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天候运行的高效蓄能型太阳能热泵供热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天候运行的高效蓄能型太阳能热泵供热装置,主要包括蓄能型太阳能振荡热管集热器、三股流复合换热器、热力膨胀阀、压缩机、水冷冷凝器、储水箱等,太阳能振荡热管集热器与三股流复合换热器连接,三股流复合换热器通过水循环管路依次与水泵A、储水箱、截止阀串联连接成一个闭合的水循环回路,同时,三股流复合换热器通过热泵蒸发器管路依次与压缩机、水冷冷凝器的制冷剂管、水冷冷凝器、热力膨胀阀串联连接成一个闭合的循环回路;水冷冷凝器与水冷冷凝器水管、储水箱和水泵B串联连接成水冷冷凝器的水循环回路。本装置能提高热泵系统的制热效率,优化蓄能型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的整体性能。
【专利说明】一种全天候运行的高效蓄能型太阳能热泵供热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热水装置,具体说是一种通过太阳能集热管集热,蓄能材 料相变储热,振荡热管高效传热相结合的热泵供热装置,属于太阳能利用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提升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采暖和生活对热水供应的 需求越来越强烈,这方面的能源消耗占建筑总能耗的比重在逐年增加。利用可再生能源,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降低建筑能耗的有效途径之一。《中国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书提 出大力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指出"加大太阳能热水器普及力度,鼓励太阳能集中供热 水、太阳能采暖"。国务院印发了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也指出"加快发展建筑一 体化太阳能应用,鼓励太阳能采暖"。太阳能是可再生清洁能源,我国太阳能资源资源丰富, 有2/3的地区年辐射总量大于5020MJ/m 2、年日照小时在2200h以上。目前,太阳热水器已得 到快速发展,但因太阳能本身的不稳定性和间歇性,使其不宜作为供热水系统的主要热源, 需要与辅助加热设备一起使用。因此,发展全天候蓄能型太阳能热泵系统对节能降耗具有 重要的现实意义。
[0003] 太阳能是可再生清洁能源,常规低温太阳能集热器集热温度在55_75°C,具有很高 的集热效率,成本也相对低廉,低位太阳能集热器还有利于与建筑一体化结合。热泵节能优 势明显,因而太阳能与热泵联合运行时,太阳能可提供比环境温度高的热源,作为热泵系统 蒸发器侧热源后,可同时提高太阳能集热效率和热泵的性能。但是太阳辐射受各种复杂气 象因素的影响强度随时变化,具有不稳定性和间歇性,从而导致太阳能热泵系统性能波动 大,在阴雨天和日照时间短的冬季,很难实现全天候供热水。一旦太阳辐射强度低于250W/ m2时,集热温度比外界环境温度还低,热泵蒸发器侧得不到足够的热量,系统无法运行。相 变蓄能技术可以解决太阳能供求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匹配矛盾,也就是在能量多时可以蓄 能,在需要时释放出来,从而提高能源利用率。且利用潜热蓄能,蓄能密度大、温度变化小。 目前的蓄能型太阳能热泵系统多为集热器、蓄热器、蒸发器分开布置,系统相对复杂,制造 成本增大,且利用载热介质从蓄热器中取出热量作为热泵低位热源,而水系统在冬季夜间 有管路冻裂的危险。
[0004] 中国专利CN200810020470. 9 "复合源集热/蓄能/蒸发一体化热泵热水系统"和 CN200710190062. 3 "集热蓄能蒸发一体化太阳能热泵系统"中,热泵蒸发器均以U形管的形 式布置于太阳能真空集热管中,每根蒸发管与真空集热管中间以相变材料填充起到蓄能容 器的作用,减少了中间换热环节,节约了制造成本。但是这些系统制冷剂充灌量大,蒸发管 路长导致管路压降大,使得压缩机容积效率减少,影响系统性能。振荡热管内部传热集显热 传热、相变传热、汽泡体积变化做功于一体,且不需要热管所必须的吸液芯,具有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成本低、无需动力驱动、可远距离传输、当量导热系数大、热响应快、可根据使用 要求弯曲等优点,其传热性能是普通热管的十几倍。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现有蓄能型太阳能热泵供热系统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天候运行 的、高效、节能的太阳能热泵供热装置,目的在于合理有效地利用蓄能介质实现对太阳能的 收集及移峰填谷,并利用振荡热管进行高效传热,从而提高热泵系统的制热效率,优化蓄能 型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的整体性能。
[0006]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 -种全天候运行的高效蓄能型太阳能热泵供热装置,主要包括蓄能型太阳能振荡 热管集热器、三股流复合换热器、热力膨胀阀、压缩机、水冷冷凝器、水泵A、水泵B、储水箱 和截止阀,蓄能型太阳能振荡热管集热器与三股流复合换热器连接,所述三股流复合换热 器通过水循环管路依次与水泵A、储水箱、截止阀串联连接成一个闭合的水循环回路,同时, 所述三股流复合换热器通过热泵蒸发器管路依次与压缩机、水冷冷凝器的制冷剂管、水冷 冷凝器、热力膨胀阀串联连接成一个闭合的循环回路;所述水冷冷凝器与水冷冷凝器水管、 储水箱和水泵B串联连接成水冷冷凝器的水循环回路。
[0008] 所述蓄能型太阳能振荡热管集热器包括太阳能真空集热管、蓄能材料和振荡热 管,振荡热管的蒸发段以U形管形式布置在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内,蒸发段上还设有毛刷,蓄 能材料填充在振荡热管的蒸发段与太阳能真空集热管之间。
[0009] 所述三股流复合换热器为套管式换热器,由换热器外壳、热泵蒸发器管路和振荡 热管的冷凝段管路构成,循环水管路的进口和出口设置在换热器外壳上,热泵蒸发器管路 和振荡热管的冷凝段管路并行设置在换热器外壳内,换热器外壳内充满循环水。
[0010] 本实用新型基于振荡热管作为热传递媒介,将瞬时太阳能或者集热器中相变材料 储存的太阳能传递给三股流换热器,直接供热或利用热泵循环加热热水,用以提供生活热 水或者提供给散热器用以冬季供暖,具有以下优点:
[0011] (1)合理有效地利用相变蓄能实现对太阳能的集热及移峰填谷,可以解决能量供 求在时间上的不匹配矛盾,也就是可以在能量多时可以蓄能,在需要时释放出来,从而延长 能源利用时间,提高能源利用率。
[0012] (2)分阶段利用太阳能,太阳辐射强时,可以方便切换到蓄能型太阳能集热管加热 水模式,当太阳辐射弱时,热泵系统作为辅助加热,夜间或连续阴雨天时,切换到蓄能型太 阳能热泵循环模式,发挥更高的热力性能,从而解决太阳能热泵系统在能量供求空间上的 不匹配矛盾。
[0013] (3)该循环利用振荡热管进行高效传热,将一体化蓄能型太阳能热泵系统蒸发管 路从太阳能集热器中解耦出来,克服了蒸发管路长、流动阻力大、压缩机性能差的缺点。系 统紧凑,动力消耗小,构造简单,为太阳能作为热泵系统低温热源的应用拓宽了途径。
[0014] (4)为太阳能作为热泵低温热源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装置与方案,只需要将技术已 经很成熟的热泵系统、振荡热管和蓄能型太阳能真空管加以耦合和改造即可实现。
[0015] (5)可选用平板式集热器,和建筑外墙结合,实现建筑一体化。
[0016] (6)可实现全年节能、环保、高效地向家庭、大型宾馆、休闲场所、商务办公楼等提 供热水,或冬季向这些场所提供采暖热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示意图,其中:蓄能型太阳能振荡热管集热器1、三股流 复合换热器2、热力膨胀阀3、压缩机4、水冷冷凝器5、水泵A6、水泵B7、储水箱8和截止阀 9、循环水管路11、热泵蒸发器管路12、水冷冷凝器的制冷剂管13、水冷冷凝器水管14。
[0018] 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夏季运行模式示意图。
[0019] 图3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冬季运行模式示意图。
[0020] 图4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过渡季节运行模式示意图。
[0021] 图5是蓄能型太阳能振荡热管集热器示意图。包括太阳能真空集热管19、振荡热 管10、毛刷21和相变材料20。
[0022] 图6是三股流复合换热器示意图。其中,振荡热管10、循环水管路11、热泵蒸发器 管路12、换热器外壳15。
[0023] 图7是三股流复合换热器的截面图。其中,蒸发器管路中的制冷剂16、循环水17、 热管工质18。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天候运行的高效蓄能型太阳能热泵供热装置,其构成如 图1所示,由热管工质循环、热泵制冷剂循环和循环水回路组成,包括蓄能型太阳能振荡热 管集热器1、三股流复合换热器2、热力膨胀阀3、压缩机4、水冷冷凝器5、水泵A6、水泵B7、 储水箱8和截止阀9。
[0026] 所述蓄能型太阳能振荡热管集热器1包括太阳能真空集热管19、振荡热管10、毛 刷21和相变材料20,振荡热管10的蒸发段以U形管形式布置在太阳能真空集热管19内。
[0027] 所述三股流复合换热器2为套管式换热器,由换热器外壳15、热泵蒸发器管路12 和振荡热管10的冷凝段构成,套管换热器外壳15内有两根传热管,一根是振荡热管10冷 凝段管段,和它并行的是热泵蒸发器管段12,两根并行管外大套管内充满的是来自水箱的 循环水17,循环水管路11的进口和出口设置在换热器外壳15上,振荡热管10冷凝段管段 内流动的是热管工质18,热泵蒸发器管段12内流动的是制冷剂16。
[0028] 所述热泵制冷剂循环由热泵蒸发器管路12依次和压缩机4、水冷冷凝器的制冷剂 管13、水冷冷凝器5、热力膨胀阀3串联而成。
[0029] 所述水循环由两个并联管路组成:水冷冷凝器5、水冷冷凝器水管14、储水箱8和 水泵B7串联连接成水冷冷凝器的水循环回路;三股流复合换热器内水循环管路11依次和 水泵A6、储水箱8和截止阀9串联连接成一个闭合的水循环回路。
[0030]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以在以下三种模式运行:
[0031] (1)夏季运行时,所述热管工质循环:太阳辐射充足,太阳能真空集热管19中蓄能 材料20传递的瞬时太阳能或者白天储存夜间放出的热量足够多,振荡热管10的蒸发段吸 收这部分太阳能后,通过振荡热管内的工质18将热量高效传递给振荡热管10的冷凝段,在 三股流复合换热器2中振荡热管10直接将这部分热量传递给复合换热器中的循环水管路 11,从而实现供热水。所述热泵循环停止工作;所述水循环:在三股流复合换热器2中得到 振荡热管10传递的热量后温度升高的水,通过水泵A6进入储水箱8,经截止阀9调节流量 后进入三股流复合换热器2中继续被加热提高温度。
[0032] (2)冬季运行时,所述热管工质循环:太阳辐射不足,太阳能真空集热管19中蓄能 材料20传递或者白天储存夜间放出的热量较低,振荡热管10的蒸发段吸收这部分太阳能 后,通过振荡热管10内的工质18将热量高效传递给振荡热管10的冷凝段,振荡热管10的 冷凝段和热泵蒸发器管路12在三股流复合换热器2中进行热交换。所述热泵循环:热泵蒸 发器管路12中的制冷剂16得到热管传递的热量后汽化成制冷剂蒸气,经压缩机4加压后 进入水冷冷凝器5的制冷剂管路13,在其中放出热量冷却凝结后的制冷剂液体通过热力膨 胀阀3节流,再进入热泵蒸发器管路12中,继续吸收振荡热管10传递的热量,如此完成一 个循环。所述水循环:水冷凝器5的制冷剂管路13释放的热量用以加热水冷冷凝器另一侧 的循环水14,送至储水箱8后又经水泵B7,进入水冷冷凝器5中继续加热到所需温度;
[0033] (3)过渡季节运行时,所述热管工质循环:辐射稍有不足,太阳能真空集热管19中 相变材料20传递或者白天储存夜间放出的热量通过振荡热管10传递后,不足以加热热水 到所需温度,振荡热管10将这部分热量一部分加热三股流复合换热器2中循环水17,另一 部分传递给三股流复合换热器2中的热泵蒸发器管路12。所述热泵循环:热泵蒸发器管路 12中的制冷剂16得到振荡热管10传递的热量后汽化成制冷剂蒸气,经压缩机4加压后进 入水冷冷凝器5的制冷剂管路13,在其中放出热量冷却凝结后的制冷剂液体通过热力膨胀 阀3节流,再进入热泵蒸发器管路12中,继续吸收振荡热管10传递的热量,如此完成一个 循环。所述水循环由两个并联管路组成,一根循环水管路在三股流复合换热器2中得到振 荡热管10传递的热量后温度升高,通过水泵A6进入储水箱8,经截止阀9调节流量后再次 进入三股流复合换热器2中继续被加热提高温度;另一根水管路在水冷凝器5中得到制冷 剂管路13释放的热量,然后被送至储水箱8后又经水泵B7,进入水冷冷凝器5中继续加热 到所需温度。
【权利要求】
1. 一种全天候运行的高效蓄能型太阳能热泵供热装置,主要包括蓄能型太阳能振荡热 管集热器、三股流复合换热器、热力膨胀阀、压缩机、水冷冷凝器、水泵A、水泵B、储水箱和 截止阀,其特征在于,蓄能型太阳能振荡热管集热器与三股流复合换热器连接,所述三股流 复合换热器通过水循环管路依次与水泵A、储水箱、截止阀串联连接成一个闭合的水循环回 路,同时,所述三股流复合换热器通过热泵蒸发器管路依次与压缩机、水冷冷凝器的制冷剂 管、水冷冷凝器、热力膨胀阀串联连接成一个闭合的循环回路;所述水冷冷凝器与水冷冷凝 器水管、储水箱和水泵B串联连接成水冷冷凝器的水循环回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天候运行的高效蓄能型太阳能热泵供热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蓄能型太阳能振荡热管集热器包括太阳能真空集热管、蓄能材料和振荡热管,振 荡热管的蒸发段以U形管形式布置在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内,蒸发段上还设有毛刷,蓄能材 料填充在振荡热管的蒸发段与太阳能真空集热管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天候运行的高效蓄能型太阳能热泵供热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三股流复合换热器为套管式换热器,由换热器外壳、热泵蒸发器管路和振荡热管 的冷凝段管路构成,循环水管路的进口和出口设置在换热器外壳上,热泵蒸发器管路和振 荡热管的冷凝段管路并行设置在换热器外壳内,换热器外壳内充满循环水。
【文档编号】F24J2/05GK203880976SQ201420199291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1日
【发明者】苏鹏飞, 吴薇, 王琴, 褚沈娇, 栗童, 王光耀, 陈黎, 周宁佼 申请人: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