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66204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器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空调室内机壳体内安装有换热器,空调室内机设置电加热器时,电加热器位于换热器和出风口之间,从进风口流向出风口的气流先经过换热器换热再经过电加热器换热,气流在经过换热器的翅片铜管阻碍后风速降低,再与电加热器进行换热,造成电加热器换热效率偏低,给用户带来换热效果差的体验。

现有立式空调室内机的壳体内安装有换热器,其中,换热器倾斜安装于壳体内,换热器的顶端靠近出风口相对的面板,换热器的底端靠近出风口所在的面板,经过换热后的空气从出风口吹出,出风口位于前面板上。空调制冷时,因经过换热器后的冷空气温度较低,造成换热器上方的前面板温度较低,为了防止凝露发生,需要在前面板增设众多衬垫和泡沫保温,从而造成在室内机厚度一定的情况下,换热器倾斜角度较大,造成换热阻力大,风阻较大,换热系数降低,且噪音偏高的问题。空调室内机组装时,需要先安装前面板和左右面板的衬垫和泡沫,再放置换热器,放置换热器操作复杂,且造成换热器与壳体之间存在闪缝的隐患。衬垫、保温泡沫与电加热器均位于换热器的一侧,相距较近也会引起起火事故,带来安全隐患。

前面板采用众多的塑料结构件也造成成本偏高,不利于产品竞争力的提升。换热器在出风口被用户直接看到,给用户不好的体验。

空调室内机的离心风机出风风速较大的部位与蒸发器的底端先接触,换热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解决了现有空调室内机电加热器与换热器的位置造成电加热器换热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换热器,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位于壳体内的电加热器,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进风口至出风口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电加热器和换热器。

如上所述的空调室内机,所述电加热器安装于所述换热器上。

如上所述的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为立式空调室内机,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进风口的上方,所述换热器倾斜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换热器的顶端靠近所述出风口所在的面板,所述换热器的底端靠近与所述出风口相对的面板。

如上所述的空调室内机,所述壳体包括前面板、后面板和左右面板,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前面板上,所述换热器的顶端靠近所述前面板,所述换热器的底端靠近所述后面板。

如上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所述换热器的顶端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下方。

如上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位于所述换热器顶端下方的所述前面板上不设置防凝露结构。

如上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位于所述换热器底端上方的所述后面板上设置防凝露结构。

如上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所述立式空调室内机包括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的蜗壳出风口风速较大的部位与所述换热器顶端相对。

如上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所述电加热器位于所述换热器的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壳体内进风口至出风口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电加热器和换热器,因而,从进风口进入壳体内的气流首先经过电加热器换热后,再经过换热器换热,可有效提高电加热器的换热效果。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立式空调室内机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A-A向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空调室内机的分解图。

图中,

1、壳体;11、前面板;12、后面板;13、进风口;14、出风口;

2、风机;3、换热器;4、电加热器;5、接水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换热器,壳体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空调室内机包括位于壳体内的电加热器,在壳体内进风口至出风口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电加热器和换热器。因而,从进风口进入壳体内的气流首先经过电加热器换热后,再经过换热器换热,可有效提高电加热器的换热效果,提高电加热器的换热效率。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以立式空调室内机为例进行说明,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在立式空调室内机,例如,挂式空调室内机等,只要在壳体内进风口至出风口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电加热器和换热器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施例立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1、位于壳体1内的风机2、换热器3、电加热器4、接水盘5等。其中,壳体1为由前面板11、后面板12、左右面板和上下面板组成的方形柱体。壳体1上开设有进风口13和出风口14,在风机2的作用下产生气流,室内空气从进风口13进入壳体1,与壳体1内的电加热器4和/或换热器3进行热交换后,从出风口14流出壳体1,实现调节室内温度的目的。本实施例中,出风口14位于前面板11上,进风口13位于左右面板上,出风口14位于进风口13的上方,风机2为离心风机。

换热器3倾斜安装于壳体1内,电加热器4位于换热器3的下方。优选,电加热器4安装于换热器3上,向壳体内安装换热器3时,先将电加热器4安装于换热器3上,再将电加热器4和换热器3一并安装至壳体1内,方便空调室内机组装。因而,从进风口13进入壳体1内的气流首先经过电加热器4换热后,再经过换热器2换热,可有效提高电加热器4的换热效果,提高电加热器4的换热效率。

本实施例同时对换热器3与壳体1的位置关系进行改进,具体的:

换热器3的顶端靠近出风口14所在的面板,即前面板11,换热器3的底端靠近与出风口14相对的面板,即后面板12。优选换热器3的顶端安装在前面板11上,换热器3的底端安装在后面板12上,接水盘5安装在后面板12上,位于换热器3的底端的下方,用于承接换热器3产生的冷凝水。因而,与未经过换热器3换热的空气接触的壳体部分无需设置防凝露结构,即,位于换热器3下方的壳体部分无需设置防凝露结构,特别是,位于换热器3顶端下方的前面板11上可以不设置防凝露结构。与经过换热器3换热后的空气接触的壳体部分设置防凝露结构,即,位于换热器3上方的壳体部分设置防凝露结构,特别是,位于换热器3底端上方的后面板12上设置防凝露结构。防凝露结构主要是指衬垫、保温泡沫以及安装二者的安装结构。

其中,换热器3的顶端位于出风口14的下方,且靠近出风口14 ,因而,前面板11上无需设置防凝露结构,仅需在后面板12和左右面板上设置防凝露结构,前面板11可以做的很薄,节省防凝露结构,节省成本。由于后面板12上的防凝露等级没有前面板11上的防凝露等级要求高,因而,后面板12上的防凝露结构的厚度可以小于现有空调室内机前面板上的防凝露结构的厚度。相当于本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的空调室内机在相同的壳体厚度情况下,本实施例的换热器3的倾斜角度变小,从而减小换热阻力,减小风阻,提高换热系数,降低噪音。

空调室内机组装时,先组装换热器3,再组装防凝露结构,因而,换热器3组装时,不受防凝露结构的限制,可大大提高生产便利性,且避免了与壳体1产生闪缝。另外,由于防凝露结构都在换热器3的上方,而电加热器4位于换热器3的下方,防凝露结构远离电加热器4,二者距离较远,可以避免着火隐患。

立式空调室内机壳体内的离心风机,其蜗壳的出风口风速较大的部位靠近前面板11,因而,离心风机蜗壳的出风口风速较大的部位与换热器3顶端相对,因而,换热器3的换热效率更高,在相同的风量下,风可运达更远的距离,室内温度调节速度更快。

由于本实施例换热器3的安装方式提高了换热效率和出风距离,因而,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换热需求和出风距离相同的情况下,本实施例可以减小换热器的大小以降低成本,还可减小出风口的面积。

另外,用户从出风口14看不到换热器3,也有较好的体验。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