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2282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空调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空调器的出风方式通常为下侧进风、上侧出风,或者背面进风、正面出风。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无论采用上述的哪一种出风方式,都不能很好的解决在制冷模式中空调器吹出的冷风吹人使人感受差的问题,以及在制热模式中空调器吹出的热风不能有效落地而达不到充分制热的问题。进一步地,现有的空调器也不能有效地控制空调器在纵向空间的出风温度,无法满足室内的不同高度对温度不同需求的要求,造成空调器在制冷和制热过程中室内存在不同温度的温度层,降低了空调器的出风舒适性,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出风舒适性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具有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出风组件,设置于下出风口处以改变下出风口处的出风方向。

进一步地,出风组件包括:支撑架,设置于下出风口处;第一导风组件,第一导风组件沿第一方向可转动地设置于支撑架上以改变下出风口的沿水平方向的出风方向。

进一步地,第一导风组件包括:第一导风连杆,第一导风连杆沿水平方向设置于支撑架上;第一导风叶片,第一导风叶片的一端与第一导风连杆相连接,第一导风叶片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支撑架上,第一导风连杆驱动第一导风叶片转动。

进一步地,第一导风叶片为多个,多个第一导风叶片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出风组件还包括:第二导风组件,第二导风组件沿第二方向可转动地设置于支撑架上以改变下出风口的沿竖直方向的出风方向。

进一步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垂直。

进一步地,第二导风组件位于第一导风组件的外侧。

进一步地,第二导风组件包括:第二导风连杆,第二导风连杆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支撑架上;第二导风叶片,第二导风叶片设置于第二导风连杆上,第二导风连杆驱动第二导风叶片转动。

进一步地,第二导风组件还包括:第三导风连杆,第三导风连杆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支撑架上,第二导风连杆与第三导风连杆相对设置,第二导风叶片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导风连杆上,第二导风叶片的第二端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三导风连杆上。

进一步地,第二导风叶片为多个,多个第二导风叶片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第一驱动器驱动第一导风组件转动,第二驱动器驱动第二导风组件转动。

进一步地,支撑架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边板、第二边板、第三边板、第四边板,第一边板与第三边板相对设置,第二边板与第四边板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边板与第三边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一导风组件的第一安装孔。

进一步地,第二边板与第四边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二导风组件的第二安装孔。

进一步地,支撑架还包括连接板,连接板均与第一边板和第三边板相连接,连接板与第二导风组件可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板上开设有卡槽,连接板通过卡槽与第二导风组件的第二导风叶片相连接。

进一步地,卡槽为多个,多个卡槽沿连接板的轴向设置。

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出风格栅,出风格栅可转动地设置于上出风口处。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空调器包括壳体和出风组件。壳体具有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出风组件设置于下出风口处以改变下出风口处的出风方向。在下出风口处设置出风组件以改变出风口处的出风方向,增加了空调器中下出风口的出风方向的可控性,有效地提高了空调器出风口出风的舒适性,提高了空调器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导风组件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导风组件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的出风组件实施例的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中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1中上出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1中上出风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1中上出风组件的后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1中上出风组件的出风格栅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1中上出风组件的转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图1中上出风组件的导风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图1中上出风组件的下轴承部件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13示出了图1中上出风组件的齿轮盘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壳体;11、上出风口;12、下出风口;

110、上出风部;

111、驱动电机;

112、齿轮盘;

113、滚动轴承;

114、顶盖;

115、上导风板;

116、出风格栅;

117、上轴承架;

118、保持架;

119、下轴承架;

120、轴承底圈;

121、轴承支撑架;

122、导风支架;

123、支撑架;

124、后壳;

125、转轴;

126、导风连杆;

127、上导风电机;

128、轴套;

110a、导风部件;

110b、下轴承部件;

130、进风部件;

134、光电开关;

135、微动开关;

112a、光电检测齿;

112b、啮合齿形;

112c、微动检测筋;

140、装饰板件;

20、出风组件;

21、支撑架;211、第一边板;212、第二边板;213、第三边板;214、第四边板;

22、第一导风组件;221、第一导风连杆;222、第一导风叶片;

23、第二导风组件;231、第二导风连杆;232、第二导风叶片;233、第三导风连杆;

30、第一驱动器;

40、第二驱动器;

50、第一安装孔;

60、第二安装孔;

70、连接板;71、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有可能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结合图1至图1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

如图1和图2所示,该空调器包括壳体10和出风组件20。壳体10具有上出风口11和下出风口12。出风组件20设置于下出风口12处以改变下出风口12处的出风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在下出风口12处设置出风组件以改变出风口处的出风方向,增加了空调器中下出风口12的出风方向的可控性,有效地提高了空调器出风口出风的舒适性,提高了空调器的实用性。

其中,出风组件20包括支撑架21和第一导风组件22。支撑架21设置于下出风口12处。第一导风组件22沿第一方向可转动地设置于支撑架21上以改变下出风口12的沿水平方向的出风方向。这样设置使得下出风口12在第一导风组件22的作用下能够改变下出风口12处水平方向的出风方向,增加了空调器的下出风口12的出风方向在水平方向上的可控性,同时也提高了下出风口12处出风的舒适性。

进一步地,第一导风组件22包括第一导风连杆221和第一导风叶片222。第一导风连杆221沿水平方向设置于支撑架21上,第一导风叶片222的一端与第一导风连杆221相连接,第一导风叶片222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支撑架21上,第一导风连杆221驱动第一导风叶片222转动。这样设置能够进一步地实现下出风口12的出风方向在水平方向上的可控性。

优选地,第一导风叶片222为多个,多个第一导风叶片222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这样设置使得空调器在多个第一导风叶片222的作用下实现左右扫风,即实现在水平方向上改变下出风口12处的出风方向。

如图3所示,为了增加下出风口12处出风方向的多样性,出风组件20还包括第二导风组件23。第二导风组件23沿第二方向可转动地设置于支撑架21上以改变下出风口12的沿竖直方向的出风方向。

优选地,第一导风组件22转动的第一方向与第二导风组件23转动的第二方向相垂直。这样设置能够保证在出风组件的作用下,空调器能够实现全方位的扫风,即空调器能够实现向上、向下、相左以及向右扫风。

其中,第二导风组件23包括第二导风连杆231和第二导风叶片232。第二导风连杆231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支撑架21上,第二导风叶片232设置于第二导风连杆231上,第二导风连杆231驱动第二导风叶片232转动。这样设置能够进一步地实现下出风口12的出风方向在竖直方向上的可控性。

为了避免第一导风叶片222与第二导风叶片232在转动的过程中发生干涉现象,将第二导风组件23设置于第一导风组件22的外侧。当然,在不影响出风方向的控制下,也可以将第二导风组件23设置于第一导风组件22的内侧。

由于第二导风叶片232的轴向是沿水平方向设置的,为了了保证第二导风叶片232在水平方向上的稳定性,第二导风组件23包括第三导风连杆233,第三导风连杆233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支撑架21上,第二导风连杆231与第三导风连杆233相对设置,第二导风叶片232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导风连杆231上,第二导风叶片232的第二端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三导风连杆233上。

优选地,为了使得第二导风叶片232实现导风的过程中具有足够的导风量,将第二导风叶片232设置为多个,多个第二导风叶片232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

为了使得第一导风组件22和第二导风组件23实现单独控制,该空调器还设置了第一驱动器30和第二驱动器40。第一驱动器30驱动第一导风组件22转动,第二驱动器40驱动第二导风组件23转动。

如图4和图5所示,为了将第一导风组件22和第二导风组件23稳固地设置在下出风口12处,该空调器还包括支撑架21,支撑架21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边板211、第二边板212、第三边板213、第四边板214,第一边板211与第三边板213相对设置,第二边板212与第四边板214相对设置。

为了提高第一导风组件22和第二导风组件23安装的稳定性,在第一边板211与第三边板213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一导风组件22的第一安装孔50,第二边板212与第四边板214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二导风组件23的第二安装孔60。第一导风叶片222、第二导风叶片232的两端分别对应地穿设于第一安装孔50和第二安装孔60内。

如图4和图5所示,为了进一步地将第二导风组件23固定在支撑架21上,在连接板70上开设有卡槽71,连接板70通过卡槽71与第二导风组件23的第二导风叶片232相连接。

其中,卡槽71为多个,多个卡槽71沿连接板70的轴向设置。每一个第二导风组件23均与一个卡槽71相连接。优选地,在每一个第二导风组件23上设置有与卡槽71相配合的转轴,转轴可活动地卡设在卡槽71中。

如图6至13所示,空调器还包括出风格栅116。出风格栅116可转动地设置于上出风口11处。

具体地,空调器的壳体内设置有三个离心风机,空调器还包括上出风部110,上出风部110具有上出风口11,上出风部110可转动地设置于空调器的头部。上出风部110主要由以下部件组成:

驱动电机111、齿轮盘112、滚动轴承113、顶盖114、上导风板115、出风格栅116、上轴承架117、保持架118、下轴承架119、轴承底圈120、轴承支撑架121、导风支架122、支撑架123、后壳124、转轴125、导风连杆126、上导风电机127、轴套128、导风部件110a、下轴承部件110b、进风部件130、光电开关134、微动开关135、光电检测齿112a、啮合齿形112b、微动检测筋112c、装饰板件140。其中,驱动电机111驱动齿轮盘112使得设置在支撑架123上的后壳124与出风格栅116转动,从而使得上出风部110在空调器头部转动实现改变上出风口11处风向的作用,有效地增加了空调器的实用性,同时也增加了空调器出风的舒适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