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风角度换算器、空调室内机及导风角度的设置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18438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空调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导风角度换算器、空调室内机及导风角度的设置方法。

背景技术:
空调器的导风风向是通过设置在室内机出风口的导风板的摆动控制的。通过控制导风板摆动不同的角度,从而改变气流的流动方向。但是,现有的导风板在扫风模式下只能在预先设置好的摆动范围内摆动,摆风范围受到严重限制;在空调定向模式下尽管可以调整导风板的送风区域,但却不能实现任意角度且自由导风的控制,同时也受到了预先设置的导风板摆风档位的限制约束,因而用户不能自由地任意角度定制其想要的送风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风角度换算器、空调室内机及导风角度的设置方法,旨在实现空调室内机导风板摆风角度的自由设置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导风板的导风角度换算器,包括:壳体、壳体盖、导轨、滑动转条、转动柱;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壳体底壁,所述壳体设有一端开口的收容空间,所述壳体盖闭合所述收容空间的开口并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导轨、滑动转条及转动柱位于所述壳体的收容空间;所述导轨呈圆弧状或者圆状且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导轨上设有第二引线端子;所述转动柱一端位于所述壳体底壁的收容槽内,另一端贯穿所述壳体盖并与所述导风板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柱可随导风板转动而转动,所述转动柱上连接有第一引线端子;所述滑动转条的一端与所述转动柱连接,所述滑动转条的另一端在所述转动柱的带动下沿所述导轨滑动;当所述转动柱在所述导风板的转动下,带动所述滑动转条在所述导轨上滑动时,所述第一引线端子、转动柱、滑动转条、导轨及第二引线端子形成导电通路。优选地,所述导轨通过绝缘材料连接所述导轨的两端从而形成闭合圆环状,所述第二引线端子包括第一子引线端子和第二子引线端子,且所述第一子引线端子和第二子引线端子分别位于所述导轨的两端;所述导轨以所述滑动转条在该导轨上的接触点为界分为两部分,所述第一子引线端子与所述导轨的一部分、滑动转条、转动柱以及第一引线端子形成导电通路,和/或所述第二子引线端子与所述导轨的另一部分、滑动转条、转动柱以及第一引线端子形成导电通路。优选地,所述导轨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形状相同且对称设于所述导轨的两侧面上;所述滑动转条的一端设有套接孔与所述转动柱套连接,所述滑动转条的另一端设有两个形状相同、分离且对称设置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在所述转动柱的带动下分别对应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内同步滑动。优选地,所述壳体盖上设有第一贯穿孔,所述转动柱的一端为圆柱形,另一端为非圆柱形;所述转动柱的圆柱形一端插入所述壳体底壁的收容槽中,所述转动柱的非圆柱形一端通过所述壳体盖上的所述第一贯穿孔与所述导风板的转轴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壳体底壁上还设有凸起固定柱,所述第一引线端子的一端设有引线接头和定位孔,所述引线接头用于连接导线,所述定位孔用于与所述凸起固定柱配合卡固所述第一引线端子,所述第一引线端子的另一端设有圆形套接孔与所述转动柱的圆柱形一端套连接。优选地,所述壳体盖的边缘设有缺口,所述壳体还包括壳体侧壁,所述壳体侧壁上设有限位块和支撑柱,所述壳体盖的缺口与所述壳体侧壁上的所述限位块配合卡固所述壳体盖,所述支撑柱用于当所述壳体盖闭合所述壳体的收容空间的开口时支撑所述壳体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导风板、步进电机,所述导风板与所述步进电机联动连接,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导风角度设置装置,其中,所述导风角度设置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导风角度换算器和导风角度主控板,所述导风角度换算器与所述导风角度主控板电连接;所述导风角度换算器与所述导风板联动连接;所述导风角度主控板与所述步进电机电连接;所述导风角度换算器用于将所述导风板的摆动角度换算为对应的电压值以供所述导风角度主控板获取;所述导风角度主控板用于将获取的所述电压值进行计算,获得脉冲信号,以控制所述步进电机运转。优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室内机壳,所述室内机壳用于安装所述导风板的一侧外壳上设有定位孔和第二贯穿孔,所述定位孔用于固定所述导风角度换算器,所述导风板上设有联动套接口,所述导风角度换算器的转动柱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贯穿孔后与所述联动套接口连接以随所述导风板的转动而转动,所述导风角度主控板上设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步进电机电连接,所述第二接口分别与所述导风角度换算器的第一引线端子和第二引线端子电连接。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导风角度的设置方法,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导风板、步进电机、导风角度设置装置,其中,所述导风角度设置装置包括导风角度换算器和导风角度主控板,所述导风角度换算器包括壳体、壳体盖、导轨、滑动转条、转动柱,所述空调室内机导风角度的设置方法包括:接收所述导风板的第一摆动角度设置指令,读取所述导风角度换算器的输出信号;获取并保存所述输出信号以完成所述导风板的第一摆动角度的设置;重复上述两步骤以完成所述导风板的第二摆动角度的设置。优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遥控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导风板的第一摆动角度设置指令,读取所述导风角度换算器的输出信号包括:监测是否存在所述遥控终端发出的所述导风板的第一摆动角度的设置信号;当监测到所述导风板的第一摆动角度的设置信号时,控制所述导风板摆动并继续监测是否存在所述遥控终端发出的所述导风板的第一摆动角度的停止信号;当监测到所述遥控终端发出的所述导风板的第一摆动角度的停止信号时,读取当前所述导风板的摆动角度位置对应的所述导风角度换算器的输出信号,所述输出信号包括电压值。本发明通过与空调导风板联动连接的导风角度设置装置,将导风板摆动的角度换算为导风角度换算器中滑动转条在导轨上滑动旋转对应的圆心角,然后再将该圆心角对应的导轨阻值的电压转化为脉冲信号,最后通过所述脉冲信号控制步进电机带动导风板按照设定的摆动角度转动,从而可以实现对空调导风板任意摆动角度的设置与控制。通过本发明,用户可以设置任意角度的导风初始角度,并且还可以根据需要设定导风板任意摆动角度的摆动范围,若导风板不受结构限位的影响的话,甚至还可以突破360度的自由摆动。本发明可以满足不同用户对同一类型空调的不同摆风角度的需求,提升了空调使用的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空调室内机一实施例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导风角度换算器在空调室内机上的安装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导风角度换算器一实施例的外部基本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导风角度换算器一实施例的壳体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导风角度换算器一实施例的内部第一基本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导风角度换算器一实施例的内部第二基本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导风角度换算器一实施例中转动柱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导风角度换算器一实施例中导轨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4中导轨的详细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导风角度换算器一实施例中第一引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导风角度换算器一实施例中滑动转条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设置导风板摆动角度的基本电路原理图;图13为本发明空调室内机导风角度的设置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14为本发明空调室内机导风角度的设置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本发明的核心思想是将导风板的摆动角度通过导风角度设置装置换算为对应的电压信号,然后导风角度设置装置再将换算的所述电压信号转换为相应的脉冲信号,最终通过所述脉冲信号控制步进电机带动导风板按照设定的摆动角度转动,从而实现对导风板任意摆动角度的设置与控制。在本发明中,所述导风角度设置装置可以实现导风板360度自由摆动角度的设置与控制,同时本发明导风角度设置装置并不限定应用于空调室内机,下面具体以空调室内机举例说明。参考图1-图2,图1为本发明空调室内机一实施例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导风角度换算器在空调室内机上的安装结构分解示意图。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导风板1、步进电机2、室内机壳3和导风角度设置装置(设于所述室内机壳3内),其中,所述导风角度设置装置包括导风角度换算器5、导风角度主控板(设于所述室内机壳3内),所述导风角度换算器5包括壳体51、壳体盖52、转动柱53。所述步进电机2设置于导风板1一端的室内机壳3内并与所述导风板1联动连接。导风角度换算器5设置于所述导风板1的另一端并与所述导风板1联动连接。所述室内机壳3用于安装所述导风板1的一侧外壳上设有定位孔以及第二贯穿孔31,所述定位孔用于固定所述导风角度换算器5的壳体51。所述导风板1上设有联动套接口11,所述转动柱53一端穿过所述第二贯穿孔31后与所述联动套接口11连接以随所述导风板1的转动而转动,所述导风角度主控板上设有接口分别与所述步进电机2以及所述导风角度换算器5上的引出导线电连接。所述导风角度换算器5用于将所述导风板1的摆动角度换算为对应的电压值以供所述导风角度主控板获取;所述导风角度主控板用于将获取的所述电压值通过计算转换后形成脉冲信号以控制所述步进电机2运转。在本实施例中,导风角度主控板可以设于导风角度换算器5内部,也可以独立设于导风角度换算器5外部,此外还可以集成设置到空调室内机的主控板上,本实施例中优选集成设置到空调室内机的主控板上。本实施例中,通过与空调导风板1联动连接的导风角度设置装置,可以实现对导风板1任意摆动角度的设置,以满足用户对于不同导风角度的定制需要。进一步地,参照图3-图6,图3为本发明导风角度换算器的外部基本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导风角度换算器的壳体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导风角度换算器的内部第一基本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导风角度换算器的内部第二基本结构示意图。所述导风角度换算器5包括壳体51、壳体盖52、转动柱53、导轨54、第一引线端子55、滑动转条56。所述壳体51包括底壁511和侧壁512,所述底壁511与所述侧壁512相互垂直,且底壁511与所述侧壁512围合形成一端开口的收容空间。所述底壁511优选为圆形。所述侧壁512上设有一贯穿侧壁的引线槽5121。所述侧壁512临近壳体51的开口边缘处还设有第一固定耳5122和第二固定耳5123,所述第一固定耳5122和第二固定耳5123形状相同且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固定耳5122设有第一固定孔51221,所述第二固定耳5123上设有第二固定孔51231。所述第一固定孔51221和第二固定孔51231与室内机壳3上的所述定位孔配合以将所述导风角度换算器5固定于所述导风板1上。在本实施例中,底壁与侧壁优选为相互垂直,固定耳的个数优选为两个但并不限定于两个,同时亦不限定于固定耳的形状,只要能固定所述导风角度换算器5的固定部件都可以,具体个数和形状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所述壳体盖52的边缘设置有第一缺口521、第二缺口522和第三缺口523。所述第一缺口521、第二缺口522和第三缺口523用于与所述壳体51的侧壁512的内侧壁上的部件配合卡固。所述壳体盖52的中心位置设有第一贯穿孔524。所述壳体盖52用于闭合所述壳体51开口的收容空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缺口优选为三个且分别两两呈120°设置,但并不局限于三个且分别两两呈120°设置,具体个数及角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所述贯穿孔优选为设于壳体盖的中心位置,但并不局限于所述壳体盖的中心位置,具体位置的设置根据实际需要而定。所述壳体51的侧壁512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限位块5124、第二限位块5125和第三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5124、第二限位块5125和第三限位块分别对应与所述壳体盖52的第一缺口521、第二缺口522和第三缺口523配合卡固所述壳体盖52,从而用以限制所述壳体盖52转动。此外,所述壳体51的侧壁512的内侧壁上还设有第一支撑柱5127、第二支撑柱和第三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5127、第二支撑柱和第三支撑柱分别两两呈120°设置且用于支撑所述壳体盖52。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块优选为三个,但并不限定于三个,具体个数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所述支撑柱优选为三个且分别两两呈120°设置,但并不限定于三个且分别两两呈120°设置,具体个数及角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所述壳体51的底壁511上且邻近侧壁512处还设有第一限位柱5111、第二限位柱5112和第三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5111、第二限位柱5112和第三限位柱分别两两呈120°设置。所述导轨54上设有相应的连接点通过螺钉紧固于所述第一限位柱5111、第二限位柱5112和第三限位柱上。所述第一限位柱5111、第二限位柱5112和第三限位柱用于固定所述导轨54。所述壳体51的底壁511的圆心位置设有收容槽5114,所述收容槽5114用于固定所述转动柱53、第一引线端子55以及滑动转条56。同时所述底壁511的圆心位置附近还设置有一凸起固定柱5115,所述凸起固定柱5115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引线端子55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柱(第一限位柱5111、第二限位柱5112和第三限位柱)优选为三个且分别两两呈120°设置,但并不限定于三个且分别两两呈120°设置,具体个数及角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所述收容槽5114优选设于所述底壁52的圆心位置,具体位置设置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所述滑动转条56的一端与所述转动柱53连接,所述滑动转条56的另一端在所述转动柱53的转动下沿所述导轨54滑动。所述转动柱53上连接有第一引线端子55,所述导轨上设有第二引线端子544。当所述转动柱53在所述导风板1的转动下,带动所述滑动转条56在所述导轨1上滑动时,所述第一引线端子55、转动柱53、滑动转条56、导轨1及第二引线端子544形成导电通路。在本实施例中,将壳体51、壳体盖52闭合形成一收容空间以收容所述转动柱53、导轨54、第一引线端子55、滑动转条56等各部件,将各部件集成到一个装置中,且设有各种对接结构。同时,本发明的导风角度换算器5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转动柱53在所述导风板1的转动下,带动所述滑动转条56在所述导轨1上滑动时,所述第一引线端子55、转动柱53、滑动转条56、导轨1及第二引线端子544形成导电通路,从而可以测得该导电通路对应的电阻的电压,然后通过转换此电压即可形成相应的脉冲信号以控制所述步进电机2转动,从而最终实现对导风板1导风摆动角度的控制。进一步地,参照图7,图7为本发明导风角度换算器中转动柱的结构示意图。转动柱53包括联动端531和套接端532,所述联动端531为非圆柱形,例如方形柱体或者三角形体等,导风板1的转动端可以通过相同形状的套孔(例如方形套孔或者三角形套孔)以此带动所述联动端531转动。所述套接端532为圆柱形。所述联动端531先后穿过所述壳体盖52的所述第一贯穿孔524以及所述室内机壳3的所述第二贯穿孔31后,再与所述联动套接口11连接以随所述导风板1的转动而转动,并且所述联动端531通过紧固件533将所述壳体盖52紧固于所述壳体51上。所述套接端532与所述底壁51上的收容槽5114套接,从而所述圆柱形套接端532可以在所述收容槽5114内旋转。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柱53的联动端531优选为方形柱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柱53将其两端设计为不同形状结构,圆柱形端用于插入底壁51的收容槽5114内,在固定转动柱53的同时,圆形也保证了其转动时不会影响到其他结构。非圆柱形一端用于与外部动力装置传动连接以带动转动柱53转动,从而最终带动转动柱53上的滑动转条56转动。进一步地,参照图8-图9,图8为本发明导风角度换算器中导轨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导轨的详细结构示意图。所述导轨54包括第一导轨541和第二导轨542,所述第一导轨541和第二导轨542形状相同且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导轨54的相对两侧面上。所述第一导轨541和第二导轨542用于使滑动转条56在其导轨内转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轨541和第二导轨542优选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所述导轨54的相对两侧面上,但并不限定于两个且对称设置于所述导轨54的相对两侧面上,具体数量及设置方式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所述导轨54上设有与导轨54轻触焊接(焊点阻值可忽略不计)的连接点,所述连接点通过螺钉将所述导轨54紧固于所述第一限位柱5111、第二限位柱5112和第三限位柱上。所述导轨54平行于所述底壁511且与所述底壁511有一固定间距(悬空固定)。所述导轨54通过绝缘材料543连接导轨54的两端,从而形成闭合形状,所述绝缘材料543光滑接触导轨54。在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实现对导风板1任意摆动角度(360度)的设置与控制时,所述导轨54优选为闭合圆形形状;当不需要实现对导风板1任意摆动角度(360度)的设置与控制时,所述导轨54还可以为圆弧形状,所述圆弧形状的大小可以根据导风板实际需要摆动的范围而具体设定。在所述导轨54上还设有第二引线端子544,所述第二引线端子544包括第一子引线端子5441和第二子引线端子5442,所述第一子引线端子5441和第二子引线端子5442分别位于所述导轨54的两端(即绝缘材料543的两侧)。所述第一子引线端子5441和第二子引线端子5442可以是其中一个或者两个连接导线。所述连接导线穿过所述壳体1的侧壁512上的引线槽5121与外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对于第二引线端子544的设置有以下几种考量:(1)、考虑导轨的平衡稳定性,在导轨接合处的两边分别对称设置一个引线端子,但只选择其中一个外接导线,此外接导线的引线端作为测量导轨阻值的一个起始测量点;(2)考虑当滑动转条转过一周时,可以作为判断其是否旋转过一周的条件。当滑动转条转过一周时,也即滑动转条到达导轨接合处的绝缘材料上时,此时,第一子引线端子5441和第二子引线端子5442分别测算到的导轨阻值是相等的,但此种设置方式相对于第一种耗费的电功耗会更大。以上两种考虑具体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设置,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一种,即只设置一个子引线端。所述导轨54以所述滑动转条56在该导轨54上的接触点为界分为两部分,所述第一子引线端子5441与所述导轨56的一部分、滑动转条56、转动柱53以及第一引线端子55形成导电通路,和/或所述第二子引线端子5442与所述导轨54的另一部分、滑动转条56、转动柱53以及第一引线端子55形成导电通路。本实施例中,将所述导轨1设为两个导轨,同时对应设置有带有两个接触点的滑动转条56,以此避免由于外界干扰而使得接触点无法正常接触导轨的情况,上述设置方式可以使得滑动转条在任何外界干扰的情况下都至少存在一个接触点与导轨接触,从而提高了导风角度换算器抗干扰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导风角度设置装置的稳定性。进一步地,参照图10,图10为本发明导风角度换算器中第一引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一引线端子55远离所述底壁511圆心的一端设有引线接头551和定位孔552,所述引线接头551用于连接导线,并从所述侧壁512上的所述引线槽5121与外部连接。所述定位孔552用于与所述底壁511凸起固定柱5115配合将所述第一引线端子55的一端卡固。所述第一引线端子55的另一端设有圆柱形套接孔553,所述圆柱形套接孔553将所述第一引线端子55的另一端通过套接到所述转动柱53的圆柱形套接端532上而固定于所述底壁511的收容槽5114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线端子55的引线接头551的朝向方向优选为朝向所述侧壁512上的所述引线槽5121,可以减少连接导线的长度。同时,第一引线端子55一端的圆柱形套接孔553套接于转动柱53上可以扩大与转动柱53以及滑动转条56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导电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地,参照图11,图11为本发明导风角度换算器中滑动转条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滑动转条56包括固定端561和自由端562,所述固定端561设有套接孔563与所述转动柱53套连接,所述自由端562具有两个形状相同且对称设置的第一接触部5621和第一接触部5622,所述第一接触部5621和第二接触部5622平行且之间有一固定间距(类似于“U”形),所述第一接触部5621和第二接触部5622的一端与所述滑动转条56的固定端561为一整体,所述第一接触部5621和所述第二接触部5622远离所述固定端561的一端相互平行且分别对称设置有第一接触点56211和第二接触点56221。所述第一接触点56211和第二接触点56221分别对应贴合在所述导轨54的第一导轨541和第二导轨542内,当所述转动柱53在所述导风板1的转动下,带动所述滑动转条56在所述导轨54上滑动时,所述第一接触点56211和第二接触点56221分别同步在所述导轨54的第一导轨541和第二导轨内542滑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动转条56优选用由具有导电且其电阻值可忽略不计的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接触点56211和第二接触点56221优选用导电性高的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将所述滑动转条56与导轨54的形状配合,形成两条转条,以此避免由于外界干扰而使得接触点无法正常接触导轨的情况,上述设置方式可以使得滑动转条在任何外界干扰的情况下都至少存在一个接触点与导轨接触,从而提高了导风角度换算器抗干扰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导风角度设置装置的稳定性。进一步地,参照图12,图12为本发明设置导风板摆动角度的基本电路原理图。在本发明中,当空调室内机启动时,导风角度主控板6通过发送脉冲信号来控制步进电机2转动,所述步进电机2转动的同时带动所述导风板1转动。导风板1再通过所述联动套接口11与转动柱53联动端531的相互套接,从而带动所述转动柱53转动。然后,所述转动柱53通过所述滑动转条56的固定端561,带动自由端562的第一接触点56211和第二接触点56221分别在所述导轨54的第一导轨541和第二导轨542内滑动。当滑动转条56在导轨54上滑动时,滑动转条56与导轨54接触的触点(由于滑动转条56的阻值可以忽略,因此该触点相当于第一引线端子55)到所述第二引线端子544之间的导轨长度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也即对应的滑动转条56与导轨54接触的触点到所述第二引线端子544之间的电阻值发生变化。滑动转条56在导轨54上滑动时,从而使得导轨54相当于一个可变电阻。电阻R1为导轨54对应的电阻,电阻R1的两端分别电连接第二引线端子544和第一引线端子55(由于滑动转条56的阻值可以忽略,因此该出点相当于第一引线端子55)。当滑动转条56在导轨54上滑动时,第二引线端子544和第一引线端子55之间的导轨长度将会相应发生变化,也即滑动转条56的滑动使得导轨54相当于一个可变电阻。接口CN1为导风角度换算器5端导线对接接口。C1为去耦合电容,用于满足驱动电路电流的变化,避免相互间的耦合干扰,在电路中进一步减小电源与参考地之间的高频干扰阻抗。C2为高频旁路电容,用于防止输入值过大而导致的地电位抬高和噪声。R1和R3为保护电阻,接口CN2为导风角度主控板端的第二接口,通过接口CN1与接口CN2的对接,使得电阻R1通电后成为可变电阻RT(0≤RT≤R1)。可变电阻RT与电阻R2串联,从而与电阻R2形成电压分压,则接口CN2端的电压为:电路总电压*RT/(RT+R2),其中,可变电阻RT的电阻值随滑动转条56在导轨54上滑动的角度(滑动转条56在导轨54做圆弧运动对应的圆心角)变化而对应变化,电阻RT的电压也相应变化。从而电阻RT在滑动转条56不同的旋转角度对应有不同的阻值,进而不同的电阻RT阻值对应有不同的电压值,最终形成滑动转条56的旋转角度(电阻RT)与接口CN2端的电压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导风角度主控板可以通过单片机的A/D采样端口采集模拟电压信号并将其转换为对应的数字电压信号,然后再将不同的数字电压信号转换为相应的脉冲信号以控制步进电机2转动,并最终实现对导风板1导风角度的控制。对于CN2端的电压的采集,可以预先生成滑动转条56的旋转角度(电阻RT)与接口CN2端的电压映射表后,再直接从映射表中获取;也可以直接通过相关计算获取。CN2端电压的具体采集方式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在本实施例中,尽管导风板1是通过转动柱53联动带动滑动旋转条56旋转,但导风板1旋转的角度有可能并不等于滑动转条56旋转的角度,但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例如,如果以滑动转条56与第二引线端子544之间某一位置为初始状态(此位置将会对应一个圆心角,例如为30°),且若导风板1从0°位置旋转了50°后停止,则根据对应关系可以计算出滑动转条56对应的旋转角度应为80°(80°=50°+30°),且假设其对应的阻值为RT1。又例如,如果滑动转条56与第二引线端子544在初始状态时对应的圆心角为300°,且若导风板1从0°位置旋转了140°后停止,则滑动转条56对应的旋转角度应为440°(440°=300°+140°),且假设其对应的阻值为RT2。尽管是在两种不同情况下得出的阻值RT1和RT2,但上述举例中,由于440°=360°+80°,因此,实际上旋转角度440°对应的电阻值也是80°对应的电阻值。因此,有电阻值RT1=RT2。以上是滑动转条56初始状态设置不一样的情况而对滑动转条56的旋转角度的精确确定产生了影响。此外,若导风板1的摆动不受设计结构限位的话,本发明导风角度换算器5还可以实现导风板1的360°自由旋转,此时也会出现采集到的同一电压值其对应的旋转角度不同的问题。因此,本发明需要对滑动转条56的旋转角度进行精确判断。滑动转条56在导轨54上滑动时,对应滑动的弧度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半弧滑动。滑动转条56在导轨54上滑动某弧度时,相应对应有一个圆心角α。当滑动转条56在导轨54上做半弧滑动时,该圆心角α的范围为:0°≤α<360°,相应的电阻RT1的范围为:0≤RT1<R0,其中R0为导轨54的固定电阻值。若将本发明导风角度设置装置应用于只能做半弧滑动的空调室内机上时,则不需要对滑动转条56的旋转角度进行精确判断.第二种,全弧滑动。当滑动转条56在导轨54上做全弧滑动时,该圆心角β的范围为:k*360°≤β<k*360°+Mx,其中,k为正整数,Mx为某一圆心角度。此时,相应的电阻RT2的范围是0≤RT2≤R0。对于电阻值RT1与RT2相同的情况下,需要对滑动转条56转过的圆心角再做进一步的判断。具体判断方法如下所述。本发明中,对于滑动转条的旋转角度进行精确判断的方法包括以下两种:(1)判断条件1:从旋转时间上判断是否超过旋转一周的时间;判断条件2:检测到的滑动电阻值是否等于整个导轨的电阻值。判断条件1中,旋转一周的时间可以通过控制步进电机旋转一周的时间得到,常规空调室内机步进电机旋转一周的时间为8秒,也即从步进电机启动时开始计时,若超过8秒,则滑动转条有可能已经旋转了一周。判断条件2中,通过上述导风角度换算器中设置的第一引线端子和第二引线端子即可实时动态检测第一引线端子和第二引线端子之间滑动导轨的电阻值是否等于整个导轨的电阻值。当同时满足以上两个判断条件时即可判定滑动转条至少已经转过了一个圆周,具体转过了几个圆周则可以做更进步的判断,例如,在满足以上两个条件的同时,还满足旋转的时间大于n*8秒,n为正整数,则可以判定具体的旋转圈数为n圈,例如旋转时间为27秒,3*8<27<4*8,则可判定旋转了3圈。(2)判断条件1:从旋转时间上判断是否超过旋转一周的时间;判断条件2:设置两个检测点,判断这两个检测点检测到的滑动电阻值是否相等。以上两种判定方法中,判断条件1为基础前提条件。判断条件1同上。判断条件2中,可以在导轨接合处,也即绝缘材料接合处的两端分别设置两个检测点,例如为第二引线端子的两个子引线端子。当检测第一引线端子和第一子引线端子之间滑动导轨的电阻值,等于检测第一引线端子和第二子引线端子之间滑动导轨的电阻值时,即可判定滑动转条至少已经转过了一个圆周。而具体旋转圆周数的判断同上。进一步地,参照图13,图13为本发明控空调室内机导风角度的设置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空调室内机导风角度的设置方法包括:步骤S10,接收所述导风板的第一摆动角度设置指令,读取所述导风角度换算器的输出信号;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摆动角度优选为导风板初始摆动角度,所述输出信号优选为导风角度换算器中导轨阻值对应的电压值,也可以在导风角度换算器中与导风板摆动角度有着对应关联的其他信号。在空调室内机上电开机后,通过遥控终端发射导风板初始摆动角度设置指令,导风角度主控板接收到所述设置指令后,控制步进电机以带动导风板转动到用户需要的初始摆动角度,并读取导风角度换算器中导轨阻值对应的电压值。步骤S20,获取并保存所述输出信号以完成所述导风板的第一摆动角度的设置;获取并保存步骤S10中读取导风角度换算器中导轨阻值对应的电压值,此时即已完成了所述导风板的第一摆动角度的设置。步骤S30,重复上述两步骤以完成所述导风板的第二摆动角度的设置。当完成了导风板的第一摆动角度的设置后,还需继续步骤S10-S20进行导风板的第二摆动角度的设置。所述第一摆动角度和第二摆动角度之间构成了一个导风板摆动的范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摆动角度优选为导风板最大摆放风范围角度,所述输出信号优选为导风角度换算器中导轨阻值对应的电压值,也可以在导风角度换算器中与导风板摆动角度有着对应关联的其他信号。例如,用户可以按空调遥控器上的“摆风”按键进行导风板任意初始角度的设定,当达到确定需要的初始角度后,再按下“摆风”按键即可让导风板静止,此时再长按“摆风”按键,当超出一定的时间要求,此时导风角度主控板将检测导风角度换算器中滑动转条在导轨上滑动变化时对应的导轨阻值,并将检测到的阻值所对应的电压值输入导风角度主控板后进行存储,即此时已经将该导风板的初始摆动角度设置完成。待导风板摆风初始角度设置完成后,再继续设置导风板的最大摆风范围角度。例如,再继续按空调遥控器上的“+”按钮以使导风板向上摆动,或者按“-”按钮以使导风板向下摆动,从而可以任意调整导风板摆动的角度范围,此时的摆动为连续性的摆动调节,同时导风角度主控板对导风板角度换算器进行实时检测。当通过任意调整后,此时若导风角度主控板检测到超过一定的时间且不再有变化的信号输出时,确定最后一次的调整为用户最终选择的摆风范围位置,同时导风角度主控板将检测导风角度换算器中滑动转条在导轨上滑动变化时对应的导轨阻值,并将检测到的阻值所对应的电压值输入导风角度主控板后进行存储,此时最大摆风范围角度设定完成,再长按“摆风”按键退出设置。即此时已经将该导风板的最大摆风范围角度设置完成。当分别完成了导风板初始摆动角度和最大摆风范围角度的设定后,此时导风角度主控板也保存了两次设置对应的电压值。导风角度主控板会自动获取摆风初始角度对应的电压U初始及获取摆风最大范围角度对应的电压U最大。其中,U初始对应RT初始,RT初始对应滑动转条转过的导轨长度(弧度α初始),所述α初始对应圆心角β初始,所述β初始对应导风板初始转动角度δ初始,并最终间接形成U初始与δ初始的一一对应关系。同样,也间接地形成U最大与δ最大的一一对应关系。最后根据以上获取的电压值U与导风板转动角度δ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控制步进电机的相关参数,转换形成相应的控制脉冲信号以控制步进电机带动导风板以初始角度为基准线,最终位置为最大摆风范围角度,在基准线的左右两侧的范围内进行摆动,又或者以初始角度和最大摆风范围角度之间的中心为基准线,在用户设置的摆风初始角度和摆风最大范围角度内往复摆动,导风板的具体摆风角度的设置方法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在空调室内机运行过程中,如果用户还不满意之前的设置,则还可继续通过上述方法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等多次的反复设置,直至用户停止设置,导风角度主控板将存储最后一次获取的电压值。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导风角度设置装置中的导风角度换算器和导风角度控制主板,分别完成对导风板初始摆动角度和摆动最大范围角度的设定,并获得相应的电压值,然后导风角度控制主板根据获取的电压值转换形成相应的脉冲信号以控制步进电机带动在用户设置的摆风初始角度和摆风最大范围角度内往复摆动。通过本发明的导风角度换算器及导风角度的设置方法,实现了对导风板任意自由导风角度的设定,满足了不同用户对于不同导风角度的需要。进一步地,参照图14,图14为本发明空调室内机导风角度的设置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基于上述本发明空调室内机导风角度的设置方法第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0包括:步骤S101,监测是否存在所述遥控终端发出的所述导风板的第一摆动角度的设置信号;导风角度主控板会实时监测用户通过遥控终端发出的导风板初始摆动角度设置信号。当监测到所述导风板初始摆动角度设置信号时,导风角度主控板将控制步进电机带动导风板转动。例如,可以在所述遥控器中设置特定的按钮(“摆风”按钮)用于导风板角度的设置,用户按下“摆风”按钮即可开启导风板初始摆动角度设置。步骤S102,当监测到所述导风板的第一摆动角度的设置信号时,控制所述导风板摆动并继续监测是否存在所述遥控终端发出的所述导风板的第一摆动角度的停止信号;当监测到所述导风板的第一摆动角度的设置信号时,导风角度主控板控制所述导风板摆动,同时,在导风板初始摆动角度设置过程中,导风角度主控板会继续监测遥控终端发出的导风板的第一摆动角度停止信号。例如,可以设置以某种方式作为导风板摆动停止信号,若当导风板摆动到用户需要的角度位置时,用户再次按下“摆风”按钮则停止导风板的摆动。步骤S103,当监测到所述遥控终端发出的所述导风板的第一摆动角度的停止信号时,读取当前所述导风板的摆动角度位置对应的所述导风角度换算器的输出信号,所述输出信号包括电压值;例如,当导风板摆动到用户需要的角度位置时,用户再次按下“摆风”按钮则停止导风板中导风条的摆动,导风角度主控板将通过所述导风角度换算器换算的结果,获取并保存当前所述导风板的摆动角度位置对应的电压值,也即所述输出信号。此时所述遥控终端发出导风板的第一摆动角度停止信号时,所述导风板对应的摆动角度即为导风板的第一摆动角度,即此时已经将该导风板的第一摆动角度(初始摆动角度)设置完成。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01-S103为本发明导风板初始摆动角度的优选设置方法,但并不限定于以上方法,例如可以在步骤S103中再增加一个判断步骤:例如,当导风板摆动到用户需要的角度位置时,用户再次按下“摆风”按钮则停止导风条的摆动,此时再判断用户继续长按“摆风”按钮是否超过预设时间,当超过预设时间时则读取当前所述导风板的摆动角度位置对应的所述导风角度换算器的输出信号。本实施例中,预设了导风板初始摆动角度的设置方法,根据上述方法可以实现对导风板初始摆动角度的设定。进一步地,对于导风板的第二摆动角度的设置方法步骤可以同导风板的第一摆动角度的设置,因此不再做过多的赘述,下面再给出导风板的第二摆动角度的设置的另一实施例。当完成导风板初始摆动角度的设置后,导风角度主控板监测是否存在所述遥控终端发出的导风板摆动角度调整信号。例如,可以在所述遥控器中设置特定的按钮(“+”按钮和“-”按钮)用于导风板最大摆动角度的设置,用户按下“+”或“-”按钮即可开启导风板初始摆动角度设置。当用户按下“+”按钮时,导风板向上摆动,而当用户按下“-”按钮时,导风板向下摆动。在导风板最大摆动角度范围设置过程中,导风角度主控板会继续监测导风板摆动角度调整信号是否结束。例如,用户在按下“+”或“-”按钮进行摆动角度调整后,若已经调整到需要的角度时再松开按钮,则调整信号将结束。例如,当导风板摆动到用户需要的角度位置时,用户松开调整按钮则停止导风板的摆动,此时再计时并判断是否超过预设时间。所述预设时间可以为1秒、2秒等,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当用户松开“+”或“-”按钮且超过第二预设时间时,导风角度主控板将通过所述导风角度换算器换算的结果,获取并保存当前所述导风板的摆动角度位置对应的电压值。此时所述调整信号结束时所述导风板对应的摆动角度即为导风板最大摆风范围角度,即此时已经将该导风板的最大摆风范围角度设置完成。进一步地,当用户通过导风角度换算器和导风角度主控板完成了导风板初始摆动角度和最大摆风范围角度的设置后,导风角度主控板将自动从主控板芯片的RAM中获取之前存储的初始摆动角度位置和最大摆风范围角度对应的电压值。根据获取到的所述初始摆动角度位置和最大摆风范围角度对应的电压值,以及控制步进电机的相关参数,将所述电压值调整并转换形成相应的控制脉冲信号以控制步进电机带动导风板在用户设置的摆风角度下摆动,例如,以初始角度为基准线,最终位置为最大摆风范围角度,在基准线的左右两侧的范围内进行摆动,又或者以初始角度和最大摆风范围角度之间的中心线为基准线,在用户设置的摆风初始角度和摆风最大范围角度内往复摆动,从而实现用户对于不同导风摆动角度的需要。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