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0598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管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管机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吸风式风管机包括有风扇蜗壳、换热器和外壳,风扇蜗壳和换热器相对设置在壳体内,散热时,从换热器侧进风,从风扇蜗壳出去,整个风场的动力是风扇蜗壳运转时产生的吸力,进而形成风场流动。在换热器与风扇蜗壳之间的空腔内由于风扇蜗壳运转产生吸力而形成负压区。换热器下部设有接水盘,用于盛装冷凝水,接水盘一端设有出水口,用于集接的冷凝水外排。

由于接水盘端部只设计一个出水口,同时因出水口位于机器内部的负压区内,在风扇转动时容易将机器外部的空气从接水盘出水口处吸入,同时冷凝水又从接水盘内沿出水口外流,容易导致空气进入的压力与水流压力相当,导致冷凝水流不出去,机器容易产生冷凝水外溢,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管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风管机存在的容易发生冷凝水外溢、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达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发明采用所提出的风管机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风管机,包括有壳体,相对设置在壳体内的换热器和风扇蜗壳,在所述换热器的下方设置有接水盘,所述壳体上与换热器位置对应侧设置有进风口,与风扇蜗壳对应侧设置有出风口,在所述换热器与所述风扇蜗壳之间形成有负压区,所述接水盘上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位于所述负压区内,所述排水口上设置有一可将排水孔中的外部空气导出的气体导出部。

本发明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进一步的,所述气体导出部包括从接水盘侧壁向接水盘内部延伸的延伸管道和设置在延伸管道上的导气管,所述延伸管道与所述排水口连通,所述导气管与所述延伸管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延伸管道为沿接水盘内部水流方向半径逐渐变大的锥形管道。

进一步的,接水盘底端设置有卡设部,所述延伸管道的自由端卡设在所述卡设部上且与所述接水盘的底面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口的内径大于所述延伸管道外径。

进一步的,所述导气管位于靠近接水盘侧壁的延伸管道的1/3或1/4位置处。

进一步的,所述导气管高度为h,所述接水盘深度为m,h大于等于2/3m小于等于m。

进一步的,与所述导气管位置对应处设置有吸气风机,吸气风机固定在接水盘上。

本发明存在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发明提出一种风管机,包括有壳体、蜗壳组件、换热器和接水盘,在与换热器对应侧壳体处设置有进风口,在与风扇蜗壳对应侧设置有出风口,换热器和风扇蜗壳相对的设置在壳体内部,在换热器和蜗壳组件之间形成有负压区,在换热器的下方设置接水盘,接水盘上设置有排水口,排水孔位于负压区内,本发明在排水口上设置一气体导出部,由于排水孔位于负压区内,外部的空气容易通过排水口进入,在内部的冷凝水遇到外部的空气且两者压力达到相等时,会导致冷凝水无法从排水口中排出,本发明中通过增设色气体导出部,可将排水口中的空气导出,有效的避免了冷凝水流出的过程中受到外界空气压力作用而导致的冷凝水无法排出导致冷凝水外溢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风管机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风管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风管机的接水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3的a处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发明提出一种风管机的实施例,参照图1-图5所示,包括有壳体1,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壳体1包括有顶板11、底板12、左侧板13和右侧板14围设成,在壳体1的前端和后端位置处自然形成有进风口2和出风口3,换热器4和风扇蜗壳5相对的设置在壳体1内,在换热器4和风扇蜗壳5间形成有空腔,且换热器4与进风口2侧的位置对应设置,风扇蜗壳5与出风口3侧的位置对应设置,在运行时,通过风扇蜗壳5中风扇转动产生吸力将外部空气从进风口2吸入,经过在空腔后从出风口3吹出,在换热器4与风扇蜗壳5之间的空腔内由于风扇蜗壳5运转产生吸力而形成负压区6。在所述换热器4的下方设置有接水盘7,用于集结冷凝水,在所述接水盘7上设置有排水口8,排水口8位于所述负压区6内,这样由于排水口8在负压区6内,外部的空气则容易通过排水口8进入到接水盘7内部,同时由于冷凝水需要从排水口8流出,当冷凝水遇到外界的空气时,会由于外界空气的阻力作用排水量变少,当外界空气压力与冷凝水的压力值对等时,则导致冷凝水无法从接水盘7中排出,容易造成冷凝水外溢,导致机器发生故障。本实施例中在排水口8上设置有一可将排水口8中的外部空气导出的气体导出部9。通过气体导出部9可将排水口8中的外界空气导出一部分或全部导出,减少或避免外界空气对冷凝水的阻力,确保冷凝水可正常从排水口8中排出,保障了设备的正常运行,有效的避免了安全隐患。当然,本实施例中的排水口8也可采用排水管结构,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气体导出部9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气体导出部9包括从接水盘7侧壁向接水盘7内部延伸的延伸管道91和设置在延伸管道91上方的导气管92,所述延伸管道91与所述排水口8连通,所述导气管92与所述延伸管道91连通。接水盘7中的冷凝水可顺着延伸管道91然后流通到排水口8位置处排出,从外部进入到排水口8中的空气则通过导气管92排出。本实施例中将导气管92设置在延伸管道91上方可有效确保内部的气体的排出,由于气体的重量轻,水的重量重,在遇到水后,若存在有向上导出孔位,则气体必然会向上运动,则可从导气管中排出,水流则顺着延伸管道底端流出。

优选的,所述延伸管道91为沿接水盘7内部水流方向半径逐渐变大的锥形管道,可便于冷凝水顺利流出,同时延伸管道91设置为锥形其具有一定的倾斜度,以便从外部进入的空气从导气管92中排出。

为防止延伸管道91在受到冷凝水的水流冲击时不稳定在接水盘内部晃动,影响冷凝水的排出,在接水盘7底端设置有卡设部71,所述延伸管道91的自由端卡设在所述卡设部71上且与接水盘7的底面贴合配合,可用于确保接收充分多的冷凝水,同时确保冷凝水的充分排出,防止一部分冷凝水滞留在排水盘内部无法排出的问题的产生。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口8的内径大于所述延伸管道91外径。便于冷凝水的顺畅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导气管92位于靠近接水盘7侧壁的延伸管道91的1/3或1/4位置处。可确保从外部进入的空气在刚刚进入到延伸管道91位置处则被导气管92排出,确保内部的冷凝水可迅速流出。

进一步的,所述导气管92高度为h,所述接水盘7深度为m,h大于等于2/3m小于等于m。接水盘7中冷凝水的最深深度为接水盘7深度的2/3,导气管92满足大于等于2/3m小于等于m,可用于确保冷凝水不会淹没导气管92,使其丧失排气功能。

进一步的,与所述导气管92位置对应处设置有吸气风机,吸气风机固定在接水盘7上。通过设置一小型吸风风机将导气管92中的气体进行吸取,可尽可能的让排水口8中的气体排尽。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