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干燥机的内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71450阅读:618来源:国知局
带式干燥机的内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式干燥机的内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带式干燥机是成批生产用的连续式干燥设备,用于块状、片状、条状、颗粒状物料的干燥,由于其具有干燥速度快、蒸发强度高、产品质量好的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制药、食品、化工、农产品等领域。

对于带式干燥机而言,内部的温度和湿度对于物料的干燥质量有很大影响,如果内部温度和湿度控制不好,会造成物料的温度和湿度不均匀,影响后工序及存储。因此,带式干燥机,尤其是多层的带式干燥机,需要设置有效的内循环系统,保证内部温度和湿度的均匀性。然而,现有的多层带式干燥机,其内循环系统缺乏有效措施,由于没有导流措施,当热风由干燥机箱体的底部垂直穿过多层网带,到达箱体上层后,风流和风压逐步减弱,导致箱体内气流循环不畅;并且,热风在循环过程中气流紊乱,使得内部温度不均匀、温差大,从而造成物料的干燥温度、水份、色泽不均匀,严重影响了干燥的效率及成品的质量。另外,箱体内的顶部没有设置阻隔热风直排的措施,从而导致未利用的热风直接排出,造成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改进的带式干燥机的内循环系统,其能有效地保证带式干燥机内部温度和湿度的均匀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带式干燥机的内循环系统,带式干燥机包含箱体和位于箱体内的网带室,网带室内设置多层网带,每层网带包含上层和下层,带式干燥机的内循环系统包含加热器、内循环风机、斜置隔板、内循环风道和温湿度控制系统,加热器和内循环风机设置在箱体的底部,内循环风道设置在箱体与网带室之间,且三面围绕网带室,斜置隔板设置在每层网带的中间,且从网带的左下侧延伸至右上侧。

进一步地,内循环风道包含第一风道、第二风道、第三风道,第一风道设置在箱体的右壁与网带室之间,第二风道设置在箱体的底板与网带室之间,第三风道设置在箱体的左壁与网带室之间。

进一步地,网带室的左板上开有进风孔,网带室的右板上开有出风孔,进风孔连通第三风道和网带室,出风孔连通网带室和第一风道。

进一步地,斜置隔板位于网带的上层和下层之间,斜置隔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网带室的左板和右板焊接,将上层和下层之间的区域分为上区域和下区域,进风孔与上区域连通。

进一步地,加热器设置在第二风道内,内循环风机靠近加热器,内循环风机的旋转轴线平行于第二风道。

进一步地,箱体的顶面上设置开口,开口与第一风道相通,开口处设有用于封闭开口的排湿门。

进一步地,温湿度控制系统包含多个温湿度监测仪,温湿度监测仪设置在每层网带的上层,在温湿度监测仪的监测结果高于一个预设值的情况下,温湿度监测仪发出信号给温湿度控制系统,温湿度控制系统控制排湿门打开。

进一步地,箱体顶面的上方设置排湿风机和排湿口,排湿口与箱体顶面上的开口连通。

进一步地,带式干燥机在其长度方向上分为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内设置加热器、内循环风机、循环温度监测仪和温度控制器。

进一步地,带式干燥机的内循环系统中气流经过的零件均采用304以上的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的带式干燥机的内循环系统使得各层网带之间相互独立,解决了风流紊乱的问题,从而提高了系统内温度和湿度的均匀性,可有效地控制物料的干燥温度和水份。另外,温湿度控制系统能根据温湿度监测仪发出的信号,自动开闭排湿门,合理分配排湿和循环,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降低了能源消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写和阐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首选实施方式的带式干燥机的内循环系统在左右方向上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带式干燥机的内循环系统的长度方向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带式干燥机的内循环系统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更加清楚、完整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首选实施方式的带式干燥机的内循环系统。其中,带式干燥机为多层带式干燥机,其包含箱体10、以及设置在箱体10内的多层网带11。每层网带11包含上层11a和下层11b,物料放置在上层11a上。物料通过传送带3传送至多层网带11的最上层,随着各层网带11的运行,物料依次从最上层网带运送至最下层网带。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5层网带,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其他数量的网带,网带的层数根据需求而设定。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首选实施方式的带式干燥机的内循环系统包含加热器21、内循环风机22、斜置隔板23、循环风道24、温湿度控制系统。

如图1所示,在箱体10的左右方向,也即宽度方向上,多层网带11设置在箱体10的中间,循环风道24设置在多层网带11所在的网带室13与箱体10之间,并且三面围绕网带室13,即网带室13的右面、底面和左面。具体地,循环风道24包含第一风道24a、第二风道24b和第三风道24c。第一风道24a设置在箱体10的右壁10a和网带室13之间,第二风道24b设置在箱体10的底板10b和网带室13之间,第三风道24c设置在箱体10的左壁10c和网带室13之间。因而,第一风道24a和第三风道24c为竖直方向的风道,第二风道24b为水平方向的风道。网带室13的左板上开有进风孔13a,右板上开有出风孔13b,使得网带室13与循环风道24连通。箱体10的右壁10a上开有新风补充口10d,外部的新型空气可通过该新风补充口10d进入箱体10。这里所说的“左”、“右”可参看图1中箭头所指的左右方向。

加热器21设置在第二风道24b内。内循环风机22与加热器2对接,且与第二风道24b对齐,其旋转轴线平行于第二风道24b,叶轮面向加热器21。如图1中的气流流向箭头所示,当内循环风机22转动时,其产生的负压使得外部的新鲜空气从新风补充口10d进入箱体10内的第一风道24a,然后从第一风道24a流入第二风道24b,经过加热器21后,形成热风。热风继而进入第三风道24c,并从进风孔13a流入网带室13内,对多层网带11上的物料进行干燥。

每层网带11的中间设置斜置隔板23,斜置隔板23位于网带11的上层11a和下层11b之间,并且从网带11内的左下侧延伸至右上侧,斜置隔板23的两端分别焊接在网带室13的右板和左板上,将网带11的中间区域划分为上下两个区域。网带室13左板上的进风孔13a与网带11中间区域的上区域连通。因此,热风从进风孔13a进入上区域后,由于受到斜置隔板23的阻挡及导向,热风只能向上流动,穿过上层11a及位于上层11a上的物料,达到干燥物料的效果。热风经过物料后,从网带室13右板上的出风孔13b流出网带室13,并进入第一风道24a。另外,斜置隔板23的设置使得多层网带11之间相互独立且密封,进入每层网带11的热风是独立的,且热风只能向上流动无法向下流动,这就解决了箱体内风流紊乱的问题。再者,网带11上层11a上的物料在随网带11一起运行过程中,过细的颗粒会通过网带上层11a掉落至斜置隔板23上,此时,斜置隔板23起到接料作用,便于生产过后的清理和冲洗。

如图2所示,温湿度控制系统25包含多个温湿度监测仪25,温湿度监测仪25的数量与网带11的层数一致。通过在每层网带11的上层11a设置温湿度监测仪25,从而实现对每层网带11上的物料的温湿度进行独立监测,以便根据不同物料的工艺需求调节每层网带的运行速度及排湿,使物料的温湿度可控。如图1和图2所示,箱体10的顶面上设有与第一风道24a相通的开口,以及用于封闭该开口的排湿门14。箱体10的顶面上方设有排湿风机15和排湿口16,排湿口16与箱体10的顶面上的开口相通。在物料干燥过程中,根据温湿度监测仪25的监测结果及发出的信号,温湿度控制系统25会自动开闭排湿口15。当温湿度高于一个预设值时,温湿度监测仪25发出信号给温湿度控制系统25,温湿度控制系统25控制排湿风机14开启、排湿口15打开,使得第一风道24a内的热风从排湿口15排出;当温湿度未超过预设值时,排湿口15关闭,第一风道24a内的热风继续在循环风道24内循环使用,提供了热能的利用率,以及降低了能源消耗。

如图3所示,带式干燥机的内循环系统在干燥机的长度方向上分为若干个单元26,每个单元26内均设置加热器21、内循环风机22、循环温度监测仪、温度控制器。每个单元26的温度检测数据均显示在PLC上,当温度显示超过或低于PLC设定的温度时,温湿度控制系统将自动开闭温度控制阀门组,从而将温度控制在设定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的带式干燥机的内循环系统中所有风流经过的零部件,包含内循环风机的叶轮,均采用304以上的不锈钢,以满足食品药品与物料接触材质的要求。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和精神范畴的前提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文字描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作出的各种变形、替代和改进,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