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椭圆体管道挤压电磁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33682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椭圆体管道挤压电磁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磁加热领域,具体是通过改变水槽出水口的结构来快速提高流体温度的一种椭圆体管道挤压电磁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加热水都是运用电阻原理加热,在电能转变成热能的过程中损耗较大,电磁加热是电流流过线圈产生高速变化的交变磁场,交变磁力线在金属表面产生交变电流,涡流使铁原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原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所以热转化率特别高,最高可达到95%是一种直接加热的方式,但为了提高加热速度,通常是加大被加热体表面积或延长水体的通过时间来提高水体的温度,不是体积大就是耗能大,因此为了更快地加热水体,通过改变水道的结构变化来快速提高流体的温度,加热无死角,整体水箱均匀加热。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椭圆体管道挤压电磁加热装置,能够较快的将水加热到所需温度,提高加热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椭圆体管道挤压电磁加热装置,来提高加热速度。

所述一种椭圆体管道挤压电磁加热装置包括:水槽,进水管,出水口,加热体,线圈,挤压体;

所述水槽为内部中空的椭球体,所述水槽长轴方向的两端壁面上开设出水口;

所述进水管设置在水槽侧壁上,所述进水管沿水槽内侧壁体以切线方向导入水流,且该方向垂直于加热体;

所述加热体为中空的圆形柱体,其中空部设置线圈;

所述挤压体的数量为两个,其结构为锥台形结构,两个挤压体分别设置在加热体两端,挤压体底面积较小的端面与加热体端面连接,底面积较大的端面穿过出水口延伸至出水口外侧的壳体(未图示)上,所述挤压体与出水口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挤压体表面设有凸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挤压体表面设有凹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体与水接触的表层设置铝质层。

本发明有益效果:

1.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2.本发明通过挤压体与出水口成一定夹角,增加不同层水流对流的速度,使水温快速提高。

3.本发明的加热体与水接触的表层设有铝质层,防止加热体表面与水接触导致氧化,避免影响水槽内水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半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将通过参考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这样对于发明所属领域的现有技术人员中具有普通技术的人来说容易实现这些实施例。然而本发明也可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实现,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下文中描述的实施例。另外,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发明,与本发明没有连接的部件将从附图中省略。

如图1所示,所述一种椭圆体管道挤压电磁加热装置包括:水槽1,进水管2,出水口3,加热体4,线圈5,挤压体6;

所述水槽1为内部中空的椭球体,所述水槽1长轴方向的两端壁面上开设出水口3;

所述进水管2设置在水槽1侧壁上,所述进水管2沿水槽1内侧壁体以切线方向导入水流,且该方向垂直于加热体4;

所述加热体4为中空的圆形柱体,其中空部设置线圈5;

所述挤压体6的数量为两个,其结构为锥台形结构,两个挤压体6分别设置在加热体4两端,挤压体4底面积较小的端面与加热体4端面连接,底面积较大的端面穿过出水口3延伸至出水口3外侧的壳体(未图示)上,所述挤压体6与出水口3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挤压体6表面设有凸起,增加不同层水流对流的速度,提高加热效率。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挤压体6表面设有凹槽,增加不同层水流对流的速度,提高加热效率。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加热体4与水接触的表层设置铝质层,有效防护加热体4表层氧化。

本发明工作原理如下:

水从进水管2以切线形式导入水槽1内,此时水流呈螺旋状经过加热体4,电流通过线圈5产生磁场,利用加热体的铁质表面做切割磁力线而产生交变电流(即涡流),涡流使铁质表面的铁原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原子相互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此时加热体4产生热能;螺旋状水流撞击挤压体6时,压强增加,流速加快,水流方向改变,冷热水层形成对流,使水槽内的水快速加热到所需温度,最后通过出水口3流出。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电磁加热领域,具体是通过改变水槽出水口的结构来快速提高流体温度的一种椭圆体管道挤压电磁加热装置,所述一种椭圆体管道挤压电磁加热装置包括:水槽,进水口,出水口,加热体,线圈,挤压部;本发明解决了加热时间长以及水体升温慢等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程裕晖;葛伟;耿为干;鲁成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贝亚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11
技术公布日:2018.0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