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循环功能的即热式开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8974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带循环功能的即热式开水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水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带循环功能的即热式开水器。



背景技术:

从开水器的发展来看,第一代开水器:浮球式开水器(抽水马桶式),该类开水器为浮球控制,即打出开水后水位下降,浮球跟着下降,进水阀门打开,开始进冷水,冷水和热水混合。产生混合水,整个水箱再次烧开,多次反复产生千沸水,该类开水器在加热过程中容易产生混合水,混合水中有杂质,对身体有害,其次该类开水器没有保温层,靠空气保温散热快重复加热,容易产生亚硝酸盐,排蒸汽口在后上方容易损坏墙体,不环保,而且该类开水器用电量较大。

第二代开水器:数控式开水器,该开水器由两个水位探针控制水位,首先注入一整箱冷水后,加热管启动,烧开后,打水到最低水位时,再次进入第二箱冷水,下水位探针和水龙头在同一个位置,水龙头以下的水不能完全打出,每次都会和整个水箱的水混合,产生混合水,经过长时间反复的加热,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和重金属离子。长期的饮用这样的水对人体危害较大,重金属容易产生结石,亚硝酸盐为致癌物。

第三代开水器:即开式开水器,该开水器没有储水箱直接加热、直接出开水、由于水流速度快且加热管有一定的反应时间,导致开始阶段出来的水达不到所需的温度,关闭阀门后由于电热管本身的热惯性,使管路内残留的水产生大量的高温蒸汽。对于非承压开水器来讲,蒸汽会从出水口冲出来,对周边的环境或事物造成损伤;对于可承压开水器来讲,瞬间产生的大量蒸汽大大增加了管路和相应零件的压力,缩短了零件或管路的寿命,且下次烧水与这次的时间如果足够短,管内的蒸汽来不急冷却,照样在打开出水阀门时会冲出来,而且流量较小,产品功率较大。

传统水箱式开水器的存在千沸水、耗能大不节能和即热式开水器开始水温达不到所需的要求及由于加热管的热惯性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因此有必要地提出一种带循环功能的即热式开水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采用即热式加热装置,水一次性加热到所需温度后流出来供用户使用,不需保温,采用内循环技术,解决了目前即热式开水器开始水温达不到用户所需的要求及由于加热管的热惯性导致产生蒸汽、减短开水器使用寿命等问题的带循环功能的即热式开水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带循环功能的即热式开水器,包括外壳、缓冲水箱、循环管道、循环泵、加热装置、电磁阀装置、水流信号装置和电控系统,所述的缓冲水箱、循环管道、循环泵、加热装置和电磁阀装置安装在所述的外壳内,所述的外壳上设有进水口,所述的进水口的一端连接有单向止回阀,所述的单向止回阀的出水端设有所述的缓冲水箱,所述的外壳上设有出水口,所述的出水口与所述的电磁阀装置连接,所述的循环管道连接所述的缓冲水箱、循环泵、加热装置、电磁阀装置和水流信号装置,使所述的缓冲水箱、循环泵、加热装置、电磁阀装置和水流信号装置相互连通,所述的电控系统通过电路与所述的循环泵、加热装置、电磁阀装置和水流信号装置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电磁阀装置进水端旁边的循环管道上至少设有一个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的第一温度传感器通过电路与所述的电控系统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电磁阀装置为一个二位三通电磁阀,所述的二位三通电磁阀有K1出口阀门和K2出口阀门,所述的K1出口阀门与所述的出水口相连接,所述的K2出水口阀门与所述的循环管道中回所述的缓冲水箱的管道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电磁阀装置由第一一位二通电磁阀和第二一位二通电磁阀组成,所述的第一一位二通电磁阀与所述的循环管道中回所述的缓冲水箱的管道相连,所述的第二一位二通电磁阀与所述的出水口相连接,所述的第一一位二通电磁阀和所述的第二一位二通电磁阀通过电路与所述的电控系统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加热装置上至少设有一个温度控制器,所述的温度控制器安装在所述的加热装置上,所述的温度控制器通过电路与所述的电控系统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缓冲水箱与所述的加热装置之间至少设有一个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的第二温度传感器通过电路与所述的电控系统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的外管两端为封闭状态,使外管内形成外腔,所述的内管内设有内腔,该内腔外壁与内管内壁之间通过预置的填充料形成加热体,所述的填充料内设有若干发热体,所述的传热体两端均设有绝缘隔离体,该绝缘隔离体上设有电极,所述的加热体与绝缘隔离体之间通过密封体进行密封,所述的外管下端设有进口,外管上端通过连接管与内腔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内腔另一端设有出口,所述的内管穿设在外管的外腔内,所述的内管外壁为平面或曲面,所述的内腔的内腔壁为平面或曲面,所述的出口均延伸到发热体外侧,所述的发热体为圆形或扁形的发热丝或发热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采用的是即热式加热装置,水一次性加热到所需温度后流出来供用户使用,不需保温,解决传统水箱式开水器的千沸水、耗能大不节能的问题。采用内循环技术,解决了目前市面上即热式开水器开始水温达不到用户所需的要求及由于加热管的热惯性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将开水器带入了一个健康、节能、高效、安全、长寿命的时代。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案例1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案例2的示意图。

图3为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案例3的示意图。

图5为实施案例4的示意图。

图中,外壳1、缓冲水箱2、循环管道3、循环泵4、加热装置5、电磁阀装置6、进水口 8、单向止回阀9、水流信号装置10、出水口11、第一温度传感器12、第一一位二通电磁阀 13、第二一位二通电磁阀14、温度控制器15、第二温度传感器16、外管17、内管18、外腔19、内腔20、填充料21、发热体22、绝缘隔离体23、电极24、密封体25、进口26、连接管27、出口28、K1出口阀门30、K2出口阀门31。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案例1:

如图1所示,带循环功能的即热式开水器,包括外壳1、缓冲水箱2、循环管道3、循环泵4、加热装置5、电磁阀装置6、水流信号装置10和电控系统,所述的缓冲水箱2、循环管道3、循环泵4、加热装置5和电磁阀装置6安装在所述的外壳1内,所述的外壳1上设有进水口8,所述的进水口8的一端连接有单向止回阀9,所述的单向止回阀9的出水端设有所述的缓冲水箱2,所述的外壳1上设有出水口11,所述的出水口11与所述的电磁阀装置6连接,所述的循环管道3连接所述的缓冲水箱2、循环泵4、加热装置5、电磁阀装置6和水流信号装置10,使所述的缓冲水箱2、循环泵4、加热装置5、电磁阀装置6和水流信号装置10相互连通,所述的电控系统通过电路与所述的循环泵4、加热装置5、电磁阀装置6和水流信号装置10连接。

所述的电磁阀装置6为一个二位三通电磁阀32,所述的二位三通电磁阀32有K1出口阀门30和K2出口阀门31,所述的K1出口阀门30与所述的出水口11相连接,所述的K2出水口阀门31与所述的循环管道3中回所述的缓冲水箱2的管道相连。

开机后,所述的循环泵4启动工作,水从所述的进水口8进入所述的缓冲水箱2,通过所述的循环泵4进入所述的加热装置5,当所述的水流信号装置10检测到水流信号后,所述的加热装置5启动加热,加热后的水通过所述的K2出口阀门31及所述的循环管道3回到所述的缓冲水箱2进行内循环,一段时间后则打开所述的K1出口阀门30,关闭所述的K2出口阀门31,水从所述的出水口11流出供用户饮用。当关闭开水器时,所述的加热装置5停止加热,同时关闭所述的K1出口阀门30,打开所述的K2出口阀门31,水进入内循环,一段时间后,所述的循环泵4停止工作,开水器整体停止工作,所述的单向止回阀9用于防止水倒流回进所述的进水口8中。

实施案例2:

如图2和图3结合所示,带循环功能的即热式开水器,包括外壳1、缓冲水箱2、循环管道3、循环泵4、加热装置5、电磁阀装置6、水流信号装置10和电控系统,所述的缓冲水箱 2、循环管道3、循环泵4、加热装置5和电磁阀装置6安装在所述的外壳1内,所述的外壳 1上设有进水口8,所述的进水口8的一端连接有单向止回阀9,所述的单向止回阀9的出水端设有所述的缓冲水箱2,所述的外壳1上设有出水口11,所述的出水口11与所述的电磁阀装置6连接,所述的循环管道3连接所述的缓冲水箱2、循环泵4、加热装置5、电磁阀装置 6和水流信号装置10,使所述的缓冲水箱2、循环泵4、加热装置5、电磁阀装置6和水流信号装置10相互连通,所述的电控系统通过电路与所述的循环泵4、加热装置5、电磁阀装置 6和水流信号装置10连接。

所述的加热装置5包括外管17和内管18,所述的外管17两端为封闭状态,使外管17 内形成外腔19,所述的内管18内设有内腔20,该内腔20外壁与内管18内壁之间通过预置的填充料21形成传热体,所述的填充料21内设有若干发热体22,所述的传热体两端均设有绝缘隔离体23,该绝缘隔离体23上设有电极24,所述的加热体与绝缘隔离体23之间通过密封体25进行密封,所述的外管17下端设有进口26,外管17上端通过连接管27与内腔20 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内腔20另一端设有出口28,所述的内管18穿设在外管17的外腔19内,所述的内管18外壁为平面或曲面,所述的内腔20的内腔壁为平面或曲面,所述的出口28均延伸到发热体22外侧,所述的发热体22为圆形或扁形的发热丝或发热膜,该全面高效加热器件可通过两组或多组组合连接。

所述的电磁阀装置6进水端旁边的循环管道3上至少设有一个第一温度传感器12,所述的第一温度传感器12通过电路与所述的电控系统连接。

所述的电磁阀装置6由第一一位二通电磁阀13和第二一位二通电磁阀14组成,所述的第一一位二通电磁阀13与所述的循环管道3中回所述的缓冲水箱2的管道相连,所述的第二一位二通电磁阀14与所述的出水口11相连接,所述的第一一位二通电磁阀13和所述的第二一位二通电磁阀14通过电路与所述的电控系统连接。

开机后,所述的循环泵4启动工作,水从所述的进水口8进入所述的缓冲水箱2,通过所述的循环泵4进入所述的加热装置5,当所述的水流信号装置10检测到水流信号后,所述的加热装置5启动加热,加热后的水通过所述的第一一位二通电磁阀13及所述的循环管道3 回到所述的缓冲水箱2进行内循环,当检测到温度达到用户需求时,则打开所述的第二一位二通电磁阀14,关闭所述的第一一位二通电磁阀13,水从所述的出水口11流出供用户使用。当关闭开水器时,所述的加热装置5停止加热,同时关闭所述的第二一位二通电磁阀14,打开所述的第一一位二通电磁阀13,水进入内循环,当检测到温度达到一定要求时,所述的循环泵4停止工作,开水器整体停止工作,所述的单向止回阀9用于防止水倒流回进所述的进水口8中,所述的第一温度传感器12用来检测加热后水的温度。

实施案例3:

如图4所示,带循环功能的即热式开水器,包括外壳1、缓冲水箱2、循环管道3、循环泵4、加热装置5、电磁阀装置6、水流信号装置10和电控系统,所述的缓冲水箱2、循环管道3、循环泵4、加热装置5和电磁阀装置6安装在所述的外壳1内,所述的外壳1上设有进水口8,所述的进水口8的一端连接有单向止回阀9,所述的单向止回阀9的出水端设有所述的缓冲水箱2,所述的外壳1的一侧上设有出水口11,所述的出水口11与所述的电磁阀装置 6连接,所述的循环管道3连接所述的缓冲水箱2、循环泵4、加热装置5、电磁阀装置6和水流信号装置10,使所述的缓冲水箱2、循环泵4、加热装置5、电磁阀装置6和水流信号装置10相互连通,所述的电控系统通过电路与所述的循环泵4、加热装置5、电磁阀装置6和水流信号装置10连接。

所述的电磁阀装置6进水端旁边的循环管道3上至少设有一个第一温度传感器12,所述的第一温度传感器12通过电路与所述的电控系统连接。

所述的电磁阀装置6由第一一位二通电磁阀13和第二一位二通电磁阀14组成,所述的第一一位二通电磁阀13与所述的循环管道3中回所述的储水箱3的管道相连,所述的第二一位二通电磁阀14与所述的出水口11相连接,所述的第一一位二通电磁阀13和所述的第二一位二通电磁阀14通过电路与所述的电控系统连接。

所述的加热装置5上至少设有一个温度控制器15,所述的温度控制器15安装在所述的加热装置5上,所述的温度控制器15通过电路与所述的电控系统连接。

开机后,所述的循环泵4启动工作,水从所述的进水口8进入所述的缓冲水箱2,通过所述的循环泵4进入所述的加热装置5,当所述的水流信号装置10检测到水流信号后,所述的加热装置5启动加热,加热后的水通过所述的第一一位二通电磁阀13及所述的循环管道3 回到所述的缓冲水箱2进行内循环,当检测到温度达到用户需求时,则打开所述的第二一位二通电磁阀14,关闭所述的第一一位二通电磁阀13,水从所述的出水口11流出供用户使用。当关闭开水器时,所述的加热装置5停止加热,同时关闭所述的第二一位二通电磁阀14,打开所述的第一一位二通电磁阀13,水进入内循环,当检测到温度达到一定要求时,所述的循环泵4停止工作,开水器整体停止工作,所述的单向止回阀9用于防止水倒流回进所述的进水口8中,所述的第一温度传感器12用来检测加热后水的温度,所述的温度控制器15检测所述加热装置5的温度,直接或间接的控制加热装置5的关闭或开启。

实施案例4:

如图5所示,带循环功能的即热式开水器,包括外壳1、缓冲水箱2、循环管道3、循环泵4、加热装置5、电磁阀装置6、水流信号装置10和电控系统,所述的缓冲水箱2、循环管道3、循环泵4、加热装置5和电磁阀装置6安装在所述的外壳1内,所述的外壳1上设有进水口8,所述的进水口8的一端连接有单向止回阀9,所述的单向止回阀9的出水端设有所述的缓冲水箱2,所述的外壳1的一侧上设有出水口11,所述的出水口11与所述的电磁阀装置 6连接,所述的循环管道3连接所述的缓冲水箱2、循环泵4、加热装置5、电磁阀装置6和水流信号装置10,使所述的缓冲水箱2、循环泵4、加热装置5、电磁阀装置6和水流信号装置10相互连通,所述的电控系统通过电路与所述的循环泵4、加热装置5、电磁阀装置6和水流信号装置10连接。

所述的电磁阀装置6进水端旁边的循环管道3上至少设有一个第一温度传感器12,所述的第一温度传感器12通过电路与所述的电控系统连接。

所述的电磁阀装置6由第一一位二通电磁阀13和第二一位二通电磁阀14组成,所述的第一一位二通电磁阀13与所述的循环管道3中回所述的缓冲水箱2的管道相连,所述的第二一位二通电磁阀14与所述的出水口11相连接,所述的第一一位二通电磁阀13和所述的第二一位二通电磁阀14通过电路与所述的电控系统连接。

所述的加热装置5上至少设有一个温度控制器15,所述的温度控制器15安装在所述的加热装置5上,所述的温度控制器15通过电路与所述的电控系统连接。

所述的缓冲水箱2与所述的加热装置5之间至少设有一个第二温度传感器16,所述的第二温度传感器16通过电路与所述的电控系统连接。

开机后,所述的循环泵4启动工作,水从所述的进水口8进入所述的缓冲水箱2,通过所述的循环泵4进入所述的加热装置5,当所述的水流信号装置10检测到水流信号后,所述的加热装置5启动加热,加热后的水通过所述的第一一位二通电磁阀13及所述的循环管道3 回到所述的缓冲水箱2进行内循环,当检测到温度达到用户需求时,打开所述的第二一位二通电磁阀14,关闭所述的第一一位二通电磁阀13,水从所述的出水口11流出供用户使用,用户在使用热水过程中,电控系统联合循环泵4、水流信号装置10、第一温度传感器12及第二温度传感器16来调节加热装置5的功率大小,使出水温度恒定不变及更节能,当关闭开水器时,所述的加热装置5停止加热,同时关闭所述的第二一位二通电磁阀14,打开所述的第一一位二通电磁阀13,水进入内循环,当检测到温度达到一定要求时,所述的循环泵4停止工作,开水器整体停止工作,所述的单向止回阀9用于防止水倒流回进所述的进水口8中,所述的第一温度传感器12用来检测加热后的水的温度,所述的第二温度传感器16用来检测加热前水的温度,用所述的温度控制器15检测所述加热装置5的温度,并直接或间接调节所述加热装置5的关闭或开启。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