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19989阅读:24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煅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煅炉,用于对碳质材料深加工的一种高效节能的新型炉窑。
背景技术
电煅炉是用于石油焦煅烧的设备,热源是电流通过电极由炉内充满被煅烧石油焦自身电阻发热,达到煅烧石油焦相应性能的目的。现在市场存在几大需求:(I)碳质行业所需的低硫优质石油焦越来越多,冶炼行业需要的高级增碳剂越来越多;(2)新能源材料需求大增,如碳晶电热材料,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碳纳米(富勒烯)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3)核石墨生产所用的新材料。故现在的市场需求量大,但是本行业中对石油焦等碳质材料的深加工设备和工艺复杂,成本高,最终产物的纯度低,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大量浪费。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煅炉,该电煅炉不仅结构合理,而且煅烧效果好,其最终产物的纯度高。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煅炉,主要由炉体、炉柱子和炉盖组成,在炉体的上部设有上部电极,在炉体的下部设有下部电极,下部电极的下方设有电极水冷套,电极水冷 套的两端分别从炉体内伸出;在炉盖的外部上方设有若干个料仓,料仓通过输送管道与炉体的内腔相通;在炉体的下方设有若干个出料口,出料口的上部与炉体的内腔相通,出料口的下方设有手动阀门。所述的炉盖上设有观察孔。该电煅炉采用上述结构,可以将物料在密封的炉体内,通过上下电极的作用,对物料进行煅烧,同时在炉体内的上部形成预热区、中部形成高温区,由于在下部电极的下方设有电极水冷套,故在炉体的下方形成冷却区,形成炉内的冷却系统的平衡,同时,通过进料仓和出料口的进出物料的控制,达到物料平衡,故本电煅炉在电极煅烧、冷却平衡和物料平衡的组合,使产出的高纯热电解碳质材料,碳含量高达99.2%以上。

图1为电煅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电煅炉,主要由炉体5、炉柱子9和炉盖2组成,在炉体5的上部设有上部电极4,在炉体5的下部设有下部电极6,下部电极6的下方设有电极水冷套7,电极水冷套7的两端分别从炉体5内伸出;在炉盖2的外部上方设有若干个料仓1,料仓I通过输送管道与炉体5的内腔相通;在炉体5的下方设有若干个出料口 8,出料口 8的上部与炉体5的内腔相通,出料口 8的下方设有手动阀门。所述的炉盖2上设有观察孔3。[0009]该电煅炉采用上述结构,节能环保的装置,对普通的石油焦进行深加工,即利用石油焦本身的挥发份和电能将物料加温到2300摄氏度以上,对物料高温脱硫提纯并能使之石墨化。这套装置的最大优点有三:其一是对石油焦提纯,使之成为优质的闻纯低硫的石油焦广品,这就为闻硫劣质石油焦的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特别是在我国低硫石油焦供给越来越少的情况下,显得意义更加重要;其二是电煅烧炉在生产物料时,有脱硫提纯的功能,产品质量有新的飞跃;其三是由于本套装置连续化生产,综合能耗低,电能热能利用充分,是一种节能减排环保新型炉窑。该电煅炉能使物料的杂质和挥发份充分燃烧、没有污染物排放、综合能耗低、电能热能利用充分的新型煅烧炉,其特点优于其它窑炉的性能。
权利要求1.一种电煅炉,主要由炉体(5)、炉柱子(9)和炉盖(2)组成,其特征在于:在炉体(5)的上部设有上部电极(4),在炉体(5)的下部设有下部电极(6),下部电极(6)的下方设有电极水冷套(7),电极水冷套(7)的两端分别从炉体(5)内伸出;在炉盖(2)的外部上方设有若干个料仓(1),料仓(I)通过输送管道与炉体(5)的内腔相通;在炉体(5)的下方设有若干个出料口(8),出料口(8)的上部与炉体(5)的内腔相通,出料口(8)的下方设有手动阀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 的电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盖(2)上设有观察孔(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煅炉,主要由炉体、炉柱子和炉盖组成,在炉体的上部设有上部电极,在炉体的下部设有下部电极,下部电极的下方设有电极水冷套,电极水冷套的两端分别从炉体内伸出;在炉盖的外部上方设有若干个料仓,料仓通过输送管道与炉体的内腔相通;在炉体的下方设有若干个出料口,出料口的上部与炉体的内腔相通,出料口的下方设有手动阀门。该电煅炉不仅结构合理,而且煅烧效果好,其最终产物的纯度高。
文档编号F27D3/00GK203083376SQ201320019909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5日
发明者康洪全, 郭吉祥 申请人:辽宁万鑫科技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