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节能电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16888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提出一种超节能电散热器,属生活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燃煤是造成严重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在环北京地区大规模建设禁煤区,以缓解供暖燃煤产生的污染。电供暖是清洁环保的供暖方式,由于电价高,电供暖费用高,造成电供暖难以推广使用。为此本设计一种高效节能的超节能电散热器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一种超节能电散热器由散热体、储热箱和加热元件组成。散热体的结构为选择扣合式铝合金散热片,扣合式铝合金散热片分为內片和外片,內片的宽度为20~200mm,厚度为20~200mm,长度为100~2000mm,扣合式铝合金散热片的内片有中心孔,孔的直径为10~60mm,在中心孔中插入一根直径为10~60mm的铜管或钢管,铜管或钢管的长度要大于扣合式铝合金散热片的长60~200mm。制作联箱管,用一根直径为20~100mm的铜管或钢管,厚度为1~10mm,两端用相同材质的厚度为1~10mm的铜板或钢板焊接密封,在一侧开一个直径为4~6mm的孔,焊接一根直径4~6mm的铜管;在联箱管上开若干个直径为10~60mm的孔,若干根插入铜管或钢管的扣合式铝合金散热片的中心管插入联箱管3~5mm处焊接密封,通过直径4~6mm的铜管向散热体内注入50~2000ml的发热物质,发热物质的成分为:(重量百分比)40%的丙三醇+30%的乙二醇+6%的ptfe乳液+10%丙酮+6%的纳米碳粉+8%金属汞;发热物质的制作方法为:在高温负压容器中,在2000pa的环境下,将(重量百分比)用10%的丙酮加入40%的丙三醇中高速搅拌20分钟后加入30%的乙二醇;将8%的金属汞加入6%的ptfe乳液中,高速搅拌30分钟后加人6%的纳米碳粉末;将两种溶液混合后高速搅拌30分钟,将容器环境达到600pa,升温到600度,30分钟后向容器中通入氩气,氩气的通入量至容器达到1500pa至,60分钟后,容器降温至室温,混合溶液取出即为发热物质。加入发热物质后,加工至600pa焊接密封,制成散热体;

储热箱是用1~10mm的铜板或钢板做一个长方体的容器,容器长100~2000mm,宽30~600mm,高30~800mm;容器的两侧用1~10mm厚的铜板或钢板焊接密封,在一侧开一个直径10~20mm的孔,在容器的上面开若干个10~60mm的孔,孔的数量和联箱管开的孔的数量相同;将散热体若干根铜管或钢管插入储热箱的孔中,插入深度20~200mm后焊接密封;通过侧面开的直径10~20mm的孔向储热箱内注入占储热箱容积95%的导热油。加热元件为电加热管,功率为20~3000w,长度80~1800mm,通过直径10~20mm的孔插入到储热箱中密封;扣合式铝合金散热片的外片长度大于扣合式铝合金散热片的內片,将外片扣在內片上;在散热体的两侧安装两个方杠,其作用是安装开关等电器元件和支架,安装上帽。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发明提出一种超节能电散热器,其特点是加热效率达到454.5%,比目前的电采暖设备节能90%,已经实现规模化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选择6片85×100型扣合式铝合金散热片,片厚0.6mm,内片长的520mm,中心管内径20mm。铜管壁厚1mm,直径20mm,长度620mm;将铜管插入扣合式铝合金散热片的孔内,一头20mm,另一头800mm。联箱管的直径40mm,壁厚2mm,长度566mm,材质紫铜;联箱管的两端用3mm铜板焊接,一端开一个直径4mm的孔,焊接一根直径4mm壁厚1mm,长40mm的铜管,通过该铜管向散热体内注入260ml的发热物质,成分为:(重量百分比)40%的丙三醇+30%的乙二醇+6%的ptfe乳液+10%丙酮+6%的纳米碳粉+8%金属汞,加入发热物质后加工至600pa焊接密封。在联箱管上开6个直径20mm的孔,将扣合式铝合金的中心管焊接在联箱管上,将6片扣合式铝合金散热片连接在一起。

用厚3mm的钢板焊接一个长566mm宽40mm,高80mm的容器,两端用5mm钢板焊接密封,在一端开一个16mm的孔,在储热箱的上面开6个直径20mm的孔,将扣合式铝合金的中心管插入储热箱中60mm,焊接密封。通过16mm的孔向储热箱内注入1500ml导热油,安装一根220w的电加热管后密封。通过联箱管上4mm的孔向散热体内注入工质后加工至700帕密封。通电后电加热管将储热箱中的导热油加热,导热油激活散热体内的工质工作,散热体散热,在25平米的标准建筑房间内达到供暖设计规范要求。每平米输入功率仅为8.8w,热效率达到454.5%。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一种超节能电散热器,该超节能电散热器由散热体、储热箱和电热元件组成。在25平方米的符合国家住建部要求的三步节能建筑房间中,输入功率220W,既可以达到国家冬季供暖设计规范要求的温度。热效率达到454.5%。

技术研发人员:陈有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有孝
技术研发日:2016.11.11
技术公布日:2018.05.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