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可调式太阳能集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16429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角度可调式太阳能集热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集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角度可调式太阳能集热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太阳能热水器技术发展速度非常快,太阳能热水器逐渐成为日常电器设备之一,为众多的家庭和单位接受和使用。目前,家用太阳能热水器一般包括蓄水箱、集热器、管路、阀门和支架等组件。平板太阳能集热器一直是太阳能制热应用最广泛的集热器。目前,该类集热器的吸热体结构主要有管板式、蛇管式、扁盒式和翼管式。一个小型的太阳能热水器(系统)经常由2~4块集热器串联或并联起来采集热量(比如别墅型太阳能热水系统)。由于正常的一天的太阳角度不断变化,照射在太阳能集热器的集热管的阳光角度也在发生变化,因此太阳能集热器的日平均太阳能利用率及集热温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角度可调式太阳能集热器,能够提高太阳能利用率及集热温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角度可调式太阳能集热器,包括盘面水平的调节盘,所述调节盘上设置有集热管,所述集热管倾斜布置,集热管的上端构成冷水进口,集热管的下端构成热水出口,集热管的下端与调节盘铰接且铰接轴水平,转动调节机构驱动调节盘转动,所述集热管的管身与调节撑杆上端铰接,所述调节撑杆的下端铰接设置在调节盘上,调节撑杆的两端铰接轴与集热管的铰接轴平行且长度可调。

本发明还存在以下特征:

所述调节盘的下盘面转动式设置在支撑筒的上筒口,转动调节机构驱动调节盘位于支撑筒的上筒口转动。

所述支撑筒的上筒口开设有环形槽,所述调节盘的下板面设置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轮缘抵靠在环形槽的槽底。

所述调节盘的下板面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所述主动齿轮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所述调节撑杆间隔设置有两个。

所述调节撑杆包括与集热管铰接的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下端与第一螺纹管的上端构成螺纹连接配合,第一螺纹管的下端与第二螺纹杆的上端构成螺纹连接配合,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下端与第二螺纹管的上端构成螺纹连接配合,第二螺纹管的下端与调节盘铰接。

所述第一螺纹杆与第一螺纹管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第一调节螺母,第一调节螺母上设置有第一扳手,第一螺纹管与第二螺纹杆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第二调节螺母,第二调节螺母上设置有第二扳手,第二螺纹杆与第二螺纹管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第三调节螺母,第三调节螺母上设置有第三扳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的技术效果为:上述的圆管状集热管设置在调节撑杆上,通过改变调节撑杆的长度,进而实现对集热管的倾斜角度的调节,通过转动调节机构驱动调节盘转动,进而使得集热管始终朝向太阳,该太阳能集热器改变反射至集热管管身的太阳光直射角度,进而适应不同太阳角度的集热需求。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是角度可调式太阳能集热器的两种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和图2,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角度可调式太阳能集热器,包括盘面水平的调节盘10,所述调节盘10上设置有集热管20,所述集热管10倾斜布置,集热管10的上端构成冷水进口,集热管10的下端构成热水出口,集热管10的下端与调节盘10铰接且铰接轴水平,转动调节机构驱动调节盘10转动,所述集热管20的管身与调节撑杆30上端铰接,所述调节撑杆30的下端铰接设置在调节盘10上,调节撑杆30的两端铰接轴与集热管10的铰接轴平行且长度可调;

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上述的圆管状集热管20设置在调节撑杆30上,通过改变调节撑杆30的长度,进而实现对集热管20的倾斜角度的调节,通过转动调节机构驱动调节盘30转动,进而使得集热管20始终朝向太阳,该太阳能集热器改变反射至集热管20管身的太阳光直射角度,进而适应不同太阳角度的集热需求。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调节盘10的下盘面转动式设置在支撑筒40的上筒口,转动调节机构驱动调节盘10位于支撑筒40的上筒口转动;

利用支撑筒40可实现对调节盘10稳定支撑,从而提高对调节盘10的稳定支撑。

具体地,所述支撑筒40的上筒口开设有环形槽41,所述调节盘10的下板面设置有万向轮11,所述万向轮11的轮缘抵靠在环形槽41的槽底。

所述调节盘10的下板面设置有从动齿轮12,所述从动齿轮12与主动齿轮13啮合,所述主动齿轮13与驱动电机14的输出轴连接;

上述的驱动电机14动作,从而使得调节盘10位于支撑筒40的上筒口转动,从而实现对集热管20的转动调节,使得集热管20始终朝向太阳。

为实现对集热管的进一步有效支撑,所述调节撑杆30间隔设置有两个。

具体地,所述调节撑杆30包括与集热管10铰接的第一螺纹杆31,所述第一螺纹杆31的下端与第一螺纹管32的上端构成螺纹连接配合,第一螺纹管32的下端与第二螺纹杆33的上端构成螺纹连接配合,所述第二螺纹杆33的下端与第二螺纹管34的上端构成螺纹连接配合,第二螺纹管34的下端与调节盘10铰接。

所述第一螺纹杆31与第一螺纹管32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第一调节螺母35,第一调节螺母35上设置有第一扳手351,第一螺纹管32与第二螺纹杆33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第二调节螺母36,第二调节螺母36上设置有第二扳手361,第二螺纹杆33与第二螺纹管34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第三调节螺母37,第三调节螺母37上设置有第三扳手371。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角度可调式太阳能集热器,包括盘面水平的调节盘,所述调节盘上设置有集热管,所述集热管倾斜布置,集热管的上端构成冷水进口,集热管的下端构成热水出口,集热管的下端与调节盘铰接且铰接轴水平,转动调节机构驱动调节盘转动,所述集热管的管身与调节撑杆上端铰接,所述调节撑杆的下端铰接设置在调节盘上,调节撑杆的两端铰接轴与集热管的铰接轴平行且长度可调,上述的圆管状集热管设置在调节撑杆上,通过改变调节撑杆的长度,进而实现对集热管的倾斜角度的调节,通过转动调节机构驱动调节盘转动,进而使得集热管始终朝向太阳,该太阳能集热器改变反射至集热管管身的太阳光直射角度,进而适应不同太阳角度的集热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姚志民;李丽芸;张爱霞;牛冰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晶润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4.14
技术公布日:2017.07.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