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干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11904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药材干燥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材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药材干燥机。



背景技术:

很多中药材可以作为保健品的原料,对于用作保健品的中药材一般需要进行深加工,可以生产成茶粉或者颗粒状的饮品,便于包装的同时,还能尽可能的将中药材中的药性释放出来,提高保健品的保健作用。现有技术中,对于黄精、陈皮等一些中药材,在进行粉碎之前必须通过干燥才能提高破碎的效果,并且干燥后的中药材通过破碎后还能提高中药材的保存周期,减少企业的损失。

现有技术中的中药材一般通过晾晒的方式,来取出药材中的水分,虽然晾晒的方式能够基本减少药材中的药效成本的变质,但是晾晒效率很低,受天气的制约较大;也有利用干燥机的方式实现对药材的干燥,经过电加热或者木材加热对锅体的加热使得进入锅体内的药材的水分快速挥发,虽然上述的干燥机能够提高干燥效率,并且不受天气制约,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干燥机的药材挥发出来的水分不能快速的散发,很容易造成药材的焖黄变质,使得药材中的药效成本减少,从而对于产品造成较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药材干燥机,能够提高干燥效率的同时,减少药材中药物成分的损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药材干燥机,包括卧式布置的干燥筒,所述干燥筒的两端敞口布置且一端设置成进料口、另一端设置成出料口,所述干燥筒转动式设置在支架上,驱动机构驱动干燥筒转动,所述干燥筒的内壁设置有螺旋片,所述螺旋片沿着干燥筒的筒长方向延伸布置,相邻螺旋片与干燥筒的内壁之间构成物料穿过的螺旋槽,所述干燥筒的筒壁内设置有热气通入的间隙,所述干燥筒的一端设置有抽气管与抽风机的进气口连接,所述抽气管的管端延伸至干燥筒的筒腔内。

本实用新型还存在以下特征:

所述干燥筒筒腔内还设置有热风管,所述热风管与干燥筒平行且同芯布置,热风管的管壁上开设有透风孔,所述透风孔沿着热风管的管壁周向及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

干燥筒的下方设置有燃烧炉,所述燃烧炉的炉膛指向干燥筒的筒壁,燃烧炉上设置有管路与风机的进气口连接,风机的出风口与热风管连通。

所述干燥筒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的内筒和外筒之间构成热气通入的间隙,所述干燥筒的一端设置有气体连通管,所述气体连通管的一端与间隙连通,气体连通管的另一端与风机的出风口连通。

所述相邻螺旋片与干燥筒内壁构成的螺旋槽内设置有拨块,所述拨块为一角钢板,拨块的两侧壁端部固定在干燥筒内壁上。

所述进料口内设置有导料斜板,所述导料斜板的低端倾斜延伸至干燥筒的筒腔内,导料斜板的高端上方设置有输送带。

所述支架的上端设置有支撑辊,所述支撑辊辊芯水平且与干燥筒的轴芯平行,支撑辊对称布置在干燥筒的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的技术效果为:待干燥的药材由干燥筒的进料口导入,并且启动驱动机构驱动干燥筒位于支架上转动,待干燥的药材沿着干燥筒内的螺旋片构成的螺旋槽延伸,从而沿着干燥筒的长度方向行进,直至从干燥筒的另一端出料口导出,上述用于加热干燥筒的热风通入干燥筒的间隙内,从而可快速实现对干燥筒筒壁的加热,从而实现对药材的干燥,药材中的水汽一部分由干燥筒的两端散发出去,另一部分由抽气管抽出,从而可快速将干燥筒内的水汽排出,避免水汽蒸腾作用导致药材药性成分的变质丧失,确保药材的药效。

附图说明

图1是药材干燥机的剖面结构图;

图2是药材干燥机中的热风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药材干燥机,包括卧式布置的干燥筒10,所述干燥筒10的两端敞口布置且一端设置成进料口11、另一端设置成出料口12,所述干燥筒10转动式设置在支架20上,驱动机构驱动干燥筒10转动,所述干燥筒10的内壁设置有螺旋片30,所述螺旋片30沿着干燥筒10的筒长方向延伸布置,相邻螺旋片30与干燥筒10的内壁之间构成物料穿过的螺旋槽,所述干燥筒10的筒壁内设置有热气通入的间隙13,所述干燥筒10的一端设置有抽气管40与抽风机的进气口连接,所述抽气管40的管端延伸至干燥筒10的筒腔内;

结合图1所示,待干燥的药材由干燥筒10的进料口11导入,并且启动驱动机构驱动干燥筒10位于支架20上转动,待干燥的药材沿着干燥筒10内的螺旋片30构成的螺旋槽延伸,从而沿着干燥筒10的长度方向行进,直至从干燥筒10的另一端出料口12导出,上述用于加热干燥筒10的热风通入干燥筒10的间隙13内,从而可快速实现对干燥筒10筒壁的加热,从而实现对药材的干燥,药材中的水汽一部分由干燥筒的两端散发出去,另一部分由抽气管40抽出,从而可快速将干燥筒10内的水汽排出,避免水汽蒸腾作用导致药材药性成分的变质丧失,确保药材的药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结合图2所示,所述干燥筒10筒腔内还设置有热风管50,所述热风管50与干燥筒10平行且同芯布置,热风管50的管壁上开设有透风孔51,所述透风孔51沿着热风管50的管壁周向及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

为进一步提高干燥效率,上述的热风管50与干燥热风源连通,通过热风管50与干燥筒10的间隙13内通入的热风相互作用,可进一步地提高干燥效率。

干燥筒10的下方设置有燃烧炉60,所述燃烧炉60的炉膛指向干燥筒10的筒壁,燃烧炉60上设置有管路与风机70的进气口连接,风机70的出风口与热风管50连通;

上述的燃烧炉60内放置木炭或者是煤球,通过加热燃烧炉60,从而实现对干燥筒10的筒壁加热,可进一步提高干燥效率,并且将热风通入间隙13以及热风管50内,可减少热能源的丢失。

进一步地,所述干燥筒10包括内筒101和外筒102,所述的内筒101和外筒102之间构成热气通入的间隙13,所述干燥筒10的一端设置有气体连通管80,所述气体连通管80的一端与间隙13连通,气体连通管80的另一端与风机70的出风口连通。

具体地,为进一步地提高干燥效果,所述相邻螺旋片30与干燥筒10内壁构成的螺旋槽内设置有拨块90,所述拨块90为一角钢板,拨块90的两侧壁端部固定在干燥筒10内壁上;

上述药材在干燥筒10的螺旋槽内旋转,拨块90实现对药材的撩拨,使得药材撩拨升起,从而将药材的水分快速的散发,从而进一步提高干燥效率。

所述进料口11内设置有导料斜板100,所述导料斜板100的低端倾斜延伸至干燥筒10的筒腔内,导料斜板100的高端上方设置有输送带110。

所述支架20的上端设置有支撑辊21,所述支撑辊21辊芯水平且与干燥筒10的轴芯平行,支撑辊21对称布置在干燥筒10的两侧;

上述的支撑辊21可实现对干燥筒10的转动支撑,并且利用电机驱动其中一个支撑辊21转动,从而连动干燥筒10的转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