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电机安装结构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3556阅读:693来源:国知局
空调器的电机安装结构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空调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机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空调结构一般是由一个电机驱动一组风叶叶片转动,实现空调的进风,这种方式的进风量较小,进风角度单一,影响换热效率。为解决上述问题,专利号为CN201439978U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新型风管机结构,采用同轴电机同时驱动两组风叶叶片转动的方式,大大提高了进风量和进风角度,但是其需要设置单独的支架结构用于电机的安装,结构复杂,组装过程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空调器的电机安装结构及空调器。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器的电机安装结构。

一种空调器的电机安装结构,所述空调器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空调器的内腔分隔为两个进风腔,所述电机的壳体穿设于所述隔板并与所述隔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外周面上沿径向向外延伸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隔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部与所述隔板之间设置有减震装置。

优选地,所述安装部通过紧固件与所述隔板固定连接,所述紧固件与所述隔板之间设置有减震装置,和/或,所述紧固件与所述安装部之间设置有减震装置。

优选地,所述紧固件与所述中隔板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减震垫,所述减震垫的外周上设置有环状凹槽,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减震垫穿入所述安装孔并且所述安装孔的径向外侧结构插入所述环状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位于所述安装部的一侧,所述套筒套设于所述减震装置在所述安装部该侧的部分。

优选地,所述套筒一端敞开另一端封闭,所述紧固件设置于所述套筒内,且所述紧固件的一端与所述套筒的封闭端连接,另一端穿入所述减震装置并与所述减震装置连接。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外周上设置有多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安装部。

优选地,所述电机安装结构还包括底座,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底座上。

优选地,所述隔板与所述底座为一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电机为同轴电机,包括两个输出轴,两个所述输出轴分别位于所述隔板的两侧。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器。

一种空调器,包括电机和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空调器的内腔分隔为两个进风腔,所述电机采用如上所述的电机安装结构安装于所述隔板上。

优选地,所述空调器包括壳体,所述电机包括分别位于两个进风腔内的两个输出轴,两个输出轴上均连接有风叶。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的电机安装结构将电机直接安装于空调器的隔板上,利用空调器的自身结构即可实现电机的安装,结构更加简单,安装更加方便。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的电机采用上述的安装结构,无需设置额外的电机支架,结构更加简单,安装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示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机安装结构的主视图;

图2示出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示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示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机的立体图;

图5示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机安装结构与风叶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图5的爆炸图;

图7示出图6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示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隔板;21、套筒;3、电机;31、安装部;32、输出轴;4、减震装置;41、环状凹槽;42、第一部分;43、第二部分;5、紧固件;6、风叶;7、固定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发明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发明。为了避免混淆本发明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并没有详细叙述。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电机安装结构,如图1至图7所示,空调器包括隔板2,尤其是对于双向进风的空调器,其内部设置有两组风叶结构,隔板2将空调器的内腔分隔为两个进风腔,通过设置隔板2能够将两组风叶结构隔离开来,使得两组风叶结构分别位于两个进风腔中,从而满足空调器的双向进风需求。电机3的壳体穿设于隔板2并与隔板2连接,将隔板结构直接作为电机支架使用,利用空调器的自身结构即可实现电机3的安装,结构更加简单,安装更加方便,且节约了生产成本。

电机3的壳体与隔板2的具体安装结构不限,能够实现两者的可靠固定连接即可,例如,电机3的壳体与隔板2通过焊接固定,再例如,壳体的外周面上沿径向向外延伸设置有安装部31,通过安装部31与隔板2连接,安装部31与隔板2的具体连接方式也不限,例如可以是通过焊接或紧固件5连接,紧固件5的具体结构不限,例如可以为螺钉、螺栓等结构。安装部31的具体结构不限,可以为由壳体外周面沿径向向外延伸出的整体的环状板结构,也可以为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多个分体式结构,此时安装部31的具体结构不限,优选为如图4中所示的圆角三角形板。另外,当安装部31为多个时,其数量不限,可根据具体需求设置,优选地,安装部31为三个,能够保证电机3受力的稳定性。进一步优选地,安装部31位于壳体轴线方向的中部,维持电机3的平衡,使得结构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由于隔板2本身的辐射面较大,而电机3基本位于隔板2的中心位置,优选设置减震装置4来减少电机3传递给隔板2的震动。减震装置4的具体设置位置不限,在一个实施例中,减震装置4设置于安装部31与隔板2之间,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安装部31通过紧固件5与隔板2固定连接,减震装置4设置于紧固件5与隔板2之间,也可以设置于紧固件5与安装部31之间,或者紧固件5与隔板2之间以及紧固件5与安装部31之间均设置减震装置4。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减震装置4包括有减震垫,减震垫的外周上设置有环状凹槽41,环状凹槽41将减震垫划分为第一部分42和第二部分43,安装部31上设置有安装孔,减震垫的第一部分42和第二部分43的外径均大于安装孔的孔径,减震垫穿入安装孔,并且安装孔的径向外侧结构插入环状凹槽41内,从而使得减震垫能够预先安装在安装部31上,进一步提高安装效率。其中,减震垫的第一部分42位于安装部31的第一侧,减震垫的第二部分43位于安装部31的第二侧。紧固件5可穿过隔板2,穿入减震装置4并与减震装置4连接。紧固件5与减震装置4的具体连接结构不限,例如,紧固件5可以直接与减震装置4螺纹连接,也可以是紧固件5穿出减震装置4并且穿出部分与固定螺母7螺纹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图3和图7所示,隔板2上设置有与安装部31位置对应的套筒21,套筒21位于安装部31的第一侧,套筒21套设于减震垫的第一部分42,如此,使得隔板2与紧固件5之间也具有减震结构,进一步提高减震效果,并且,由于套筒21包覆于减震垫的外周,能够提高安装结构的可靠性。为方便减震垫穿入套筒21内,优选地,套筒21的内径沿向安装部31的方向逐渐增大,和/或,减震垫第一部分42的外径沿向套筒21的方向逐渐减小。套筒21优选与隔板2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优选地,套筒21的端面与安装部31第一侧的侧面相抵接,能够进一步提高安装结构的可靠性。

进一步优选地,套筒21一端敞开另一端封闭,减震装置4可经套筒21的敞开端进入套筒21内。紧固件5设置于套筒21内,其一端与套筒21的封闭端连接,另一端穿入减震装置4并与减震装置4连接,如此能够进一步的简化结构,提高安装效率。紧固件5优选与套筒21为一体成型,能够进一步减少零件的数量,提高生产效率,另外,省去了紧固件5与套筒21装配的工序,进一步提高了安装效率。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底座1,隔板2设置于底座1上,底座1能够对隔板2形成很好的支撑,提高了安装结构的可靠性.

进一步优选地,隔板2与底座1为一体结构,即,由底座1向上延伸形成隔板2,隔板2与底座1呈一体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结构的可靠性,并且底座1能够有效的将隔板2的震动分散,起到很好的减震效果。为进一步提高隔板2的结构可靠性,在隔板2与底座1的交接位置处设置有采用大圆角或斜角过渡,或者在隔板2与底座1之间设置加强筋,大圆角或者斜角过渡结构、或者加强筋结构均能够对隔板2形成很好的支撑,避免隔板2产生晃动影响与电机3连接的风叶的平稳性,从而保证出风的稳定性。

进一步优选地,底座1的内部呈中空结构,进一步减轻重量并且提高结构的稳定性。中空结构可以为整体结构,也可以为在底座1内设置多个中空的结构单元。

电机3的具体装配过程为,将减震装置4安装于电机3的安装部31上,然后将隔板2上的各个紧固件5分别穿入与其相应的减震装置4,穿出部分与固定螺母7螺纹连接,从而完成电机3的安装。

优选地,对于双向进风的空调器,电机3采用同轴电机,即电机3包括两个分别向相反方向延伸的输出轴32,空调器还包括壳体(图中未示出),隔板2将壳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两个进风腔,当电机3安装于隔板2上时,两个输出轴32分别位于隔板2的两侧,即两个输出轴32分别位于两个不同的进风腔内,如图5所示,两个输出轴32上均连接有风叶6,电机3同时驱动隔板2两侧的风叶6转动,实现空调器的双向进风。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前述的结构可以在隔板2与安装部31之间位置互换,即在安装部31上设置套筒21和紧固件5,隔板2上设置减震装置4,亦能够达到相同的减震效果,具体结构类似不再赘述。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优选方案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应当理解,上述的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上述细节做出的各种明显的或等同的修改或替换,都将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