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负离子新风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2299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可调式负离子新风净化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风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式负离子新风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污染近几年日益严重,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对环境的破坏日趋恶化,因此新风质量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目前的新风净化装置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净化装置中多数滤网膜难以截留可吸入颗粒物,采用更高效率的过滤膜,成本昂贵,而且阻力特别大,在短期内滤膜被颗粒物堆积而堵塞,在不断加大的压力下会造成滤膜破裂,净化失效;

2、新风净化过程中负离子与颗粒物接触时间短而造成净化效率低。

3、滤膜不易清洗,在空气污染程度较大的时期内,滤网式新风净化装置滤膜更换频繁,经济性差,实用性逐渐下降;

4、颗粒物堆积在滤膜上,可能对经过的空气造成二次污染;

5、市面上的负离子净化装置的净化段不可调整,导致净化效果达不到要求,清洗不便等问题;并且不同功能和面积的房间,其新风需求也不同,净化段不可调,也可导致负离子新风净化装置大批量生产难以实现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新风净化过程负离子与颗粒物接触时间短、净化效率低,净化段不可调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式负离子新风净化装置,通过在新风管道内增加薄层通道,结合层流沉降原理,利用分层实现层流的方式使负离子与颗粒物接触时间增长,提高负离子对颗粒物的沉降效率,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仅能提高净化效率,而且负离子净化段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确定安装段数。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可调式负离子新风净化装置,包括沿进风方向依次设置在新风管道内的过滤网和负离子发生器,沿新风管道内壁由外向内设置的消音棉和绝缘层,所述过滤网和负离子发生器通过抽拉方式卡接在新风管道内,在所述新风管道内还设置有薄层通道,所述薄层通道与新风管道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新风管道的侧面还设置有方便取出和放入薄层通道的开口,开口处安装密封垫。在管道侧壁设置开口,能方便更换或清洗薄层通道,

优选的,所述薄层通道设置有折弯,形成上升通道和下降通道。上升通道有利于重力占主导作用的颗粒物沉降,下降通道有利于浮力占主导作用的颗粒物沉降;

优选的,所述薄层通道选用绝缘、粘滞性强、粗糙度大的材料。

优选的,所述薄层通道的材料中还加入电气石粉末。利于电气石粉末天然散发的负离子进一步提升薄层通道的净化效率。

优选的,所述新风管道内还设置有预留薄层通道。在净化要求较高时,开启预留薄层通道,增加空气与负离子的接触时间和作用面积。

优选的,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并列设置在新风管道内。对前一次净化效果进行补偿,使净化精度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在新风管道内增加净化装置,净化装置内的薄层通道作为整体部件与新风管道滑动连接,便于及时更换或清洗薄层通道,并能根据使用情况确定净化装置的安装段数,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新风净化装置进行改造,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克服了负离子和颗粒物接触时间短、净化效率低的问题,有利于通过负离子净化技术将颗粒物沉降在净化装置中,且净化装置所需压力较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负离子发射极布置图;

图4是薄层通道的截面放大图。

附图标记

1-过滤网; 2-消音棉; 3-绝缘层; 4-负离子发生器;

5-薄层通道; 6-开口; 7-百叶;

51-上升通道; 52-下降通道; 53-预留薄层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可调式负离子新风净化装置,包括沿进风方向依次设置在新风管道内的过滤网1和负离子发生器4,沿新风管道内壁由外向内设置的消音棉2和绝缘层3,过滤网1和负离子发生器4通过抽拉方式卡接在新风管道内,在所述新风管道内还设置有薄层通道5,薄层通道5与新风管道通过轨道滑动连接,便于薄层管道的抽取和安装。

为了方便更换或清洗薄层通道5,在新风管道的侧面还设置有取出和放入薄层通道的开口6,开口6处安装密封垫,保证气体中的颗粒物只能沉降在净化装置内。

如图2所示,所述薄层通道5设置有折弯和倾斜通道,形成上升通道51和下降通道52,折弯处的角度为160°,上升通道51有利于重力占主导作用的颗粒物沉降,下降通道52有利于浮力占主导作用的颗粒物沉降;薄层通道5选用绝缘、粘滞性强、粗糙度大的材料,同时在薄层通道5的材料内添加了天然负离子材料电气石粉末,有利于其天然散发的负离子提升净化效率。当净化要求较高时,在所述新风管道内还设置有预留薄层通道53,开启预留薄层通道53,增加空气与负离子的接触时间和作用面积。实际应用过程中,根据净化要求的不同,对薄层通道5进行单独控制。所述的负离子发生器4并列设置在新风管道内,在本实施例中,普通净化时,新风管道内并列设置有三个负离子发生器4,负离子发生器4的负极针通过绝缘支架垂直并列三排设置在新风管道中间,负极针底部进行绝缘缠绕,端部露出一定长度,负离子发生器的负高压电源安置在装置外部上端。需要较高净化时,在预留通道内设置了一个负离子发生器4。在本实施例中,新风管道内设置两个净化段,能更有效的保证净化效果,在百叶前端设置负离子发生器是为了使新风经过负离子净化段后将带负离子的新风送入室内,保证室内空气的清新。

如图4所示,薄层通道5为整体部件,薄层通道厚2.5mm,截面尺寸为35mm×35mm,新风净化装置内部壁面和内部所有部件均采用绝缘材料,由于负离子是带电体,采用绝缘材料能保证带负电荷的负离子和可吸入颗粒物结合达到净化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净化过程:新风管道内的有害空气进入净化装置的过滤网,较大粒径的可吸入颗粒先被过滤,沉降下来,过滤在滤膜处,较小粒径的可吸入颗粒经过负离子发生器的电压作用,利用分层实现层流的方式在达到同样效率下缩短接触时间提高负离子对颗粒物的沉降效率,其他的可吸入颗粒经过上升通道和下降通道,进一步将颗粒物沉降在净化装置中,最后符合标准的空气通过百叶通入室内,完成净化过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克服了负离子和颗粒物接触时间短、净化效率低的问题,有利于通过负离子净化技术将颗粒物沉降在净化装置中,且净化装置所需压力较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