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流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43884阅读:8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流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流发生装置,是一种气流发生装置,其通过高压电离方式产生气流。



背景技术:

目前,空气动力技术领域在产生风力方面,基本采用风机带动叶片叶轮的方式,在形成空气流动的同时,产生过大噪音,消耗较大电能。一些静音场合,不适宜采用风机风扇,比如高要求风动散热器、无噪音风扇、宁静流动空气净化等等。

目前已有的风动方式有:风扇、气泵、对流等,在主动风动方式都需要风扇、气泵之类的能量消耗机构装置,而对流的风动方式,受外界环境影响大,不能产生稳定的风动效应。

目前,虽然也有离子气流装置,但是结构复杂,无法对产生的气流进行有效的控制,并且产生的气流也不太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流发生装置,结构简单、可以对气流进行有效的控制,产生的气流稳定性高。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气流发生装置,包括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出风口间设置有电离空腔,所述电离空腔内设置有电离发生器,所述电离发生器包括位于进风口位置的正极组、位置出风口的负极组以及设置于正极组与负极组间的中性组,所述电离发生器连接控制系统,所述电离空腔的两端设置有绝缘滤网。

优选的,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稳压电路、控制电路、升压电路和采样监测电路,所述稳压电路用于提供电源,所述升压电路,用于增加稳压电路提供的电源的输出电压,所述采样监测电路用于检测到空气负载阻抗,并反馈给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根据反馈信息控制升压电路。

优选的,所述正极组的电极为线状电极,所述线状电极呈竖向的螺旋状,所述中性组和负极组的电极为板状电极,所述中性组和负极组的电极呈横向的螺旋状。

优选的,所述绝缘外壳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设置有滤网,所述出风口设置有金属环,所述金属环接地。

优选的,所述外壳内电离空腔与出风口间设置有出风空腔,所述出风空腔为漏斗形,所述出风空腔内填充有竹炭。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方案,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结构简单,安全性高,可以对产生的气流过滤,使得流出的气流呈电中性,而且可以对气流进行净化。控制系统可以对气流进行有效的控制,产生的气流稳定性高。

2、正极组的电极为线状电极,线状电极呈竖向的螺旋状,中性组和负极组为板状电极,中性组和负极组的电极呈横向的螺旋状,可以使得产生的气流更加稳定,并且可以提高空气电离效率,从而节约能源,使得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气流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控制系统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该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限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气流发生装置,包括绝缘外壳10,绝缘外壳10包括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可以设置有滤网,进风口11与出风口12间设置有电离空腔20,电离空腔20内设置有电离发生器,电离发生器包括位于进风口11位置的正极组31、位置出风口的负极组33以及设置于正极组31与负极组33间的中性组32,电离发生器连接控制系统,电离空腔20的两端设置有绝缘滤网21、22,可以使得与外部空气绝缘。

优选的,正极组31的电极为线状电极,线状电极呈竖向的螺旋状,中性组32和负极组33的电极为板状电极,所述中性组32和负极组33的电极呈横向的螺旋状。

优选的,绝缘外壳10的出风口12设置有金属环13,金属环13接地。可以保证流出的气流中绝大部分为中性。

优选的,外壳10内电离空腔20与出风口12间设置有出风空腔40,出风空腔40为漏斗形,出风空腔40内可以填充有竹炭等等过滤材料,出风空腔40的侧边设置有放置口,放置口设置有盖子(图中未示出)。这样可以方便的更换设置于出风空腔内的过滤材料,增加用户体验。

如图2所示,控制系统包括稳压电路、控制电路、升压电路和采样监测电路,稳压电路用于提供电源,升压电路,用于增加稳压电路提供的电源的输出电压,采样监测电路用于检测到空气负载阻抗,并反馈给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根据反馈信息控制升压电路。

当控制系统上电后,首先由稳压电路工作,产生基础电源及控制电路所需电源,控制电路工作后首先分析采样监测电路的返回数据,当这个返回数据满足系统工作条件时,控制电路持续向升压电路发出信号,升压电路持续维持正极、中性极、负极三个电极上的电压,当电极正极与中性极间所加电压产生电场强度大于某一阀值,正极周围电离空气分子,使空气离子具有正电荷性质,正电荷空气离子会被中性极吸引,产生库仑力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正电荷空气离子沿正极向中性极方向,不断传递电荷给前面的空气分子,并在库伦力作用下产生沿正极向中性极方向的运动,当正电荷空气离子到达中性极后释放电荷,变为不带电空气粒子,成为中性空气分子,这个中性的空气分子又将受到负极的吸引,同样受库仑力作用,沿中性极向负极方向运动,上述运动产生空气集群式运动,在气流装置内部形成空气流动,产生风。

整个气流风动过程收控制电路施加在升压电路上的信号所控制,加在正极、中性极、负极之间的电压越高,空气流动效应越强,产生的风力越强。

但是不可以将正极、中性极、负极之间电压v无限制增加,来得到无限量的风量l,当v增加到一定数值,正极、中性极、负极之间空气分子可以被击穿,形成电弧放电,使得正极、中性极、负极之间阻抗瞬间导通,产生电火花。这个时候控制系统的控制电路、采样监测电路、升压电路将起作用,首先是采样监测电路检测到空气负载阻抗的变化,反馈信号给到控制电路⑨,控制电路迅速发出信号抑制升压电路的输出电压,消除电火花的产生。

上述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能够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流发生装置,包括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出风口间设置有电离空腔,所述电离空腔内设置有电离发生器,所述电离发生器包括位于进风口位置的正极组、位置出风口的负极组以及设置于正极组与负极组间的中性组,所述电离发生器连接控制系统,所述电离空腔的两端设置有绝缘滤网。结构简单、可以对气流进行有效的控制,产生的气流稳定性高。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嘉佰志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29
技术公布日:2018.05.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