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双面对流云母发热膜暖气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64943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智能双面对流云母发热膜暖气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双面对流云母发热膜暖气片,包括组装金属外壳、云母发热膜、电源线、温控器,所述组装金属外壳是采用铝合金成型技术成型的七件铝合金型材插扣组装而成,即散热片、面板、上下连、扣盖、连接插件、边封、堵盖,由连接插件将散热片多组横向连接,组成两对流面,两对流面背对组合,中间装入云母发热膜,在两对流面上下中间分别装入上下连,用自攻螺丝将两对流面和上下连固定,将边封插在两对流面左右两侧的散热片上,面板和散热片插扣组合,扣盖插扣在上下连上,堵盖扣合在上下连和扣盖的端面,电源线设在组装金属外壳下端的左或右侧,电源线另一头和温控器接线柱焊接固定,温控器设电源插头,与电源连接,本实用新型散热速度快,供暖效率高。
【专利说明】智能双面对流云母发热膜暖气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纳米材料供暖产品的技术革新的,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双面对流云母发热膜暖气片。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纳米材料供暖产品层出不穷,散热方式主要是直接辐射,即由纳米半导体材料印刷在环氧树脂板上再通过高温、高压压合成发热板,表面热转印图层,后面加保温和框,通过辐射加热,其缺点是衰竭快,使用寿命短,温度达不到供暖要求,还有就是表面热转印图层经过常时间烘烤容易烤黄变色,失去其美观价值,还有一种是间接辐射,即在发热材料外加一层壳体,发热材料通过壳体辐射到需要供暖的空间中,这种供暖方式供暖效率低,壳体材料选择不当,散热受到影响,且外壳体组装较复杂,由于新型产业的结构和使用材料的缺陷导致其发展迟缓,难以进入集中供暧行列。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解决以上技术难题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是提供一种采用冷热空气对流方式加热的智能双面对流云母发热膜暖气片。
[0004]本实用新型智能双面对流云母发热膜暖气片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双面对流云母发热膜暖气片包括组装金属外壳、云母发热膜、电源线、温控器,所述组装金属外壳是采用铝合金成型技术成型的七件铝合金型材插扣组装而成,即散热片、面板、上下连、扣盖、连接插件、边封、堵盖,由连接插件将散热片多组横向连接,组成两对流面,两对流面背对组合,中间装入云母发热膜,在两对流面上下中间分别装入上下连,用自攻螺丝将两对流面和上下连固定,将边封插在两对流面左右两侧的散热片上,面板和散热片插扣组合,扣盖插扣在上下连上,堵盖扣合在上下连和扣盖的端面上,电源线设在组装金属外壳下端的左或右侧,电源线另一头和温控器接线柱焊接固定,温控器设电源插头,与电源连接。
[0006]所述组装金属外壳的散热片是采用铝合金成型技术成型的,呈矩形伞齿状,前面设有多个垂直隔板,形成多个垂直空气对流通道,能将云母发热膜所发生的热量迅速散发出去,在其中两垂直隔板上设两圆形条状扣,便于和面板连接,在散热片两侧设有工字开口槽,用于和连接插件及边封的插扣。
[0007]所述面板同样是采用铝合金成型技术成型的,呈圆弧状,在内弧设两垂直隔板,在两垂直隔板上设两圆环形条状扣环,和散热片上的两圆形条状扣插扣连接。
[0008]所述云母发热膜是利用新型纳米半导体利料-纳米电膜发热的,即将纳米电膜印刷在一层云母板上,形成纳米电膜印刷层,上面再覆盖一层云母板,通过加温加压将两层云母板和纳米电膜印刷层压合成一体。
[0009]所述温控器由控制器和设置器组成,全中文面板,可根据不同的供暖地点和供暖要求,设置不同的供暖温度和供暖时间。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1]一、本实用新型采用冷热空气对流方式加热,即组装金属外壳的散热片上设有多个空气对流通道,能将云母发热膜所发生的热量迅速散发出去。
[0012]二、本实用新型的组装金属外壳,采用插扣组合方式组装,组装过程方便快捷。
[0013]三、本实用新型的组装金属外壳材料采用铝合金,散热速度快,供暖效率高。
[0014]四、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组装金属外壳,改变了近几年在发热板上热转印图层和塑料边框的外包装,避免了表面热转印图层经长时间烘烤而烤黄变色。
[0015]五、本实用新型是利用云母发热膜作为发热源,转换效率高,耐高温,可高达200°C长期使用。
[0016]六、本实用新型的温控器由控制器和设置器组成,可实现完全自动化和智能化。
[0017]七、本实用新型的衰竭慢,使用寿命长,成本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剖视图。
[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面板主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片主视图。
[0020]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扣盖主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上下连主视图。
[0021]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插件主视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边封主视图。
[0022]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堵盖主视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堵盖侧视图。
[0023]图中:包括散热片1、面板2、上下连3、扣盖4、连接插件5、边封6、堵盖7、云母发热膜8、电源线9、温控器10。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本实用新型的组装金属外壳的七件铝合金型材,即散热片1、面板2、上下连3、扣盖4、连接插件5、边封6、堵盖7,均采用铝合金成型技术成型,发热源采用云母发热膜8,本实用新优选的组装方法如下,先用连接插件5将散热片I多组横向连接,组成同样组数的两对流面,两对流面背对组合,中间装入云母发热膜8,在两对流面中间上下分别装入上下连3,用自攻螺丝将两对流面和上下连3固定,固定好两对流面后,将边封6插在两对流面左右两侧的散热片I上的工字开口槽内,面板2上的两圆环形条状扣环插扣连接在散热片I上的两圆形条状扣上,扣盖4插扣连接在上下连3上,堵盖7扣合在上下连3和扣盖4的端面上,组装成整体后,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喷漆,电源线9设在组装金属外壳下端的左或右侧,电源线9另一头和温控器10接线柱焊接固定,温控器10设电源插头,与电源连接。
【权利要求】
1.一种智能双面对流云母发热膜暖气片,包括组装金属外壳、云母发热膜(8)、电源线(9)、温控器(10),所述组装金属外壳是采用铝合金成型技术成型的七件铝合金型材插扣组装而成,即散热片⑴、面板⑵、上下连⑶、扣盖⑷、连接插件(5)、边封(6)、堵盖(7),由连接插件(5)将散热片(I)多组横向连接,组成两对流面,两对流面背对组合,中间装入云母发热膜(8),在两对流面上下中间分别装入上下连(3),用自攻螺丝将两对流面和上下连(3)固定,将边封(6)插在两对流面左右两侧的散热片⑴上,面板(2)和散热片⑴插扣组合,扣盖(4)插扣在上下连(3)上,堵盖(7)扣合在上下连(3)和扣盖(4)的端面上,电源线(9)设在组装金属外壳下端的左或右侧,电源线(9)另一头和温控器(10)接线柱焊接固定,温控器(10)设电源插头,与电源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双面对流云母发热膜暖气片,其特征是,所述散热片(I)采用铝合金成型技术成型的,呈矩形伞齿状,前面设有多个垂直隔板,形成多个垂直空气对流通道,在其中两垂直隔板上设两圆形条状扣,在散热片(I)两侧设有工字开口槽,用于和连接插件(5)及边封(6)的插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双面对流云母发热膜暖气片,其特征是,所述面板(2)采用铝合金成型技术成型的,呈圆弧状,在内弧设两垂直隔板,在两垂直隔板上设两圆环形条状扣环,和散热片(I)上的两圆形条状扣插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双面对流云母发热膜暖气片,其特征是,所述云母发热膜(8)是利用新型纳米半导体材料-纳米电膜发热的,即将纳米电膜印刷在一层云母板上,形成纳米电膜印刷层,上面再覆盖一层云母板,通过加温加压将两层云母板和纳米电膜印刷层压合成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双面对流云母发热膜暖气片,其特征是,所述温控器(10)由控制器和设置器组成,全中文面板。
【文档编号】F24D13/02GK204006273SQ201420448258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6日
【发明者】赵团员 申请人:赵团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