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灶及其装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319660发布日期:2019-08-03 10:20阅读:660来源:国知局
燃气灶及其装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炊具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燃气灶及其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的燃气灶的装配过程如下:首先,将炉头组件固定在底壳上;其次,将玻璃面板放置于底壳的上表面;最后,将承液盘装配在炉头组件上并进行固定,通过承液盘固定在炉头组件上,以压紧玻璃面板。为了进一步限制玻璃面板出现移位,在炉头和承液盘之间还会增设一个隔离板来限制玻璃在装配后移位。但实际上,为了保证装配性,各个部件在设计时均会预留公差,因此在装配后例如运输过程中还是会出现玻璃面板移位的现象,降低了客户满意度。

因此,目前需要解决燃气灶装配后玻璃面板移位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气灶,该燃气灶中的玻璃面板即使在运输或者跌落时也不会出现移位现象。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气灶的装配方法,通过该装配方法装配出的燃气灶中,玻璃面板不会出现移位现象,使得客户满意度提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气灶,该燃气灶包括底壳、设置在所述底壳上的炉头组件、以及套设在所述炉头组件上的玻璃面板和承液盘,该承液盘设置在所述玻璃面板的上面,其中,所述燃气灶还包括套设固定在所述炉头组件上的隔离板,该隔离板形成有周向延伸的第一胶粘层,所述玻璃面板的下表面通过所述第一胶粘层与所述隔离板粘接。

优选地,所述隔离板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侧壁和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的水平板,该水平板的内侧端连接在所述第一侧壁的底端,所述第一侧壁沿径向方向隔离所述炉头组件和所述玻璃面板。

优选地,所述隔离板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水平板的外侧端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所述水平板以及所述第二侧壁形成为第一胶槽,该第一胶槽朝向所述玻璃面板开放,所述第一胶粘层形成在所述第一胶槽上。

优选地,所述隔离板的所述第一侧壁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侧壁的高度,所述第二侧壁的顶部表面与所述玻璃面板的下表面接触。

优选地,所述承液盘的外边缘沿圆周方向形成有第二胶槽,该第二胶槽朝向所述玻璃面板开放且涂覆有胶粘剂以形成第二胶粘层,所述玻璃面板的上表面通过所述第二胶粘层与所述承液盘粘接。

优选地,所述承液盘的内侧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炉头组件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燃气灶的装配方法,所述燃气灶包括底壳、炉头组件、玻璃面板、承液盘以及隔离板,所述装配方法包括:将所述炉头组件固定在所述底壳上;在所述隔离板的第一胶槽中涂覆胶粘剂以形成第一胶粘层并将形成有所述第一胶粘层的所述隔离板套设于所述炉头组件上;或者,将所述隔离板套设于所述炉头组件上并在所述隔离板的第一胶槽中涂覆胶粘剂以形成第一胶粘层;将所述玻璃面板套设在所述炉头组件上并通过所述第一胶粘层与所述隔离板粘接;将所述承液盘放置于所述玻璃面板的上表面并套设且固定在所述炉头组件上。

本发明又提供另一种燃气灶的装配方法,所述燃气灶包括底壳、炉头组件、玻璃面板以及承液盘,所述装配方法包括:将所述炉头组件固定在所述底壳上;将所述玻璃面板套设在所述炉头组件上并放置于所述底壳上;在所述承液盘的第二胶槽中涂覆胶粘剂以形成第二胶粘层;将形成有第二胶粘层的所述承液盘套设在所述炉头组件上并放置于所述玻璃面板的上表面,所述玻璃面板的上表面通过所述第二胶粘层与所述承液盘粘接。

本发明再提供另一种燃气灶的装配方法,所述燃气灶包括底壳、炉头组件、玻璃面板、承液盘以及隔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方法包括:将所述炉头组件固定在所述底壳上;在所述隔离板的第一胶槽中涂覆胶粘剂以形成第一胶粘层并将形成有所述第一胶粘层的所述隔离板套设于所述炉头组件上;或者,将所述隔离板套设于所述炉头组件上并在所述隔离板的第一胶槽中涂覆胶粘剂以形成第一胶粘层;将所述玻璃面板套设在所述炉头组件上并通过所述第一胶粘层与所述隔离板粘接;在所述承液盘的第二胶槽中涂覆胶粘剂以形成第二胶粘层;将形成有第二胶粘层的所述承液盘套设且固定在所述炉头组件上并放置于所述玻璃面板的上表面,所述玻璃面板的上表面通过所述第二胶粘层与所述承液盘粘接。

优选地,将所述承液盘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炉头组件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玻璃面板粘接在固定设置于炉头组件上的隔离板上,即,所有结构都是相互固定连接,因此玻璃面板不会再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移位,从而能够提高燃气灶整体的客户满意度。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燃气灶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燃气灶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燃气灶中的隔离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燃气灶的分解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底壳 20 炉头组件

30 玻璃面板 40 承液盘

41 螺栓孔 42 第二胶槽

50 隔离板 51 第一侧壁

52 水平板 53 第二侧壁 54 第一胶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竖直方向”指的是燃气灶安装于厨房时的高度方向,“径向方向”指的是与竖直方向垂直的方向(即,水平方向),本发明的燃气灶的玻璃面板、承液盘、隔离板等的板面均沿径向方向延伸,这些构件上均设置有用于套设在炉头组件的安装孔,且炉头组件的边缘一般为圆形轮廓,因此将所有构件的板面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方向命名为径向方向。

以下,参照图1至图4,将详细介绍本发明提供的燃气灶。

燃气灶作为炊具设备,一般包括底壳10、设置在底壳10上的炉头组件20、以及套设在炉头组件20上的玻璃面板30和承液盘40,其中,玻璃面板30和承液盘40的板面上均设置有安装孔以套设在炉头组件20上。

具体地,底壳10作为燃气灶的支撑结构,一般安装于厨房的墙壁上,其一般是箱体结构,上部可以全部开放,也可以局部开放。

炉头组件20作为炊事作业的主要构件,其如图1所示地突出于所述底壳10的上表面设置,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内设在底壳10的内部。

玻璃面板30是用于封装燃气灶的上部的构件,玻璃面板30上会设置有安装孔,玻璃面板30通过该安装孔套设于炉头组件20,并且当底壳10为上部局部开放的结构时,玻璃面板30可以设置在底壳10的上表面,当底壳10位上部全部开放的结构时,玻璃面板30可以固定在底壳10的侧壁内表面上,玻璃面板30的具体的固定结构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设置。

承液盘40上也设置有安装孔以套设在炉头组件20上且整个板面设置在玻璃面板30的上面,并且承液盘40的安装孔侧的板面需要固定在炉头组件20上,作为一个例子,如图1和图1和图4所示,承液盘40的安装孔侧的板面上周向布置有多个螺栓孔41,承液盘40通过螺栓固定在炉头组件20上,由此挤压承液盘40局部变形,以能够压紧玻璃面板30,但是承液盘40在炉头组件上的固定方式不限于此,承液盘40也可以通过粘接等其他方式固定在炉头组件20上。

在上述结构基础上,如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燃气灶还包括套设固定在炉头组件20上的隔离板50,该隔离板50的板面上也设置有安装孔,通过该安装孔套设在炉头组件20上,并且通过螺栓或粘接等方式固定在炉头组件上。另外,该隔离板50上形成有周向延伸的第一胶粘层,更具体地,在隔离板50的外侧端上形成有第一胶粘层,玻璃面板30的下表面通过第一胶粘层与隔离板50粘接。

第一胶粘层的胶粘剂可以采用有机胶粘剂,可以是如α-氰基丙烯酸酯等的热塑性胶粘剂、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等的热固性胶粘剂。但本发明不限定采用的粘接剂的种类,也可以是橡胶类的胶粘剂,只要能够牢固地粘接玻璃面板30和隔离板50即可。

通过在隔离板50上设置第一胶粘层,玻璃面板30粘接固定在隔离板50,且该隔离板50又固定设置在炉头组件20上,从而所有结构都是固定连接,因此玻璃面板30不会再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移位,从而能够提高燃气灶整体的客户满意度。

对于隔离板50的具体结构,本发明不做特殊限制,本发明提供如下的优选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隔离板50包括平板部(未标记)、第一侧壁51以及水平板52。平板部用于固定在炉头组件20上。该平板部的外边缘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侧壁51,该第一侧壁51沿径向方向隔离炉头组件20和玻璃面板30,使得玻璃面板30不能与炉头组件20接触。另外,水平板52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该水平板52的内侧端连接在第一侧壁51的底端,第一胶粘层就可以设置在该水平板52上。

在此基础上,为了使胶粘剂更好地设置于隔离板50,如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燃气灶的隔离板50还包括连接在水平板52的外侧端的第二侧壁53,第一侧壁51、水平板52以及第二侧壁53形成为第一胶槽54,该第一胶槽54朝向玻璃面板30开放,第一胶粘层形成在第一胶槽54上。

进一步地,隔离板50的第一侧壁51的高度大于第二侧壁53的高度,第二侧壁53的顶部表面与玻璃面板30的下表面接触。由此,玻璃面板30的安装孔的内壁可以抵接在第一侧壁51上,并且玻璃面板30的下表面与第二侧壁53接触的同时,与第一胶粘层粘接。

另外,为了更加提高玻璃面板30的连接稳定性,如图1、图2以及图4所示,承液盘40的外边缘沿圆周方向也可以形成有第二胶槽42,该第二胶槽42朝向玻璃面板30开放且涂覆有胶粘剂以形成第二胶粘层,玻璃面板30的上表面通过第二胶粘层与承液盘40粘接。置于第二胶粘层的胶粘剂,可以采用如上所述的与第一胶粘层相同的胶粘剂,也可以采用不同的胶粘剂,只要能够牢固得粘接玻璃面板30和承液盘40即可。

如上所述的本发明提供的优选燃气灶,由于玻璃面板30的下表面通过第一胶粘层与隔离板50粘接,进一步地玻璃面板30的上表面通过第二胶粘层与承液盘40粘接,从而玻璃面板30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发生移位现象,从而能够保持产品完整性,能够提高客户满意度。

下面,本发明还提供三种燃气灶的装配方法,将逐一进行详细说明。

方法一:

第一种燃气灶的装配方法提供的燃气灶包括底壳10、炉头组件20、玻璃面板30、承液盘40以及隔离板50。

该燃气灶的装配方法如下。

步骤一:将炉头组件20固定在底壳10上,炉头组件20可以是突出于底壳10的上表面设置,也可以是设置在底壳10的内部。

步骤二:在隔离板50的第一胶槽54中涂覆胶粘剂以形成第一胶粘层,并将形成有第一胶粘层的隔离板50套设于炉头组件20上。或者,可以先将隔离板50套设于炉头组件20上,之后在隔离板50的第一胶槽54中涂覆胶粘剂以形成第一胶粘层。不管是在隔离板上涂胶后将隔离板套设在炉头组件上,还是将隔离板套设于炉头组件上后涂胶,均无需单独的消耗胶粘剂固化的时间,胶粘剂涂覆于隔离板50之后,胶粘剂将在装配过程中自行固化。另外,胶粘剂可以选择上面说明的种类,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三:将玻璃面板30套设在炉头组件20上并通过第一胶粘层与隔离板50粘接。

步骤四:将承液盘40放置于玻璃面板30的上表面并套设且固定在炉头组件20上,具体地,承液盘40可以通过螺栓固定在炉头组件20上。

通过上述装配方法,玻璃面板30能够与形成有第一胶粘层的隔离板50粘接固定,从而不会发生玻璃面板30移位的现象。

方法二:

第二种燃气灶的装配方法提供的燃气灶包括底壳10、炉头组件20、玻璃面板30以及承液盘40。

该燃气灶的装配方法如下。

步骤一:将炉头组件20固定在底壳10上,炉头组件20可以是突出于底壳10的上表面设置,也可以是设置在底壳10的内部。

步骤二:将玻璃面板30套设在炉头组件20上并放置于底壳10上。

步骤三:在承液盘40的第二胶槽42中涂覆胶粘剂以形成第二胶粘层。

步骤四:将形成有第二胶粘层的承液盘40套设在炉头组件20上并放置于玻璃面板30的上表面,玻璃面板30的上表面通过第二胶粘层与承液盘40粘接。另外,胶粘剂可以选择上面说明的种类,在此不再赘述。

在该装配方法中,胶粘剂在装配过程中自行固化,从而无需单独消耗胶粘剂固化的时间,而且玻璃面板30通过第二胶粘层与承液盘40粘接固定,从而也不会发生玻璃面板移位的现象。

方法三:

第三种燃气灶的装配方法提供的燃气灶包括底壳10、炉头组件20、玻璃面板30、承液盘40以及隔离板50。

该燃气灶的装配方法如下。

步骤一:将炉头组件20固定在底壳10上,炉头组件20可以是突出于底壳10的上表面设置,也可以是设置在底壳10的内部。

步骤二:在隔离板50的第一胶槽54中涂覆胶粘剂以形成第一胶粘层并将形成有第一胶粘层的隔离板50套设于炉头组件20上;或者,将隔离板50套设于炉头组件20上并在隔离板50的第一胶槽54中涂覆胶粘剂以形成第一胶粘层。

步骤三:将玻璃面板30套设在炉头组件20上并通过第一胶粘层与隔离板50粘接。

步骤四:在承液盘40的第二胶槽42中涂覆胶粘剂以形成第二胶粘层。

步骤五:将形成有第二胶粘层的承液盘40套设且固定在炉头组件20上并放置于玻璃面板30的上表面,具体地,承液盘40通过螺栓固定在炉头组件20上,此时玻璃面板30的上表面通过第二胶粘层与承液盘40粘接。

第三种燃气灶的装配方法是玻璃面板30的下表面通过第一胶粘层与隔离板50粘接固定,玻璃面板30的上表面通过第二胶粘层与隔离板50粘接固定,从而玻璃面板30的连接稳定性非常优异,不会出现玻璃面板30移位的现象,能够提高客户满意度。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