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烘干房的空气循环回收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33317阅读:8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烘干房的空气循环回收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源烘干房制造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烘干房的空气循环回收机构。



背景技术:

现在工业生产、食品生产和农副产品加工过程中大部都需要干燥除湿,特别木材烘干、水产品烘干、烟草烘干、中草药烘干、茶叶烘干等。

目前空气源烘干房一般包括烘干房体和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一般包括热交换压缩机组件、除湿组件和换热器组件,热交换压缩机组件、除湿组件和换热器组件分别安装于烘干房体内。将烘干房体内的空气经过换热器组件进行加热,加热的空气输送至烘干房体内。同时,加热的空气通过除湿组件去除当中湿气,从而达到烘干房体内所需的干燥高温气体。

在实际操作中,进入烘干房体内的空气经过烘干装置加热,加热后的高温气体将烘干房体内的物料烘干后被直接排放到烘干房体外。排放的气体仍然含有相当高的温度,显而易见,这高温气体中的显热并没有充分利用。更值得注意的是,高温气体在热交换时会释放出大量的潜热则完全没有利用。为此,传统烘干房排放气体方式容易导致烘干房体内的热量散失严重,并需要加大烘干装置加热功率对补充气体进行加热,否则难以达到烘干物料的温度,影响烘干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充分利用排放气体的显热与潜热、提高热能回收效率而以达到提高烘干装置的热效率、减少烘干时间又确保物料烘干效果的烘干房的空气循环回收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烘干房的空气循环回收机构,包括烘干房体及烘干装置,其中,所述烘干装置安装于烘干房体内,烘干房体外设有热回收交换装置,热回收交换装置的热回收冷风出口端与烘干装置的入风端连通,热回收交换装置的热回收热风入口端与烘干房体内连通。

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烘干房体包括加热气源室、物料烘干室及回收风道,烘干装置安装于加热气源室内,热回收交换装置的热回收冷风出口端与加热气源室连通,热回收交换装置的热回收热风入口端与回收风道连通,回收风道的进风端与物料烘干室连通,物料烘干室的入风端与加热气源室的出风端连通。

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烘干装置的进风端与回收风道的出风端连通,烘干装置的出风端与物料烘干室的入风端连通。

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物料烘干室设有与回收风道的进风端连通的出风口,出风口设置于物料烘干室的顶部后端。

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物料烘干室的进风端适配安装有若干个进风循环风机,进风循环风机分别安装于物料烘干室的其中一侧壁上。

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热回收交换装置包括热交换腔、进风管与排风管,进风管与排风管安装于热交换腔上,热交换腔带有与进风管、排风管连通的进风口、排风口,进风管的出风处与烘干装置的入风端连通,排风管的进风处与烘干房体的回收风道连通。

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进风管内适配装有进风机。

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排风口上适配装有排风机。

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进风口、热交换腔、进风管形成向烘干房体的物料烘干室内输入气源的热回收进风路径,所述排风管、热交换腔、排风口形成与热回收进风路径交汇的热回收排风路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热回收交换装置将烘干房体内的排放的气体回收,使含有余热的回收气体与补充的冷空气在热回收交换装置内进行热交换,充分利用排放气体的显热与潜热对补充气体预热,提高烘干装置热效率,减少烘干时间,降低烘干成本,同时保证烘干物料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根据附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烘干房的空气循环回收机构,其包括烘干房体1及烘干装置2。所述烘干装置2包括热交换压缩机组件、除湿组件及换热器组件,热交换压缩机组件、除湿组件及换热器组件适配安装于烘干房体1内。利用换热器组件对气体加热以达到烘干温度,同时利用除湿组件对高温气体进行除温,达到烘干物料的温度与湿度需求。

其中,所述烘干装置2安装于烘干房体1内,烘干房体1外设有热回收交换装置3。所述热回收交换装置3的热回收冷风出口端与烘干装置2的入风端连通,热回收交换装置3的热回收热风入口端与烘干房体1连通。利用热回收交换装置3将烘干房体1内的排放的气体回收,使回收的含有余热的气体与补充的冷空气在热回收交换装置3内进行热交换,充分利用排放气体的显热与潜热对补充气体预热,提高烘干装置2热效率,减少烘干时间,降低烘干成本,同时保证烘干物料效果。

参照图2与图3所示,进一步细化,所述烘干房体1包括加热气源室11、物料烘干室12及回收风道13。所述回收风道13的进风端与物料烘干室12连通,物料烘干室12的入风端与加热气源室11的出风端连通,加热气源室11的入风端与回收风道13的出风端连通。其中,烘干装置2安装于加热气源室11内,烘干装置2的进风端与回收风道13的出风端连通,烘干装置2的出风端与物料烘干室12的入风端连通。并且,物料烘干室12的进风端适配安装有若干个进风循环风机5,进风循环风机5分别安装于物料烘干室12的其中一侧壁。运行时,在进风循环风机5的作用下,将高温干燥的气体快速地分布于物料烘干室12内,加快空气循环,同时保证物料烘干效果。

期间,热回收交换装置3的热回收冷风出口端与加热气源室11连通,热回收交换装置3的热回收热风入口端与回收风道13连通。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热回收交换装置3包括热交换腔31、进风管32与排风管33。所述进风管32与排风管33安装于热交换腔31上,热交换腔31带有与进风管32、排风管33连通的进风口34、排风口35,进风管32的出风处与烘干装置2的入风端连通,排风管33的进风处与烘干房体1的回收风道13连通。并且,所述进风管32内适配装有进风机6,排风口35上适配装有排风机7。运行时,在进风机6的作用下,所述进风口34、热交换腔31、进风管32形成向烘干房体1的物料烘干室12内输入气源的热回收进风路径8;在排风机7的作用下,所述排风管33、热交换腔31、排风口35形成与热回收进风路径8交汇的热回收排风路径9。

即,根据物料烘干所需,对物料烘干室12输送补充气体时,热回收交换装置3运行。期间,补充气体经过热回收进风路径8进入加热气源室11。同时,物料烘干室12内部分的含有余热的气体会途经回收风道13进入热回收排风路径9,余热气体在热回收排风路径9与热回收进风路径8的交汇处与补充气体热交换。利用余热气体的显热和余热气体降温时释放的潜热,实现对补充气体预热,提高烘干装置2热效率,减少烘干时间,降低烘干成本,同时保证烘干物料效果。

另外,所述物料烘干室12设有与回收风道13的进风端连通的出风口4,出风口4设置于物料烘干室12的顶部后端。促使高温气体均匀分布于物料烘干室12内,又能延长高温气体逗留的时间,充分利用高温气体的热量,提高烘干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热回收交换装置3还可应用于分体式烘干房,即烘干装置2安装于烘干房体1外,热回收交换装置3安装于烘干房体1上,所述热回收交换装置3的热回收冷风出口端与烘干房体1的物料烘干室12的进风端连通,热回收交换装置3的热回收热风入口端与烘干房体1的物料烘干室12的出风端连通,如图4所示。

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效果较好的具体实施方式,凡与本实用新型的烘干房的空气循环回收机构相同或等同的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