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93167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一般地,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出风方式多为下出风,此种送风方式送出的风会直接吹向人体。并且,由于所吹出的风全部都是经过热交换后的风,因此这种空调室内机吹出的风不够柔和。尤其是考虑到下出风口的出风面积和出风范围有限,出风比较集中,在制冷模式下,空调出风温度太低,吹到用户身上会导致感觉极不舒适,容易引发空调病。因此,如何在满足室内制冷量和制冷效率要求的前提下,减少局部高速冷气流的冲击以缓解甚至消除空调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送风柔和、均匀、舒适的空调室内机。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高空调室内机的制冷/制热效率和制冷/制热效果。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降低空调室内机运行时的噪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具有位于所述机壳上部的进风口,以及位于所述机壳下部的出风口;换热装置,设置于所述机壳内,且配置成与流经其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贯流风机,设置于所述机壳内并位于所述换热装置的下部,且配置成促使由所述进风口进入的部分自然空气流向所述换热装置、并促使经所述换热装置换热后的换热空气流向所述出风口;以及离子风发生装置,设置于所述机壳内,并位于所述换热装置和所述贯流风机的前侧,且配置成通过电场力促使由所述进风口进入的另一部分自然空气经由所述离子风发生装置直接流向所述出风口,以使得该另一部分自然空气与经所述换热装置换热后的换热空气在所述出风口处混合。

可选地,所述机壳内还形成有用于引导经所述离子风发生装置流出的自然空气流向所述出风口的第一导风通道和用于引导经所述贯流风机流出的换热空气流向所述出风口的第二导风通道,其中

所述第一导风通道从上往下地向前倾斜延伸或弯曲延伸至所述出风口的前部,所述第二导风通道从上往下地向前倾斜延伸或弯曲延伸至所述出风口的后部;且所述第二导风通道的倾斜程度或弯曲程度大于所述第一导风通道的倾斜程度或弯曲程度。

可选地,所述离子风发生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放电模组,每个所述放电模组均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并水平放置的网状电极和分布在所述网状电极上侧的多个针状电极,其中

所述壳体具有四个周壁板,以在其内形成与所述换热空气的流路隔离开的独立送风风道,且所述壳体的上方镂空或设有通风孔,以允许自然空气流进所述壳体中。

可选地,所述放电模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放电模组依次排列,每两个沿出风方向相邻的所述放电模组的针状电极在所述离子风发生装置的出风面内的投影重合。

可选地,所述放电模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放电模组依次排列,每两个沿出风方向相邻的所述放电模组的针状电极在横向上错位布置,且每两个沿出风方向相邻的所述放电模组的相应针状电极在所述离子风发生装置的出风面内的投影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可选地,所述放电模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放电模组依次排列,每两个沿出风方向相邻的所述放电模组的针状电极在横向以及前后方向上均错位布置。

可选地,所述放电模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放电模组沿出风方向依次排列,每个所述放电模组的针状电极均与一正极性或负极性高压端子电连接,每个所述放电模组的网状电极均与接地端子电连接,以使所述多个放电模组并联连接。

可选地,所述放电模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放电模组沿出风方向依次排列,位于所述离子风发生装置的其中一端端部的放电模组的针状电极与一正极性或负极性高压端子电连接,位于另一端端部的放电模组的网状电极与接地端子电连接,从所述离子风发生装置的其中一端向其另一端排列的除位于另一端端部的放电模组之外的其余每个所述放电模组的网状电极均与相邻地位于其下游的放电模组的针状电极电连接,以使所述多个放电模组串联连接。

可选地,每个所述放电模组中,所述针状电极的尖端与所述网状电极之间的距离l设置成使其满足:l=al1,其中,a为范围在0.7~1.3之间的任一常数,l1为使得所述网状电极的风速中心点处的离子风风速达到最大风速vmax时所述针状电极的尖端与所述网状电极之间的距离,所述网状电极的风速中心点为所述针状电极的尖端在所述网状电极上的投影点。

可选地,所述机壳包括用于支撑所述贯流风机和所述换热装置的骨架、罩设在所述骨架上的罩壳以及连接在所述罩壳的前侧以用于构成所述机壳前部的面板,其中

所述进风口形成在所述罩壳的顶部,所述离子风发生装置设置于所述罩壳与所述面板之间。

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通过贯流风机驱动环境空间的部分自然空气经换热装置换热后形成换热空气,并流向出风口。同时,通过离子风发生装置促使环境空间的另一部分自然空气经由离子风发生装置直接流向出风口。经换热装置换热后的换热空气和经由离子风发生装置的该另一部分自然空气在出风口处混合,从而形成柔和、均匀、舒适的混合风。该混合风即使直接吹向用户,只会令用户感受到凉而不冷、暖而不热的舒适体验,不会给用户带来感官上的刺激或损害用户身体健康。

进一步地,由于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通过贯流风机驱动其引入一部分自然空气而后送出换热空气,并通过离子风发生装置驱动其引入另一部分自然空气而后送出,从而保证了空调室内机具有较大的整体风量和风速,进而在保证用户舒适度的前提下,满足了室内整体制冷量的要求,保证了室内温度的均衡性,并提高了空调室内机的制冷/制热效率和制冷/制热效果。

进一步地,离子风发生装置依靠电场力使空气中的粒子获得动能,从而形成不存在局部高速气流、柔和、均匀、舒适的离子风。相比于旋转类的送风组件(例如风机)来说,离子风发生装置具有压损小、耗能低、噪音小等优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空调室内机运行时的整体噪音。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结构分解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正视图;

图5是沿图4中的剖切线a-a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离子风发生装置的一个前级放电模组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离子风发生装置的一个前级放电模组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离子风发生装置的多个放电模组之间连接关系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离子风发生装置的多个放电模组之间连接关系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离子风发生装置的针网布局示意性正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离子风发生装置的针网布局示意性侧视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离子风发生装置的针网布局示意性俯视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离子风发生装置的针网布局示意性正视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离子风发生装置的针网布局示意性侧视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离子风发生装置的针网布局示意性俯视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离子风发生装置的针网布局示意性正视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离子风发生装置的针网布局示意性侧视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离子风发生装置的针网布局示意性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俯视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结构分解图,参见图1至图3,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包括机壳10、设置于机壳10内的换热装置20、设置于换热装置20下部的贯流风机30、以及设置于换热装置20和贯流风机30前侧的离子风发生装置40。

具体地,机壳10具有位于其上部的进风口120和位于其下部的出风口110。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中,换热装置20配置成与流经其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以改变流经其的空气的温度,使其变成换热空气(冷空气或热空气)。贯流风机30配置成促使由进风口120进入的部分自然空气流向换热装置20、并促使经换热装置20换热后的换热空气经由贯流风机30朝向出风口110流动。离子风发生装置40配置成通过电场力促使由进风口120进入的另一部分自然空气经由离子风发生装置40直接流向出风口110,以使得该另一部分自然空气与经换热装置20换热后的换热空气在出风口110处混合。需要强调的是,本发明所称的自然空气意指未经换热装置20换热的空气,即空调室内机1所处环境空间的环境空气。本发明所称的换热空气意指经过换热装置20换热后的空气,在空调室内机1处于制热模式时,换热空气可以为热空气,在空调室内机1处于制冷模式时,换热空气可以为冷空气。

经换热装置20换热后的换热空气和未经换热装置20换热的自然空气在出风口110处混合后能够形成柔和、均匀、舒适的混合风。该混合风即使直接吹向用户,只会令用户感受到凉而不冷、暖而不热的舒适体验,不会给用户带来感官上的刺激或损害用户身体健康。举例来说,在夏季,空调室内机1在室内温度为26~35℃制冷的时候,其吹出的制冷空气温度约为18℃。但是当通过离子风发生装置40将自然空气与18℃的制冷空气混合后,可将出风温度提升到23℃左右,23℃制冷风相比于18℃制冷风更加柔和和舒适,更贴近人体舒适程度。

同时,由于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1通过贯流风机30驱动其送出换热空气,并通过贯流风机30与离子风发生装置40共同驱动其引入自然空气,一方面,保证了空调室内机1具有较大的整体风量和风速,在保证用户舒适度的前提下,满足了室内整体制冷量的要求,保证了室内温度的均衡性,并提高了空调室内机1的制冷/制热效率和制冷/制热效果;另一方面,离子风发生装置40依靠电场力使空气中的粒子获得动能,从而形成不存在局部高速气流、柔和、均匀、舒适的离子风(由于离子风的产生原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比较容易得到和习知的内容,因此这里不再赘述)。相比于旋转类的送风组件(例如风机)来说,离子风发生装置40具有压损小、耗能低、噪音小等优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空调室内机1运行时的整体噪音。同时由于离子风发生装置40产生的离子风不是依靠压力产生的,而是通过电场力产生的一种贴近于自然的柔和风,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空调室内机1的舒适度。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机壳10还包括用于支撑贯流风机30和换热装置20的骨架11、罩设在骨架11上的罩壳12、连接在罩壳12的前侧以用于构成机壳10前部的面板13以及分别设置于机壳10两侧的左端盖14和右端盖15。具体地,进风口120形成于罩壳12的顶部,贯流风机30设置于罩壳12的内部,且位于换热装置20的下方,离子风发生装置40通过卡接或其他连接方式设置于罩壳12的外侧,且位于罩壳12与面板13之间,与贯流风机30和换热装置20形成前后并排设置,也即是,离子风发生装置40固定安装于罩壳12的支撑结构的外侧,贯流风机30和换热装置20固定安装于罩壳12的支撑结构的内侧,进风口120自罩壳12的支撑结构的顶部向前后延伸(附图中并没有标出),以允许自然空气或经由换热装置20进行换热形成热交换风,或进入离子风发生装置40形成离子风。

总的来看,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通过对进风口120、出风口110、换热装置20、贯流风机30和离子风发生装置40的结构和位置进行特别设计和合理布局,并将长期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的离子风送风技术进行独创性地改进,使其与风机类送风部件进行完美地结合,从而以简单的结构同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噪音大、体验效果差、外观效果差等技术问题。同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较好的可实现性和经济价值,是空调送风形式的一次革新,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离子风发生装置40可将空气电离,产生大量带电粒子,这些带电粒子会吸附固体颗粒、灰尘或污染物等,然后在电场力作用下朝一定的方向运动。由于离子风是通过高压的电场形成的,因此具有高效杀菌和分解有害气体污染物的作用。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正视图,图5是沿图4中的剖切线a-a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5,机壳10内还形成有用于引导经离子风发生装置40流出的自然空气流向出风口110的第一导风通道44和用于引导经贯流风机30流出的换热空气流向出风口110的第二导风通道33。具体地,第一导风通道44从上往下地向前倾斜延伸或弯曲延伸至出风口110的前部,以使得经离子风发生装置40流出的自然空气能够全部达到出风口110,第二导风通道33从上往下地向前倾斜延伸或弯曲延伸至出风口110的后部,以使得经由贯流风机30的换热空气能够全部达到出风口110。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设置于贯流风机30底部的第二导风通道33的倾斜程度或弯曲程度大于设置于离子风发生装置40底部的第一导风通道44的倾斜程度或弯曲程度。具体地,第二导风通道33可与出风口110的后半部连通,第一导风通道44可与出风口110的前半部连通。由此,由出风口110吹出的经贯流风机30的第二导风通道33引导的换热空气向前倾斜的程度相比于由出风口110吹出的经离子风发生装置40的第一导风通道44引导的自然空气向前倾斜的程度大,从而更有利于位于后侧的换热空气与位于前侧的自然空气形成交叉混合,且两种空气的混合效果更佳。

进一步地,贯流风机30底部的第二导风通道33的倾斜程度或弯曲程度以及离子风发生装置40底部的第一导风通道44倾斜程度或弯曲程度配置成使得:下部出风口110在位于其所在的水平面下方、并与该水平面呈0~85°角的范围内送风。具体地,经第一导风通道44和第二导风通道33引导后,下部送风口110可在图5中虚线m和虚线n之间的区域范围内送风,该图中虚线m和虚线n之间的曲线箭头为气流的大致流向。由此,在空调室内机1制热时,其下部出风口110可向下吹出与水平面呈85°角的热气流,从而克服了热风容易上扬、难以下吹的技术难题。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离子风发生装置的一个前级放电模组的示意性结构图。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图5和图6,离子风发生装置40包括至少一个放电模组。具体地,以离子风发生装置40包括依次沿出风方向排列的两个放电模组为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阐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离子风发生装置40可以包括依次沿出风方向排列的多个放电模组,两个放电模组分别为在离子风发生装置40的出风方向上位于下部的前级放电模组410和在该方向上位于上部的后级放电模组420。前级放电模组410具有网状电极411和多个针状电极412,后级放电模组420具有网状电极421和多个针状电极422。以前级放电模组410为例,其包括壳体414、设置于壳体内部并水平放置的网状电极411和分布在网状电极411上侧并呈阵列排布的多个针状电极412。

同样以前级放电模组410为例,其壳体414具有四个周壁板,以用于在其内形成与所述换热空气的流路隔离开的独立送风风道,且壳体414的上方镂空或设有通风孔,以允许自然空气流进壳体414中。每个放电模组410的针状电极412的针尖靠近网状电极411,针状电极412和网状电极411上分别施加正负高压电极,针状电极412相当于产生电晕放电的放射极,网状电极411相当于接收极。每个放电模组410所产生的离子风的流向均为从上往下,多个针状电极412与网状电极411的排布方向与离子风的流向相同。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同样以前级放电模组410为例,其还包括多个金属导电条413。每个金属导电条413均具有形成其外部的绝缘保护层以及形成其内部的导电层,该导电层与金属针状电极412电连接。

具体地,同样以前级放电模组410为例,其多个针状电极412均匀地分布在金属导电条413的朝向网状电极411的下侧。每个金属导电条413的下侧表面上均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安装针状电极412的针孔。针孔的孔径稍小于针状电极412的直径,以使针孔与针状电极412过盈配合。插入针状电极412的针孔周围设有通过焊接工艺填补的填充层,也即是针孔的围绕针状电极412的周围设有通过焊接工艺填补的填充层,以保证针状电极412与金属导电条413内的导电层保持良好的电连接,同时又可严格地避免导电层裸露于外部,从而避免产生乱放电或打火的现象。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离子风发生装置的一个前级放电模组的示意性剖视图。参见图7,为了提高离子风发生装置的送风速度,本发明的设计人进行了大量的风速测量实验,实验结果发现,以前级放电模组410为例,将每个针状电极412的针尖与网状电极411的距离l设置成使其满足l=al1(其中,a为范围在0.7~1.3之间的任一常数,即a可取值为0.7、0.8、0.9、1.0、1.1、1.2或1.3,l1为使得网状电极411的风速中心点处的离子风风速达到最大风速vmax时针状电极412的针尖与网状电极411之间的距离,网状电极411的风速中心点为针状电极412的针尖在网状电极411上的投影点)的关系后,一方面,两个离子风发生装置所产生的离子风风速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正常的使用需求,另一方面,还可确保针状电极412在网状电极411产生有效离子风的区域内能够部分重叠以达到无影灯的投射的效果,从而使得网状电极411的离子风分布更加均匀。

为了提高离子风发生装置的送风量,本发明的设计人进行了大量的针尖投影半径测量的实验,实验结果发现,以前级放电模组410为例,将相邻两个针状电极412的针尖之间的距离r设置成使其满足r=ar1(其中,r1为风速达到最大风速vmax的b倍的风速测量点与风速中心点之间的距离,b为范围在0.3~0.7之间的任一常数,即b可取值为0.3、0.4、0.5、0.6或0.7,a的取值与上述相同)的关系后,两个离子风发生装置所产生的离子风风量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正常的使用需求。同时,对相邻两个针状电极412之间的距离进行特别设计后,既能够避免相邻两个针状电极412之间因距离太近而发生风速相互抵消,又能够避免两个针状电极412之间的距离太远而导致风量减少以及风量分布不均匀。

由此可见,本发明通过合理设计针状电极与网状电极的空间位置关系,并同时合理布局多个针状电极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使得离子风发生装置能够产生均匀的、较大风量的离子风,从而提高了离子风发生装置的送风速度、送风量以及送风效率。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离子风发生装置的多个放电模组之间连接关系的示意性结构图。参见图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离子风发生装置40包括依次沿出风方向排列且并联连接的多个放电模组,也就是说,每个放电模组的针状电极均与一正极性或负极性高压端子电连接,每个放电模组的网状电极均与接地端子电连接,从而使多个放电模组并联连接。以前级放电模组410为例,其针状电极412与一正极性或负极性高压端子电连接,其网状电极411与接地端子电连接。

图9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离子风发生装置的多个放电模组之间连接关系的示意性结构图。参见图9,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离子风发生装置40包括依次沿出风方向排列且串联连接的多个放电模组,也就是说,位于离子风发生装置40的其中一端端部的放电模组的针状电极与一正极性或负极性高压端子电连接,位于另一端端部的放电模组的网状电极与接地端子电连接,从离子风发生装置40的其中一端向其另一端排列的除位于另一端端部的放电模组之外的其余每个放电模组的网状电极均与相邻地位于其下游的放电模组的针状电极电连接,从而使所述多个放电模组串联连接。以前级放电模组410为例,该位于离子风发生装置40一端端部的前级放电模组410的针状电极412与相邻地位于其上游的网状电极电连接,该前级放电模组410的网状电极411与接地端子电连接。

在图8和图9所示实施例中,本发明通过将离子风发生装置40中的多个放电模组依次沿出风方向排列且串联或并联连接,当针状电极(相对于放射极)接高压正极、网状电极(相当于接收极或接地极)接地后,每个放电模组中的针状电极与对应的网状电极之间将产生电晕放电现象,从而可以使得离子风经过多个放电模组进行多次加速,可以实现风速的叠加,以获得较高的出风速度。并且在高速出风作用下能够形成负压,进一步地增大进风量、提高多级离子送风模块的送风速度、送风量以及送风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放电模组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放电模组依次排列,每两个沿出风方向相邻的放电模组的针状电极直对布置,也就是说,每两个沿出风方向相邻的放电模组的针状电极在离子风发生装置的出风面内的投影重合。具体地,同样以离子风发生装置40包括依次沿出风方向排列的两个放电模组为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阐述。两个放电模组分别为在离子风发生装置40的出风方向上位于下部的前级放电模组410和在该方向上位于上部的后级放电模组420。前级放电模组410具有网状电极411和多个针状电极412,后级放电模组420具有网状电极421和多个针状电极422。图10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离子风发生装置的针网布局示意性正视图,图1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离子风发生装置的针网布局示意性侧视图,图1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离子风发生装置的针网布局示意性俯视图。为了便于表述和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图10至图12中给出了方向坐标,其中,ox方向表示前后方向,且ox箭头所指方向为前,背离ox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后;oy方向表示横向;oz方向表示出风方向。参考图10至12,在图10所示的正视图中,前级放电模组410的相应针状电极412和后级放电模组420的相应针状电极422在oy轴上的投影重合,也即是,上下两个放电模组相对应的针状电极在横向上处于同一位置。在图11所示的侧视图中,前级放电模组410的相应针状电极412和后级放电模组420的相应针状电极422在ox轴上的投影重合,也即是,上下两个放电模组相对应的针状电极在前后方向上处于同一位置。在图12所示的俯视图中,前级放电模组410的针状电极412和后级放电模组420的针状电极422是完全重合的。由此,每个针状电极的尖端所对应的区域会产生较大较强的电场,因此该区域会产生局部风速较高的离子风,该离子风吹到用户身上会另用户具有较强的风感。换句话说,此种布置方式可在网状电极的每个风速中心点附近获得局部的较大风速,以提升空调室内机1中经由离子风发生装置驱动的自然空气由出风口流出时的风感。

在本发明的一些替代性实施方式中,放电模组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多个放电模组依次排列,每两个沿出风方向相邻的放电模组的针状电极错位布置。其中一种错位布置的方式为:每两个沿出风方向相邻的放电模组的针状电极在横向上错位布置,且每两个沿出风方向相邻的放电模组的相应针状电极在离子风发生装置40的出风面内的投影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即每两个沿出风方向相邻的放电模组的针状电极所处的横向位置不同,但相应针状电极所处的前后方向上的位置相同)。具体地,同样以离子风发生装置40包括依次沿出风方向排列的两个放电模组为例。图1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离子风发生装置的针网布局示意性正视图,图1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离子风发生装置的针网布局示意性侧视图,图1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离子风发生装置的针网布局示意性俯视图。图13至图15中的方向坐标的含义与上述实施例相同,这里不再赘述。在图13所示的正视图中,前级放电模组410的相应针状电极412和后级放电模组420的相应针状电极422在oy轴上的投影错位,也即是,上下两个放电模组相对应的针状电极在横向上处于不同位置。在图14所示的侧视图中,前级放电模组410的相应针状电极412和后级放电模组420的相应针状电极422在ox轴上的投影重合,也即是,上下两个放电模组相对应的针状电极在前后方向上处于同一位置。在图15所示的俯视图中,为了便于理解,将前级放电模组410的结构以虚线示出,将后级放电模组420的结构以实线示出。前级放电模组410的针状电极412和后级放电模组420的针状电极422在oy方向相互错开,但在ox方向上没有位移差。由此,在水平方向上的若干个线性区域内可产生较为均匀的柔和风,多个放电模组的叠加又可在该线性区域内形成较大较强的电场,因此该线性区域内的离子风风速相对较高。进一步地,多个放电模组的针状电极在水平面内所形成的每组彼此相邻的三个针状电极投影均形成等腰三角形,以确保离子风发生装置产生的离子风分布比较均匀。

另一种错位布置的方式为:每两个沿出风方向相邻的放电模组的针状电极在横向以及前后方向上均错位布置。具体地,同样以离子风发生装置40包括依次沿出风方向排列的两个放电模组为例。图1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离子风发生装置的针网布局示意性正视图,图1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离子风发生装置的针网布局示意性侧视图,图18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离子风发生装置的针网布局示意性俯视图。图16至图18中的方向坐标的含义与上述实施例相同,这里不再赘述。在图16所示的正视图中,前级放电模组410的针状电极412和后级放电模组420的针状电极422在oy轴上的投影错位,也即是,上下两个放电模组相对应的针状电极在横向上处于不同位置。在图17所示的侧视图中,前级放电模组410的相应针状电极412和后级放电模组420的相应针状电极422在ox轴上的投影错位,也即是,上下两个放电模组相对应的针状电极在前后方向上也处于不同位置。在图18所示的俯视图中,前级放电模组410的针状电极412和后级放电模组420的针状电极422在ox方向和oy方向上均错位布置。由此,离子风发生装置产生的离子风可在其出风面内均匀分布,以在低电压、低电场强度、低功率的情况下实现柔和、均匀和大风量的送风。也就是说,每两个沿出风方向相邻的放电模组的针状电极均相互错位,可填补每个放电模组的多个针状电极之间的间隙。由此,可在网状电极的整个区域内形成比较均匀的离子风,提升了整体的送风量。进一步地,多个放电模组的针状电极在离子风发生装置的出风面内所形成的每组彼此相邻的三个针状电极投影均形成等边三角形,以确保离子风发生装置产生的离子风分布更加均匀。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称的“上”、“下”、“内”、“外”、“竖直”、“水平”、“前”、“后”等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是以空调室内机1的实际使用状态为基准而言的,这些用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