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铜粉的烘干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2309阅读:6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粉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铜粉的烘干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铜粉生产工艺主要有电解法和雾化法两种,其中雾化法分为水雾化法和气雾化法,利用雾化法来生产铜粉,在铜材被中频炉熔化、雾化生成铜粉后,需要用烘干设备对铜粉进行烘干处理。由于盘式烘干机是在间歇搅拌传导烘干器的基础上,综合了一系列先进技术,经过不断改进而研制开发的一种多层固定空心加热圆形载料盘、转耙搅拌、立式连续的以热传导为主的烘干设备,与传统烘干设备相比,具有热效率高、能耗省、烘干均匀、产品质量好、占地小、附属设备少、污染少、生产连续、操作方便和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因此,现在的生产、加工铜粉以及对于一些堆积密度小且易飞扬粉状物料或对温度变化要求较高具有热敏性物料的连续烘干,多采用盘式传导换热烘干机均采用盘式烘干机对铜粉进行烘干处理。盘式烘干机是将物料由上部加入到第一层加热盘上,烘干机由从上到下多层加热盘和中部立轴组成,加热盘直径不等,在立轴上于每层加热盘上部装有形状各异的刮板,第一层物料在转动立轴的刮板作用下,落到第二层加热盘上进行传导换热实现该层的质热传递后,再由刮板刮下进入第三层加热盘,每层都重复此过程,最后,由最下层加热盘的出料口产出合格的烘干产品。目前,市场上的盘式烘干机,它包括烘干塔,所述烘干塔上部设有进料口,烘干塔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烘干塔内部设有搅拌系统,所述搅拌系统包括若干翻转盘,所述烘干塔的一侧还设有用于烘干烘干塔内物质的加热系统;为了防止烘干塔内的细小颗粒的铜粉被烘干后,从进料口飞出或在出料口排出后飘散在车间,在所述烘干塔的顶端设置了用于吸收烘干塔内细小铜粉的旋风分离器。这种盘式烘干机虽然能够利用盘式烘干剂特点,烘干出合格的铜粉,而且热效率高、烘干均匀、操作方便,但是,由于所述的旋风分离器在吸收烘干塔内的细小铜粉时,会顺带将烘干塔内的高温空气一并带走,这样不仅给所述加热系统增加了负担,而且浪费资源;此外,传统的盘式烘干机都是采用单个热源的方式,使所述烘干设备的烘干效果差、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铜粉的烘干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铜粉的烘干设备,包括烘干箱、加热箱、循环泵、油管和余热管;所述烘干箱上部设有进料口,所述加热箱设置在烘干箱顶部,所述烘干箱内部设有若干翻转盘,所述翻转盘内部均设置有油管,所述油管在烘干箱外部的部分套有余热管,所述加热箱,循环泵,油管连接形成烘干设备的加热系统;所述烘干箱顶部设有电控打开阀与所述余热管导通,所述烘干箱侧壁设置有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均固定于电控打开阀下方,所述电控打开阀,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通过导线与设置在烘干箱侧壁的控制显示装置连接,所述烘干箱内部设置有两个静电极板,一个静电极板设置在烘干箱顶端,另一个静电极板设置在烘干箱底部位置,将烘干箱内腔底部分隔出储料箱;所述静电极板通过导线与设置在烘干箱侧壁的高压电源相连,上侧静电极板在所述电控打开阀对应位置设置有透气孔,下侧静电极板上设置有阀门,所述储料箱设置有出料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余热管的管壁的管壁,储料箱顶部以及烘干箱外侧壁均包裹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由保温棉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余热管的管壁均匀设置透气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翻转盘采用双层极板结构中间设有绝缘介质,上下静电极板通过导线与控制显示装置用于外接的正负电极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若干油路循环加热,烘干效果明显;智能监测烘干箱中的温度和湿度,实现智能控制;利用烘干箱中产生的余热水蒸气用于回油管的外部保温,节约能源;利用静电场收集烘干后的铜粉,干净彻底;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铜粉的烘干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1-烘干箱,2-入料口,3-加热箱,4-油管,5-高压电源,6-控制显示装置,7-电控打开阀,8-翻转盘,9-余热管,10-静电极板,11-阀门,12-湿度传感器,13-温度传感器,14-出料口,15-循环泵,16-储料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用于铜粉的烘干设备,包括烘干箱1、加热箱3、循环泵15、油管4和余热管9;所述烘干箱1上部设有进料口2,所述加热箱3设置在烘干箱1顶部,所述烘干箱1内部设有若干翻转盘8,所述翻转盘8内部均设置有油管4,所述油管4在烘干箱外部的部分套有余热管9,所述余热管9的管壁均匀设置透气孔,所述加热箱3,循环泵15,油管4连接形成烘干设备的加热系统;所述烘干箱1顶部设有电控打开阀7与所述余热管9导通,所述烘干箱1侧壁设置有湿度传感器12和温度传感器13,所述传感器均固定于电控打开阀7下方,所述电控打开阀7,温度传感器13,湿度传感器12通过导线与设置在烘干箱侧壁的控制显示装置6连接,所述烘干箱内部设置有两个静电极板10,一个静电极板10设置在烘干箱顶端,另一个静电极板10设置在烘干箱底部位置,将烘干箱1内腔底部分隔出储料箱16;所述静电极板10通过导线与设置在烘干箱侧壁的高压电源5相连,上侧静电极板10在所述电控打开阀7对应位置设置有透气孔,下侧静电极板10上设置有阀门11,所述储料箱设置有出料口14,所述余热管9的管壁的管壁,储料箱16顶部以及烘干箱外侧壁均包裹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由保温棉构成;所述翻转盘8采用双层极板结构,中间设有绝缘介质,且内部穿有油管4;上下静电极板10通过导线与控制显示装置6用于外接的正负电极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铜粉由入料口2进入,关闭入料口2和电控打开阀7和阀门11,利用翻转盘翻转,使得铜粉均匀覆盖在每一个翻转盘上,利用油管加热系统对翻转盘加热,设置在烘干箱内的温度传感器13和湿度传感器12实时将数据传送到控制显示器中,当烘干塔内的温度和湿度达到一定值时,电控打开阀7打开,烘干箱中的水蒸气通过电控打开阀7进入余热管,对回油管4保温,随着烘干箱中油管的持续加热,水蒸气全部进入余热管,水蒸气通过余热管管壁的透气孔排出大气,或汽化成水从透气孔流出。经过一段时间加热,当湿度传感器传来的湿度数值达到一定小时(说明铜粉已经被烘干),并使翻转盘的双层电极板通电,翻转盘上表面连接正极,覆盖在翻转盘上面的铜粉带上正电荷,翻转盘翻转后带电铜粉落下,同时控制显示器打开开关使静电极板10通电,上侧静电极板10连接电源正极, 下侧静电极板10连接电源负极,形成静电场,带电铜粉在电场作用下向下移动聚集在下侧静电极板10后,关闭电源打开阀门11铜粉进入储料箱。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