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集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9739阅读:550来源:国知局
辐射集热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热器,特别是一种藉由热辐射的方式集热的辐射集热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集热装置大多是应用于太阳能热水系统,一般的集热装置的构结多是以多数金属管构成,金属管的外表受日照能够吸收日光的热能,再藉由热对流的式将热能传递至金属管内填充的工作流体。此系统只能以热对流的方式集热,因此必然要使用工作流体,一般而言,其体积相当庞大而不易于安装。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遂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尽力解决上述的问题点,即成为本发明人改良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藉由热辐射的方式集热的集热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辐射集热器,其包含一导热本体以及一热辐射层。导热本体形成有一聚焦曲面以及一吸热面。热辐射层覆盖在聚焦曲面。

本实用新型的辐射集热器,其热辐射层包含有复数热辐射颗粒,该些热辐射颗粒黏附在聚焦曲面上。热辐射颗粒为石墨烯颗粒、石墨烯碎片、C60奈米碳球或者是氮化硼。

本实用新型的辐射集热器,其导热本体内形成有一腔室,且聚焦曲面位于腔室之内,集热面与聚焦曲面相对配置。导热本体可以呈管状。

本实用新型的辐射集热器,其导热本体可以为一平板。导热本体弯折形成聚焦曲面。

本实用新型的辐射集热器,其吸热面与聚焦曲面相背配置。聚焦曲面的各部分的正向呈聚合配置。聚焦曲面可以包含相互连接的复数子曲面,且相邻接的二子曲面之间存在断差。

本实用新型的辐射集热器能够通过其吸热面藉由热传导、热对流或是热辐射的方式吸热,再通过聚焦曲面上的热辐射层辐射聚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辐射集热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辐射集热器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辐射集热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辐射集热器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辐射集热器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辐射集热器的剖视图。

【主要部件符号说明】

100 导热本体

101 腔室

110 聚焦曲面

111 子曲面

120 吸热面

130 集热面

200 热辐射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辐射集热器,其包含一导热本体100,导热本体100能够吸收热能,导热本体100的一侧凹入而形成有一聚焦曲面110,聚焦曲面110的各部分的正向呈聚合配置,而且在导热本体100的另一侧形成有与聚焦曲面110相背配置的一吸热面120。于本实施例中,导热本体100较佳地是一个扁平状的金属块体,导热本体100聚焦曲面110以及吸热面120分别形成在导热本体100的二面,而且吸热面120较佳地是一个平面。

聚焦曲面110上覆盖有一热辐射层200,热辐射层200可以藉由黏贴、涂布或是镀覆等方式覆盖在聚焦曲面110上。热辐射层200内包含有复数热辐射颗粒,该些热辐射颗粒铺盖于聚焦曲面110上,于本实施例中,热辐射颗粒可以是石墨烯颗粒、石墨烯碎片、C60奈米碳球或者是氮化硼等具有良好热辐射特性的物质。

本实施例的辐射集热器其吸热面120为平面,因此可以藉由接触热传导、热对流或是热辐射的方式吸收热能。由于热辐射颗粒具有良好的热辐射特性,本实施例的辐射集热器能够藉由热辐射颗粒以热辐射的方式将导热本体100所吸入的热能释出。而且热辐射颗粒释出的热能能够朝向聚焦曲面110的聚焦处辐射传递而聚集,于本实施例中其聚焦处为一点,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聚焦处也可以是一线或是一面。

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辐射集热器,其包含一导热本体100,导热本体100能够吸收热能,于本实施例中,导热本体100较佳地是一金属圆管体,因此在导热本体100内形成有一腔室101,腔室101的内壁形成圆管状的聚焦曲面110,而且聚焦曲面110的各部分的正向呈聚合配置。导热本体100的外壁则形成圆管状的吸热面120,而且吸热面120与聚焦曲面110相背配置。

聚焦曲面110上覆盖有一热辐射层200,热辐射层200可以藉由黏贴、涂布或是镀覆等方式覆盖在聚焦曲面110上。热辐射层200内包含有复数热辐射颗粒,该些热辐射颗粒铺盖于聚焦曲面110上,于本实施例中,热辐射颗粒可以是石墨烯颗粒、石墨烯碎片、C60奈米碳球或者是氮化硼等具有良好热辐射特性的物质。

由于本实施例的辐射集热器其吸热面120并非平面,因此较适合藉由热对流或是热辐射的方式吸收热能(例如吸收日光的热能)。由于热辐射颗粒具有良好的热辐射特性,本实施例的辐射集热器能够藉由热辐射颗粒以热辐射的方式将导热本体100所吸入的热能释出。而且热辐射颗粒释出的热能能够朝向聚焦曲面110的聚焦处辐射传递而聚集,于本实施例中其聚焦处为一线,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聚焦处也可以是一点或是一面。

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辐射集热器,其包含一导热本体100,导热本体100能够吸收热能,于本实施例中,导热本体100较佳地是一金属块体,在导热本体100内形成有一腔室101,且腔室101内的一侧的内壁形成一聚焦曲面110,聚焦曲面110的各部分的正向呈聚合配置。聚焦曲面110包含相互连接的复数子曲面111,且相邻接的二子曲面111之间存在断差。腔室101内的另一侧的内壁形成有一集热面130,且集热面130与聚焦曲面110相对配置。导热本体100的外表面形成有一吸热面120,于本实施例例中,吸热面120较佳地为一平面,而且吸热面120与聚焦曲面110相背配置。

聚焦曲面110上覆盖有一热辐射层200,热辐射层200可以藉由黏贴、涂布或是镀覆等方式覆盖在聚焦曲面110上。热辐射层200内包含有复数热辐射颗粒,该些热辐射颗粒铺盖于聚焦曲面110上,于本实施例中,热辐射颗粒可以是石墨烯颗粒、石墨烯碎片、C60奈米碳球或者是氮化硼等具有良好热辐射特性的物质。

本实施例的辐射集热器其吸热面120为平面,因此可以藉由接触热传导、热对流或是热辐射的方式吸收热能。由于热辐射颗粒具有良好的热辐射特性,本实施例的辐射集热器能够藉由热辐射颗粒以热辐射的方式将导热本体100所吸入的热能释出。而且热辐射颗粒释出的热能能够朝向聚焦曲面110的聚焦处辐射传递而聚集,于本实施例中其聚焦处为腔室101另一壁面上的一面区域,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聚焦处也可以是一点或是一线。

本实施例的辐射集热器也可以为开放状而使热辐射层200外露以将热能传递至其它对象,例如应用在图5所示的远红外线治疗机,热辐射层200能够辐射散发热能并且聚集传递至人体患部。

参阅图6,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提供一种辐射集热器,其包含一导热本体100,导热本体100能够吸收热能,于本实施例中,导热本体100较佳地是一金属平板,导热本体100弯折而在导热本体100的一面形成一聚焦曲面110。聚焦曲面110包含相互连接的复数子曲面111,相邻接的二子曲面111之间存在断差,且聚焦曲面110的各部分的正向呈聚合配置。导热本体100的另面则形成一吸热面120,且吸热面120与聚焦曲面110相背配置。

聚焦曲面110上覆盖有一热辐射层200,热辐射层200可以藉由黏贴、涂布或是镀覆等方式覆盖在聚焦曲面110上。热辐射层200内包含有复数热辐射颗粒,该些热辐射颗粒铺盖于聚焦曲面110上,于本实施例中,热辐射颗粒可以是石墨烯颗粒、石墨烯碎片、C60奈米碳球或者是氮化硼等具有良好热辐射特性的物质。

由于本实施例的辐射集热器其吸热面120并非平面,因此较较适合藉由热对流或是热辐射的方式吸收热能(例如吸收日光的热能)。由于热辐射颗粒具有良好的热辐射特性,本实施例的辐射集热器能够藉由热辐射颗粒以热辐射的方式将导热本体100所吸入的热能释出。而且热辐射颗粒释出的热能能够朝向聚焦曲面110的聚焦处辐射传递而聚集,于本实施例中其聚焦处为一点,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聚焦处也可以是一线或是一面。

本实用新型的辐射集热器能够通过其吸热面120藉由热传导、热对流或是热辐射的方式吸热,再通过聚焦曲面110上的热辐射层200辐射聚集。本实用新型的辐射集热器可以将热能聚集传递至其它对象或者聚集保存在辐射集热器本身之内。本实用新型的辐射集热器藉由辐射热传的方式集热省去了储存工作流体所需的空间,因此能够有效缩减体积。再者,本实用新型的辐射集热器也能够同时通过辐射热传及热对流的方式集热,例如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示的管形辐射集热器,其内容腔101可供工作流体通过而能够同时以辐射热传及热对流的方式将导热本体100的热能传递至工作流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其它运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精神的等效变化,均应俱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