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能单体顺炉直线连胆回程多用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42544发布日期:2018-08-10 20:03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节能单体顺炉直线连胆回程多用锅炉。



背景技术:

在机关、学校、工厂、食堂和餐馆等人员聚集且需要大量热水的地方,需要通过锅炉来加热烧制热水。现有的锅炉所使用的燃料一般为木柴或煤炭。现有的锅炉存在的问题是,由于结构设计问题,燃料在炉膛内燃烧后,所产生的热量和气化的燃料会迅速从烟囱里面散失,燃料为木柴或者煤炭时还会排放大量燃烧烟尘,造成热量利用不充分,热效率低下,造成能源浪费和环保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节能单体顺炉直线连胆回程多用锅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效节能单体顺炉直线连胆回程多用锅炉,包括炉壳,所述炉壳内的下部设置有一个燃烧舱室,所述炉壳内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水舱顶板和水舱底板,且所述水舱顶板和水舱底板之间通过所述炉壳相连并形成一个密封的水舱,所述水舱内竖直设置有多根引火管,多根所述引火管相互平行,所述引火管的下端接通到所述燃烧舱室内,所述引火管的上端穿过所述水舱顶板,并伸入到所述水舱的外部,所述引火管上方设置有回火盖,该回火盖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炉壳上,与所述引火管相对应地,设置有多根回火导管,多根所述回火导管相互平行,所述回火导管从上往下穿过所述水舱顶板和水舱底板,且所述回火导管的上端靠近所述回火盖,所述水舱底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回火舱底板,且该第一回火舱底板、水舱底板和炉壳形成第一回火舱,所述回火导管的下端伸入到该第一回火舱内;所述水舱顶板的中心设置有除垢筒,所述除垢筒的下端接通到所述水舱内,所述除垢筒的上端向上伸出到所述回火盖上方,所述炉壳的侧壁上设置有可以连通到所述第一回火舱内的除尘窗。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炉壳作为整体的外壳,起到支撑作用。燃烧舱室作为燃烧位置,用来燃料燃烧并向外传递热量。燃料添加口用来添加燃料。水舱顶板、水舱底板和炉壳共同形成封闭的水舱,用来装水。引火管与燃烧舱室接通,用来传输燃烧舱室内产生的火焰和热量。火焰通过引火管后通过回火盖阻挡和反射进入到回火导管内,并通过回火导管引入到第一回火舱内,经由出烟管统一将烟尘排出。除垢筒用来实现工作人员直接通过该除垢筒来清理掉水垢,除尘窗用来将第一回火舱内的污垢取出。

进一步,为了便于添加煤炭和木柴等固体燃料,所述燃烧舱室上设置有燃料添加口。

进一步,为了便于将可燃气体和燃油引入到燃烧舱室内进行燃烧,所述燃烧舱室上设置有喷油管,所述喷油管上设置有伸入到所述燃烧舱室内喷油嘴。

进一步,为了保证燃料的充分燃烧,所述燃烧舱室的下方设置有鼓风舱,所述鼓风舱呈“凸”字形,且该鼓风舱的上端设置有连通所述燃烧舱室的通风口。

进一步,为了保证燃气产生热量与产生充分的热交换,所述回火导管设置为两排,且两排所述回火导管径向排布设置。

进一步,为了便于燃烧的废气排出,所述水舱顶板上方设置有第二回火舱,且靠近所述炉壳的一排所述回火导管上端伸入到该第二回火舱内,所述第二回火舱上设置有出烟管。

进一步,为了满足进风需要,所述鼓风舱的底面设置有进风口。

进一步,为了便于燃烧产生的烟尘和废气排出,所述炉壳上设置有出烟管,该出烟管接入到所述第一回火舱内。

进一步,为了保证保温隔热效果,所述回火盖为层状结构,且所述回火盖的中间设置有保温材料。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且设计合理,通过粗细不匀的引火管和回火管增强了热传递效果,热利用率高,节省能源,利于环保,同时通过设置除垢筒和除尘窗便于清理水垢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下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下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高效节能单体顺炉直线连胆回程多用锅炉,具有炉壳1,炉壳1内的下部设置有一个燃烧舱室2,燃烧舱室2上设置有燃料添加口3。燃烧舱室2的下方设置有鼓风舱14,鼓风舱14呈“凸”字形,且该鼓风舱14的上端设置有连通燃烧舱室2的通风口2a。鼓风舱14的底面设置有进风口14a。炉壳1内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水舱顶板5和水舱底板4,且水舱顶板5和水舱底板4之间通过炉壳1相连并形成一个密封的水舱7,水舱7内竖直设置有多根引火管8,多根引火管8相互平行,引火管8的下端接通到燃烧舱室 2内,引火管8的上端穿过水舱顶板5,并伸入到水舱7的外部,引火管8上方设置有回火盖9,该回火盖9可拆卸地设置在炉壳1上。与引火管8相对应地,设置有多根回火导管6,多根回火导管6相互平行,回火导管6从上往下穿过水舱顶板5和水舱底板4,且回火导管6的上端靠近回火盖9。

如图1和图2所示,水舱底板4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回火舱底板11,且该第一回火舱底板11、水舱底板4和炉壳1形成第一回火舱12,回火导管6的下端伸入到该第一回火舱12内,炉壳1上设置有出烟管13,该出烟管13接入到第一回火舱12内。水舱顶板5的中心设置有除垢筒15,除垢筒15的下端接通到水舱7内,除垢筒15的上端向上伸出到回火盖9上方,炉壳1的侧壁上设置有可以连通到第一回火舱12内的除尘窗16。引火管8和回火导管6的粗细间隔式形成。回火盖9为层状结构,且回火盖9的中间设置有保温材料。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向水舱7内加入普通的冷水,然后向燃烧舱室2 内舔入燃料,并点燃燃烧。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燃烧舱室2内燃烧煤等化石燃料或者木柴等生物燃料来达到燃烧供热的效果。通过燃气灶直接燃烧燃气来产生火焰燃烧和热量。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和火焰会通过引火管8向上流动,并通过回火盖9后进入到回火导管6向下进入到第一回火舱12内,再由出烟管13排出。由于引火管8和回火导管6均设置在水舱7的内部,周围被水舱7里面的水包围。因此,火焰和热量在引火管8和回火导管6内流动时产生的热量向外辐散,对水舱7内的水加热。引火管8和回火导管6粗细均匀的结构,对火焰和热气有一定阻挡作用,相对于现有的直管形式,能够使得热量跟多地域外界产生交换,起到加热的作用,向外传热效果更好。在燃烧舱室2的下方设置有鼓风舱14,用来向燃烧舱室2内鼓入空气,帮助燃烧舱室2内的燃料燃烧。除垢筒15的设置便于人员直接通过该除垢筒15清除掉水舱7内的水垢,为了将水舱内的水垢取出,可以在炉壳1上另外单独开设用于清理水垢的窗口,在清理水垢时打开,清理水垢,在不使用时关闭,保证水舱7的密闭性。为了降低热量的散失,回火盖9设置为层状结构,并在里面设置有保温材料,具体可以采用石英砂等材料。

实施例二

如图3和图4所示的一种高效节能单体顺炉直线连胆回程多用锅炉,具有炉壳1,炉壳1内的下部设置有一个燃烧舱室2,燃烧舱室2上设置有喷油管17,喷油管17上设置有伸入到燃烧舱室2内喷油嘴。燃烧舱室2的下方设置有鼓风舱14,鼓风舱14呈“凸”字形,且该鼓风舱14的上端设置有连通燃烧舱室2 的通风口2a。鼓风舱14的底面设置有进风口14a。炉壳1内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水舱顶板5和水舱底板4,且水舱顶板5和水舱底板4之间通过炉壳1相连并形成一个密封的水舱7,水舱7内竖直设置有多根引火管8,多根引火管8 相互平行,引火管8的下端接通到燃烧舱室2内,引火管8的上端穿过水舱顶板5,并伸入到水舱7的外部,引火管8上方设置有回火盖9,该回火盖9可拆卸地设置在炉壳1上。与引火管8相对应地,设置有多根回火导管6,多根回火导管6相互平行,回火导管6从上往下穿过水舱顶板5和水舱底板4,且回火导管6的上端靠近回火盖9。回火导管6设置为两排,且两排回火导管6径向排布设置。

如图3和图4所示,水舱底板4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回火舱底板11,且该第一回火舱底板11、水舱底板4和炉壳1形成第一回火舱12,回火导管6的下端伸入到该第一回火舱12内。水舱顶板5的中心设置有除垢筒15,除垢筒15的下端接通到水舱7内,除垢筒15的上端向上伸出到回火盖9上方,炉壳1的侧壁上设置有可以连通到第一回火舱12内的除尘窗16。引火管8和回火导管6的粗细间隔式形成。回火盖9为层状结构,且回火盖9的中间设置有保温材料。水舱顶板5上方设置有第二回火舱18,且靠近炉壳1的一排回火导管6上端伸入到该第二回火舱18内,第二回火舱18上设置有出烟管13。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向水舱7内加入普通的冷水,然后向燃烧舱室2 内舔入燃料,并点燃燃烧。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燃烧舱室2内燃烧气体和液体燃料,如天然气和柴油等,来达到燃烧供热的效果。用于燃烧的燃料通过喷油管17上的喷嘴喷入到燃烧舱室2内,并点燃燃烧。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和火焰会通过引火管8向上流动,并通过回火盖9后进入到回火导管6向下进入到第一回火舱12内。进入到第一回火舱12内的火焰和热量通过靠近炉壳1一侧的回火导管6向上移动进入到第二回火舱18内,并通过出烟管13排出废气和烟尘。由于引火管8和回火导管6均设置在水舱7的内部,周围被水舱7里面的水包围。因此,火焰和热量在引火管8和回火导管6内流动时产生的热量向外辐散,对水舱7内的水加热。引火管8和回火导管6粗细均匀的结构,对火焰和热气有一定阻挡作用,相对于现有的直管形式,能够使得热量跟多地域外界产生交换,起到加热的作用,向外传热效果更好。在本实施例中,从热量和火焰的流动轨迹上来看,相对于实施例一,多设置了一道回火导管6,能提高热利用效率。除以上所述的构件以外,其他构件与实施例一的功能相同,达到相同的目的。

通过具体实施例的实施,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这种引火管8和回火导管6通过回火盖9来中转传输热量,以回转的方式延长了火焰和热量的路径,进而通过这种方式延长了热交换的时间,再而提高加热效率,达到单位燃料可以转换成更多有效热量的目的。由于在长期使用中,毋庸置疑水舱7内会产生水垢等污染物,影响传热。除垢筒15的作用在于为人力除去水垢等污染物提供一个有效的通道,帮助人力方便地对水舱7内进行全面地除垢,进而可以避免由于厚实的水垢产生,影响水舱7内水的传热加热,如此也提高了整个装置的使用年限,更加经久耐用。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