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速冻冻干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4596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低温速冻冻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循环回路、速冻/冻干循环回路、解吸干燥循环回路,其中:

所述制冷循环回路包括压缩机单元、第一换热器、空气冷却器、第二换热器、节流元件、第三换热器及连接管道,所述压缩机单元的高压制冷剂出口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制冷剂高压入口,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制冷剂高压出口连接所述空气冷却器的入口,所述空气冷却器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高压制冷剂入口,所述第二换热器的高压制冷剂出口连接所述节流元件的制冷剂高压入口,所述节流元件的制冷剂低压出口连接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制冷剂入口,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制冷剂出口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制冷剂低压入口,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制冷剂低压出口连接所述压缩机单元的低压入口以形成所述制冷循环回路;

所述速冻/冻干循环回路包括依次管道连接的循环风机、干燥室、第三阀门、所述第三换热器、第四阀门及连接管道,低温低含湿量空气A1经所述循环风机后形成空气B1,在所述干燥室内吸收空气B1中物料水分形成湿空气C1、所述湿空气C1经所述第三阀门形成空气D1,经气固分离后,并从所述第三换热器内降温形成低含湿量低温空气E1,并经第四阀门(V4)后形成低温低含湿量空气A1完成所述速冻/冻干循环回路;

所述解吸干燥循环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所述循环风机、所述干燥室、第二阀门、第四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阀门及连接管道,高温空气A2经所述循环风机形成B2,在所述干燥室内吸收所述高温空气A2中的结合水形成湿空气C2,所述湿空气C2经所述第二阀门后在所述第四换热器内完成空气状态H到I的气水分离和降温过程并形成空气D2,再由所述空气D2经所述第三换热器至形成空气E2、所述空气E2经所述第四换热器后形成空气F、所述空气F经所述第一换热器形成空气G,所述空气G经所述第一阀门后形成所述高温空气A2完成所述解吸干燥循环回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速冻冻干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电性连接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的开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速冻冻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换热器还管道连接有第一分离器,在空气状态由H到I过程中,先在所述第四换热器中初步冷却,再经过所述第一分离器气液分离后,形成的气相进入所述第四换热器中进一步冷却至空气状态I,形成的液相经所述第一分离器的液相出口排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速冻冻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换热器还管道连接有第二分离器S,所述空气D1先经过所述第二分离器进行气固分离后,形成的气相进入所述第三换热器,降温形成所述低含湿量低温空气E1,形成的固相水经所述第二分离器的固相出口排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速冻冻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换热器还包括蓄冷材料,所述蓄冷材料包括相变蓄冷材料和非相变蓄冷材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温速冻冻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蓄冷材料为相变温度在-60℃~-100℃内的固液相变材料,包括八甲基三硅氧烷、十甲基四硅氧烷、十二甲基五硅氧烷、十四甲基六硅氧烷、正丙基环己烷、乙烯基甲苯、丁基苯、仲丁基苯、邻甲基异丙基苯、对甲基异丙基苯、乙酸己酯、戊酸丁酯、全氟己烷、2H-全氟戊烷、3H-全氟戊烷和或者全氟-2-甲基-3-戊酮中至少一种,所述非相变材料为不锈钢或者铝。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速冻冻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换热器及第四换热器之间还设置有辅助加热器。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