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然橡胶干燥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2399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天然橡胶生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天然橡胶干燥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天然橡胶是一种优良的天然高分子弹性材料,在所有橡胶中它不仅具

最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也不依赖于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天然橡胶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是一种不可取代的天然高分子材料。目前,中国的天然橡胶产量已达到80万吨/年。天然橡胶是将从橡胶树获取的田间天然胶乳经絮凝洗涤、脱水、造粒再用热空气干燥等工序加工而成的固体材料。而干燥是决定天然橡胶产品质量和成本高低的关键工序。但是,由于不同季节和不同橡胶树品系树龄的不同,其总固形物(或含水率)、橡胶粒径分布和蛋白质含量都有较大差异。如不能根据不同季节的天然胶乳对生产中的干燥工艺(温度、时间和风量)及时进行设定,将会对天然橡胶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造成较大的波动。目前,所有的生产都是在生产过程中根据经验,对天然橡胶的干燥温度、时间和热风量进行实时调节。从而产生了较多的不合格品和不必要的能量消耗。因此,研发一种能够快速进行试验得出橡胶干燥最佳参数的实验装置具有很大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天然橡胶干燥实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热风供给装置、进风管干燥腔和出风管,所述热风供给装置联通进风管,所述进风管联通干燥腔,所述干燥腔联通出风管,所述进风管上设置风速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干燥腔上设置取样口。包括絮凝腔和搅拌轴,所述絮凝腔内设置搅拌轴,所述絮凝腔的上部设置胶乳进料口和絮凝剂进料口,所述絮凝腔的下部设置出料口。

本实用新型将热风供给装置和干燥腔通过管道连接,对橡胶进行干燥实验,以不断修正不同季节的橡胶干燥条件,获得高质量的橡胶品质,干燥腔由干燥筒和两端的漏斗形端罩构成,能够获得较好的通风效果,干燥筒的上中下部均设置取样口,能够在实验中不断的观察橡胶的干燥情况,进风管和出风管都设置支管连接干燥筒的两端,并在支管上设置闸阀,能通过对闸阀的开关开实现分别先后对干燥筒的两端输入热风,进行依次的干燥,在进风管上设置温度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测量供给热风的参数,以便在实际干燥过程中有良好的数据支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简单的实验便可获得橡胶干燥的最佳参数,指导实际橡胶干燥,具有较强的实用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热器,2-风机,3-进风管,4-干燥筒,5-端罩,6-闸阀,7-出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得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热风供给装置、进风管3干燥腔和出风管7,所述热风供给装置联通进风管3,所述进风管3联通干燥腔,所述干燥腔联通出风管7,所述进风管3上设置风速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干燥腔上设置取样口。

所述干燥腔包括干燥筒4和端罩5,所述干燥筒4两端均连接端罩5,连接处还设置隔网,所述隔网平齐干燥筒4的端面设置,所述干燥筒4上设置取样口,所述端罩5联通进风管3或出风管7。

所述热风供给装置包括电热器1和风机2,所述电热器1的出口联通风机2进口,所述风机2的进口联通进风管3。

所述进风管3分设两条支管分别联通两个端罩5,所述出风管7也分设两条支管分别联通两个端罩5,每条支管上均设置由闸阀6。

所述干燥筒4的轴向竖直设置,其上、中、下部的侧壁上均设置有取样口。

所述端罩5设置为漏斗形端罩,所述漏斗形,的大端连接干燥筒,小端连接进风管3或出风管7。

所述隔网设置为不锈钢隔网。

所述取样口设置为圆形,其直径大小设置为10mm~30mm。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将热风供给装置和干燥腔通过管道连接,对橡胶进行干燥实验,以不断修正不同季节的橡胶干燥条件,获得高质量的橡胶品质,干燥腔由干燥筒4和两端的漏斗形端罩5构成,能够获得较好的通风效果,干燥筒4的上中下部均设置取样口,能够在实验中不断的观察橡胶的干燥情况,进风管3和出风管7都设置支管连接干燥筒4的两端,并在支管上设置闸阀6,能通过对闸阀6的开关开实现分别先后对干燥筒4的两端输入热风,进行依次的干燥,在进风管3上设置温度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测量供给热风的参数,以便在实际干燥过程中有良好的数据支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简单的实验便可获得橡胶干燥的最佳参数,指导实际橡胶干燥,具有较强的实用意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