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6032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电脑智能控制技术的日趋成熟,其在家电产品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现在市面上的空调大都是非智能产品,操作比较繁琐。

为了使家电产品趋向高效、节能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淘汰老式空调的单调功能的控制电路,需要一种具有高效、节能和智能化的空调控制电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高效、节能和智能化的空调控制电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空调控制电路,包括主芯片电路、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通讯电路、电源模块、电源降压电路和时钟晶振电路;

所述电源模块通过电源降压电路与主芯片电路连接;

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通讯电路和时钟晶振电路分别与主芯片电路连接;所述主芯片电路通过通讯电路与空调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降压电路包括第一排插、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稳压芯片、第一电阻、电感和第一电源;所述稳压芯片包括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第四引脚和第五引脚;

所述第一排插包括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所述第一排插的第一引脚与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第一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稳压芯片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稳压芯片的第三引脚和第五引脚均接地;所述稳压芯片的第二引脚分别与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和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接地;所述电感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容的一端、第三电容的一端、第一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稳压芯片的第四引脚连接;所述稳压芯片的第四引脚与第一电源连接;所述第一排插的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分别与通讯电路连接;所述第一排插的第四引脚接地;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时钟晶振电路包括第四电容、第五电容、晶体振荡器、第一控制芯片和第二电源;

所述第一控制芯片包括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第四引脚、第五引脚、第六引脚、第七引脚和第八引脚;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第一引脚与第一电源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第二引脚通过第四电容接地;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第二引脚与所述晶体振荡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第三引脚通过第五电容接地;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第三引脚与所述晶体振荡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第四引脚接地;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第五引脚、第六引脚和第七引脚分别与主芯片电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第八引脚与第二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的负极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通讯电路包括第二控制芯片、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四二极管和第五二极管;

所述第二控制芯片包括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第四引脚、第五引脚、第六引脚、第七引脚和第八引脚;

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第一引脚和第四引脚分别与主芯片电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连接后与主芯片电路电路;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第五引脚接地;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第六引脚分别与第三电阻的一端和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第一电源;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二极管的负极和第六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第七引脚分别与第二电阻的一端和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分别与第五二极管的负极和第六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和第五二极管的正极均接地;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第六引脚与稳压芯片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第七引脚与稳压芯片的第三引脚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退耦电路;所述退耦电路包括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和第九电容;所述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和第九电容并联连接,并联连接后的一端接地,并联连接后的另一端接第一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组成前端采集机构,获取环境的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并反馈给由主芯片电路、电源模块、电源降压电路和时钟晶振电路组成的处理机构,主芯片电路接收到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后进行判断,判断温湿度数据是否超出各自预设的阈值范围,若是,主芯片电路通过通讯电路控制空调驱动或参数调节。通讯电路采用红外发射管能实时对空调发出控制指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控制电路具有高效、节能和智能化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控制电路的电源降压电路的电路连接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控制电路的时钟晶振电路的电路连接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控制电路的通讯电路的电路连接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控制电路的退耦电路的电路连接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控制电路的主芯片电路的电路连接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控制电路的JPA的电路连接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控制电路的JPB的电路连接图;

标号说明:

1、主芯片电路;2、温度传感器;3、湿度传感器;4、通讯电路;5、电源模块;6、电源降压电路;7、时钟晶振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由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获取环境的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反馈给由主芯片电路,主芯片电路判断温湿度数据是否超出各自预设的阈值范围,若是,主芯片电路通过通讯电路控制空调驱动或参数调节。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调控制电路,包括主芯片电路1、温度传感器2、湿度传感器3、通讯电路4、电源模块5、电源降压电路6和时钟晶振电路7;

所述电源模块5通过电源降压电路6与主芯片电路1连接;

所述温度传感器2、湿度传感器3、通讯电路4和时钟晶振电路7分别与主芯片电路1连接;所述主芯片电路1通过通讯电路4与空调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组成前端采集机构,获取环境的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并反馈给由主芯片电路、电源模块、电源降压电路和时钟晶振电路组成的处理机构,主芯片电路接收到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后进行判断,判断温湿度数据是否超出各自预设的阈值范围,若是,主芯片电路通过通讯电路控制空调驱动或参数调节。通讯电路采用红外发射管能实时对空调发出控制指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控制电路具有高效、节能和智能化的特点。

如图2,所述电源降压电路包括第一排插JP1、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一电容C10、第二电容C11、第三电容C12、稳压芯片U1(LM2576-3.3)、第一电阻R10、电感L1和第一电源3V3;所述稳压芯片U1包括第一引脚Vin、第二引脚Vout、第三引脚GND、第四引脚FB和第五引脚(ON低电平有效);

所述第一排插JP1包括第一引脚、第二引脚A、第三引脚B和第四引脚;所述第一排插JP1的第一引脚与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第一电容C10的一端和所述稳压芯片U1的第一引脚Vin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0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稳压芯片U1的第三引脚GND和第五引脚均接地;

所述稳压芯片U1的第二引脚Vout分别与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和电感L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接地;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容C11的一端、第三电容C12的一端、第一电阻R10的一端和所述稳压芯片U1的第四引脚FB连接;所述稳压芯片U1的第四引脚与第一电源3V3连接;所述第一排插JP1的第二引脚A和第三引脚B分别与通讯电路连接;所述第一排插JP1的第四引脚接地;

所述第二电容C11的另一端和第三电容C12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一电阻R10的另一端与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接地。

图2中的LM2576-3.3为稳压降压芯片。通过外部降压电源从JP1第1脚进入经二极管D1进入,D1用来防止电源反接烧坏电路;C10是滤波电容,用来减小输入电压的纹波。稳压降压芯片输出3.3V稳定电源,二极管D2为续流二极管使L1能够持续输出电流,C11、C12用于提高电路稳定性。

如图3,所述时钟晶振电路包括第四电容C32、第五电容C31、晶体振荡器Y1、第一控制芯片U3和第二电源BAT1;

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3包括第一引脚Vcc2、第二引脚X1、第三引脚X2、第四引脚GND、第五引脚(RST低电平有效)、第六引脚I/O、第七引脚SCLK和第八引脚Vcc1;

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3的第一引脚Vcc2与第一电源3V3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3的第二引脚X1通过第四电容C32接地;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3的第二引脚X1与所述晶体振荡器Y1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3的第三引脚X2通过第五电容C31接地;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3的第三引脚X2与所述晶体振荡器Y1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3的第四引脚GND接地;

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3的第五引脚(RST低电平有效)、第六引脚I/O和第七引脚SCLK分别与主芯片电路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3的第八引脚Vcc1与第二电源BAT1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源BAT1的负极接地。

图3,此电路为时钟电路,其中U3为时钟芯片,BAT1是为了防止断电导致时钟不准,因此BAT1为时钟芯片提供备用电源,其中Y1为晶体振荡器。

如图4,所述通讯电路包括第二控制芯片U4、第二电阻R40、第三电阻R41、第四电阻R42、第五电阻R43、第六电阻R44、第四二极管Z40和第五二极管Z41;

所述第二控制芯片U4包括第一引脚RO、第二引脚(RE低电平有效)、第三引脚DE、第四引脚DI、第五引脚GND、第六引脚A、第七引脚B和第八引脚Vcc;

所述第二控制芯片U4的第一引脚RO和第四引脚DI分别与主芯片电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芯片U4的第二引脚(RE低电平有效)和第三引脚DE连接后与主芯片电路电路;

所述第二控制芯片U4的第五引脚GND接地;

所述第二控制芯片U4的第六引脚A分别与第三电阻R41的一端和第五电阻R4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41的另一端接第一电源3V3;所述第五电阻R4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二极管Z40的负极和第六电阻R44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控制芯片U4的第七引脚B分别与第二电阻R40的一端和第四电阻R4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4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电阻R42的一端分别与第五二极管Z41的负极和第六电阻R4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Z40的正极和第五二极管Z41的正极均接地;

所述第二控制芯片U4的第六引脚A与稳压芯片U1的第二引脚A连接;所述第二控制芯片U4的第七引脚B与稳压芯片U1的第三引脚B连接。

图4中,D1、D2为瞬态抑制二极管作用就是当电压超过它的额定电压后会击穿导通将总线上的电压抑制在他的额定电压上,R44用来使AB两条总线形成回路产生偏置电压,R42、R43用来限制流入芯片的电流,也是起保护作用,R40和R41分别为下拉和上拉电阻作用是使信号更稳定。

如图5,还包括退耦电路;所述退耦电路包括第六电容C21、第七电容C22、第八电容C30和第九电容C40;

所述第六电容C21、第七电容C22、第八电容C30和第九电容C40并联连接,并联连接后的一端接地,并联连接后的另一端接第一电源3V3。

上述的退耦电路用于防止电路通过电源形成的正反馈通路而引起的寄生振荡。所谓退耦,即防止前后电路电流大小变化时,在供电电路中所形成的电流冲动对电路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

如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芯片电路的电路连接图;

如图7-8,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控制电路还包括工作指示灯,即为通过LED电路接线,此电路为LED外接引伸引脚电路图,JPB、JPA为引脚端。JPA中标号为1和2的引脚接地,标号为3的引脚悬空,标号为4的引脚与主芯片电路中标号为Irda的引脚连接,标号为5的引脚与主芯片电路中标号为LED4的引脚连接,标号为6的引脚与主芯片电路中标号为LED5的引脚连接,标号为7的引脚与主芯片电路中标号为LED6的引脚连接;JPB中标号为1和2的引脚接第一电源,标号为3的引脚与主芯片电路中标号为KEY的引脚连接,标号为4的引脚与主芯片电路中标号为OUT的引脚连接,标号为5的引脚与主芯片电路中标号为LED1的引脚连接,标号为6的引脚与主芯片电路中标号为LED2的引脚连接,标号为7的引脚与主芯片电路中标号为LED3的引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控制电路还设有一个无线通信功能,用户可通过无线信号远程遥控和观察当前空调的状态以及环境状况。当环境温度满足我们需求是停止相关工作,从而降低设备的运行损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控制电路还可以进行来电自启功能,防止发生断电后设备不启动而环境状态不佳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控制电路还拥有学习功能,能学习各型号平拍遥控器的指令功能,学习方式简单便捷。通过学习模块学习不同品牌空调间的控制指令使系统使用品牌型号不受限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调控制电路,由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组成前端采集机构,获取环境的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并反馈给由主芯片电路、电源模块、电源降压电路和时钟晶振电路组成的处理机构,主芯片电路接收到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后进行判断,判断温湿度数据是否超出各自预设的阈值范围,若是,主芯片电路通过通讯电路控制空调驱动或参数调节。通讯电路采用红外发射管能实时对空调发出控制指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控制电路具有高效、节能和智能化的特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