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供暖器发热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9067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供暖器发热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暖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电供暖器发热组件。



背景技术:

供暖器是指用于取暖的设备。供暖器有多种,最常见的电供暖器是以电为能源进行加热供暖的取暖设备,也可叫做电采暖器。可广泛用于住宅、办公室、宾馆、商场、医院、学校、火车车厢等移动供暖、简易活动房等各类民用与公共建筑。

例如,在专利104748198A中提到了一种供暖器发热片,包含一第一定位杆和一第二定位杆,所述的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之间设有第一发热层和第二发热层,所述的第一发热层和第二发热层由若干发热片组成,所述的发热片上设有一固定端和一发热端,所述的发热片为薄片状“T”形结构,所述的发热片由铝制成。

上述供暖器发热片将薄片结构的发热片组合成双层结构的空间立体形状,热量产生后会被及时导走,整个发热片发热迅速且持久。但是,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其散热较快,因此在断电后,温度会快速下降,保温效果不好,而且快速升温,还可能会对周围的人造成烫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散热慢、保温效果好的电供暖器发热组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供暖器发热组件,其创新点在于:包括一对铸铁壳体,且两个铸铁壳体合并后其内部共同形成容加热元件放入的U形空腔,加热元件置于该U形空腔内,并通过线路与电路控制板相连,在铸铁壳体的外端沿着铸铁壳体的长轴方向均匀分布有数道散热翅片,且两个铸铁壳体上的散热翅片交错分布,在铸铁壳体的四周均具有螺栓连接孔。

进一步的,所述铸铁壳体上容纳加热元件放入的空腔一共有两个,同时在空腔内分别放置有一加热元件,且两个加热元件的功率相异。

进一步的,所述铸铁壳体上还设置有弧形隔热孔,所述隔热孔一共有四个,分别位于螺栓安装孔与U形空腔之间,并与螺栓安装孔一一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包覆加热元件壳体设计为铸铁件,利用铸铁件散热慢的特性,一方面,可以有效的减缓铸铁加热单元向外传递热量的速度,避免快速升温对周围的人造成烫伤,另一方面,在断电后,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温效果。

在铸铁壳体内设置有两个容加热元件放置的空腔,同时在两个空腔内放置有两个功 率不同的加热元件,每个发热体有两组发热管,分别设置大小不同的功率,用来选择600W/1000W/1600W和800W/1200W/2000W功率,从而可根据不同的工况选择需要使用到的加热元件,方便调节。

利用隔热孔的设置,可以有效的避免加热元件直接对固定铸铁壳体用的螺栓,增加了加热元件距离螺栓的加热路径,减少加热元件对螺栓的影响,增加了螺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供暖器发热组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供暖器发热组件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供暖器发热组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的示意图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电供暖器发热组件包括铸铁壳体3、加热元件4及散热翅片2。

铸铁壳体3一共有两个,且对半设置,在两个铸铁壳体3合并后其内部共同形成容加热元件2放入的U形空腔,加热元件2置于该U形空腔内,并通过线路与电路控制板相连。

在铸铁壳体3上容纳加热元件2放入的空腔一共有两个,同时在空腔内分别放置有一加热元件2,且两个加热元件2的功率相异。通过放置两个功率不同的加热元件2,在进行加热取暖时,可根据现场不同的工况选择需要使用到的加热元件2。

在铸铁壳体3的外端沿着铸铁壳体3的长轴方向均匀分布有数道散热翅片2,且两个铸铁壳体3上的散热翅片2交错分布,如图3所示。

在铸铁壳体3的四周均具有螺栓连接孔,两个铸铁壳体3的四周分别通过螺栓1拧紧固定,同时在铸铁壳体3上还设置有弧形隔热孔5,如图2所示,隔热孔5一共有四个,分别位于螺栓安装孔与U形空腔之间,并隔热孔5与螺栓安装孔一一对应。利用隔热孔5的设置,可以有效的避免加热元件2直接对固定铸铁壳体用的螺栓1,增加了加热元件2距离螺栓1的加热路径,减少加热元件2对螺栓1的影响,增加了螺栓1的使用寿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