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团竖炉炉身压力测量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38534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球团竖炉炉身压力测量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球团竖炉炉身压力测量装置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包括炉内取压管和压力测量部件,在炉内取压管和压力测量部件之间还设有用于将管路内的积尘吹入球团竖炉内的吹扫装置;所述吹扫装置包括集尘器,所述集尘器与炉内取压管伸出炉体外的一端相连接,所述集尘器的下部串联有排灰阀,该集尘器的上部经尘后取压管与所述压力测量部件连接,尘后取压管上设有取压阀;在取压阀和集尘器之间的尘后取压管上还连有吹扫气管道,吹扫气管道上设有吹扫阀。本方案结构简单,易于操作,维护维修方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管道堵塞而无法对球团竖炉内压力检测的技术问题,实现了长期在线稳定测量球团竖炉炉身压力,有很大的推广使用价值。
【专利说明】一种球团竖炉炉身压力测量装置【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压力测量装置,尤其是一种球团竖炉炉身压力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球团竖炉工艺是一种常用的球团矿生产工艺,主要是将生球进行高温焙烧,制成机械强度较高的熟球。生球自球团竖炉顶部布料入炉,受自重影响顺序通过干燥带、预热带、焙烧带、冷却带,自球团竖炉底部排出。生球在下行过程中经过干燥、预热、焙烧、冷却变成熟球。生产过程中需要由球团竖炉冷却带鼓入冷风,冷风自下而上通过料柱间的间隙上行到炉顶自烟道排出。冷风在通过料柱时吸收高温熟球中的热量变为热风,而熟球被冷却,热量随空气流动向上传递有利于生球的预热和干燥。空气在球团竖炉内的流动受料柱形状、料柱透气性等因素的影响呈不均匀分布,理论上流动速度快的区域空气压力低,流动速度慢的区域空气压力高,通过检测炉身各部压力可以反应炉内气体流动速度分布及料柱透气性的变化,指导操作人员排料调整炉内透气性,优化球团竖炉生产。但由于球团竖炉内高温和粉尘的影响,常规的压力检测设备不能在现场长期在线稳定运行,易堵塞,堵塞后就不能对竖炉内压力进行正常测量,从而影响球团的生产效率,这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球团竖炉炉身压力测量装置的技术方案,本方案结构简单,易于操作,维护维修方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管道堵塞而无法对球团竖炉内压力正常检测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长期在线稳定测量球团竖炉炉身压力,有很大的推广使用价值。
[0004]本方案是通过如下 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球团竖炉炉身压力测量装置,包括炉内取压管和压力测量部件,压力测量部件通过炉内取压管获取炉内压力并进行测量,本方案的特点是:在炉内取压管和压力测量部件之间还设有用于将管路内的积尘吹入球团竖炉内的吹扫装置;所述吹扫装置包括集尘器,所述集尘器与炉内取压管伸出炉体外的一端相连接,所述集尘器的下部串联有排灰阀,该集尘器的上部经尘后取压管与所述压力测量部件连接,尘后取压管上设有取压阀;在取压阀和集尘器之间的尘后取压管上还连有吹扫气管道,吹扫气管道上设有吹扫阀。
[0005]本方案的特点还有,所述压力测量部件为压力变送器;所述压力变送器位于炉体外;所述炉内取压管的一端位于炉体内,炉内取压管穿过炉壁并且伸出炉体外;所述炉内取压管伸入炉体内的一端连接挡尘板;所述挡尘板正对炉内取压管的部位均匀分布有边长为球团半径的方孔或非圆形孔;所述炉内取压管靠近挡尘板的下部设有半圆形孔隙;所述挡尘板的下边缘低于所述炉内取压管的下边缘。
[0006]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本方案包括炉内取压管和压力测量部件,在炉内取压管和压力测量部件之间还设有用于将管路内的积尘吹入球团竖炉内 的吹扫装置,通过管路中各个阀体状态之间的切换可以形成两种管路:炉内压力检测管路 和粉尘清扫管路,可以定期对管路内的积尘进行检测清扫,防止管路堵塞,从而解决了现有 技术中因管道堵塞而无法对球团竖炉内压力正常检测的技术问题,实现了长期在线稳定测 量球团竖炉炉身压力,确保仪器工作在最佳工作状态,本装置结构简单,维护维修方便,因 而有很大的推广使用价值。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 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2挡尘板及与炉内取压管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3为图2的俯视图。
[0010]图4为图2的左视图。
[0011]其中,I挡尘板,2炉内取压管,3集尘器,4尘后取压管,5取压阀,6吹扫阀,7吹扫 气管道,8排灰阀,9压力变送器,10炉壁,11为半圆形孔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 本方案进行阐述。
[0013]通过附图可以看出,本方案所述的一种球团竖炉炉身压力测量装置,包括炉内取 压管2和压力测量部件,压力测量部件通过炉内取压管2获取炉内压力并进行测量,本实用 新型中的压力测量部件为压力变送器9,在炉内取压管2和压力测量部件之间还设有用于 将管路内的积尘吹入球团竖炉内的吹扫装置;所述压力变送器9位于炉体外;所述炉内取 压管2的一端位于炉体内,炉内取压管2穿过炉壁10并且伸出炉体外。
[0014]所述吹扫装置包括集尘器3,集尘器3上部为圆柱形,下部为圆锥形,安装在炉壁 10外侧,所述集尘器3与炉内取压管2伸出炉体外的一端相连接,集尘器3的下部串联有排 灰阀8,当炉内空气进入集尘器3后,空气中的粉尘受自重影响落下至下部圆锥部分,通过 定期打开排灰阀8可将粉尘排出;集尘器3的上部经尘后取压管4与所述压力变送器9连 接,尘后取压管4较长,起到导压和冷却热空气的作用,可有效避免高温对压力变送器9的 影响;尘后取压管4上设有取压阀5 ;在取压阀5和集尘器3之间的尘后取压管4上还连有 吹扫气管道7,吹扫气管道7上设有吹扫阀6。
[0015]所述炉内取压管2伸入炉体内的一端连接挡尘板1,挡尘板I正对炉内取压管2的 部位均匀分布有边长为球团半径的方孔或非圆形孔,防止炉内球团进入取压管路,保证取 压管路的畅通。挡尘板I的下边缘低于所述炉内取压管2的下边缘,炉内取压管2靠近挡 尘板I下部设有半圆形孔隙11,有利于吹扫时粉尘吹入炉内,孔隙半径约为球团半径。
[0016]本方案通过管路中各个阀体状态的切换可以形成两种管路:炉内压力检测管路和 粉尘清扫管路。
[0017]打开取压阀5并关闭吹扫阀6、排灰阀8,由挡尘板1、炉内取压管2、集尘器3、尘后 取压管4、取压阀5构成炉内取压管路,并与压力变送器9连通,形成压力检测管路,进行在线压力检测。
[0018]关闭取压阀5并打开吹扫阀6、排灰阀8,由挡尘板1、炉内取压管2、集尘器3、尘后取压管4、吹扫阀6、吹扫气管道7、排灰阀8构成粉尘清扫管路,压缩空气通过吹扫气管路将管路内的积尘吹入炉内,集尘器3内的积尘在正压和自重的作用自排灰阀8排出。
[0019]取压阀5、吹扫阀6、排灰阀8可以采用手动阀门进行人工吹扫,也可以采用电磁阀等自动阀门,配套自动控制手段实现远程控制,尤其是定时吹扫或压力异常时吹扫控制,也可以采用手动和自动阀门的混合方式。
[0020]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球团竖炉炉身压力测量装置,包括炉内取压管和压力测量部件,压力测量部件通过炉内取压管获取炉内压力并进行测量,其特征是:在炉内取压管和压力测量部件之间还设有用于将管路内的积尘吹入球团竖炉内的吹扫装置;所述吹扫装置包括集尘器,所述集尘器与炉内取压管伸出炉体外的一端相连接,所述集尘器的下部串联有排灰阀,该集尘器的上部经尘后取压管与所述压力测量部件连接,尘后取压管上设有取压阀;在取压阀和集尘器之间的尘后取压管上还连有吹扫气管道,吹扫气管道上设有吹扫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团竖炉炉身压力测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压力测量部件为压力变送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球团竖炉炉身压力测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压力变送器位于炉体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团竖炉炉身压力测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炉内取压管的一端位于炉体内,炉内取压管穿过炉壁并且伸出炉体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球团竖炉炉身压力测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炉内取压管伸入炉体内的一端连接挡尘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球团竖炉炉身压力测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挡尘板正对炉内取压管的部位均匀分布有边长为球团半径的方孔或非圆形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球团竖炉炉身压力测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炉内取压管靠近挡尘板的下部设有半圆形孔隙。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球团竖炉炉身压力测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挡尘板的下边缘低于所述炉内取压管的下边缘。
【文档编号】F27B1/28GK203443320SQ201320572257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6日
【发明者】王庆河, 彭公华, 李晓, 刘爱平, 马盈盈, 张宪芹, 王庆山 申请人:济钢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