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框架结构集成式标准机型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92156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框架结构集成式标准机型换热器,属于换热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他许多工业部门的通用设备,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往国内配套透平压缩机的级间换热器,是根据压缩机的压缩进程和参数,分别设计制造,每个换热器作为一个单元设备,布置在机组周围并与其管道连接,且换热器体积也较大,效率较低,再加上压缩机组的动力、供油等各类系统,导致整个机组体积膨大,管路布置复杂,安装难度较高。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技术水平的提高,工业生产中对空分装置的集成化和高效化要求越来越高,这种占地面积大,结构松散,管路复杂的压缩机系统将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主要是利用框架式结构将整个换热器组和压缩机组其他单元集成,起到了提高传热效率,减小设备外形尺寸,降低制造和安装成本的框架结构集成式标准机型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框架结构集成式标准机型换热器,它包括有若干换热器,所述的换热器以叠放的形式,通过钢结构框架集成组装在一起,所述的钢结构框架的底部作为冷却器和整个压缩机组的支座,所述的钢结构框架的顶部作为压缩机和电机的安装基板。

作为优选:所述钢结构框架的末端将压缩机组供油装置的油箱进行连接,同时压缩机组的其他辅助单元也利用该钢结构框架作为基础进行集成组装在一起。

作为优选:所述换热器的翅片开缝高度为1.25mm,并采用翅片间距为2.0的排列。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利用框架式结构将整个换热器组和压缩机组其他单元集成,起到了提高传热效率,减小设备外形尺寸,降低制造和安装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介绍: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框架结构集成式标准机型换热器,它包括有若干换热器1,所述的换热器1以叠放的形式,通过钢结构框架2集成组装在一起,所述的钢结构框架2的底部作为冷却器和整个压缩机组的支座,所述的钢结构框架的顶部作为压缩机和电机的安装基板。

图中所示,所述钢结构框架2的末端将压缩机组供油装置的油箱3进行连接,同时压缩机组的其他辅助单元也利用该钢结构框架作为基础进行集成组装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所述换热器1的翅片开缝高度为1.25mm,并采用翅片间距为2.0的排列。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换热器是将传统的开缝高度为1.25mm的翅片进行优化布置,并采用翅片间距为2.0的排列,使换热器单位体积的实际换热面积增加,设备总体尺寸和重量明显减少。

本实用新型包括若干换热器1以叠放的形式,通过钢结构框架2集成在一起,框架2底部作为冷却器和整个机组的支座,框架2顶部则成为压缩机和电机的安装基板,框架末端将机组供油装置的油箱3进行连接,同时机组其他辅助单元也利用该框架作为基础进行集成。

以一套配套15000Nm3/h标准氮压机换热器为例,框架结构集成式标准机型换热器就传统换热器对比而言,换热器总质量能减轻10%,其中占原材料价格比重最高的换热管能减轻15%,集成后的换热器占地面积减少30%,较高的集成度还将减少机组内部连接管道的长度和数量,通过共用支座可以减少钢结构数量和相应支座的土建成本。由于框架式的结构,从源头上降低和消除了由管道制造误差、钢结构建造误差、土建基础误差等引起的安装精度低的可能性。压缩机组集成后对于设备运输、现场安装也带了极大的便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