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炉水循环泵用高效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78109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炉水循环泵用高效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炉水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炉水循环泵用高效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热交换器,是用来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以满足规定的工艺要求的装置,是对流传热及热传导的一种工业应用。现有炉水循环泵技术中的热交换器结构一般都是多根金属管成排固定在钢架上,如附图1所示,这样的设计容易造成整个热交换器体积过大,体积小的话,就无法保证冷却媒质能够过多的进入热交换器内,热交换的效果就不是很好,同时冷却媒质在流通管道内流速太快也易造成热交换效果不好,热交换效果不好容易影响炉水循环泵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炉水循环泵用高效热交换器,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该热交换器体积小,热交换效果非常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炉水循环泵用高效热交换器,包括冷却媒质进口、冷却媒质出口、本体、导管,所述本体为圆柱体型,所述冷却媒质进口和所述冷却媒质出口分别设于所述本体两端;靠近所述冷却媒质出口的所述本体下方设有热流体进口,靠近所述冷却媒质进口的所述本体下方设有热流体出口;所述导管设于所述本体内部且连接所述冷却媒质进口和所述冷却媒质出口,所述导管为环形;所述导管包括导管内壁、挡板,所述挡板均匀间隔的垂直设于所述导管内壁上。

优选地,所述导管材质为金属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本实用新型中环形导管实现了体积小但保证了冷却媒质通过量足够大,使热交换的效率得到了提高;(2)导管内壁设有的挡板降低了冷却媒质的流速,确保了单位时间内对热量冷却的效果,进一步也提高了冷却的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技术中热交换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导管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00、冷却媒质进口;101、冷却媒质出口;102、热流体进口;103、热流体出口;104、导管;1041、导管内壁;1042、挡板;105、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一种炉水循环泵用高效热交换器,包括冷却媒质进口100、冷却媒质出口101、本体105、导管104,所述本体105为圆柱体型,所述冷却媒质进口100和所述冷却媒质出口101分别设于所述本体105两端;靠近所述冷却媒质出口101的所述本体105下方设有热流体进口102,靠近所述冷却媒质进口100的所述本体105下方设有热流体出口103;所述导管104设于所述本体105内部且连接所述冷却媒质进口100和所述冷却媒质出口101,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导管104为环形;所述导管104包括导管内壁1041、挡板1042,所述挡板1042均匀间隔的垂直设于所述导管内壁1041上。所述导管104材质为金属铜,因为铜的导热性能比较好。在该实施例中,由于所述导管104为环形结构设计,所以在等长度的本体105内,环形的导管设计比直线型的容量大,单位时间内,环形的导管104可以流进更多的冷却媒质,起到优良的冷却效果,其中环形导管104可以设置为多根,以便于加强热交换效果(热交换效果就是指冷却效果);同时,在现有的技术中,冷却媒质在导管中的流速都比较快,有时候没有将冷却效果发挥到最大,就已经从所述冷却媒质出口出来了,所以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导管内壁1041中的所述挡板1042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对冷却媒质的速度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延缓了冷却媒质的流速,使单位时间内,所述导管104内的冷却媒质发挥到了最大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本实用新型中环形导管实现了体积小但保证了冷却媒质通过量足够大,使热交换的效率得到了提高;(2)导管内壁设有的挡板降低了冷却媒质的流速,确保了单位时间内对热量冷却的效果,进一步也提高了冷却的效率。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