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水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09863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油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油水分离器是石油化工行业的常用设备,用于将油水混合物中的油份进行分离,以达到保护环境、回收利用资源的目的。常见的分离方法有气浮法、重力法、离心分离等。现有技术中,为了取得较好分离效果,通常采用多种方法的组合,通过多次分离来实现,使油水分离装置占地面积大,结构较复杂,且建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新型的油水分离装置,可以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其技术方案为:

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包括主箱体、增气设备、收油盘和分离槽,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槽的上部设有排油口,下部设有排水口。

所述收油盘漂浮在主箱体的液面上,其上沿略高于主箱体液面水油分层的界面高度,使液面上部的油层能被撇入收油盘中,收油盘的底端通过软管与分离槽连接,将收集的油液排入分离槽;

所述增气设备包括一混合管,所述混合管的进口端设置在主箱体的外部,设有油水混合物入口和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鼓气设备连接;所述混合管的出口端设置在主箱体内部,设有气液两相流出口;

所述主箱体包括上、中、下三段,上段口径小于下段口径,中段为衔接上段与下段的渐缩段,主箱体的底部设有排污口,主箱体内设有一斜板,所述斜板的上部向气液两相流出口所述在一侧倾斜,且所述气液两相流出口的开口朝向斜板的下部,斜板顶端与主箱体内壁之间留有容气泡通过的间距。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或优选的方案还包括:

所述分离槽设置在主箱体内,由隔板和主箱体内壁合围构成,使装置结构紧凑。

所述分离槽设置在与气液两相流出口相对的一侧,分离槽底端与主箱体底端之间留有安装斜板的空间。

所述斜板的底端与主箱体侧壁之间留有空隙,便于使斜板上方的沉积物落入主箱体底部随排污口排出,所述排污口设置在斜板底端与主箱体底板之间的侧壁上,用于排出主箱体内的沉积物。

所述收油盘优选设置为渐缩的漏斗形。

所述主箱体的上、中、下三段的中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混合管竖向穿过主箱体中段的倾斜侧壁,其底部设有朝向所述斜板的弯管。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油水分离装置结构新颖、设计合理,分离效果及处理量均不低于同等规模的现有设备,但占地面积小,结构简易、造价低,且操作方便,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阐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原理,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介绍。

如图1所示的一种油水分离装置,由主箱体4、增气设备、收油盘12和分离槽9等部分组成。

所述分离槽9设置在主箱体内,由隔板和主箱体内壁合围构成,即从主箱体内腔中隔离出来的单独空间,其上部设有排油口11,靠近其底端的下部位置设有排水口8。为便于分离槽内的沉积物的排出,分离槽的底部设为斜面,排水口设在分离槽底部的最低点位置。

油水分离装置工作时,主箱体内充满液体,所述收油盘12漂浮在主箱体的液面上,对收油盘12的形状设计和浮力控制,应使其上沿略高于主箱体液面水油分层的分层界面高度,使液面上部的油层能被撇入收油盘12中。所述收油盘12采用漏斗形的设计,收油盘12的底端通过软管10与分离槽9连接,将收集的油液排入分离槽9。

所述增气设备包括一混合管,所述混合管的进口端设置在主箱体的外部,所述进口端设有油水混合物入口1和进气口2,所述进气口2与鼓气设备连接,所混合管的出口端设置在主箱体4的内部,设有气液两相流出口5。

所述主箱体4包括上、中、下三段,上段口径小于下段口径,中段为衔接上段与下段的渐缩段,分离槽9设置在与气液两相流出口相对的一侧,分离槽9底端与主箱体4底端之间留有安装斜板7的空间。所述主箱体4的上、中、下三段的中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混合管竖向穿过主箱体中段的倾斜侧壁,其底部设有朝向所述斜板7下部的弯管,气液两相流出口5即为所述弯管的出口,如图1所示。主箱体4在斜板7底端与其底板之间的侧壁上设有排污口6,斜板7的上部向气液两相流出口5所在方位倾斜,斜板7顶端与主箱体4侧壁之间留有容气泡通过的间距,斜板7底端与主箱体4侧壁之间留有容沉积物落到主箱体底部的空隙。

本实施例油水分离装置设计简洁紧凑、占用空间小,在一体化的装置内可实现对油水混合物的多次分离,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油水分离装置工作时,首先通过增气设备将空气分散在油水混合物中,使微小气泡附着于油份颗粒上,主箱体4内设置的斜板7,可使油份颗粒沿斜板下表面上浮的过程中聚集,通过收油盘12进行第一次富集后进入分离槽9,由于水油密度不同,通过重力作用,在分离槽9中进行第二次对油份的富集,富集在分离槽9上部的油份通过排油口11流出,下部的水分则通过可排水口8排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