中换热,风翼毛细管(4)旁通接在负压毛细管(12)上配合蒸发风翼(2)制冷,在夜晚没有太阳能时可以充分利用风能。水箱上附翼(I)、蒸发风翼(2)它们都是由组对形成一定的间隙角度,空气从间隙间流过,间隙处空气速度较快温度会降低而制造冷量的。仿冰火洞制冷机理的空调系统装置也可以供给需要制冷的多路相对独立的制冷系统应用,本系统装置的形状、大小、级数、在建筑物上安装方式、部件集成方式、数量等不做限定,可以合成在建筑物上也可以单独安装,构成系统装置需要设置的其他非主要部件、零件根据需要配置,形状造型、用途数量等均不做限定。为了平衡输出产生的冷量可以在仿冰火洞制冷机理的空调系统装置上设置自动控制装置、智能化装置和连接一些储存装置等
坐寸o本实用新型是在水或制冷剂通过节流管(5)下降到制冷管(11)、负压毛细管(12)和太阳能蒸发器(13)中,由于太阳能的加热作用,在太阳能蒸发器(13)内的水或制冷剂被蒸发成汽体,这时负压毛细管(12)内的水或制冷剂就来补充,这样负压毛细管(12)内的水或制冷剂位就不断下降,这时制冷管(11)内的水或制冷剂也减少,同时水箱(8)内的水或制冷剂通过节流管(5)来补充,由于节流管(5)的管径很小,其补充的水或制冷剂量小于太阳能蒸发器(13)内的水或制冷剂被蒸发成汽体的排出量,所以这样持续运行的结果使得制冷管(11)内的压力越来越低,同时温度也越来越低,就吸收了制冷管(11)的外界的热能,从而实现了在建筑物上把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转化成冷量后给制冷系统再利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有蒸发收集器(16) —种原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无蒸发收集器(16)、水箱上附翼(I)、蒸发风翼(2)的一种原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无蒸发收集器(16)、蒸发风翼(2) —种原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无蒸发收集器(16)—种原理图,都仅为一个特例,参照图I、图2、图3、图4,本实用新型的仿冰火洞制冷机理的空调系统装置主要是由水箱上附翼(I )、蒸发风翼(2)、上附翼导管(3)、风翼毛细管(4)、节流管(5)、上附翼交换管(6)、进水或制冷剂管(7)、水箱(8)、排污管(9)、排气管(10)、制冷管(11)、负压毛细管(12)、太阳能蒸发器
(13)、换热风机(14)、背阴冷凝器(15)、蒸发收集器(16)、地热或余热交换器(17)等组成。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仿冰火洞制冷机理的空调系统装置中从进水或制冷剂管(7 )输送水或制冷剂到水箱(8 )中,水或制冷剂通过节流管(5 )下降到制冷管(11)、负压毛细管(12)和太阳能蒸发器(13)中,由于太阳能的加热作用在太阳能蒸发器(13)内的水或制冷剂被蒸发成汽体,这时负压毛细管(12)内的水或制 冷剂就来补充,这样负压毛细管(12)内的水位或制冷剂就不断下降,这时制冷管(11)内的水或制冷剂也减少,同时水箱
(8)内的水或制冷剂通过节流管(5)来补充,由于节流管(5)管径很小补充的水或制冷剂量小于太阳能蒸发器(13)内的水或制冷剂被蒸发成汽体的量,这样持续运行的结果使得制冷管(11)内的压力越来越低,同时温度也越来越低,这样就吸收走了制冷管(11)的外界热倉泛。为了充分利用“冰火洞”这一自然机理发明的仿冰火洞制冷机理的空调系统装置,在太阳能蒸发器(13)上制作有被蒸发的汽体回收装置蒸发收集器(16),为了加大工作效果在蒸发收集器(16)中可以配置风机鼓动收集汽体;被回收装置蒸发收集器(16)回收来的蒸发汽体在背阴冷凝器(15)中被冷却后变成了液体,为了进一步减低温度,可以配置地热或余热交换器(17),可以把水打到地下换热或余热换热对水体进一步降低温度,被回收回来的水体再打到水箱(8)中循环使用,节约了用水。如果不使用蒸发收集器(16),那么被太阳能蒸发器(13)可以不需要采光板,其蒸发出去的汽体将不能被回收再利用,这样也就浪费了一些水,至于把水箱(8)中的水在背阴冷凝器(15)中进一步冷却和可以配置地热或余热交换器(17)把水打到地下换热或余热换热对水体进一步降低温度,根据需要配置不做限定。为了充分利用风能,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在水箱(8)上配置水箱上附翼(I)和在负压毛细管(12)上配置蒸发风翼(2),水箱上附翼(I)中还可以配置上附翼导管(3)利用风能制冷到水箱(8)中换热,风翼毛细管(4)旁通接在负压毛细管(12)上配合蒸发风翼(2)制冷,在夜晚没有太阳能时可以充分利用风能。水箱上附翼(I)、蒸发风翼(2)它们都是由组对形成一定的间隙角度,空气从间隙间流过,间隙处空气速度较快温度会降低而制造冷量的。仿冰火洞制冷机理的空调系统装置不限定在建筑物上使用,也可以在需要制冷的多路相对独立的制冷系统中运用,本系统装置的形状、大小、级数、安装方式、集成方式、零部件数量等不做限定,可以集成也可以单独安装,构成系统装置需要设置的其他非主要部件、零件根据需要配置,形状造型、用途数量等均不做限定,辅助系统、自动控制装置、智能化装置等根据需要配置不做限定。
权利要求1.一种仿冰火洞制冷机理的空调系统装置,主要由水箱上附翼(I)、蒸发风翼(2)、上附翼导管(3)、风翼毛细管(4)、节流管(5)、上附翼交换管(6)、进水或制冷剂管(7)、水箱(8)、排污管(9)、排气管(10)、制冷管(11)、负压毛细管(12)、太阳能蒸发器(13)、换热风机(14)、背阴冷凝器(15)、蒸发收集器(16)、地热或余热交换器(17)组成,其特征是水箱(8)连接节流管(5 ),节流管(5 )连接制冷管(11)。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仿冰火洞制冷机理的空调系统装置,其特征是负压毛细管(12)能和太阳能蒸发器(13)、风翼毛细管(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仿冰火洞制冷机理的空调系统装置,其特征是太阳能蒸发器(13)能配套蒸发收集器(16)、背阴冷凝器(15)、地热或余热交换器(17)。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仿冰火洞制冷机理的空调系统装置,其特征是风翼毛细管(4)能连接蒸发风翼(2)。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仿冰火洞制冷机理的空调系统装置,其特征是水箱(8)能通过上附翼交换管(6 )连接水箱上附翼(I)。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仿冰火洞制冷机理的空调系统装置,主要由节流管(5)、水箱(8)、制冷管(11)、负压毛细管(12)、太阳能蒸发器(13)等组成,由于太阳能的加热作用,在太阳能蒸发器(13)内的水或制冷剂被蒸发成汽体,制冷管(11)内的水或制冷剂就减少,由于节流管(5)的管径很小,其补充的水或制冷剂量小于太阳能蒸发器(13)内的水或制冷剂被蒸发成汽体的量,使得制冷管(11)内的温度也越来越低,就吸收了制冷管(11)的外界的热能,从而实现了在建筑物上把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转化成冷量后给制冷空调系统再利用。
文档编号F24F5/00GK202792306SQ20122029576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2日
发明者孙善骏 申请人:孙善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