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次加热部件为非金属外壳电热管的电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09862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主次加热部件为非金属外壳电热管的电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主次加热部件为非金属外壳电热管的电热水器。



背景技术:

目前全世界定义储水式热水器,是“加热水并将水储存在容器中,实现装有控制水温装置的固定式器具”;即容器中的电加热部件(或称电热管,下同)是要对水箱内的水,24小时连续加热并保持75℃,使用热水时直接从容器中放出来,在24小时内热损失约>40%很耗电,同时,其热水输出率约为水箱容积的70%,也就是水箱容积为60L时,只能提供约40L热水,不能满足现代人需求。

专利申请ZL200720061206.0,ZL200820098512.6,在出水管内设有加热管;ZL03220700.X,ZL201020505717.9实现分层加热,但仍然是定义为储水式是“加热水并将水储存在容器中,”没有大的改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对现有储水式热水器进行改进,从根本上改变热水器是“加热水并将水储存在容器中”的结构形式,实现夏、春、秋天容器中不加热水,只储存冷水;一年中深秋和冬天,约占全年1/3时间才需要储存温水,使用的热水是直接从主加热部件中放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措施是在热水器的外壳内有二组电加热部件,一组设在储存水的容器内部,夏天或春秋天,自然水温较高时,该组电热管根本不工作,只在深秋或冬天,即一年中只有短时间该组电热管才工作,称为次加热部件;其发热主体为非金属外壳电热管,另一组电加热部件,设置在储水容器2之外,称为主加热部件,无论任何时候需要使用热水时必有水流过主加热部件,此时主加热部件就自动接通,对流过的水进行加热,供用户使用。

所述主加热部件4由装在水流通道内或外的非金属或隔水加热的电热管5和有进出水接头的水流通道6构成,及在储水容器或水流通道的进水口设置有磁力触点式或电磁感应式自动开关7,当有水流动时,就将水流通道内部的非金属电热管5接通,水停止流动就断开,所述非金属外壳电热管5是非金属管内装有碳纤维管或卤素管或合金电热丝在空气中发热发光的电热管,或非金属管外凃发热材料,内通水的电热管,统称光波电热管。

储水容器2的端面孔上有法兰15或法兰16,该法兰上设置出水管2-3和回水管2-2、主加热部件4安装在法兰出水管2-3和法兰上的回水管2-2之间,或者储水容器2设置有进水管2-1,出水管2-2,在出水管外露端有一个四通接头,主加热部件就安装在四通接头14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热水器不是加热水并将水储存在容器中的构件,夏、春、秋天储水容器中只储存冷水;2.电热水器,不需要24小时连续对水加热和保温,夏春秋天为即开即热;冬天与容量、功率相同的热水器相比可输出多几倍的热水,是最节能的热水器。

附图说明

图1至图3主加热部件从储水容器中通过法兰进水的电热水器;

图4至图6是主加热部件从储水容器中的出水管进水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主加热部件的水流通道中装有非金属外壳电热管的结构图;

图8图9是储水容器中装的非金属外壳电热管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中,外壳1、储水容器2、非金属外壳次加热部件3、主加热部件4,非金属外壳电热管5,水流通道6,磁力触点式或电磁感应式自动开关7,冷水或低温进水管道8,被加热水的出水管道9,连接管13,四通接头14,扁储水容器的法兰15,圆储水容器的法兰16;

图1至图6是主加热部件设置在储水容器之外的电热水器结构图,主加热部件的水流通道6,从连接管8进入冷水或低温水,被加热后,从出热水连接管道9,流出。

工作原理是:夏天或春秋天,自然水温>25℃时,储水容器2中为冷水,用热水时,由主加热部件4对容器中的冷水加热后,直接流出供使用;因此改变了以往先将水加热至75℃后再储存起来,用时直接从容器中放出,不管用与不用,用多用少,都要将整整一箱水加热和保温;改进后需要用多少热水,即由主加热器4加热多少热水,不要提前准备。

图7是主加热部件的水流通道6中装有非金属电热管5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非金属外壳电热管5是指在非金属管内有碳纤维管或卤素管或合金电热丝在空气中发热发光的电热管或非金属管外涂发热材料,内通水的电热管,统称光波电热管;并在储水容器或水流通道6进水端装有磁力触点式或电磁感应式自动开关7,该自动开关能确保有水流动时,立即使电热管接通。

图8、图9是储水容器中所装的非金属外壳电热管,若用金属电热管替代也是在专利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