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冷水冷中冷于一体的高效集成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5123阅读:637来源:国知局
油冷水冷中冷于一体的高效集成换热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散热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油冷水冷中冷于一体的高效集成换热器。



背景技术:

散热器是风电、冶金、化工、矿山、轻工及重工等行业中普遍使用的冷却设备。利用冷却器可使具有一定温差的两种流体介质实现热交换,从而达到降低温度的效果,保证发热设备正常运行的目的。

冷却器按冷却方式可分为空冷、水冷和油冷,现有的冷却器大多结构单一,一般采用上述三种冷却方式中的一种来设计冷却器,这种冷却方式单一的冷却器可以满足大部分场合的使用, 但是一些对于冷却效果有特殊要求的设备, 这种单一冷却方式的冷却器往往不能满足使用要求;也有一些冷却器生产厂家对组合式冷却器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但是从目前来看,其产品大多结构复杂, 导致后续使用维护成本较高。目前,市面上也存在一些功能集合的散热器,但是结构布局不尽合理,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油冷水冷中冷于一体的高效集成换热器,该散热器适用范围广,能有效降低使用成本。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油冷水冷中冷于一体的高效集成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水冷却器,中冷器横向设置于所述油水冷却器后表面上部位置,油水冷却器包括纵向并排布置的油冷却器与水冷却器,所述油冷却器与水冷却器两者表面中间位置开设吸风口,在吸风口的边缘固定导风罩,所述导风罩呈外口小、内口大的圆锥台状,所述油水冷却器的后部贴合设置防尘网,油水冷却器的底部顶角位置设置用于连接的底角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冷器的进口和出口分别置于油水冷却器沿宽度方向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尘网通过固定板压紧于油水冷却器的背部,固定板通过螺栓、第一垫圈、第二垫圈及蝶形螺栓紧固连接于油水冷却器后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油冷却器的上部设置油冷进口,下部设置油冷出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冷却器的前端表面上部设置水冷进口,水冷却器的前端表面下部设置水冷出口。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产品针对现有冷却器功能单一的问题而开发设计,可以广泛应用于多种场合,适用范围广,有效降低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后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3中,包括油水冷却器1、油冷却器1-1、油冷进口1-11、油冷出口1-12、水冷却器1-2、水冷进口1-21、水冷出口1-22、导风罩2、蝶形螺栓3、螺栓4、第一垫圈5、第二垫圈6、固定板7、防尘网8、底角板9等。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油冷水冷中冷于一体的高效集成换热器,包括油水冷却器1,中冷器10横向设置于所述油水冷却器1后表面上部位置,油水冷却器1包括纵向并排布置的油冷却器1-1与水冷却器1-2,所述油冷却器1-1与水冷却器1-2两者表面中间位置开设吸风口,在吸风口的边缘固定导风罩2,所述导风罩2呈外口小、内口大的圆锥台状,所述油水冷却器1的后部贴合设置防尘网8,油水冷却器1的底部顶角位置设置用于连接的底角板9。底角板9上开设连接孔,通过连接孔与待冷却介质的设备相固定。

中冷器10的进口和出口分别置于油水冷却器1沿宽度方向两侧,中冷器10采用横向布置的方式,两侧分别与油冷却器1-1、水冷却器1-2固定连接,对油冷却器1-1、水冷却器1-2两者连接进一步加固,确保连接可靠稳定。

防尘网8通过固定板7压紧于油水冷却器1的背部,固定板7通过螺栓4、第一垫圈5、第二垫圈6及蝶形螺栓3紧固连接于油水冷却器1后部。

油冷却器1-1的上部设置油冷进口1-11,下部设置油冷出口1-12。

水冷却器1-2的前端表面上部设置水冷进口1-21,水冷却器1-2的前端表面下部设置水冷出口1-22。

本实用新型产品将多个冷却功能集成到一个产品上,有效扩大产品的使用范围,降低客户的使用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