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4273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散热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与散热器有关。



背景技术:

现在广泛使用的散热器,一般是采用单种材料制成。这种散热器包括管道和位于管道周边的蛇形或螺旋形散热片,以增大表面积来增加散热效率。有的采用了风扇,有的浸于水中以加快冷却效果。然而在一些特殊流体需要管道由特殊的材料制成,其工作环境要求体积小,热传导效率高,降温速度快,这种散热器难以满足其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热传导效率高、降温速度快、适宜特殊环境需求的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散热器,包括有流体输入口和流体输出口的流体管道、分布在流体管道周边的由多块散热片组成的散热体,每块散热片上沿流体管道轴向的一侧与流体管道成一体。

上述的散热器中有将散热体包容的带制冷剂输入口和制冷剂输出口的容器,流体管道的带流体输入口的一端和带流体输出口的另一端分别伸出容器外。

上述的散热器中有将散热体包容的内充制冷剂的容器,流体管道的带流体输入口的一端和带流体输出口的另一端分别伸出容器外。

上述的流体管道截面形状为圆形,多块散热片均匀分布在管道周边,相邻散热片间的夹角为20°。

本实用新型中散热片可采用比管道材料传导效率更好的材料制作,并且可采用特殊工艺(例如:铸造;过盈配合;釬焊等)使散热片与管道紧密结合构成一个无间隙整体来进行冷却,极大地提高了传导和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散热器可置于开放的流体中,或在半封闭或封闭的环境中让冷却剂在一定的压力下大流量通过散热体,从而达到在特殊环境下,对特殊流体实现快速冷却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散热器,可采用满足特殊要求的管道的热传导效果更好的材料制成散热片;散热体可以根据对冷却物质冷却温度的要求,一个单元单独使用,亦可将多个单元串联和/或并联使用以期达到理想的效果。在采用多单元串联和/或并联使用时,各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可以充以相同的,或者是不用的冷却剂,甚至是固态物质(例如:干冰),这样可以使目标流体达到理想的低温。

2.本实用新型散热器中的散热体可放置于开放的冷却剂中,亦可放置于半封闭的容器中,并可以对流体施加压力,使冷却剂快速大流量流过散热体,带走热量,达到特殊狭窄环境中快速冷却目标流体的目的。

3.本实用新型散热器的冷却剂,可采用相同的冷却剂或采取不同的冷却剂,做到逐块冷却,最终达到理想的低温。本实用新型散热器采用高压力、大流量冷却剂时,可配备适当的动力装置(如相应的泵),以提供冷却剂。

4.本实用新型散热器体积小,特别适用特殊环境如狭小的场所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带对流式制冷剂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带非对流式制冷剂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4为带角度的散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给出了本实施例1图。参见图1,本实施例1散热器,包括有流体输入口1和流体输出口2的流体管道3、分布在流体管道周边的由多块散热片4组成的散热体5。每块散热片上沿流体管道轴向的一侧与流体管道成一体。

实施例2:

图2给出了本实施例2图。参见图2,本实施例2基本与实施例1同。不同处是散热器中有将散热体包容的带制冷剂输入口6和制冷剂输出口7的容器8。流体管道的带流体输入口的一端和带流体输出口的另一端分别伸出容器外。

实施例3:

图3给出了本实施例3图。参见图3,本实施例3基本与实施例1同。不同处是散热器中有将散热体包容的内充制冷剂9的容器10。流体管道的带流体输入口的一端和带流体输出口的另一端分别伸出容器外。

实施例4:

图4给出了本实施例4图。参见图4,本实施例4基本与实施例1同。不同处是流体管道截面形状为圆形。多块散热片均匀分布在管道周边,相邻散热片间的夹角为20°。

实施例5:

图5给出了本实施例5图。参见图5,本实施例5是通过多根管道将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中的流体管道串接成一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