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茯苓高效密闭烘烤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45309阅读:799来源:国知局
一种茯苓高效密闭烘烤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茯苓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茯苓高效密闭烘烤房。



背景技术:

茯苓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晾晒烘干内部的水分,传统的做法是将茯苓晾晒在太阳底下晒干,这种方法烘干速度慢,容易弄脏茯苓,同时又容易被雨水淋湿,也有采用烘烤房对其进行烘干的,但是传统的烘干房烘干效率底下,采用柴火烘干的质量较差,采用电力烘干的耗电量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茯苓高效密闭烘烤房,它能实现对茯苓的快速烘干,且耗能小,烘干速度快,效率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茯苓高效密闭烘烤房,它包括房体(1),所述房体(1)内设置有中隔腔(12);所述中隔腔(12)的底隔板(7)底部均匀设置有电加热片(8);所述底隔板(7)上方设置有中隔板(6);所述中隔腔(12)两侧壁设置有风力百叶窗(9);所述中隔腔(12)两侧壁上位于底隔板(7)位置处设置有一级风机(3),位于中隔板(6)位置处设置有二级风机(2);所述房体(1)顶端设置有蒸汽排出筒(10);所述蒸汽排出筒(10)内部均匀填充有硅酸铝颗粒(11)。

进一步的,所述风力百叶窗(9)的百叶窗叶片(91)一端均连接有从动齿轮(93);所述从动齿轮(93)与带齿皮带(92)连接;所述带齿皮带(92)两头设置在主动齿轮(94)上,其中一个主动齿轮(94)中心设置有调节旋钮(95)。

进一步的,所述中隔腔(12)顶端设置有吊架(4);所述吊架(4)上设置有照明灯(5)。

进一步的,所述蒸汽排出筒(10)圆周壁上均匀设置有透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中隔板(6)和底隔板(7)均为网孔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加热片和一级风机、二级风机实现热风的循环烘干,烘干产生的蒸汽通过硅酸铝颗粒吸收后派出到大气中,实现了茯苓的密闭式烘干,采用了中隔板、底隔板实现双层烘干,提高一次性茯苓的烘干数量,同时可自由控制风力百叶窗的开闭度,调整风力循环烘干效果,烘干速度快,耗能低,调节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示意图。

图3为风力百叶窗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风力百叶窗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房体;2、二级风机;3、一级风机;4、吊架;5、照明灯;6、中隔板;7、底隔板;8、电加热片;9、风力百叶窗;10、蒸汽排出筒;11、硅酸铝颗粒;12、中隔腔;91、百叶窗叶片;92、带齿皮带;93、从动齿轮;94、主动齿轮;95、调节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为:一种茯苓高效密闭烘烤房,它包括房体1,所述房体1内设置有中隔腔12;所述中隔腔12的底隔板7底部均匀设置有电加热片8;所述底隔板7上方设置有中隔板6;所述中隔腔12两侧壁设置有风力百叶窗9;所述中隔腔12两侧壁上位于底隔板7位置处设置有一级风机3,位于中隔板6位置处设置有二级风机2;所述房体1顶端设置有蒸汽排出筒10;所述蒸汽排出筒10内部均匀填充有硅酸铝颗粒11。

优选的,所述风力百叶窗9的百叶窗叶片91一端均连接有从动齿轮93;所述从动齿轮93与带齿皮带92连接;所述带齿皮带92两头设置在主动齿轮94上,其中一个主动齿轮94中心设置有调节旋钮95。

优选的,所述中隔腔12顶端设置有吊架4;所述吊架4上设置有照明灯5。

优选的,所述蒸汽排出筒10圆周壁上均匀设置有透气孔。

优选的,所述中隔板6和底隔板7均为网孔板。

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时,将茯苓放置在底隔板7或者中隔板6上,启动一级风机3或二级风机2,风机产生的风力吹向电加热片8,使得热风从底隔板7往上升起,对茯苓进行烘干,带有水蒸气的热风继续上升,多余的水蒸气被蒸汽排出筒10吸收走,而干燥的热风从中隔腔12两侧流出从中隔腔12与房体1之间的间隙中往下流动经风机带动继续流向电加热片8。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