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温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10065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合型温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复合型温控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控装置,具体讲是一种用于通信机柜或移动基站内的复合型温控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机柜和移动基站对温控装置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前些年普遍采用的是精密空调或热交换器这种单模式制冷或换热降温方式,逐步被各大通信制造商所逐渐放弃,取而代之的是复合式温度控制装置。此类复合型温控装置采用压缩制冷系统和板翅换热或液冷换热复合叠加而成,两种复合型温控装置都能很好的解决设备降温问题,但也同样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缺点制冷空调和板翅式换热器复合型温控装置,采用空调和换热器同风道布置,由于板翅式换热器占用空间大,换热效率相对较低,整个温控装置体积较大,不符合现阶段通信设备对温控产品小体积的发展需求。而制冷空调和液体散热系统复合型温控装置,系统采用空调和液体散热独立的两套系统,同风道布置。由于液体散热系统需要配备动力系统驱动液体循环,增加了能源消耗和增多了故障点,工作可靠性低。 液体散热系统由于采用液体为换热介质,系统寿命容易受到腐蚀的影响,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基于上述原因,亟待需要一种体积小、工作可靠性高且寿命长的复合型温控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体积小、工作可靠性高且寿命长的复合型温控装置。[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复合型温控装置,包括壳体和空调制冷装置, 所述的复合型温控装置还包括分离式热管换热装置,所述的空调制冷装置和分离式热管换热装置均设在壳体内。[0005]所述空调制冷装置由铜管连通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而组成循环回路。[0006]所述的分离式热管换热装置由热管冷凝器、热管蒸发器、上升管、下降管相互连通 。[0007]所述壳体由隔板分隔成两个相互隔绝的空间,所述壳体面向通信设备的一侧设有内循环进风口、内循环出风口和内循环风机,所述壳体面向外界环境的另一侧设有外循环进风口、外循环出风口和外循环风机,所述内循环风机设于所述内循环进风口处,所述制冷空调和热管换热器的蒸发器均设于所述内循环出风口处,所述外循环风机设于所述外循环进风口处,所述制冷空调和热管换热器的冷凝器均设于所述外循环出风口处。[0008]所述的复合型温控装置还包括智能控制模块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智能控制模块与内循环风机、外循环风机、压缩机和温度传感器均电连接。[0009]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0010]本实用新型复合型温控装置采用了分离式热管换热装置,该换热装置由于换热效率高且结构简单,因此其体积小、工作可靠性高,且由于不受液体的腐蚀,因此其使用寿命较长。同时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智能控制模块控制复合型温控装置的工作状态,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0011]图I是本实用新型复合型温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12]图2是空调制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13]图3是分离式热管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14]图4是本实用新型复合型温控装置的电路图。[0015]图中所示I、壳体,2、铜管,3、压缩机,4、冷凝器,5、膨胀阀,6、蒸发器,7、热管冷凝器,8、热管蒸发器,9、上升管,10、下降管,11、隔板,12、内循环进风口,13、内循环出风口, 14、外循环进风口,15、外循环出风口,16、内循环风机,17、外循环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17]如图I、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型温控装置,包括壳体I和空调制冷装置,所述的复合型温控装置还包括分离式热管换热装置,所述的空调制冷装置和分离式热管换热装置均设在壳体I内。[0018]所述空调制冷装置由铜管2连通压缩机3、冷凝器4、膨胀阀5、蒸发器6而组成循环回路,即压缩机3、冷凝器4、膨胀阀5、蒸发器6通过铜管连接起来,使得热交换介质在上述的循环回路中循环流动。[0019]所述的分离式热管换热装置由热管冷凝器7 (即分离式热管换热装置的冷凝器)、 热管蒸发器8 (即分离式热管换热装置的蒸发器)、上升管9、下降管10相互连通而成,即热管冷凝器7、热管蒸发器8通过上升管9和下降管10连通起来,使得热交换介质在上述的循环回路中循环流动。[0020]所述壳体I由隔板11分隔成两个相互隔绝的空间,所述壳体I面向通信设备的一侧设有内循环进风口 12、内循环出风口 13和内循环风机16,所述壳体I面向外界环境的另一侧设有外循环进风口 14、外循环出风口 15和外循环风机17,所述内循环风机16设于所述内循环进风口 12处;所述蒸发器6和热管蒸发器8均设于所述内循环出风口 13处,所述外循环风机17设于所述外循环进风口 14处,所述冷凝器4和热管冷凝器7均设于所述外循环出风口 15处。[0021]所述的复合型温控装置还包括智能控制模块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智能控制模块与内循环风机、外循环风机、压缩机和温度传感器均电连接,智能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内循环风机、外循环风机、压缩机和温度传感器的工作。[0022]上述复合型温控装置根据温度传感器反馈给控制模块的温度情况判断不同的工作模式。在内循环风通道进风口的温度低于待机模式设置温度时,工作在待机模式。在内循环风通道进风口的温度大于热交换模式设置温度且内循环风通道进风口温度大于外循环风通道进风口温度差也等于或大于设定值时,启动热交换模式。在内循环风通道内的温度大于制冷模式设置温度时,工作在制冷模式。[0023]上述复合型温控装置的热交换模式主要在秋冬或夜间气温比较低时,利用了室外自然冷源换热,较单独的制冷空调减少了压缩机的运行时间,从而减少了电能的消耗,也延长了压缩机的使用寿命。[0024]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型温控装置,包括壳体(I)和空调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型温控装置还包括分离式热管换热装置,所述的空调制冷装置和分离式热管换热装置均设在壳体(I)内。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复合型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制冷装置由铜管(2) 连通压缩机(3)、冷凝器(4)、膨胀阀(5)、蒸发器(6)而组成循环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型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式热管换热装置由热管冷凝器(7)、热管蒸发器(8)、上升管(9)、下降管(10)相互连通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型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由隔板(11)分隔成两个相互隔绝的空间,所述壳体(I)面向通信设备的一侧设有内循环进风口(12)、内循环出风口( 13)和内循环风机(16),所述壳体(I)面向外界环境的另一侧设有外循环进风口(14)、外循环出风口(15)和外循环风机(17),所述内循环风机(16)设于所述内循环进风口(12)处;所述蒸发器(6)和热管蒸发器(8)均设于所述内循环出风口(13)处,所述外循环风机(17)设于所述外循环进风口( 14)处,所述冷凝器(4)和热管冷凝器(7)均设于所述外循环出风口(15)处。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复合型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型温控装置还包括智能控制模块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智能控制模块与内循环风机、外循环风机、压缩机和温度传感器均电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型温控装置,包括壳体(1)和空调制冷装置,所述的复合型温控装置还包括分离式热管换热装置,所述的空调制冷装置和分离式热管换热装置均设在壳体(1)内。上述温控装置的体积小、工作可靠性高且寿命长。
文档编号F24F11/02GK202813621SQ20122046462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2日
发明者徐捍春 申请人:宁波司普瑞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